
我人生的第一座雪山——玉珠峰
为什么登山?自我挑战也好、自我接纳、自我认识还是自我角逐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描述不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有极致的痛苦与快乐,有活着的存在感。
自从上个月转山回来,经过一个多礼拜醉氧的昏沉,状态逐渐恢复。目前闲来无事,心里嘀咕着圆另外一个梦,人生第一座雪山。我心中的攀爬顺序,第一座是哈巴雪山,第二座是玉珠峰。7、8月份的哈巴雪山处于雨季,不适合攀爬。玉珠峰就顺位成了我的第一个目标。
玉珠峰,海拔6178米,位于青海格尔木南160公里的昆仑山口以东10公里,是昆仑山东段最高峰,南缓北陡,南坡冰川末端海拔约5100米;北坡冰川延伸至4400米。山峰顶部常年被冰雪所覆盖,南坡风化成馒头状山峰,坡度较缓,不存在雪崩问题。攀登路线清楚明了,技术要求较低,为入门难度级别。虽然技术难度低,但是该地区常年植被覆盖稀少,空气中含氧量比相同海拔地区偏低,玉珠峰的高反强度为同级别雪山之最。国家登山训练基地设在这里。

定下了雪山,就要挑选登山机构。根据直觉选择凯乐石推荐的凯途高山。遵照它的要求先去做了个胸透和心电图,没问题就报名交钱和订机票,更新和补充装备。
提前两天到达格尔木,适应高原,顺便去网红公路国道315打个卡,网传最孤独的公路其实到处都是游客,有不一样的风景。




下午队员基本到齐,有6个人:阳光、KK、冈卡南、孔贺,还有一个在大本营跟我们会合。能量领队检查完我们的装备后,约大家一起吃晚饭,各自介绍经历,我有点心虚。他们基本配置是跑马拉松,有攀岩的,有做健身教练的,有玩滑翔伞的,有骑车进藏的,都很年轻,只有我一片空白。饭桌上还认识一个大牛叫王成,很资深的滑雪教练。

从左到右是:李师傅、王成、能量、我、KK、冈卡南、阳光、2Y、孔贺。
早上9点半,吃完早餐,全队捎上行李装备,从格尔木直奔西大滩基地。

途中在昆仑圣泉和无极龙凤宫下车瞅了一眼。


中午12点多到达西大滩基地,海拔4200米,一



下车就感觉不对劲,脑子有些昏沉,也有些兴奋。吃完午饭能量领队带着我们在基地后面的小山坡拉练一下,开始上坡的时候就看出其他队友的体能跟我的差距。


认识了带我们的几个领队:能量、华仔、扎西和2Y,他们都很年轻,但久经沙场,跟他们一起攀登有充分的安全感。下山后,我的头有点疼,嘴唇有些发紫。吃完晚饭,能量给我们上课,详细讲授各种登山防备,我特别留意的是高山病和失温防备和处理。因为头比较痛,听完后泡了脚就在床上躺着。大约11点,听到几个领队匆匆忙忙出去,原来下午有两个外地来的00后小屁孩什么准备都没有,攀爬玉珠峰的一号冰川,晚上迷路困在海拔4800米的位置,其中一个失温严重。领队们接到救援电话,集体去救援,折腾到凌晨四点才成功把两个孩子救援回来,内心对他们的义举充满敬意。

早上起来,感觉头不疼了,血氧回到八十多,身体已经适应这个海拔。腿部肌肉有些酸痛,在高原运动确实不一样,后悔昨天拉练后没有做拉伸,今天大家的状态都蛮好。下午继续来回十公里的西大滩徒步拉练,各个队友在摆各种POSE拍照,在欢


声笑语中完成。听领队说,在这里经常有藏羚羊和藏野驴出没,我们这次运气不好,没有见到。只见到偶尔从洞里钻出来的土拨鼠。

青藏铁路穿过西大滩,听说白天只有货运火车经过这里,客运火车经过这里都是晚上。

回来后库房给我们发登山装备:冰爪、高山靴、牛尾、上升器、安全带和冰镐。
吃完早餐,收拾登山必用装备,走青藏公路,翻过昆仑山口,12点多到达大本营,海拔5050米。

大本营李师傅做的饭菜比基地的可口。

吃完午饭继续短距离拉练,在这个海拔行走明


显比西大滩吃力。拉练回来后大家的状态都不好,都有比较强烈的高反症状。

我开始头疼,全身在发烫,在帐篷外傻坐着,

动都不想动一下。为了检验自己身体的抗压能力,不吃药,不吸氧,坚持抗下去,只是冲了一壶葡萄糖水喝。
昨晚我单独睡一个帐篷,睡得还行,中间只热醒过一次,把羽绒睡袋的拉链解开当被子用,今天的状态比昨天有好转。

偶尔逗一下营地的藏獒。

其他队友的状态都好转,除了阳光,昨天吃了三碗面,一个晚上基本没睡。
上午迎来最后一个队友:老金,大神级的人物,上过珠峰,前几天,只用一天半走完正常人需要五天的洛克线,把领队虐哭了。

吃完午饭后继续拉练,针对登山雪地的行走、上升器的使用和滑坠的处理。



回到大本营感觉身体又开始发烫,头疼,庆幸的是胃口尚好。
因为兴奋,凌晨3点醒后就翻来覆去睡不着,早上起来身体好像不烫了,但头疼,脑子晕沉沉的,浑身没劲,状态不好。今天阳光的状态明显好转,满血复活。老金晚来三天,欠缺适应过程,状态不佳。
天气预报冲顶时风小。

吃完午饭,就开始向C1开拔。给自己打个鸡


血,一路强颜欢笑,跟队友开玩笑,实在撑不了就赶快下撤,早点回格尔木洗澡。严格按照每踏一步深呼吸一次的节奏,鸡血果然有效,一路上没有掉队,经过n次休息,终于到达C1,海拔5600米。




到达C1后,又是一个新的适应过程,不停地大口喘气,心脏砰砰地跳,头疼得更加厉害,恶心,全身发烫。其他队友的状态也不佳。


领队们马不停蹄地整理帐篷,取雪化水,做了


我最爱吃的蛋炒饭,我勉强吃下小半碗,而且忍住不让吐出来。六点多天还亮着,我就爬进帐篷里躺着,料想昨晚没有睡好,今晚应该可以睡个好觉。身体还在烧着,心脏砰砰狂跳,累且困,摆各种睡姿,就是睡不着。夜幕降临以后风开始在咆哮,雨雪打在帐篷噼噼啪啪作响,阵风大得恐怖,深怕帐篷连我们一起被吹到山脚下。就这样担心受怕煎熬到12点多才睡着,迷迷糊糊不到一个小时又醒了,后来就无法入睡。
睡不着就闭目养神装睡一直到两点,队友们的睡眠跟我差不多。能量说他每次上来也是睡不好,叫我们全部起床,穿戴衣服和装备。在平时很简单的动作,比如穿衣服,都要费不少的力气和时间,最后穿安全带和冰爪要请扎西帮忙。
帐篷外积了厚厚一层雪,庆幸的是风真停了。

能量做了香喷喷的燕麦粥,我成功喝了半碗。虽然身上没有那么烫了,但是头痛晕沉,浑身没劲,状态奇差,怀疑自己是否能冲顶。阳光说他一个晚上没睡,看他的脸色应该比我还差。
凌晨3点钟,队伍就全部集结好,开始最后的冲

顶。 能量一再强调我们要把体力分配好,四分冲顶,六分下撤。我实在管不了那么多,抱着咬咬牙尽自己最大的极限试试,实在扛不住就放弃的心态,调整呼吸,改成每迈一步深呼吸两次。
能量带的节奏很好,他每迈一步都停顿一下,够时间让我们尽量多呼吸。
我不敢抬头看前方,怕看不到头,自己失去冲顶的勇气,这时雾太大而且天还没有亮,也看不到远处,只盯着自己的脚下,按照能量留下的脚印走。不断地给自己设定小目标,开始走够20步才停下来休息半分钟,后来实在完成不了,就改成16步,接着是12步,最后是8步。 一路不断地问身边的KK实时海拔高度,算算自己已经提高了多少米和离峰顶还有多少米。

虽然穿了厚厚的羊毛袜,但感觉两个大脚趾还是给冻得发麻,生怕脚趾给冻伤,不停地活动脚趾。

头越来越疼,像炸裂似的, 体力也逐渐耗完,后方传来消息,阳光没有放弃,还在继续往上走,给自己打了一个强心针。

就这样一步一步慢慢地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 熬到7点48分终于登上玉珠峰顶,海拔6178米,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脑海里浮现多种从峰顶俯视的画面,可是雾太大,除了系上经幡的铁塔和第一梯队的伙伴,其它啥也看不见。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座雪山,也可能是我人生唯一一座成功攀爬的雪山,个中的艰辛和滋味只有自己能体会,感慨万千,想静静呆会,等待云雾散去。
在峰顶气象变幻莫测,能量匆匆给我们拍了几张照片,扎西在铁塔上加了一条经幡,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催我们赶快下撤。没错,安全的返回是比登顶更大的成功。
拉路绳踉踉跄跄下撤到海拔6000米左右,路上

见到还在往上爬的阳光,打心里钦佩他的毅力,不愧是跑铁人三项赛的勇士。
往下就没有铺路绳了, 只能全靠自己的双腿,体力已基本耗尽,在雪地里,下山丝毫不比上山轻松,脚像踩进烂泥潭似的,不知深浅,不知摔了多少次 ,每次摔倒爬起来都费不少的时间和体力。就这样每走10米休息一下,磕磕碰碰回到C1。

脱了安全带,解了冰爪,整个人都差不多虚脱,眼皮撑不起来,狠不得钻进帐篷睡个好觉,但不敢停留,怕休息片刻就没有继续往下走的勇气,咬咬牙约上冈卡南一起先下山。又困又累,拖着双腿不知道怎样回到的大本营,喝了一碗李师傅准备的鸡汤,才稍稍缓过劲。这时想即刻飞到格尔木,已经五天没有洗澡,想洗个热水澡。
这次圆梦成功,一是能量、华仔、扎西领队年轻,经验丰富,而且贴心;二是队友老金、KK、孔贺、冈卡南和阳光都很棒,全部登顶,他们都挺过严重高反的煎熬,鞭策鼓励着我;三是凯途高山的适应和训练方式给力,它的后勤保障到位。
事后在想,自己年轻时,很多想做的事因为时间的问题而推脱,其实都是借口,只要拿出勇气,时间总能安排过来。真心羡慕KK、孔贺和冈卡南那么年轻就不忘实现自己的梦想;也羡慕老金和阳光履历丰富,从年轻到现在一直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虚度。
下个目标定为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它比玉珠峰更加艰难,今年的窗口期已过,争取明年试试。
轨迹只记录到C1,往后的轨迹因为操作失误没有记录上。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YW_0002055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