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华东进发(二) ——烟雨江南

序:向往美好,向往远方,喜欢探险,挑战自我,行走在路上……
9月9日,本人、爱人、驴友期待春天、女儿、孙女,我们一行五人高歌猛进向华东进发,一路走过杨洲瘦西湖、朱家尖千步沙滩、庙子湖岛、东福山岛、大青山、乌石塘、四行仓库、上海外滩、黄浦江夜游、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绍兴东湖、鲁讯故居、周恩来故居、蔡元培故居、王義之故居、《兰亭集序》发源地——兰渚山、西溪湿地、乌镇、海宁盐官钱塘江观潮、南寻、嘉兴南湖、太湖、梅花洲、横店影视城大宋城、明清圆、新园明圆、将氏故里、弥勒道场——雪窦山、张学良第一幽禁地、将母之墓,大小景点30个,行程4500余公里,历时17天,9月25日平安返辉。
穿越了三省一市,驻足观赏了各种奇葩,欣赏了憾人心魄的美景,战胜了种种困难,又一次遇见不同的人,聆听不同的方言,由本人自驾全程之行。
接上篇:
9月16日下午,从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一路穿越金沪高速、沈海高速、嘉绍大桥、杭州湾环线高速、常台高速、绍诸高速、京福线,历时四个小时,于下午五点赶到绍兴东湖风景区停车场。

东湖位于绍兴市古城东约6公里处,它以崖壁、岩洞、石桥、湖面的巧妙结合,享誉著名园林,是浙江省三大名湖(西湖、东湖、南湖)之一。



从东湖的简介碑上了解到:东湖原是青石山。从汉代开始,这里就成为采石场,到隋朝,开采的规模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石场内,岩中泉水涌出来,河水从外溢进来,由场而成湖,湖内碧波荡漾,清未,陶渊明第45代孙,绍兴著名乡贤陶浚宣,筑堤围墙,种柳植桃,建亭修桥,遂成东湖。


东湖其实以一条小河为主线,一边是沿河的走道,一边是怪石嶙峋的悬崖。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点缀其间,奇妙的崖洞依悬崖矗立,山水相映生辉,号称“山水大盆景”。
东湖在水中,必由之路坐乌篷。乌篷船不仅很长,而且又窄又深,翘起的船头和船尾像弯弯的新月。船顶上是一张乌篷,漆黑漆黑的,上面还有别具一格的条纹。乌篷船行驶起来非常轻快、灵敏。




船夫坐在后梢,一手扶着夹在腋下的划楫,两脚踏在桨柄末端,两腿一伸一缩,桨就一上一下地,嘎吱嘎吱地击水推进……


船夫是一位黑黑矮矮的中年汉子,不苟言笑,操着一口地地道道的绍兴方言,孙女想挨着船帮坐着戏水,他嘴里叽里咕噜;我想挪动身子拍照,他叽叽喳喳,从他很焦急的面部表情,我们终于悟出了他嫌我们不安全,于是乎我们都会心地笑了,按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呗👌船在水上漂,如在镜中游,乌篷船就是水中的精灵,此时此刻,宋朝陆游的词在耳畔回旋“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这不正是陆游笔下的东湖吗?
乌篷船向前穿过湖中小堤,便是人们魂牵梦绕的仙桃洞了。当年的采石匠人,在两个岩石中间留下了一堵厚不足盈尺的石壁,石壁中央,又凿一门,西边刻有:“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门联一幅,顶上赫然写着“仙桃洞”三字。传说是王母娘娘在此种植了仙桃,三千年摘一次桃,天兵天将在此日夜看守防止被盗,崖壁上至今还留着天兵天将坐过的靠背椅呢。


乌篷船快靠岸时,我们正犹豫不决,上岸否?返回否?只听船夫及岸上的小商贩一个劲的喊叫“给耶,给耶,给耶……”我们相对无言,四顾茫然,百思不得其解,晚上吃饭时,询问当地美女店老板,得知此言应是“就在这里上岸”,才明白东湖乌篷船是单程。



走到一座单孔桥上,突然一声天籁之音传来,经久不绝,当时莫名其妙,环顾四周,无人言语,诧异间,拱手向一名游客询问其详,答日:“那是空谷洞里乌篷船上的游客在对着石壁发音,其洞下大上小,名曰回音洞,尤其在对面听得特清,乃讫今仍是个谜”,吾恍然大悟,余又叹焉,东湖旅游管理局不推广普通话,何哉?嗟夫!吾与回音洞失之交臂矣!




乌篷船之游结束后,我们沿着石桥路返回,美丽风光,一览无遗。东湖除了山石湖水等组成的自然风光之外,还有富有历史意义的胜迹。如陶社。陶社是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陶成章而建的。陶成章是著名的革命党人,1912年仅35岁的他在上海遇害。他与秋瑾、徐锡麟并称为“鉴湖三侠”,都是绍兴人。陈列室内陶成章及其他革命仁人志士的事迹挂在墙壁上,这里已成为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游小景区,就像阅读短小精悍的散文,几乎都能熟记于心。所以纵然人生只来过一次,也会记住一辈子!在我看来,大景虽好,小景更妙,因为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东湖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秋来湖水绿如蓝。能不忆东湖?

9月17日,早晨推窗向外望去,窗外飘起朦胧细雨,潇潇雨下,亭台楼榭、湖光山色更添古韵。烟雨里的绍兴,雾蒙蒙的,黑瓦粉黛的轮廓线条若隐若现……

用过早餐,我们漫步在纤尘不染的街头,感觉自己便是那撑着油纸伞的、丁香般飘逸的女孩。这!就是烟雨之中江南水乡带来的独特韵味。




桥是水的眼睛,桥是水的灵魂。“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在斑斑驳驳、弓腰驼背的老拱桥上拍照,背景是轻轻诉说着吴越春秋历史的沧桑故事的桥下小河,河两岸被古城泱泱博大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洇染而成的黑瓦粉黛老屋,晃晃悠悠的乌蓬船,吱吱咯咯穿桥而过,江南的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亘古时空之中。




走过桥没多远,被两个人力三轮车夫拦住,让我们坐三轮环城游,其中一个年纪稍轻点的中年汉子,普通话讲的还蛮不错,考虑到雨天又带着孙女,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每辆车九十元成交,我们一行四人分乘两辆车开始环城游……
用一个故事,沉划着秋雨的深韵;用一卷岁月,丈量着对民族魂一——蔡元培的思念。拾几片记忆的桂花香,烧一壶自由思想的朝阳,岁月作酒,雨水成诗,波澜壮阔一生,安静笑容依然。那是一片赤胆忠心,那是一腔热血沸腾,那是一身浩然正气……









题扇桥,此桥因当年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而得名,现桥为清道光八年(1828)在原址上重修的。桥旁竖有著名书法家萧娴题写的石碑一方,旁边还设有圆桌和鼓形石凳,可供游人小憩,看上去别有一番情趣。





在驴友期待春天的策划下,我摹仿书圣王義之的模样,一手捋着山羊胡,一手借过毛笔一挥而就,陶醉在行云流水的快意中,爱人躬腰驼背象老妪一样毕恭毕敬地双手托住纸扇,沉浸在喜悦中,孙女聚精会神,用小手仿佛在临摹题字,莫非日后也想成为一代书圣吗?



爱人正在给孙女讲解戒尺的由来及处罚规则并一边演示处罚动作,瞧,孙女配合的多么默契。


此时雨越来越大,走进黄酒老作坊,黄酒溢出陈年香气,飘逸在柔柔的幽香里,身临其境,你会忘却一切烦恼,变得气定神闲,豁然开朗。






到书圣王羲之的墨池转一转,沾一沾书圣的灵气😄



绍兴是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的代名词,绍兴名人辈出,是陆游、蔡元培、秋瑾、鲁迅、周恩来、竺可桢、马寅初等名人的故乡,***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










我对绍兴的印象大都源于鲁迅的作品——《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此时,磅砣大雨渐渐变成蒙蒙细雨,雨中的空气,湿润清新,不自觉间吸上一口,连通洋洋洒洒的雨丝,一同飘入鼻息里,霎时伴随着一股九月的桂花甜香,萦绕肺腑,让陶醉在鲁讯的世界里的人顿感清爽……
爱人买了一包茴香豆,要说口味和平常吃的蚕豆并无二味,其实我们是在找寻孔乙己吃茴香豆的那种情怀,至于是那种豆子已无关紧要了。瞧!为何不品尝一下绍兴的臭豆腐呢😄



鲁迅故居门前扫一扫健康码而入,进入以后充满生活感的家庭映入眼帘,正房卧室,厨房粮仓、院子,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一切都是那么精雕细琢;一切都是那么书香四溢;一切都是那么显赫气派,由此镕铸了一个“民族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最好的写照。“









走过那座石桥。我在“百草园”驻足停留。碧绿的菜畦里,小菜都争先恐后变身绿油油地,经雨水沐浴后鲜嫩欲滴;那颗皂荚树,实际没有中学教科书里描述的那样高大。仔细环顾四周,细细寻找起来,咦!光滑的石井栏呢?紫红的桑葚呢?伏在菜花上的肥胖的黄蜂呢?如今都去了哪里呀?但是,鲁迅笔下的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时的人性、嘴脸、动作、语言却仍在眼前栩栩如生的浮现着。《祝福》、《一件小事》、《在酒楼上》、《孔乙己》、《故乡》,这些带着人性温度的文字,仿佛有如一缕曙光,照彻心底,虽有点沉重,心里却是通亮通亮的。
我在“三味书屋”驻足停留。那幅画着梅花鹿的古画依然肃穆地挂着堂前,令人肃然起敬。我在心里临摹“早”字,那个刻在书桌上的字早已被千万孩子临摹过,它曾激励过多少孩子勤奋读书,勤奋工作。岁月悠悠,时光磨淡了字迹,但凹凸的笔画仍然清晰可辨,它仍将继续激励着更多的孩子努力奋斗。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25华里的兰渚山下,与禹陵、东湖并立为绍兴市郊三大著名风景之一,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也因他的名作《兰亭集序》而名闻海内外。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摘自《兰亭集序》篇首。













在绍兴市,无论出租车还是私家车,司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素质极高,路遇行人横过马路,即刻暂停,即使通过十字前为绿灯,只要有行人横过马路,依然暂停让路。莫非是受"民族魂——鲁迅”之熏陶?

9月18日,用过早餐,八点驾车出发,历经绍诸高速、诸永高速、沪昆高速、杭州绕城高速,紫之隧道,历时近四个小时,于中午十二点到达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只所以远超既定到达时间,主要原因有四点,其一:出发时小雨纷纷扬扬,时大时小,影响视线;其二:在绍兴绕城高速上,由于导航误导,多走了一段冤枉路;其三:在杭洲绕城高速上堵车近一个小时;其四:在紫之隧道,由于信号不畅,判断失误,导致路线错误,影响行程。

简单打点了一下,就马不停蹄地购票,整装待发。

我们一行四人坐在电瓶车上,此时雨下得更大了,电瓶车风驰电掣地呼啸着,带起的风呼呼地吼叫着,我感到浑身发冷,真后悔该穿的防晒衣未穿,不该拿的矿泉水反倒带着,所以随口调侃道:“我终于明白何为西溪了,原来‘稀测测的’就是西溪的意思。”大家都哈哈大笑,抖擞精神,仿佛赶走了凉气。
雨中,撑把伞,踏在湿湿干净的柏油路面上,车声几不可闻,用心去感受这初秋的景色,道旁野草齐膝,野花盈盈,野果粒粒;藤树交杂,分不清是藤缠树,还是树缠藤;花香,草香,泥土气息,不知从哪里钻出来,扑面扑鼻。右看茭芦山庄码头平静水面缓缓流淌,左看路旁河道里嫩嫩荷叶上露珠如珍珠般滚动,各种水草随水涤荡,看漫天雨线刷刷钻入水里。洗净了天空,洗净了大地,洗净了心底。偶闻鸟叫,不见鸟形;偶听蛙鸣,不见蛙影。目力所及处,只有这天,这地,这草,这雨。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2009年11月3日,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当木质的游船在弯弯曲曲的西溪湿地河道内缓缓行进时,一幅迷人的自然风光带着厚重的历史质感,便慢慢地展现在了眼前。西溪湿地的确像一位具有古典韵味的江南美女。她的美,使我想起了一个面容姣好、明眸晧齿、身姿婀娜、肩披轻纱的美人,联想起曹植在《洛神赋》中的名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闭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娇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这样的美,是极具诱惑力,也最令人怦然心动的。































西溪是水的世界,桥的王国。一座座石桥,横渡与碧波之上,俯瞰着千年的时光流逝,仰望着日月星辰的更迭。




大片的芦苇自成一簇,星星点点分布于水面,看不到尽头,水面无边无际。
金红柿子,悬挂枝头,繁星点点。



我们坐着摇橹船上,船夫一手放在膝盖上,一手摇橹,悠闲自在,船悠悠地飘向西溪深处,驴友期待春天感概万千,滔滔不绝:“近看,雨滴时而密集时而稀疏地落入河面,水面间或白茫茫的一片,继尔又是点点圈圈的涟漪。远望,烟树隐隐,水天一色,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享受雨水赋予的清净,只有心情在无限延伸、扩展……这不正是我日思夜想的烟雨江南吗?”我和爱人也情不自禁地称赞“雨中西溪真的很美!”









返程的游船上偶遇来自上海的一家三口,孙女善沟通,稍倾,和男孩叽叽喳喳交谈着,年轻的上海妈妈不时地问孙女一些日常问题,孙女健谈,应答如流,偶尔,出些抢答题,孙女争先恐后,均抢答第一,年轻的上海妈妈一直为孙女点赞👍
穿越食品一条街,我打着雨伞在返回的路上默默走着,脑海中浮现出《非诚勿扰》的画面,耳边仿佛听见了宋朝皇帝赵构的那声呐喊:西溪,且留下!
我还会来的!别了,杭州西溪!
















下午五点半,驾车历经紫金港路隧道、杭长高速、长深高速、杭州绕城高速、练杭高速、京杭运河1号桥、横塘港大桥、申嘉湖高速,历时一个半小时于下午七点到达乌镇东栅老街民宿,晚餐后,住民宿

说明:本美篇侧重于平铺直叙,难免有文不达意,图不达意之处,但感受和经历是真真切切的,敬请谅解🙏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zs_637396天马行空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