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太原> 徒步穿越――悬瓮山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
徒步穿越――悬瓮山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


9:44到达北大寺荷风苑




北大寺荷风苑,清早赏花,美不胜收。




大雨过后的莲花更加突出了周敦颐《爱莲说》里所表达的意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晋祠公园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0:10到达

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这两位神兽诸位能否分辨雌雄😎️10:17



10:30

微风轻舞戏流水,烟柳飘飘叹落花。
10:36晋祠博物馆售票处,门票80.可以花50块钱办理山西旅游一卡通,这样太原很多景点就可以免门票了。在太原火车站邮政和平阳路联通营业厅就可以办理,2分钟出卡。晋祠博物馆门票80,天龙山石窟门票50,龙山石窟门票25,双塔寺,纯阳宫等等都可以参观。由于以前进去参观过三次,这次就没有进去了。来太原没有游览晋祠博物馆相当于白来一趟,晋祠三绝,晋祠三宝,晋祠三匾。

晋祠三绝指的是:周柏、宋代彩塑以及难老泉。
晋祠三宝指的是:鱼沼飞梁、献殿、圣母殿。
晋祠三匾指的是:水镜台、对越、难老。
潜园在晋祠博物馆售票窗口北边50米左右,小巧玲珑,优雅清净,不失江南水乡的韵味,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别具一格。10:41


潜园里面的梨树

放肆撒欢的鱼群🐟

在这里听风雨赏美景,再来一杯清茶,快哉快哉😇️

潜园饮水处,刚想品茶,就有热水供应😎️
微风细雨鸟语花香,小桥流水妙趣横生,鱼群嘻戏追逐竞欢,风铃梵音相映成辉,实乃天籁之音浑然天成,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11:01




11:13


11:20晋文公祠,春秋五霸之一。





11:38



晋祠公园游览了两个小时,走了四公里。
雨后泛舟于湖,丝丝细雨沁入心田,别有一番滋味😇️11:42到达景区东门晋阳大道辅路向南出发,准备朝天龙山进军。出了晋祠东门右转向南沿着晋阳大道走800米过了晋祠公园南停车场右转向西进入晋祠新镇,小吃街古唐街可以午餐。沿着晋祠公园外围走到头向北右转经过晋祠北门沿着公路走300米就会到达天龙山公路森林防火检查点,沿着此处爬山也可以到达,我没有走此处,此处是盘山路,而是走了下边间隔200米通往窑头村检查站。从这个检查点到窑头村大概4公里基本是平缓路段。

12:14

12:18到达此处,到窑头村沿着天龙山公路需要穿越天龙山隧道,去龙山得话走西山旅游公路。

从窑头村沿着天龙山公路到达天龙山石窟大概14公里左右,走小路的话会很近,3公里,直接就会到达天龙山石窟景区山沟里面,刚下过雨不敢走。


12:38,天龙山隧道2.2公里,我一口气跑出来的,大概用时20分钟。出了隧道右转向北1公里多点就会到达窑头村。

12:52,此处右转沿着天龙山公路走。从晋祠东门到达窑头村5公里左右,用时1小时。


塌方路段



12:58可以远眺到天龙山网红桥,实际到达需要反复绕盘山公路好几圈。

13:16三泉头村可以采摘烧烤
雨后山间流水
顺着排水渠爬上来的,雨后草木湿滑,坡度比较大,幸好铺设的青砖可以踩踏借力,有惊无险顺利到达,这样爬坡比较危险,大家不要借鉴。绕行盘山公路和爬上来时间其实差不多。

13:32

13:41从窑头村到达网红桥底5.5公里用时50分钟。

天龙山公路,长度约30公里,而其之间的落差达到了惊人的350米,几乎相当于116层的高度。通常来说,面对首尾两端落差非常大的公路,一般的设计解决方案是通过盘山公路的方式逐渐拉升公路的海拔高度,但天龙山公路的设计师和施工团队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弹簧桥的形式来陡然拉升公路海拔,在整条公路上总共存在4处高架桥,临近山顶的第3处三层回旋桥显然是整个工程当中最高的弹簧桥。

这个桥为啥要设计成这个样子呢?一定要在原地盘旋而上吗?不能像普通盘山公路那样依山而建吗?”“这样安全吗?”
“网红桥”的建造者、中铁十二局集团太原市综合管廊工程项目部的办公室主任周继明说,“这么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缓解坡度大的问题,二是减少对山体的开挖,保护环境。”“这里如果修成普通的盘山公路,就需要挖很多地方,会对山体造成破坏。从舒适度和安全角度考虑,最后决定用盘旋的桥梁来减缓坡度。” 摘自《住在空城》


14:00


14:20这里也可以采摘



14:26此处沿着天龙山路还有3公里到达天龙山石窟。从网红桥底到达此处岔路口3公里用时50分钟左右。
在晋祠新镇可以乘坐Y1公交车到达景区(票价5元)
返回的时候还需要走这里,往龙山石窟方向走,基本是一路下坡。

14:57到达天龙山牌楼

15:02从岔路口到达景区3公里左右用时36分钟。



15:08检票进入景区,扫二维码微信可以自助购票。有旅游一卡通搭配身份证就可以进,第一次使用一卡通需要开通一下。门票价格2022.6.1涨价为50元,以前是25。

15:17,顺着石阶路下来到右转向西到达漫山阁,西边是西峰石窟,平行过去东边是东峰石窟。



大家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很多佛像都没有佛头呢?那是中华民族的磨难屈辱史,这些精美珍贵的佛头被侵华日军盗走了😭️散落在世界各地,有私人收藏的,有在其他国家博物馆的,所以吾辈当自强,勿忘国耻💪️💪️💪️






15:33天龙八景之一,白龙洞又名白龙庙,创建于北齐,至今已有1400多年。泉水清凉甘甜。漫山阁东边3米就是白龙庙。泉水珍贵,只可饮用,不可戏水。

我是直接下到山底返回时再参观的东峰石窟,大家可以观赏完东峰石窟再继续向下。
15:38



15:44



天龙寺跟前的这颗蟠龙松感觉已然成精,硕大的树冠蔓延开来,延伸十几米,估计听经闻道时间长了,开始生命觉醒了。万物皆有灵,此言非虚。



15:49


泉水素食处,中午12:00开始供应。我就带了两小块平遥牛肉和一袋汪涵代言的劲仔小鱼干,一瓶矿泉水。由于天气凉快就没有背水袋,景区有饮用水供应也有自助饮料售货机。天龙山饮用水在售票处旁边的卫生间院子里。自助饮料售货机在售票处门口。晋祠公园饮水房潜园和晋文公祠里面有。留图为证哈哈😄

潜园

晋文公祠

16:03由于手机只剩下10%的电量了,充电宝充电器我也没带,最下面的千佛洞和柳拓峪就没有去,为的是留点电量拍摄东峰石窟。留点机会下次直接从窑头村顺谷而上可以直接到达柳拓峪。机智如我😎️

16:15

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世界石佛之最”的天龙山石窟,
亮相2021年央视春晚的流失海外天龙山石窟佛首
就是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


第八窟今夕对比

以下图片摘自网友看得见的历史

天龙山唯一的隋代石窟






国家文物局和山西文物部门通过多年调查,发现天龙山石窟共有240余尊造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被盗掘,明确去向的有157件,分布在全世界11个国家,31座博物馆和一些私人的藏家手中。此次回归的第8窟佛首从发现到追索回国仅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


第八窟有地质勘测部门的在勘测岩石。所以只参观了一下没有拍照。
自此手机终于没电而自动关机了,于是走出了景区询问工作人员有没华为安卓的充电器,幸好景区门口检查核酸和健康码的大姐有充电器,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并告诉我售票处里有充电宝,一会可以借一个下山还就行。😇️出门遇贵人,就是这么幸运。

太阳☀️出来了,有点温暖😅️趁着充电的时间,去卫生间洗把脸顺便休息一会。一口气从晋祠走到天龙山石窟20公里的路程没有休息一下😂️我也是佩服的自己五体投地😎️😎️😎️只要累不死,就会继续走😇️😇️😇️休息了大概20分钟,大姐要下班回家了,我一看电量20%,把充电器还给大姐并道谢。然后租了一个美团充电宝开始朝龙山石窟进发。此刻17:20分。

还记得我说过的这个地方吗?返回到此处朝龙山石窟方向走。跑跑走走从天龙山售票处返回到这里大概用时30分钟。

17:52



从刚才的岔路口走出1公里左右碰到一位骑行者要去天龙山石窟,让我帮忙拍照,问我离天龙山还有多远,差不多3公里多点,就是一路上坡,不好骑,加油😇️交谈中得知他是从太山脚下店头古堡骑上来的,这可是纯纯的一路爬坡。以前和我们太原能跑团小店站的朋友一起跑过一次这条路线,从太山盘山路到龙山石窟。一路爬升,确实很虐人😎️😎️😎️

遥望太山,太山龙泉寺和地宫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太山唐代地宫舍利塔据说是目前太原唯一的佛塔地宫。


这个地宫舍利塔是后来重修的。以前就是用玻璃罩着的。还是给大家找以前的照片看一下。



2008年在太山发现了一个神秘的佛塔地宫,轰动了社会各界。
地宫之中,出土了一套唐代的金棺银椁,工艺精美复杂,上面的各种装饰繁复而又美轮美奂,令人惊叹不已,有着极为宝贵的历史考古价值。
为此,太原电视台在2008年6.12日,直播了开棺现场,考古人员们凭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手法,层层打开了这个金棺银椁,让封存了1300多年的宝藏重现人间,但在最后一层金棺上,竟缠着一个用丝绸打的蝴蝶结。
为了不损害这个从唐代完整保存至今的蝴蝶结,考古人员只能遗憾的暂时放弃了打开金棺,而直到12年后,也就是2020年,科学的进步终于让我们能安全地移开这个蝴蝶结,打开金棺。

终于到了金棺里的宝物重见天日的那天,打开金棺,里面是两层编织精美的麻质锦囊,而在锦囊中,是23粒光滑圆润的珠子。
这23粒珠子,就是佛家中至高无上的舍利子,是由高僧去世后,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也是佛教徒供奉的圣物。
原来,龙泉寺地宫是在唐朝初期,为供奉一位高僧的舍利子而建造的佛塔遗址,其中的五层金银棺椁,就是专为保存圣物舍利子而打造的。
历经1300年,藏在地下的金棺,躲过了战火和灾难,在考古学家们的精心呵护下,将所藏有的宝物完整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的金棺,连同23粒佛舍利子,和8年前打开的银椁、铜椁一起,都由太原的文物部门保存,共同诉说着千年前的盛唐风华。
从观景台到龙山石窟大概2公里左右,我用高德地图搜索导航龙山石窟,都是需要绕行,一绕行就是十几二十公里了。导航的话选择童子寺遗址就可以,直接沿着公路走到头就是龙山石窟了。从天龙山石窟售票处到龙山山顶售票处大概10公里左右,用时1个小时20分钟。

18:37到达龙山,沿着公路一直走到头就是龙山山顶。

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龙山的元代道教石窟。始建于元太宗六年(1234年)。面积1.625平方千米。龙山石窟沿龙山脚下设点,向北延伸至风峪沟南山梁,沿龙山西山梁南至明仙沟,顺沟到东山山脚下汇合;龙山石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题材最丰富的道教石窟,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填补了中国石窟艺术在宋元之交时期的空白。1996年11月20日,龙山石窟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44沿着小路过去就是龙山石窟,由于工作人员催促要关门了就没有过去,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主要是以前看过好几次了所以就直接下山了,😎️找点以前的图片供大家赏析。😇️😇️😇️


龙山道教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20公里龙山,窟龛分布于东西两峰的南坡,始建于东魏,以后经历了北齐、隋、唐、五代,共有二十五个洞窟。属灰白色砂岩,易雕凿,也易风化。其中东峰十二窟、西峰十三窟。



龙山石窟是中国唯一的道教石窟,很多佛头被侵华日军盗走,每每想起,总是痛心疾首,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不息强大自己才能免受侵略。好在忍辱负重多年祖国终于强大起来,最终会重现盛唐时期的风采。












沿着龙山步道一路小跑下山,台阶路跑起来需要全神贯注,看清脚下,毕竟安全第一😇️

18:50










18:58到达山脚下,龙山健身步道位于丁香谷内
全程1.2公里,共1296个台阶,跑下来用时13分钟。

19:04




19:08


19:19到达晋阳大道龙山景区出口,归还充电宝。从天龙山售票处到龙山脚下晋阳大道用时2个小时。刚好电叶也充满了。果然下山下坡就是比较快😎️😎️😎️
出了晋阳大道右转向南800米到达贞观街口坐最后一般公交79打道回府。

晋阳大道贞观街旁的麦田,绿油油的,赏心悦目。


20:10最后一趟79路公交姗姗来迟😇️等了20多分钟,来回踱步溜达了2公里。


21:00左右回到小店,21:18终于吃到了今天的第一顿饭😂️😂️😂️大量运动过后来一古拌汤真是暖心又暖胃,再来一瓶果啤压压惊去去火,瞬间就忘记了疲劳和肌肉酸痛,立马就精神焕发,生机勃勃了。感觉再徒步一次都没问题,哈哈😄😁️😁️


徒步越野3D轨迹图
都说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为何呢,借用“看鉴”的一篇文章道来。
虽然,山西的经济,在今天并不怎么出彩,但它在历史上,却担任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大户人家”。
有的人说,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盖因其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并且从未间断。
从远古时期开始,山西就是最重要的地区,不谦虚地说,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曙光。
举一个例子,旧石器文化早期的遗址,全国发现了200余处,山西占据其中157处。

▲山西古交遗址
如果这都不算作曙光,我有什么好跟你抬杠。
差不多为每个初中生所知的元谋人,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山西芮城西侯度村文化,据今天180万年,整整领先了元谋人10万年。

▲山西西侯度遗址全景
图片来源于微博
人常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十万年呢?岂不要争分夺秒。
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与猿人的重要区别,据考古学家挖掘,目前中国最早的弓箭,发掘于朔州峙峪文化,对不起,恰好又是在山西。

▲峙峪遗址石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旧石器时代的历史过于久远,久远到在史书上都没有明文记载。
当有文字可考时,山西同样占据C位。据古史记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尧、舜、禹三位大咖,诸位想必都知道;至于以上三个地名,大家可能要犯迷糊。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尧舜之都》
其实完全不需要迷糊,这三个地方,都位于山西。而且,史书上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指代的地方,位于上古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
大禹传位于儿子启,夏朝从此建立,中国的历史,由公天下步入家天下。有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大禹当然会把最好的地界儿,留给自己的儿子。
根据文献记载,夏朝人的主要活动范围, 包括河南西部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浍、涑流域。换言之,从尧舜一直到夏朝,山西,主要是晋南,是当时中国的重心所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隋朝大一统时期,山西稍显落寞,落寞不代表其不重要,实际上它一直隐忍,到唐朝时候,山西凝聚的力量终于爆发。
唐高祖李渊,发兵于太原,从此之后,山西被视为唐朝的“龙兴之地”。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隋朝时期,**在山西设置并州,不久之后,此地出生了一个叫武士彟的商人。
小武的名气倒也平平,但他的女儿,却值得大书特书。武则天,中国为数不多的女皇帝,祖籍是并州文水,即今天的山西文水县。

▲武则天画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也是山西奉送给,大唐李氏的一个小小彩蛋。
李家人表示,我谢谢你啊,山西。
美食上的“山西”
自古以来,山西就是极重要的一个地区。在古代的时候,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走来走去,你必会在山西落脚。
来都来了,不尝尝当地著名的刀削面么。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早餐中国》
日本汉学家有言:“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人民,这话说得没毛病。
山西面食种类丰富,有无数种分类,山西的家庭主妇,甚至敢拍着胸脯保证,“三百六十天,餐餐面饭不重样。”
林林总总的面条分类中,有四个门面担当,分别是抻面、剔尖、刀拨面以及刀削面。

▲剔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山西自古民风剽悍,“四大名面”倒有两样与刀有关,别人是刀头上舔血,山西人民在刀头上做面。
以上四类面食,各自精彩,但毫无疑问,刀削面才是yyds。
相传,蒙古鞑靼入主中原,将所有的金属物件尽数没收,且规定每十家共用一把菜刀。
某日,一位老婆婆准备和面做面条,便吩咐老汉去借刀。结果,刀早已被别人取走,老汉无意捡到一块铁皮,揣进怀里,带回了家。
回家之后,锅内的水早已咕嘟咕嘟直冒泡,无奈,老汉只能递出怀里的铁片。

▲现在的削面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婆婆见他没有取回刀具,怒气值渐渐积攒,于是质问老汉:“这么软的铁片,你叫我怎么切面?”老汉则回敬说:“切不动就砍呗。”
男人一个“砍”字,无意间点醒了老婆,她将面团放到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随着欻欻歘的声音,一片片面叶落入锅内。

▲动图来源于纪录片《早餐中国》
老婆婆将面煮熟,浇上卤汁儿,一份最原始的“刀削面”,便做完了。渐渐的,这种做法传遍晋中大地。
传至今天,刀削面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15年12月份,第一家山西刀削面馆,在美国洛杉矶落地生根,正式开业运营。
刀削面传入日本的时间,则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及至今天,吃刀削面成为新的时尚,别的地区姑且不谈,仅在东京,以刀削面为主的中高端餐馆,就有百家以上。

▲图片来源于日剧《忘却的幸子》
刀削面自有其讲究与门道。试问,做面的刀,是什么样的刀?特制的弧形削刀;面是什么样的面?劲道光滑的面;吃面的人,是怎样的人?忠肝义胆的人。
山西的历史名人,文有王通、王勃、白居易、柳宗元、司马光,等等等等,皆是才高八斗的学士。

▲白居易画像
文能提笔安天下,山西人亦可上马定乾坤。山西多名将,卫青、霍去病、关羽、张辽、徐晃、尉迟恭、薛仁贵、狄青、呼延赞、杨家将,都是来自于山西,这些不出世的名将,由于过于生猛,甚至成为评书里的主角。

▲今人对卫青的想象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以此论之,山西将领无意间,为中国评书艺术,贡献了半壁江山。
山西厚重的水土,滋养了这一方人;勤劳的山西人民,也在这片土地上,建造出一座座高超的建筑,报答生养他们的水土。
据相关统计,山西现存古建筑共计18118处,建筑种类更是应有尽有,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艺术的孤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孤例的意思是,全国、全世界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木构建筑难以保存,偌大的中国,金代以前的木构建筑,仅有146座,而山西境内有106处。

▲山西悬空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山西人善玩花活,这也体现在他们的建筑中,譬如,他们甚至给女娲修陵墓。
作为中国神话的传世女神,女娲炼石补天后,心血耗尽而亡。远古的山西人民,感念其恩德,遂修筑娲皇陵。
女娲陵,极具皇家气派,“南北百大,东西九筵”,陵墓内有宋元巨碑两通、千年古树三株,除此之外,还有……“补天石”一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历史与人文之外,山西人在经济层面,同样为中国所瞩目。
在当下,大概只有北京金融街和上海陆家嘴,能争夺“中国华尔街”这一称号。清朝的时候,“大清金融第一街”的殊荣,则属于山西平遥。

▲如今的平遥古城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便诞生于斯处。以前的人们,但凡提到山西商人,“晋商”这两个字,几乎就脱口而出。

▲图片来源于电视剧《乔家大院》
到了今天,大家再说起山西商人,常称呼他们为“挖煤的”或者“煤老板”。
“一煤独大”是山西独有的产业结构,大家都知道,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何况,天然的资源,总有枯竭的那一天。
科技啊信息啊工程啊,类似的技能树,山西一直都没有点亮。近几年来,山西虽然从未停止摸索与转型,但怎奈手中无粮,心里惊慌,因为没有资金,他们在全国暂时还排不上名次。
但老天爷从不亏待山西,2020年3月份,山西成功发现千亿方大气田。有理由相信,藉由这个机会,山西人民一点点奋起直追,会重新成为焦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管来自于哪个省市,奋斗的人民最美丽,精诚所至,金石也会开。
作为中华儿女,生于华夏,荣幸之至,自豪无比,不管来世还是千万世,永远都愿做中华民族的华夏魂💪️💪️💪️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天意@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