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长春> 手臂的行走~穿越白光黑

手臂的行走~穿越白光黑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手臂的行走~穿越白光黑

2020-09-18 10:25:46 11470

相关活动:穿越白光黑

白光黑是指辽宁省第一经典户外线路,它是白云山、光顶山、大黑山的统称。第一次看到白光黑这三个字,就被它霸气的名字所深深的吸引。白云山会让人联想到长白山中国境内最高峰也是东北第一高峰--白云峰,想到魂牵梦萦的天池;光顶山也会让我们想到倚天屠龙记之明教总坛--光明顶,一个神秘的地方,想到号令群雄的张无忌;大黑山--一座巨大的黑山修炼成精的有着千年道行的黑山老妖张牙舞爪的在脑子里闪动。报名长春探险者俱乐部的白光黑穿越活动后,开始在两步路上搜索轨迹。发现这条线路,里程不长,爬升也不算大,那么它究竟难在哪里,又何以成为辽宁驴友心目中的考场,这些疑问更增加了对这次活动的兴趣与渴望。



9月12日,上午11点左右32人的大客车下了高速,看路边一些商家的牌匾显示的是鞍山境内,五分钟之后便看到了辽阳的标志,半小时左右到达核伙沟景区。景区内农家院分配好房间,放下包便跟着老牛去爬山了。沿景区公路走了一公里多左转进山。辽宁的山跟吉林的真是有所不同,吉林大多是土山,而这边多为石头山,也更为险峻和清秀。沿山间小路缓缓徐行,偶见路旁有几处断壁残垣,看似以前有人居住过的痕迹。一路曲折。路也是时有时无,不时的要在灌木丛中穿过。终于登顶了材核沟景区里的最高峰,地图上显示海拔810米。这山顶除了一个地标,什么都没有,没有草坪没有野花,打个卡便开始下撤。

进山

漂亮的石砬子。

坐在这块大石头上等拍照

远处的山多像“山”

地标

虽已是中午,山中雾气弥漫,真是个雾锁山头山锁雾。眼见着它就扑面而来,看得见,抓不到。一会又缓缓退去,远处的山也时而被雾气笼罩,时而又出现朦胧的山形。就这样难以琢磨,忽远又忽近。下撤开始便全都是野线了,非常的难走。忽然老牛发现了一棵圆枣子树,果实又多又大。可是没带盛装的工具,老牛主意多,找出来两只冰袖,将一端打结,我们边采边挑成熟的吃,直到吃到舌头发麻。一个小时左右采了有十来斤,都放老牛的登山包里了。

采摘圆枣子

整装继续前行,整个山就是杂树丛生,老牛在前面开道,我紧随其后。又到了一个山头,虽然山顶也一如之前仅有个立足之地,还是去打了个卡。就这样在山里野穿行一公里多,老牛发现远处有两块大石头,非常适合拍照,让我去到石头的那里。匆忙间我并未看清石头的具体位置,也没好意思多问,就自己摸索着去找。这段路基本上是手脚并用,但还是走错了路。待老牛赶过来重新指给我看,我发现去往石头处根本无路可走。这是一段石头砬子,中间生长些树木,每一块大石头都是独立的个体,从一处到另一处都需要爬上去再下来。可以说一不小心就有掉下悬崖的可能。好在我胆子够大,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感觉自己是可以。坐在石头上,材核沟景区尽收在视线之内,也看到了我们的住处和停靠在那里的大巴车。互相拍照之后,感觉有要下雨的征兆,便加紧了下山的脚步。其实,山里一直是很湿润的,空气中水气很重,因此我也是四个多小时没喝一口水都没有口渴的感觉。五点二十分出山,回到住处,洗洗手就到了晚饭时间。吃过饭回房间铺好被褥,打死只蚊子。准备早点休息。七点多下了阵雨,不禁为第二天的白光黑穿越又有些担忧起来。躺上火炕上,怎么也睡不着,听着左边美女微微的鼾声,右边美女均匀的呼吸声,我却毫无困意,更有人来来回回开关大门的咯吱咯吱声,门帘珠子相互撞击的哗啦哗啦的声音,愈感烦燥。后来索性把枕头拿掉,习惯用矮一点的,感觉这个有点不适,万一落枕了岂不是麻烦大了。又是一夜未眠!



各种蘑菇和野果

手拿打狗棒,腰系麻袋。老牛说我是丐帮长老。

岁月经转,过尽千帆,愿你我仍是那个少年,始终没有改变。

山顶仅容一人立足。



五点早餐,五点半发车,七点左右到达登山起点。进山的路是还是比较好走的,左边的是一条泥土路,右边是一条石子路,我们选择了右边的那条,因为雨后这样的路不会很泥泞。山里虽然温度不高,但感觉异常的闷热。也许是因为一开始的速度比较快,还没有到1km,汗珠子顺着脸噼里啪啦的往下掉,空气中的水汽,脸上冒的热气,眼镜已模糊不清。1.8km左右到达山门。这山门是天然形成的,简直是太完美了,像极了汉字的门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也被我们智慧的中国先人汉字文化的底蕴而深深的折服。因着急赶路,没有时间认真观赏,匆匆拍了照片继续前行。2公里左右到达崖口,过了崖口是一片宽阔的草坪。浓雾弥漫之中,树影婆娑,姿态美好。老牛告诉我,踩着浅草的地方走,尽量不弄湿鞋子。登顶白云山之前,见山崖下面有些露营的人正在收帐篷,他们在下面感觉我们所处的位置拍照一定会很震撼,于是我们便成了他们相机里的模特。很想说,美女能加个微信吗?回头把照片发给我。其实雾中根本看不清照片中的人是谁谁谁,但那是我最为喜欢的感觉。聊了几句,得知他们是凤城的。写到这里,心中暗想,会不会有那天露营的人能看到我这篇游记呢?我是不是经常就这样异想天开呢?

山门

垭口

树朦胧,人朦胧!

凤城驴友在此露营

左手边的这两处石头像极了两个人的头像。



登上白云山顶,此时雾重,所以拍照后就没做过多的停留,沿轨迹开始下撤。下完一段路,又开始往上爬,这时出现了一段陡崖,只容一人通过,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还好,雾气遮挡,不然定会吓得腿软。走在前面的老牛忽然停下来,示意我走过去给我拍照,我小心翼翼在他里侧,抚着在石壁一点点的挪过去,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后怕,他就那么侧身站在那里,万一没有站稳,脚下打滑,或者被我不小心碰到,那后果真是难以想象,毕竟这里不但险而且很湿滑,我能清晰的听到自己的砰砰的心跳。过了这段悬崖,继续往光顶山进发。行至一处,老牛见一片的榛蘑便让我先走,他要采蘑菇。好吧,这样我也能慢鸟先飞。这是一条直路,虽然被半米多高的草木所覆盖,完全看不见路,但没有岔道不至走丢。十几分钟老牛赶了来,一会便走到了前面。此时,已能远远的望见光顶山山峰,但还有三座山横亘在它的前面。                                 最娇艳的野花总是开在最危险的地方!

光顶山像极了望天鹅。





白云山到光顶山之间大约三公里多,上上下下的要经过多个山头,上坡下坡都很陡,这种路太适合老牛了,对他来说,跟走平常的山路没什么两样。经常是刚刚还在眼前,等我再一抬头的功夫,人已消失不见。一次上一个坡的时候,我面前是一块大石面,周围又没有树木,石面上找不到手下抓的地方。怎么办?怎么办??总不能就此停滞不前吧!我只能用手死死的按着石头凸凹不平处作鹰爪状,用尽全身的力气,采用半趴着的姿态,膝盖内侧跪在石头上,终于爬将上来,赶紧加速追赶前面的领队。赶到领队等我的地方,他委婉的说,如果感觉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会,我知道你也尽力了。感谢领队没有直接说我走的慢,心中不免有些自责,拖慢了行程。

历尽艰难终于登上光顶山山顶。原计划在光顶山午餐,但感觉时间尚早,山顶又没有平整的地方且有风,便继续前行。十一点多,在一个下坡处,见有一棵横生的树木和几块干净的石头,便休息午餐。老牛看我在包里找湿巾擦手还说我矫情,等他看到我全都是黑泥的手时候也不禁笑了,一路行来可真不容易。吃完午餐便继续向大黑山开拔。

这一公里多的路相对比较好走。走着走着,前面的老牛回头说,眼前突然出现一座大山。我还以为他是说笑,我俩之间也就几米左右,我怎么没有看到。当我走到他的位置的时候,才相信他说的是真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也没想明白大黑山主峰,怎么隐藏的那么好,究竟是被什么给遮挡了,以至于那么突兀的就显现在眼前了。大黑山主峰桥峰海拔1181米,与坐落在凤城境内海拔1177米的白云山遥遥相对。被古人号称为“辽左东南一隅之胜境也”爬上山顶,此时雾气变得轻薄,远处的山峰时隐时现,我们在这里拍照玩耍休息了一阵。原路下来,寻迹继续前行。



看峰峦起伏,远山如黛。

这是探险群主补丁午餐时自拍脏兮兮的手。其实我的比她的更埋汰!

这是在给凯乐石做广告吗?

左手是夏,右手是秋。云雾弥漫,如梦如幻。


由于雾气重,老牛相机镜头内水珠清晰可见。

攀爬大黑山

大黑山山顶玩耍。

不知不觉中,雾已慢慢散去。

大黑山下撤途中,这是一段最为难走的路。有多难走无法描述,一公里用时一小时。然后是到了乱石塘,又一公里还是乱石塘,只是后来的石头不像先前的是方方正正的,大概是被水冲刷变得圆润些。还好这些石头之间间隔比较紧密,没有较大的空隙。等终于走到了山间的小路上那真是开心的不行,隐约听到左侧有山民的说话声,感觉终于又重见天日了。

大概是这段时间没少下雨,这条小路自成小溪。水清见底。忍不住又玩耍一阵,权当洗鞋了。前面阳光很好,找一处有几块平整的石头脱掉鞋子,倒出里面的水,拧干袜子,放在旁边晒。

顺利的到了大巴车,关了轨迹,看下时间是两点半。老牛去晒他的蘑菇,我在车上换衣服换鞋,整理背包。司机师傅上车看到我很是惊讶:你也回来了?厉害!这得感谢老牛领队,整个行程节奏掌控的好,全程几乎没走一步多余的路。                                                          偶遇的沈阳重装驴友留下的驴绳。

大黑山下撤。南太行的感觉有没有?

下乱石塘,满是青苔,很滑。

终于出山了!

看这六亲不认的步伐!

等队友,老牛在晒蘑菇。

洗衣服,洗鞋,洗脸。洗完脸后,用手轻拍,发现手上仍有朽木的细屑。

闲着没事,去村子周边转转,其实应该在这里等夕阳。


总体来说这次白光黑穿越,感觉还好,探险群32人全部完成穿越。虽然路滑,但是除了最开始因为速度快出了汗,后来基本都还算凉快,这样体能消耗也小些。全程下来,只是午餐喝了小半瓶乐虎,背的1.25升水袋里的水一点没喝,走的线路也几近完美。拍照的时候发现手机屏出现两道裂纹,这是怎么弄的呢?应该是去往光顶山有很窄的小路已被茂密的草丛覆盖,一点看不到路的痕迹,只能用腿或者杖拔开,登山杖施展不开,只能贴着大腿往前划,登山杖的外锁的螺丝撞到了放在裤子大腿外侧的口袋的手机所致。 个人觉得白光黑穿越需要上肢的时候比较多。抓着树枝往上爬,揪住一株植根很深草,或者抠住树根,抱住粗壮大树,闪转腾挪。下坡多采取,手按地面挪行,手撑地面滑行,借助树枝等反身后退。所以还是戴全手套比较合适。无怪乎说,白光黑穿越,足迹迷踪,峰奇石险,草木茂密,路转峰回,山坡陡峭,有险度,有攀爬的难度,这是白光黑穿越的最大特点。这条线路也非常之美,有高山草甸,无尽的花海。

这次的白光黑是一幅水墨山水。定要在山花烂漫之时,再走一次,将花海看尽。体验山风中跋涉的快乐。内心的自由,才是心灵宁静的天空。山情诗画,白光黑等你。

感谢领队及摄影师老牛!

276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碗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