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郑州> 户外装备【新驴-老驴蜕变过程】

户外装备【新驴-老驴蜕变过程】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户外装备【新驴-老驴蜕变过程】

2018-12-18 18:58:16 4379

说起 户外运动 这个词汇很多驴友都不陌生,而户外运动 从专业角度来说指的是在户外进行的某一项活动,它可以是 旅游、跑步、散步、健身……


玩户外就要遵循6w+1法则;当然这并要求每个驴友都需要这么做,只是大概一个描述。


所谓6w其实就是:


why、 what 、 where、 when、 who、 how


DAY-01:why(为什么去)首先要确定你出行动机;

DAY-02:what(去做什么)根据个人喜好的运动;

DAY-03:where(去哪里)提前确定要去目的地的线路、分析难度、了解当地的天气、气候特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AY-04:when(时间规划)把握来回的时间点,列份时间表会帮你节省不必要的麻烦;


DAY-05:who(和谁去)按照自己出行的性质去计划人员;


DAY-06:how(怎么去)海陆空三栖自己选。


对于新驴来说,由于刚刚接触户外,跟团出行时看到很多老驴的装备都很好奇,当然任何人对于新鲜的东西都会有好奇心,这点毋庸置疑,但对于新驴刚入门,需要有人带领,而这种带领,领队或是老驴们不单单要告诉他们装备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们一些户外小常识的问题,例如在户外中会遇到某些风险怎么处理、要出行前需要哪些装备、以及在出发前怎么去锻炼身体素质,(尤其是锻炼身体素质时要格外注意,很多带队的或者老驴没有告知队员细节问题,用一句话来概述:业余爱好者受了专业爱好者的伤) 以至于很多喜欢登山的驴友们从此对户外望尘莫及,实数令人惋惜……

今天小司就给大家讲下刚入门的驴需要做的一些准备以及必购的装备仅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完整还望大家补充及多提意见。

户外必备装备之 一 【护膝】

为什么要把护膝放在第一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固然重要,而膝盖尤为重要而且也特别容易受寒、受伤,护膝顾名思义是保护膝盖不受凉、不受伤,有很多驴友或者喜欢跑步运动的爱好者们会觉得护膝作用不大,其实当你膝盖因为长期劳累或者因为外界因素受伤时,那时再想起护膝,已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当然还有一些驴友或运动爱好者会说,我一直在运动膝盖应该不会有问题,其实你错了,很多情况下就是因为运动过量、以及自身体重过重、膝盖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受伤,而这一种伤害是无论你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说个真实案例,之前有个队友无论是在景区线路还是在野线当中都不戴护膝,而且还喜欢在负重情况下从一个石板跳到另一个石板,长时间的负重以及复杂的路况导致那位队友下半生要在轮椅上度过,而他仅仅才39岁,之前我们一直建议他戴护膝,可他坚持不戴,一对一般护膝不过几十元,好的护膝不过几百元,现在他花多少钱都站不起来,年纪轻轻令人惋惜,可想而知护膝的作用有多大,这也给喜欢户外的驴们以及喜欢跑步的亲们提个醒,不要觉得护膝是“累赘”当有天你也像我这位队友一样时,你会做个感受???

言归正传

下面就为大家说下护膝的分类以及选购。

护膝可分为:

运动跑步护膝专业登山护膝


运动跑步护膝 其内部没有加置弹簧条,因为在跑步的过程中膝盖需要弯曲,如果选择加置弹簧条的护膝不仅保护不了膝盖,反而更容易使膝盖受伤,运动跑步护膝它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只限于运动和跑步,其也可作为平时散步、快走佩戴时使用。


专业登山护膝内部都会加置弹簧条,其主要作用就是要固定膝盖减少对膝盖滑膜过度摩擦,从而保护膝盖不受伤,所以不是每一款护膝都适合跑步、也不是每一款护膝都适合登山。跑步护膝一定要选择不带弹簧条的,而登山护膝一定要选择加置弹簧条的,虽然加置弹簧条的在佩戴起来不舒服,但相比膝盖损伤你觉得哪个孰轻 哪个又孰重呢???就比如好看的衣服不耐穿、而不好看的衣服反而耐穿一个道理,所以新驴必备装备之一,我把护膝放在第一位。

户外必备装备之 二【登山、徒步鞋】

千里之行始于脚下,这个装备也是新驴们出行不可缺少的必备品,一双好的登山鞋不仅能够使你行走起来感到舒适,而且还可以保护你的双脚不受伤害、市面上登山鞋鱼龙混珠、琳琅满目,那么新驴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呢,下面小司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下登山鞋与徒步鞋的选购。

登山与徒步的区别:

长久以来,大多数驴友认为漫步在郊山、公园的道路、步道称为登山,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样的活动用专业术语应称为「徒步」但仔细定义,必须具备登上高海拔的山峰,甚至使用技术攀登 (Technical Climbing) 才能称为登山(Mountaineering) 不过多年来很多驴友并不太细分,以至于在认知的混乱,影响了器材与装备的选择,例如户外用鞋就是一例,登山鞋、徒步鞋、越野跑鞋等。


「轻量化穿轻鞋,重装备穿重鞋」是户外用鞋使用上最重要的观念,例如:一般休闲旅游或短程步道徒步,徒步鞋便可;若走入崎岖不平的山路,加上较长时间步行,中重量登山鞋则能对足部提供较好的支撑与保护;倘若背上睡袋帐篷等重装,在高山上从事数天活动时,就必须穿上重装登山鞋,平衡上半身与下半身的重量差异与增加足底的支撑;至于雪地攀登活动,登山鞋就必须拥有内靴保温层及外部防水鞋的双重靴。

一般郊外旅游、徒步,穿著轻便的徒步鞋即可。重装加上雪地登山,不仅要穿着Gore-tex的重装登山鞋外,遇到雪地还要加装冰爪使用。而一般的重装登山,虽然在专业定义上仍属于徒步,但已经要穿着较坚固、支撑性较好的登山鞋。

登山鞋与徒步鞋的区别:

两类鞋款的基本外观差异简单的分别,登山鞋在外型上中高帮鞋身,一般鞋帮高度在15-17cm,而徒步鞋多为低帮,之所以如此,在次强调对脚踝的支撑性,一般说来,多天徒步,也就是俗称的登山,甚至技术攀登,必须考量背负50乃至于60、70L的背包,这样的背包重量可达20~25Kg甚至更重,而驴友们长时间行在行走过程中,将对于足部与脚踝造成极大的压力,因此若无高帮的话,很容易扭伤脚, 反之, 郊山徒步等活动, 顶多背负3-4Kg,35L的小背包(背负10Kg以下)持续行走的时间也较短,因此低帮鞋能应付,而不至于鞋带有太勒脚面的感觉。

两类鞋款的功能差异:

顾名思义,徒步鞋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一般性的徒步,因此内底部设计比较柔软,多采用尼龙内底,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最佳的弹性和柔软度,使穿着者踩踏时感到舒适,但徒步鞋并非万能,例:(较软的鞋底如同柔软的汽车避震器,在满载时避震效果将变差);我们背负20kg时,脚底板承受的压力除了体重加踩踏外,还有背包的重量,所以在登山鞋在内底部分一定要增加硬度,以避免软内底造成步行一段时间后,脚底会疼痛难耐的窘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驴友会说长时间行走脚疼的原因,并非是鞋质量问题,而是没选对鞋子的原因。此外,只依赖鞋底的吸震效果,对现代户外鞋类来说,还是不够的,这当然是因为多数现代人粗活做的少,平时又多穿着保护良好的鞋子,加上道路铺设平整又不常走路,所以足部的肌厚度、肌耐力都比较差,于是为了避免徒步或登山时行走的不适感,避震气垫也被引入户外鞋类,而这类设计可以降低由脚跟传导至膝盖的冲击力,减少膝盖磨损与步行时足部的负担,针对中高龄的户外爱好者来说,也相当地实用。

越野跑鞋是这几年流行的户外运动,由于需要持续的跑在崎岖的环境,所以厂商在生产时会特别注重鞋子的吸震性。

户外鞋类男女有别:

由于两性身理构造不同,因此在足部与腿部上也有差异,一般说来,男性的骨骼、肌肉发展较强,较适合运动,但女性则多属于臀围较浑圆,直立重心较低,加上一般的女性行走力较弱、足部肌肉较薄,因此就行走时的反馈力来说,男性的承受性较强,女性则反之,再者,时常运动的男性,其脚板也较宽,但一般的女性则因为常穿皮鞋、走路少,便型成脚板较窄、较薄的型态,现代的户外鞋越来越重视男女有别,基于这些差异,不少专业生产户外鞋的厂商,会特别在鞋楦(俗称鞋尖处)与内底上下了不少功夫,或者针对女性的尼龙内底,就使用较为柔软的材质,让女性在行走时能更为舒适,鞋楦部分,因为要强调包覆性,以减少脚板在鞋内的滑动,因此基于男女性的差别,也有不同宽窄、高低的差别。

新驴选购登山鞋与徒步鞋要注意的事项:鞋楦的重要性:

鞋子足部前端的构造称为「楦头」,楦头具备保护脚趾的功用,购买户外鞋必须特别注意软硬适中及符合脚型,太硬的楦头虽然能防止踢到石头所造成伤害,但长途下坡时容易造成脚趾因挤压而产生疼痛,甚至淤血。因此选购时一定要亲自试穿,由其挑选下午三~五点的时间段购买,并且要穿著或携带户外活动时所使用的袜子,试穿时,来回走动,并仔细感受包覆感是否良好,脚板在鞋内会不会滑动,或者脚趾、脚背等处,是否会有摩擦点的不适感。这些要点都不可小觑!因为一但购买后到户外活动时,会在连续穿著下将问题放大,这个驴友们一定要注意。

鞋底该选哪一种:

这个问题对于新驴来说非常难抉择,因为没有经验,无从选购,下面就给大家说下,除了前面提及的内底、中底外,其实鞋底还有上底(鞋垫)与下底、上底,除了要柔软性适中、防滑外,鞋垫还要具备抑菌功能,例如抑菌防臭处理就是很好的选择,至于鞋的下底,也就是接触地面的构造,目前以俗称「黄金大底」Vibram 为主流,这种鞋底是由特殊合成橡胶所制成,具备防滑及减震的特性,且十分耐磨,也是自1937年意大利人 “Vitale Bramnniz ”开发成功后,被广泛使用于各种形式的户外鞋。

驴友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偏向休闲的登山鞋款式特别多,但只能应付属于中度登山环境,即长时间背负25kg以内的徒步,而非技术攀登(如冰攀)或高负重的重装攀登活动。

Gore-Tex (戈尔特斯)到底要不要:

很多人看到Gore-Tex大多知道它是防水透湿的意思,但常常一看见价格,毕竟价格的确是往上跳一大级,会让荷包大失血,因此买不买还真是驴友犹豫。

我给驴友们的建议是:如果你是用来旅行、散步、爬爬小郊山,而且不会风雨无阻都出门的驴友,没必要选择Gore-Tex鞋面,但如果你是那种喜欢到处玩深山老林的驴,建议你还是多花点钱,毕竟鞋子湿了,不是件舒适的事,而且鞋子干的慢,若是两三天的活动,肯定不好受,至于登山纵走活动,除了天气变化迅速,得应付时雨、时晴外,晨间行走时鞋面也很容易因为植物的露水而沾湿,因此最好还是挑选具有Gore-Tex鞋面的鞋款,以上是多年玩户外总结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


户外必备装备之 三 【登山杖】

首先对于新入门级的驴友会有质疑,登山杖的用途、登山杖单支与双支的区别、以及有没有必要选购登山杖,小司今天就带新驴们来了解下登山杖。

DAY-1、登山杖的用途:登山杖,从专业角度来说,是指在雪线以下从事登山徒步等户外运动时使用的辅助器械。

DAY-2、登山杖按材质:碳纤维登山杖(轻盈)、钛合金登山杖(昂贵)、铝合金登山杖(便宜)、木质登山杖(情怀)

DAY-3、登山杖按节数:三节登山杖(标准)、四节登山杖(超短)、二节登山杖(较长)、一节登山杖(不易携带)。

DAY-4、登山杖按手柄可分为:直柄登山杖(专业户外运动)、T柄登山杖(休闲运动及日常)、斜柄登山杖(场地徒步专用)。

DAY-5、登山杖按锁紧可分为:内锁、外锁;

外锁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扣紧即为锁死,但不适合低温环境,会锁不住,内锁是比较传统的设计,通过挤压螺纹使涨栓膨胀达到定位的目的,相对比较牢靠和稳固。不过这个设计的弊端是:不好确认是否锁死,登山杖长度易受锁紧力的影响,所以内外锁各有利有弊。DAY-6、登山杖单支与双支的区别:

同时使用两支登山杖不仅能够提供较好的平衡性、而且双支登山杖在宿营地还可以用作防水布搭建雨棚的支杆 所以这便是双支登山杖和单支登山杖的区别。在户外行走时,因其道路崎岖不平,使用登山杖不仅可以降低对膝关节22%的压力,充分保护膝部、提高步行的稳定性,避免运动伤害,提高身体的动作幅度和频率,提升步行速度; 均匀锻炼全身肌肉,保护腰部和脊椎; 降低30%的体能消耗,以及在户外不慎遇到野生动物时可以用于自我防卫,看到这里相信新驴们对登山杖应该有所了解了吧。

户外必备装备之 四 【冲锋衣】

谈及到冲锋衣,相信驴们都不会陌生,无论是城市远足或是登山探险,拥有一款适合自己的冲锋衣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冲锋衣的功能以及特点。

DAY-1 防风功能:

其实每个人的皮肤表面都具有一层空气作为保暖透气层,但它极容易被风破坏,而冲锋衣表面的空隙极小可以有效的防止风的进入,即使寒风凛凛它依旧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DAY-2 防水功能:

一件好的冲锋衣必须具备 GORE-TEX(戈尔特斯)面料,它水滴分子的大小是自身薄膜的大小的2万倍,因此带有GORE-TEX标识的冲锋衣可以有效的防止雨雪的渗入,当然这样的冲锋衣价格也不菲。

许多资深驴友对于GORE-TEX 这个词汇并不陌生,但对于新驴来说,对这个词汇还是没有概念,下面咱们就简单了解下什么是 GORE-TEX ;

GORE-TEX 面料是美国W.L.Gore & Associates, Inc.(戈尔公司)独家发明和生产的一种轻、薄、坚固和耐用的薄膜,它具有防水、透气和防风功能,突破一般防水面料不透气的缺点,所以被誉为“世纪之布”, GORE-TEX(戈尔特斯)面料不仅在宇航、军事及医疗等方面广泛应用,更被世界顶尖名牌采用,制成各式各样的休闲服装系列,因而它深受高端户外品牌的推崇。

DAY-3 透气性:

驴友们在户外进行运动时,身体会排出大量的汗气而一件好的冲锋衣不仅具备防风、防雨的功效,最重要的是要具有透气性,如果不具有透气性,还不如买件雨衣。

随着户外热的盛行,冲锋衣已不再像从前那么让驴友望却而止,毕竟最初刚流行户外时,户外用品的价位可以用“高昂”二字概括不足为过,而现在市面上冲锋衣种类繁多,那么新驴在选购冲锋衣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DAY-1 三合一冲锋衣:

它是由防水的外壳、内胆构成,内胆一般有 抓绒、羽绒、3M棉构成,之所以称其为三合一冲锋衣因其有三种穿法;

①:外壳单穿;

②:内胆单穿;

③:两件合在一起穿。

所以称其为三合一冲锋衣。

DAY-2 冲锋衣种类:

冲锋衣分两层、三层,这里所指的两层、三层并非着装层,而是指就冲锋衣外壳的复合材质而言,实际上它只有一层,只不过这一层材质是由两层或三层面料合成的,所以这里指的是冲锋衣外壳部分,而不是内胆。

DAY-3 冲锋衣选购:

① 冲锋衣选购细节:

驴友们在选购冲锋衣时会发现衣服标签上边会有一个面料卡,面料卡中会记录着每件衣服的材质信息,或者在衣服袖口处会有一个 GORE-TEX面料的标识,还需驴友们注意的是冲锋衣帽子上的几根束紧带,左右调节帽子侧面的松紧度、帽子后方应该还具有一个调节松紧度的束紧带,其次帽檐应该以硬质材料为主,以防驴友在行进的过程中帽檐下塌遮挡视线从而导致危险,最後还需要测试下帽子的内径是否可以容得下一个头盔。

②:冲锋衣拉链

冲锋衣拉链应选择YKK材质 以及拉链处防水压胶,因为有压胶的部位可以更有效的防止雨、雪、风的灌入,当拉链拉到顶端时驴友们会发现有一个 止链处,拉链和皮肤接触不到,因其在冰天雪地行走时,金属的温度较低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皮肤和拉链的接触,从而防止局部冻伤。

③ 冲锋衣口袋设计:

平时衣物口袋设计一般是在腰部,而冲锋衣的口袋位置会略微靠上一点,这样的设计方便驴友在系上背包腰带时,依旧可以从口袋拿取所需物品。

④ 冲锋衣腋下拉链以及下摆两侧束紧绳:

在冲锋衣腋下一般都会设置出一排拉链,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快的散热透气,而下摆两侧束紧绳的作用是拉紧冲锋衣底部,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风的灌入。

另外冲锋衣后边普遍都会比前边略长一些。

⑤ 冲锋衣尼龙魔术扣和内部防水压胶

驴友们在选购冲锋衣时一定要测试下袖口尼龙粘扣的粘合度,好的尼龙粘扣不易被拉开,冲锋衣内部防水压胶通过裁剪和缝纫后会有一个缝隙,而这样的缝隙就需要一条压胶条填补后,能够防止雨水渗透,所以冲锋衣内部缝合处都会有一条压胶条。

⑥ 冲锋衣内部小细节

这个小细节就需要驴友们细心的去观察冲锋衣内部缝合处、衣服的走线是否缝合的缜密、结实。

⑦ 冲锋衣试穿

衣服合不合身只有试过之后才知道,而驴友们在试穿冲锋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宽大:

其原因就是驴友们在户外中会遇到突如其来的雨雪或在山中宿营时晚间气温较低时,还需往里层多加几件衣服,所以冲锋衣必须宽大,但也不能过于偏大,合身的冲锋衣利于保暖,而偏大的冲锋衣容易灌风,失去了保暖的效应。

② 耐脏:

所谓的耐脏并非是让其选一款深色的冲锋衣,而是冲锋衣的袖口处耐脏即可,驴友们通常在户外时,少时两三天,多则半个月甚至更久,袖口处选择深色、耐脏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的,其实每一件冲锋衣都有它自己的设计特点,独特的袖口设计不仅耐脏,而且还可有效的防止风雪的灌入,颈部束紧绳的设计可以方便驴友们调节松紧度更利于保暖,冲锋衣不单单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驴友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去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冲锋衣。

注:驴友们在户外时尽可能的选择一件颜色鲜艳且醒目、与周围环境有强烈反差的冲锋衣,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便于搜救人员的营救。


DAY-4 户外三层着装原则:

很多驴友会觉得,去个户外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么?有那个必要么?我的回答是 “有这种必要”,驴友们都知道棉质衣服在穿着时特别舒服、吸汗效果也好,这点毋庸置疑,可是驴友们有没有发现一旦棉质衣服被汗水浸湿后,不容易干,而且还会带有身体中的热量,如果是在低海拔环境中,身体素质好的,可能会没事,但大多数都会感冒,而棉质衣服在雪线中也就是攀登雪山时被誉为“死亡衣”这三个字一点也不夸张,好了言归正传,为了应付大自然多变的天气,这么多年反反复复的实验终究得到的较好的户外三层着装原则规律,今天小司就推荐给各位新驴们,仅供大家参考,觉得有用的驴们可以收藏下。

第一层 基础排汗透气层:

所谓的基础排汗透气层主要的作用是尽可能的让衣服贴紧皮肤,专业术语也称 “排汗内衣” 其主要的功能便是使皮肤上的汗气迅速的进入到衣服的纤维中让纤维快速的 吸收、扩散、干燥,而排汗透气层的主要服装有 速干衣、速干T恤、速干内衣,在户外中我也看到有很多驴友为了节省时间直接拿速干衣当排汗内衣来使用,实际上 速干衣与排汗内衣两者是不能够通用的,虽然二者在材料上相似,但在设计和用法上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速干衣的设计理念相对于较宽松、不贴身,如果把它当做排汗内衣来使用,它是无法贴合到我们皮肤上的,从而导致皮肤上汗水堆积,不能快速的吸收、扩散、干燥,而且还会带走我们身体中大量的热量,本来保暖的衣服却越穿越冷,排汗透气层采用的主要面料是 COOLX和POLYESTER (俗称聚酯纤维),因其这种面料本省就不亲水,当然 美利奴羊毛内衣也具有一定的排汗透气性,而且在潮湿的环境中依旧可以保暖,但一件美利奴羊毛内衣价格一般人享受不了😉。

第二层 保暖排汗层:

中间层也称保暖排汗层,很多老驴们都会忽略的一个细节,只考虑了中间层应该具有保暖的功能,却忽略了排汗功能,更何况是新入门的驴,实际上中间层应该从保暖和排汗两个方面去评估,其原因是驴友们在户外行走时需要良好的排汗功能以确保停下休息时内里衣服不会被汗水浸湿,到达营地后良好的保暖功能可以确保身体中的热量不会流失,至于排汗透气层的材料,抓绒内胆发挥了其在行走中保暖排汗的优势,它适合运动中的排汗保暖,而羽绒服和棉服更适合静止状态的保暖。

注:简单概括一下,如果驴友们是在行走的过程中,着装的原则 最里层贴近皮肤的是排汗内衣,外层只需要一件抓绒内胆即可,而到达营地后换上羽绒服和冲锋衣外壳便足够,这里指的着装原则适合低海拔地区穿越和身体素质较好的驴们使用。

但驴友们也要切记: 行走中身体只会热而不会冷,如果中途长时间休息时,可临时穿下羽绒内胆,如果在行进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不要穿着羽绒内胆行走,虽然羽绒内胆保暖效果好,但排汗透气性能较差,只适合临时长时间休息或者到达营地后穿。

第三层 最外层 防风 防雨 衣服:

最外层则需要一件具有优异防风、防雨的外层衣物,最外层的衣物有 硬壳冲锋衣、软壳 防风羽绒服等,户外三层着装原则,并非刻意驴友们必须只穿三层衣物,这只是一个概念,驴友们可根据自己身体状况 穿四层、五层,但无论穿几层,增加衣物时只加在中间层,可以多加件抓绒内胆,或者羽绒服。

个人建议:在风雪的天气下户外时,最外层可以穿件完全防风、防雨的冲锋衣即可,里层可以根据气温和自己的需求来穿着 抓绒衣或者羽绒服,如果天气晴朗,在最外层驴友们可穿件软壳冲锋衣或软壳抓绒即可,这样有利于户外运动,在特别寒冷的情况登山时,驴友们可在中间层多加件抓绒或者羽绒,虽然着装好几层,驴友们不必考虑美观问题,合适的户外着装法,可以让驴友们在户外应对各种不同的环境,所以户外着装个人观点,不求最贵的,适合自己便好。


DAY-5 冲锋衣的清洗与保养

以上给驴友们讲述了冲锋衣的选购,那么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冲锋衣的清洗与保养。


如果一件冲锋衣用的时间久了的话,它的防水性能就会下降,其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冲锋衣过于脏。

(二)、防泼水层被破坏。

如果是第一种冲锋衣过于脏的话,那么需要用中性洗衣液去清理,如果防泼水层被破坏了,那么就需要用专业的洗衣剂去清洗(NIKWAX这款洗衣剂专门针对户外服装清洗以及护理)。


DAY-6 清洗冲锋衣的重要事项。

一、尽量使用专业的冲锋衣清洗剂,如果驴友没有这种清洗剂的话,也可用中性洗衣液、沐浴露、洗发水来代替。

注:驴友们千万要谨记,切勿使用洗衣粉、香皂、肥皂之类清洗冲锋衣,因为它们都属于碱性,会对冲锋衣的防水涂层造成破坏,这点一定要谨记。

二、勿用洗衣机去清洗冲锋衣,洗衣机同样会对冲锋衣的防水层造成致命的伤害,很多驴友都习惯全洗冲锋衣,其实小司觉得大可不必,只要说冲锋衣的整体不是特别脏必须要全洗,可以局部清洗冲锋衣,冲锋衣容易脏的部位 有 袖口、衣领、腋下、口袋处 ,哪个部分脏就清洗哪个部位即可。

在清洗的过程中驴友们要切记:切勿用较硬的毛刷去清理,也切勿用力去揉搓衣服,可用牙刷或者柔软的小毛刷去轻拭。

(个人比较喜欢用给皮鞋上鞋油的刷子清理污垢,觉得牙刷太小,清理污垢有点费时间,如果你真的对洗衣有恐惧症,不想手洗衣服,那也可采用滚筒洗衣机来清洗冲锋衣,切记,一定是滚筒洗衣机而不是波轮洗衣机,滚筒和波轮的原理不用小司介绍了吧,相信都能理解,机洗冲锋衣时,一定要彻底清洁洗衣机内残留的洗衣液和洗衣粉后再放入冲锋衣,只选择洗涤,切勿脱水,脱水机的离心机对冲锋衣的护层来说是致命的伤害。

正因为冲锋衣常常陪伴我们冲锋陷阵,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保养它,平时不穿时,我们可以把它放在阴凉处悬挂封存,尽量不要折叠放在衣柜中,折叠的话冲锋衣容易出现折痕,在户外穿着时也要避免树枝的刮蹭,你能好好爱护它,它也会给你最大的回报,好了,冲锋衣咱们就讲到这里,有不懂的驴们,可以随时提问。


户外装备必备之 五 【功能性内衣裤】

在上方冲锋衣穿着中,已经介绍功能性内衣和速干衣的区别,驴友们大概知道即可。

所谓的“功能性内衣”也称“基础排汗透气层”

在深秋和冬季驴友们在户外行走时“功能性内衣”会让你在行走过程中感到舒适,其主要的作用是尽可能的让衣服贴紧皮肤,能够使皮肤上的汗气迅速的进入到衣服的纤维中让纤维快速的 吸收、扩散、干燥,不会让你觉得汗液堆积而产生湿冷感。

户外必备装备之 六 【抓绒衣】

说起抓绒衣,想必玩户外的驴友们都不陌生,即使不是玩户外的,想必大家都对抓绒衣不陌生,抓绒衣的主要材质和面料是有聚酯构成,是冬季徒步穿越保温面料,其质轻薄,不易起球,抓绒衣细致严格划分的话,我们可以把它分为:

100系 的抓绒衣称为细绒,说白了就是比较薄,绒毛比较细,这种抓绒衣适合春秋、初夏时节穿着,不适合冬季,毕竟面料轻薄。

200系 抓绒衣每平方米的重量是100系的2倍,保暖性能又比100系更保暖,但又没有300系那么重,

300系 抓绒衣,比较厚实,而且保暖性能是最好的,当然缺点比较重。

抓绒衣不仅可以作为日常都是穿着,更适合在冬季户外徒步时穿着,既可以起到保暖的功效,又可以迅速拍出汗液,具体还需要驴友根据不同环境、以及自身体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抓绒衣。

户外装备必备之 七【抓绒裤】

抓绒裤和抓绒衣的作用一样,在徒步的过程中,即能够快速的把体内的汗液排出又能够起到保暖的作用,抓绒裤适合在深秋和冬季徒步时穿着,抓绒裤也有缺点,经常野线的驴友们应该深有体会吧,遇到那种荆棘,瞬间让你变刺猬😜😜,不过为了风景,在艰难的穿越也是值得的。

户外装备必备之 八 【软壳外套】

所谓软壳外套,它是介于抓绒衣和冲锋衣之间的一种服装,通俗点来说,软壳其实是一件单件的衣服,适合春夏交际和秋冬交际的时候穿着,它在保暖防风的面料上添加了防水层,具有防泼水、防风的性能,而里面所采用的抓绒面料,又使其具备了保暖透气的性能,而冲锋衣很多驴友并不陌生,它是由外套和内胆抓绒衣一起组合而成的,两者可以单穿也可一起穿着,冲锋衣的面料一般分最外面的保护层、中间的防水透气层和里料,保护层、防水透气层和里料是压在一起的,看上去象是一层面料,一般里料颜色多为银灰色,一般来说,冲锋衣二层面料的透气性和保暖性比三层的稍好,但三层面料重量轻、穿着舒服、折叠体积小,所以只要驴友们不是要在冬季或雪山等进行极地户外运动的话,那么三层面料的冲锋衣更妥当,而从功能上来说,软壳外套从总体性能上来讲没有冲锋衣好,在防水性能的表现上,软壳只能暂时防小的雨水或者防泼水,而冲锋衣的能抵挡较大的雨水,当然,软壳也有其优势所在,在某些情况下它更为轻便,穿起来活动自如,驴友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是否需要软壳外套。


户外装备必备之 九 【软壳裤】

软壳裤同软壳衣效果相同,外层面料具有防风、防泼水作用,内部加绒起到保暖作用,具体就不做详细介绍了,请参考【软壳衣】。

户外装备必备之 十 【羽绒服】


说到“羽绒服”这三个字相信很多驴友们都不陌生,但说到怎么去选购户外羽绒服,相信很多驴们都觉得有点犯愁,毕竟世面上的羽绒服种类五花八门,今天小司就这段给驴们概述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羽绒服。

之前遇到过驴友问我 “时装羽绒服”和“户外羽绒服”的区别,那么在这里我就解答一下,时装羽绒服和户外羽绒服在相同的充绒量下是没有什么去别的,时装讲究的版型,而户外羽绒服讲究的便是实用,户外羽绒服面料采用的是防泼水涂层,即使在寒冷的地区也能很好的起到防风、防水(这里防水指的仅限于生活用水、泼水)、保暖的功效。

很多驴友也会问羽绒服袖口处出现的700FP、800FP是什么意思?

FP指的是羽绒服的蓬松度,蓬松度不同,900蓬的比800蓬的保暖性更好一些。

什么又叫做蓬松度呢?

蓬松度是国际上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如一盎司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600立方英寸则称该羽绒的蓬松度为600,羽绒的蓬松度越高,说明在同样充绒量下的羽绒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空气层来保温和隔热,所以羽绒的保暖性越好,这是相对于含绒量更重要的指标,蓬松度高的羽绒服不仅保暖性能好,而且轻便贴身,可以融合更多的设计元素,这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又涉及到专业知识了。

盎司这个词大家可以忽略,只需要各位记住一下规律就行:

蓬松度550的羽绒,是最常用的轻质保暖隔热材质,穿着轻巧温暖。

蓬松度600的羽绒,广泛适用于不同的温度情况,温暖舒适,携带方便。

蓬松度700的羽绒,适用于极端严寒的温度情况,更重视保暖。

蓬松度800的羽绒,具有超高的保暖隔热性,同时具备突出的膨胀性和压缩性,更保暖的同时还能更轻巧,活动起来无负担。

蓬松度900的羽绒,是目前市面上质量最好的羽绒填充,同时也是业内公认的绝对顶级保暖材料,不但具有无可比拟的保暖重量比,而且压缩性好,重量超轻,并且具有惊人的保暖性能,由于数量及其有限,所以多用于户外顶级装备。

羽绒服的洗涤:

羽绒服尽量不要频繁的洗涤,那样的话会对羽绒造成伤害,而且会越洗越薄,失去了原有的保暖性能,但在户外出行,尤其是野线徒步,出行一次,回来衣服各种污渍,不洗又太……

那么驴友们可以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羽绒服,浸泡时间不易过久,3-5分钟即可,准备一个平时搓澡的搓巾轻柔的搓洗污垢处,可使用(NIKWAX)羽绒清洗剂专门针对户外羽绒服的清洗以及护理,倘若没有专业清洗剂,可以用沐浴露或者洗发水清洗,千万不要用香皂、肥皂、洗衣粉等等碱性的洗衣剂去清洗羽绒服,那样不仅能够破坏羽绒,还能破坏外层的防水层,这点一定要谨记。

户外装备必备之 十一 【羽绒裤】

羽绒裤和羽绒服的性能一样,具备了防泼水、防油污、保暖的功效,一般在不是特别寒冷的地方,羽绒裤基本上用不到,在海拔4000-5000m高海拔或者极地地区或许才能用的上,家中年迈父母,在冬季时可以考虑给他们置条,有点跑题了😜

户外装备必备之 十二 【登山包】

DAY-1、户外最重要的三宝:

“护膝”、“登山鞋”、“登山包”;护膝、登山鞋前面已经和大家讲过了,今天就和大家着重讲一下登山包的选购,登山包是个比较笼统宽泛的概念,按照户外运动的程度、路程远近与身体负荷能力、以及用途,我们可以把登山包分为:

一日包、攀登包、冲顶包、男徒步包、女徒步包、轻量徒步包、旅行包、水袋包等等....

以下就为新驴们讲述以上几款包的分类:


①:一日包其容量为 20-30L左右,框架简单,适合一天的徒步活动。

例如:【Osprey talon 22L 】

【Deuter speed Lite 20L】

②:攀登包其容量为 10-30L左右,注重功能性、贴合性。

例如:【Patagonia Linked pack 16L Petzl Bug 】

③:冲顶包、其容量为 40-50L左右,包轻量防水,部分负重由腰臀承担。

例如:【Arc'teryx Alpha FL 45L】

【Black Diamond Speed 40L】

④、男徒步包、其容量为 50-70L 左右,有内部或外部框架,承重主要在腰臀。

例如:【Mammut Heron Light,Osprey Aether 60L】


⑤、女徒步包、其容量为 50-70L 左右,有内部或外部框架,承重主要在腰臀。

例如:【Osprey Aura AG 50L】

【Osprey Viva 50L】

⑥、轻量徒步包、其容量为40-60L左右,简单背负,超轻面料。

例如:【Osprey Exos 48L】

【 ULA Ohm 2.0】

⑦、旅行包、其容量一般40L以上、外挂少、背负简单。

例如:【Osprey Farpoint 55L】

【Pacsafe VentureSafe 65L】


⑧、水袋包、其容量一般10-20L 左右,结构简单,装水袋用。

例如:【Osprey Raptor 10L】

【CamelBak M.U.L.E.】

DAY-2、如何选择背包:

不论你是新驴上路买还是老驴额外补充,选择一款适合的徒步旅行背包需要有多方面的考虑,对比了多款流行和畅销的背包。这些背包不但适合多日的徒步旅行使用,通用性强的还能胜任一般的登山活动。

①、明确户外旅行类型、这是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1、旅行的行程距离;

2、旅行的季节;

3、目的地的地形、气候条件;

4、在旅行途中将参加的活动;

②、选择包的类型

根据自己的户外活动类型,选择合适类型的背包,分析自己的需求。分类见上述。

③、买包预算

知道了自己的需求,然后就要看自己肯花多少钱,预算有多少,咱就买什么样的包,期望用石榴姐的价钱买到范冰冰的效果,嗯,天亮了,该醒醒了!个人感觉登山包最好一步到位,先把想成确定了,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包了。

徒步登山包的预算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500元以下:此类预算购买的背包,大多为国产户外品牌,有些也具有背负系统,但是质量一般,负重一般,只适合休闲徒步。

不推购买使用!

不推购买使用!

不推购买使用!

重要的话说三遍!!!

500-1000元:可以购买一个相对较好的背包,适合户外新驴短线徒步使用,有较好的背负系统,能满足一般的户外爱好者的需要,如果是偶尔徒步用一下,这个价位也足够了。

1000-2500元:主要为国外品牌,资深驴友很多使用这个价位的背包,多为国际大品牌,除了价格,其他都比较值得信赖!长期徒步,最后都得升级到这个价位,所以不如一步到位的好,强烈推荐!

2500元以上:属于户外奢侈品类,如部分鸟包和一些小众包,一般驴友承受不了,仅供骨灰驴友和土豪驴友参考,所以不建议驴们购买,当然,土豪是个例外。

④、品牌的选择

户外的品牌很多,五花八门,尤其是近几年有很多国产品牌冒出来,眼花缭乱,但是大家普遍选择的品牌基本没什么变化。

国产品牌:凯乐石强氧

国产包能拿得出手的真的不是很多,背负系统较弱,适合不经常出行的游客选购。

国外品牌:Arc'teryx、Ospery、Gregory、Deuter、TNF Rei Kelty....

国外优秀背包品牌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其中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新品牌 Boreas(北风之神),设计的包很有特点,背负也很不错。

⑤、选择背包容量;

今天小司主要以容量为55-75升的背包为例,这样的容量也基本涵盖了大多数人进行2-8日的徒步旅行的用途,基于经验、舒适度、天气状况的考虑,大多数驴们还会在2-3日的活动中预备富裕的背包容量,这就是背包所谓的扩容量,此外厂商还为同一型号的背包设计了不同的容量,除了容量,在诸如整体设计,支架形式,肩带和腰带都是一样的,如果驴们大多的活动只是持续在2天左右,完全可以在看过大容量背包的评测后选择同样的小容量款,毕竟背包重量在那儿放着呢。

1-5天的出行建议40-60L的背包,

2-7天建议50-75L的背包,

7天以上的活动建议60-85L的背包。

60-70L的背包最受驴们欢迎也最能满足绝大多数驴的使用。

⑥、关于背包的重量;

每个驴都追求背包的轻量化,一款轻量的无支架的背包虽然减少了自重,当你把平时携带的装备塞入背包背起来后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个好主意,因此最好的方法是精简自己的装备,如果你的装备不多并且都很轻量,那么一款超轻的无支架背包就是合适的。如果你的背包老旧沉重,那么不妨考虑更换新款的轻量背包吧。

DAY-3、如何选择背包:选择适合自己体形的背包;

①、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体型的背包,第一个要注意的是背包支架的尺寸,身高并不是决定支架尺寸的唯一因素,大多数厂商都对不同的躯干长度适合什么样的的背包尺寸提供了准确的建议,那么新驴又该怎么确定背包支架的尺寸呢?以图片为例,从你脊柱第七节(向前低头,颈部脊柱突起最大的地方。注:大椎穴)向下量到骨盆带。骨盆带很容易找,将你双手放在髋骨上,大拇指朝后,大拇指指向与脊柱相交处就是测量的终点。尽量让两个人测量,那样得到的尺寸比较精确。

②、背包腰带位于人体的最佳的位置,虽然很多人能够本能的感到这个位置,但有些人却不能,理想的位置是在臀部上沿和腰带上沿以下,不超过1/2腰带宽度的地方。

③、在背包肩带调整好以后,应该能看到它是符合肩部轮廓并且在肩膀上面还有一点小空隙,负重调节带拉紧后与肩带应该呈45°角。但在35-60°的范围内也是可以接受的。

DAY-4:

①、睡袋放底部;

②、帐篷拆开包袋散放,节省空间,帐杆竖放在侧面;

③、防潮垫太大可以绑扎到外边;

④、水及重物贴背放置在中上部;

⑤、食物放在上部,好取出食用;

⑥、常用的东西放在背包的头包里,比如〖手纸、头灯、眼镜等。〗

PS:常备物品:

除了必要的露营装备,有些物品在户外是必不可少又容易被人遗忘的,背包里应该经常携带:安全套、卫生巾、凡士林、救生毯、打火石、轻薄羽绒服。

注意事项:

〖救生毯一定要保持干燥,否则打不开〗

〖户外取火还是很重要的〗

〖一件小小的羽绒服让你夜晚不再寒冷,即使是夏季



DAY-5:背包调节

①、调节腰带:收紧腰带,一定要收紧呀!收紧背包的腰带是为了让包的大部分重量分配到腰臀部,使肩膀不累。

②、调节肩带:收紧肩带,以自己感觉到不勒肩胸为准,收紧肩带是为了让背包更贴近后背,行走中好掌握平衡。

③、调节重心带:背带上部和背包之间的连接带,是重心调节带,平时一般保持45°角,拉紧可以将重心移到肩部,松开可以将重心移到臀部,通过肩臀之间的调节,可以减轻疲劳,在平路上,可以把重心调高一点,而在下坡路时把重心调低。注:(重心带太松的话包会晃,不利于稳定)


DAY-6:背包评定标准及权重

①、背包舒适性:

在这里主要对比各种背包在长时间使用时,支架、肩带和腰带的舒适性,除了测试13.5-20.5KG这个基本的负重范围外还测试了在25-30KG的负重情况下背包的表现,此外还特别关注背包肩带和腰带在使用者长期负重使用时的舒适性,在正常的13.5-18KG的负重范围内,新款的Osprey Atmos 65L AG(气流)由于其采用的弹簧式背负系统能够均衡的分散重量,带来了最佳的舒适性,在背负重物的情况下Gregory Baltoro 65L 和Arc'teryx Altra 65L背包拥有最佳的舒适性,两者都使用了高品质的泡棉,在背负和舒适这两方面取得了完美的平衡,此外两者的肩带与肩部也能良好的合,Gregory Contour 60L和Osprey Aether 70L在这方面稍有落后,在背负中等重量的物品时,这些背包的差别并不明显,Aircontact背包的肩带和腰带使用舒适,但比Altra 65L和Baltoro 65L还是差一点,Aircntact的背板非常的重,而且散热也不是很好,肩带的形状与使用者也不能很好的贴合。如果驴们想比平常多背一些东西的话,还是推荐Altra和Baltoro这两款背包较合适,只要不超重,Osprey Atmos 65L AG 和North Face Banchee 65L 背包的表现也不差。

例如在负重18KG左右时,它与Altra和Baltoro一样舒适,但如果超过背包填充重量超过23KG的话其舒适性会显著降低。

②、背包重量:

测试中最轻的背包是Osprey Exos 58L,其重量基本在徒步旅行和超轻背包间徘徊,重量为1.3KG的REI Flash 62L紧随其后,在轻量、结实的同时,其舒适度仍然有不错表现的背包有The North Face Banchee 65L(1.6KG),Osprey Volt 75L(1.7KG),GregoryZ 65L(1.9KG),它们都在轻量,舒适和基本功能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在保持最全功能的背包中 Osprey Atmos 65 AG(2.0KG)和Arc'teryx Altra 65L(2.2KG)是最轻的,Baltoro 65L(2.5KG)和Deuter Air Contact(2.7KG)是评测中最重的背包,Altra 65L在舒适性和轻量化的表现相信使用过的驴们都会印象深刻。


③、背包背负性:背负的舒适性是指:背包支架是否能良好的将负重从背包传递到腰带上,并将一少部分传递到肩带上。

例如:【Gregory Baltoro】、【 Arc'teryx Altra】、 【Deuter Air Contact】都表现完美。

Altra以微弱优势胜过【Baltoro】和【Aricontact】,【Altra】使用的腰带转盘技术能够很好的将负重转移到我们的臀部,让驴们背包时感觉轻一些,不过,【Baltoro】的背负性和舒适性也很强,大多数骨灰驴们都会喜欢【Baltoro】超级舒适的腰椎背负。多特Deuter Air Contact】【Baltoro】只有极小的差距,它配备了厚实舒适的背板,只是有些笨重,弹性或悬挂背负系统主要使用网眼材料与传统的支架相结合,这种类型的背负系统由于把背部与背包用网眼材料分隔,因此能够加强背部通风,能为驴们在徒步过程中带来凉爽的体验,如今越来越多的背包也采用了这样的设计,但在负重较大时这样的背负并不舒适。

例如:【Gregory Baltoro 65L】由于没有采用这样的悬挂背负系统因此在背负重物时更有效率


④、背包易用性:

背包的易用性:主要包括主仓和其他口袋是否容易打包和取出物品,附加的口袋的数量和位置是否易于使用,有些背包的口袋是否华而不实,是否易于打包是决定这些口袋是否有用的决定因素,如果背包拥有足够的捆扎带就可以额外外挂一些装备,这样的背包也具有更强的通用性。

⑤、整体结构功能:

对于那些喜欢用多个口袋来分类存放物品的驴们来说,【 Gregory Baltoro 65L 】拥有最多的口袋这款多口袋类的包是驴友的最爱,但这也使得它成为背包中最重的一款,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Deuter Air Contact】也有同样数量的口袋,但还需根据驴们个人喜好而选择。

DAY-7:顶包设计

虽然每款背包都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几乎都会有顶包,顶包可以存放些可能经常需要的小东西,

比如:【太阳镜、防晒霜、防虫喷雾、头灯、等等...】

【始祖鸟Arc‘Teryx Altra 65L 、75L】的顶包,设计相当合理,当你让队员帮自己从顶包取放物品时,原来存放在包里的东西也不会掉出来,所以这块儿设计真的很给力,虽然【Altra】并不像其他背包有那么多的口袋,但所有的口袋都恰到好处,使用方便,而【Atmos 65L AG】和【Banchee 65】的顶包与【Altra】容量相同,并且加长的拉链能够更容易的存放物品,但还是不如【Altra】的顶包完美,毕竟鸟包的价格也特别“美丽”。

DAY-8:背包内物品的存取

背包内物品的存取是所有驴们“易用性”事项里的一项,是指:驴们是否能轻松的存取大件装备,而不是要把整个包的东西都倒出来,虽然这个功能十分有用,但却因人而异,易于存取物品对于徒步驴行的人来说真的很实用,但对于有些情况旅行箱反而更合适,这个还需要各位因环境而择,虽然能够容易取放物品的背包更受欢迎,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因为增加的拉链会增加整个背包的重量,所以驴们在购买背包时要仔细衡量利弊关系,购买前多想想自己的用包习惯,这些拉链开口真的能够方便的装入自己的装备吗?毕竟徒步能键一斤,绝不多一两。

还是仅仅因为它看起来很美好呢?

我们测试的所有的背包都有头包,很多有侧面拉链,有“睡袋仓”,或者整个背面都能打开存取物品。

在所测试的背包中,Arc‘Teryx Altra的巨大的U形开口几乎贯穿了背包的长度。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DAY-9;㊀ 、背包其他特点:

虽然其它辅助拉链包并不是必须,但对于长线的驴们来说都特别钟爱在腰带上附加口袋的这个特点,它可以方便的存放【手机、像卡片相机、能量棒、小袋坚果等等...】这些经常使用的物品,有了腰带口袋更方便驴友们取物。

例如:【The North Face Banchee 65L】、【Osprey Volt 75L】和【Atmos 65L AG】都是这类背包的良好代表,水袋仓,每款背包都会有自己的水袋仓设计,与几乎所有品牌的水袋都能很好的适应,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

㊁ 、可调节性;背包的可调节性越强,就能适应越多的体型,大部分背包都可以替换不同尺寸的肩带和腰带,很多零售店都免费提供,驴友们可以在网上下单时明确你所需要的尺寸。

【例如,自己可以订一个中号支架配一个小号腰带】。

在这方面【多特Deuter Air Contact】的调节能力最强,甚至可以选择肩带在胸前的长度,这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是一个方便和经济的做法,但它的缺点是与自身身体的贴合性并不是很好。

【Osprey Aether 苍穹70L】和【Osprey Volt 75】的可调节性不但与【Deuter Air Contact】不相上下,而且它们还能更好的适应使用者的体型,【Arc’teryx Altra】虽然没有那么大的调节范围,但可单独调节的肩带能够很方便的改变左右宽度和上下位置。

【北面The North Face Banchee 65L】、【格里高利Gregory Baltoro 65L】、【小鹰Osprey Atmos】也有很好的调节性,对于使用者的体型都能够很好的适应。

✲PS:背包防雨罩✲

一般每个背包都会配备一个防雨罩,如果驴友购买的背包没有配备防雨罩,可以在紧要关头时使用大号的垃圾袋暂时代替,如果要去的目的地经常遇到下雨的情况,可以考虑购买以下品牌的防雨罩。

1、【Gregory Rain Cover】

2、【Arc'teryx Pack Shelter】

3、【Osprey UL Raincover】

㊂、不同使用类型最适宜背包

总体最佳:【Osprey Atmos 65L AG】

1、两日行或负重在13.5-16KG内活动可选【Osprey Exos 58L】

2、整体负重在18-20.5KG的短途旅行或喜好有更多分类放置物品空间的驴友可选【The North Face Banchee 65L】

3、负重在13.5-32KG十日以内的旅行可选【Arc'teryx Altra 65L

4、十日以上的长途旅行或者负重在27KG以上的活动可选【Gregory Baltoro 65L】

以上就是为各位驴友们推荐的所有品牌背包,驴友们可根据自己出行天数,以及自己携带的物品的负重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背包,一款好的背包不仅使用寿命长,更重要的是在驴途中不会让背部出现酸疼感。

户外必备装备之 十三【 帐篷】

很多驴们对帐篷都不陌生,在户外帐篷不仅可以为我们真疯挡雨,而且还相当于我们在家中的房子一样,背上背囊、帐篷约上3-5驴友穿梭在山林间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很多刚入门的驴友对于帐篷的选购特别苦恼,所以今天小司就为大家讲述下帐篷选购的技巧,帐篷按照不同标准的划分可以分很多类型;

①、按季节可分为:夏季帐、三季帐、四季帐、高山帐。

按人数可分为:单人帐、双人帐、三人帐、家庭帐。

按形状可分为:圆顶帐、船体帐、金字塔帐、隧道帐。

DAY-1、夏季帐;

小司在此就大概叙述一下不做详解,所谓的夏季帐,它不具备防雨效果,简白来说,相当于我们室内的一个蚊帐,所以这样的帐篷,只适合公园、郊游、一日游活动。

DAY-2、三季帐;

不用小司说明,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三季帐的含义,这样的帐篷适合 春、夏、秋,三季使用,这样的帐篷分内外帐,内外帐是可以分开单独使用的,外帐主要作用就是起到防风、防雨、保暖,而内帐主要是通风、在炎热的夏季可以作为遮阳棚使用,或者盛夏的晚上作为凉亭使用,预防蚊子叮咬,所以这样的帐篷深受广大驴们喜爱。

DAY-3、四季帐;

四季帐篷和三季帐最大的区别,外帐的话有些厂家在设计时会增加一个雪裙,这样的设计在冬季不仅大大增加了帐篷内部的保暖性,而且晚上在沙漠宿营时还可以预防沙子的灌入。

内帐大家可以通过和DAY-2三季帐内帐作对比就能得出结论,三季帐篷内帐通风效果特别好,而四季帐篷内帐的话保暖效果更胜一筹,不同的环境就需要新驴们去挑选适合自己出行地区的气候,或者自己所在的气候来挑选适合自己的帐篷。

DAY-4、高山帐;

高山帐不同于三季帐和四季帐,高山帐一般在我们平原地区很难使用到,其主要的作用适用于高海拔雪山攀登营地使用,它的防风、保暖性能就要更严格一些,毕竟雪山暴风雪就像家常便饭一样,随时都能袭来。

按帐篷的支撑方式可分为:内挂式、外披式。

内挂式帐篷:需要先把外帐固定好,然后再把内帐挂在外帐内部里边,,这种搭建方式对于下雨天户外的驴友来说无疑方便,且有利于避雨,但其缺点是,内帐无法单独使用。



外披式帐篷:需要先把内帐固定好,然后再把外帐披在内帐上面,这种搭建帐篷方式特别饿便捷,所以大部分帐篷生产厂家都会采用这种结构,而且它的优点是内外帐都可以单独使用,这样的帐篷深受驴友们的青睐。

市面上帐篷种类琳琅满目,对于新驴来说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帐篷首先需要自己去评判自己出行的活动性质。

①、攀登雪山时毋庸置疑选择高山帐篷。

②、自驾或公园野营时,一款舒适空间大的帐篷是驴们不二的选择。

③、追求轻量化的驴们,单人隧道帐篷或金字塔帐篷最合适不过了,当然,对于大多数驴们来说,双人外披式帐篷是个更好的选择。


DAY-4、帐篷选择四要素:

①、重量;如果驴们选择的是自驾游,可以选择一款空间相对较大、较重的帐篷,但如果是长时间或重装徒步的驴们,那么就要选择一款合适、轻量的帐篷,一般双人帐篷大概重量是在2.5Kg左右,两个人分配背正好合适,如果是一个人的话,就需要考虑双层单人帐篷了,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个人经过反复试验,觉得单人帐篷不如双人帐篷实用,毕竟背包有那么大,物资有呢么多,如果体型偏胖的驴睡在单人帐篷里会觉得空间不足,这只是个人多次试验后得出的,不过这个不是绝对的,还需要驴们自己定夺。

②、空间;新驴们在考虑帐篷空间是否足够时,就需要知道自身的身高,以及帐篷内部的高度是否够用,如果驴友不知道帐篷尺寸时,也没有关系,帐篷内部长度、宽度、高度,厂家都会在帐篷收纳袋或者说明书上标注,需要注意的是,驴友们尽量躺进帐篷内部去尝试。

③、帐篷防水指数:驴友们在选购帐篷时,一定要向商家询问帐篷的防水性,这个是帐篷最关键也是关系着驴们防水、御寒的一大要素,帐篷主要防水性是通过外帐和帐底来实现的,而外帐是帐篷的保护层,它是由带有涂层的尼龙布制成,而今天小司就给新驴们一个帐篷涂层厚度的指数;

外帐防水指数:800mm 可以防小到中雨;

1000mm-1200mm 可以防中到大雨;

建议驴友们选择 1500mm以上的帐篷。

帐底防水指数:要选择超过 3000mm。

选择帐篷时,还需要新驴心细点,多注意观察帐底的耐磨程度,一般建议帐底选择15D或者20D,因为它重量不会特别大,而且耐磨程度较高。

很多驴友会说怎么知道防水指数或者15D或20D的数值,这个就需要商家或从帐篷说明书上给我们提供这个数值。

④、帐篷透气性:往往很多时候,不管是老驴还是新驴都会忽视这个小细节,人在帐篷内呆久了的话,帐内空气会变得很浑浊,平原地区还好,特别是在高海拔雪山,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而帐篷的透气性主要取决于内帐的网纱、网纱高度、外帐的高度;大多数帐篷都会有一两个透气窗便于帐篷内空气流动。


DAY-4、帐篷配件:

①、帐杆:

帐杆分为玻璃钢杆和铝合金杆,玻璃钢帐杆是由玻璃纤维和高和分子树脂材料组成,它的缺点是 重量较重、强度较差、不耐低温、较容易折断,且折断后不易修补,它适合中低档帐篷,而铝合金帐杆重量轻、韧性好,折断之后还可以用帐杆套去修补【帐杆套买帐篷时会附带】铝合金帐杆适合中高档帐篷。

②、帐钉;

帐钉材质可分为铁帐钉和铝帐钉,铝合金帐钉强度高,重量轻,是驴友们不二的选择,而铁帐钉,重量较重,毕竟重装时背包重量能少就少,从地钉形状来划分有:直钉式和三棱片式,三棱片式地钉在插进地上时,阻力更大,而直钉式地钉更坚固。

驴友们在选择帐篷时一定要注意帐钉环节问题,每个帐篷配备至少要有12颗甚至可以多几颗地钉。

③、帐篷防风绳:

驴友们在选择防风绳时需要注意的是防风绳的强度是否足够承受大风,以及防风绳的长度,一般防风绳单根长度在1.2m-1.5m左右,还需要知道调节滑片是否顺畅,最好帐篷的四个边都配有防风绳,有的帐篷在出厂时厂家还会额外多配备1-2根的防风绳,以备备用。

④、帐篷门厅:

驴友们需要注意的是门厅的空间是否足够宽敞,下雨的时候就需要在门厅里做饭,睡觉时就需要把鞋子放门厅,以防夜里下雨时,鞋子被雨淋湿。

⑤、帐篷颜色:

如果驴友们是要去攀登雪山时,帐篷的颜色就应该以黄色为主,它的颜色和雪以及山反差较大,而且换色比较显眼,如果驴们只是简单的低海拔宿营,那么黄色的帐篷就显然不太适合,虽然黄色颜色显眼,但是更容易招来小虫子,所以在平时宿营时,驴们可以选择鲜艳、醒目的 如;橘红色、鲜绿色的帐篷。

帐篷内帐的顶部会有一个挂环,这个挂环是用来挂营地灯的,内帐四角都会各有一个侧袋,这个侧袋可以用来放置 手机、食品、饮用水等等....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新驴该如何选择帐篷、以及帐篷的各个细节,不求任何装备都是最贵的,只求每款装备都是适合自己的就好。

户外必备装备之 十四【 铝箔垫防潮】

①、铝箔防潮垫:

防潮垫的种类特别多,这款铝箔防潮垫是铺在帐篷最底层的,起到是隔潮作用,虽然帐篷帐底已经有了防水的涂层,但是潮气还是会通过很细微的孔缝渗进帐篷内,如果不铺这层铝箔垫,时间久了,腰很容易受寒,这款铝箔垫价格相当便宜,某宝上几十元钱就可以到手,最重要的重量特别轻,平时我会带两块儿这样的铝箔防潮垫,一个铺在帐底的地布上,还有个铺在帐篷内层最下面,双层隔潮,效果更好。

②、蛋巢铝箔防潮垫:

它和铝箔防潮垫的区别就在于比铝箔防潮垫更厚、舒适度、更好,铝箔防潮垫较薄如果帐篷底帐下边石头较多,而蛋巢铝箔垫能够更好的让你更舒适的安睡,蛋巢铝箔垫收纳后可以,侧挂在背包的侧面,而且不占地方。

③、银搓防潮垫:

这样的防潮垫和蛋巢防潮垫没什么区别,只是这个收纳后是桶状的,收纳体积较大,价位比较“美丽”,爬雪山的驴们可以考虑。

户外必备装备之 十五【 睡袋】

说起睡袋,相信驴友们都不陌生,如果说帐篷是我们在户外的小房子,那么睡袋,将是我们驴们休息时的被子,这样的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今天小司就为大家讲解下新驴们该如何在户外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睡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下睡袋的各项参数以及形状,

睡袋可分为: 抓绒睡袋、棉睡袋、羽绒睡袋;

睡袋填充可分为:棉睡袋、羽绒;

睡袋类型可分为:信封式、木乃伊式;

DAY-1、抓绒睡袋

也俗称内胆睡袋,它可以在夏秋两季单独使用,也可以放入睡袋内有效的防止睡袋内层污渍,减免睡袋洗涤次数,最重要的是重量较轻,收纳方便,价格也相对较为便宜,这个不做过多解释。

DYA-2、棉睡袋

棉睡袋纤维棉的种类很多,从弹力棉到3孔、4孔甚至7孔棉,还有后来出现的3D棉(INVISTA公司生产的Polarguard 3D)、仿丝棉(Primaloft One)。从保温性能上讲,7孔比4孔好,4孔比3孔好。原理很简单,就是能包住的隔离的空气越多,热量的交换就越少,保温性能也就越好,在羽绒睡袋价格高昂时,棉睡袋以亲民的价格赢取了不少驴们的青睐,不论老驴还是新驴,家中都会备上1-2条棉睡袋以备之需,棉睡袋适合春、夏、秋 三季使用,当然有的自身比较耐寒的驴冬季户外也会使用棉睡袋,虽然棉睡袋价格亲们,但是它也优缺点,打包后的体积以及重量都特别大,对于重装长线的驴来说带棉睡袋这无疑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任何装备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就看自己怎么选择了。

DAY-3、羽绒睡袋

羽绒的品种有很多,重量差距也很大,有些无良商家经常拿鸭毛忽悠驴友的大有人在,驴友们一定要注意,羽绒睡袋尽量选择大品牌的,其在保温性能上一般还是有保证的。决定羽绒的保温性能的温标,主要有两个:

①、含绒量:

含绒量指的是睡袋的标签上的80%或85%,它表示的意思是羽绒中绒含量80%或85%。

②、蓬松度:

蓬松度是指一定量的羽绒在恒重的压力上所占的体积,它是决定保暖性能的主要因素。所以是羽绒品质的重要指标。

由于羽绒充在睡袋里面,而且普通人又不能检测,于是就有一些不讲信誉的山寨品牌(甚至一些正规品牌)就在这个上面动脑筋做文章坑驴友,把一些只有75%-80%含绒量的羽绒标成85%甚至90%,把只有500FP不到的篷松度标成600FP、700FP甚至800FP,以求取得驴友们的青睐。90/10、800FP以上蓬松度的羽绒,恐怕也只有南极那几只鸟身上才有,就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水平取下来,所以对于这些指标,我想给新驴们说下,也不必一味去追求FP,驴们选择可以选择一些过硬的品牌,如【黑冰】而且85/15,650FP蓬松度的羽绒是目前主要的指标,能真真正正做到这个指标的就是一条性能比较不错的羽绒睡袋了,基本上能适应绝大多数环境的保温。羽绒的指标固然重要,但远不如充绒量重要,这个很好理解,当然也是很多不法商家投你所好的地方,标签上的数字往往会虚高20%甚至更多,为的就是让驴们觉得忒便宜。,还有一些也是驴们应该知道的,鹅绒比鸭绒要好些,不是鹅比鸭贵,而是鹅绒的含绒量一般比鸭绒高些,保暖性能也好些,白鹅绒比灰鹅绒的好些,而由于脱脂的原因,南绒一般没有异味,北绒往往会有一些不雅的气味等等,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驴友们注意的是:无论什么羽绒在受潮以后,保温性能会大大降低,如果被打湿则会彻底丧失保温性能,在这点上,羽绒睡袋不如棉睡袋。

③、睡袋温标

之前有好几位驴友问我,睡袋上标注的 舒适温度上限、舒适温度、舒适温度下限,这三个参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咱们今天就以黑冰睡羽绒袋为例给驴们讲解下:

1、 舒适温度上限 :指的是在此温度及以上,体质非常怕冷的女性可以在此睡袋中安睡一夜,不会因为寒冷而醒来。

2、舒适温度:是指在此温度及以上,普通体质的成年男性,可以在此睡袋中安睡一夜,不会因为寒冷而醒来。

3、舒适温度下限 :是指在此温度及以上,体质比较耐寒、露营经验丰富的男性,在使用此睡袋时做好较全面的保暖措施后,可以安睡一夜,不会因为寒冷而醒来。【每个人体质都不同,对温度感也有差异,以上定义仅针对大部分人群,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安全准确。】

黑冰睡袋尺码选购:

M码睡袋 适合身高175cm以内身高者使用。

L码睡袋 适合身高175cm以上身高者使用。

DAY-3、信封式与木乃伊式睡袋区别

信封式与木乃伊睡袋的区别就在于:使用者躺在信封睡袋中睡觉时翻身会觉得舒服,没有束缚感,而木乃伊式睡袋在胸部较为宽松,至小腿处会有收缩,保暖效果更好,两款睡袋的设计大家可以通过图片对比下,无论是信封式睡袋还是木乃伊式睡袋只能说适用环境不同、个人喜好不同,若攀登雪山时选择信封式睡袋肯定不适合,不过这个还需要各位驴们对款式的喜爱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睡袋。


户外必备装备之 十四【 炉头】

说起户外炉头,对于新驴来说或许很新颖,但对于老驴来说并不新颖,至于炉头的重要性,在下雨天,晚上在山里宿营时,能够喝上一口热乎乎的开水,那种幸福感只有经历过的驴们才深有体会,今天小司就给各位新驴们讲述下户外炉头的选购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保养,以火枫炉头为例,凡是带有T 的都是钛合金炉头。

①、炉头从材质上可分为:不锈钢、钛金属;

②、炉头从结构上可分为:一体式、分体式;

③、炉头从燃料种类可分为:丁烷气炉、油炉、酒精炉、柴炉;


下面就为新驴们做详细剖解各个品牌的炉头;

①、火枫121光芒不锈钢气罐炉头;不锈钢炉头是咱们经常能见到的炉头,其价位亲们,我经常以 火枫炉头使用居多,很多资深驴们对火枫品牌的认可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咱们就以121光芒炉头为例,光芒属于分体式防风气炉,其燃烧功率为2900W, 炉头可承重5KG,【之前我的炉头负载过10KG,偶尔一次没关系,但还是不建议驴们这么做,毕竟长时间超负荷会减弱炉头的使用寿命】炉头重量305g,121炉头给我的感觉就是厚实,火力猛,121光芒有它的优点,就会有缺点,如果对于重装的驴来说,这款炉头的重量还是显得略重些,它只适合低海拔区域使用,也能够满足绝大多数驴们,再者就是连接气罐是,气罐不能倒置,不过性价比还是蛮高的,不锈钢炉头我只用过火枫的,当然还有很多例如:兄弟、爱路客等等品牌的不锈钢炉头,因为没使用过,所以在此也不做任何评判。

注:【此款炉头使用的燃料只能是气罐。】

②、火枫钛合金117T气罐炉头:上述给驴们介绍了不锈钢炉头,在这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分体式钛金炉头,钛合金炉头和不锈钢炉头的区别就在于 重量,

咱们就以火枫锋芒117T炉头为例,讲述下钛合金炉头,钛合金炉头主要重量轻,其材质是 钛、铝合金制成,其燃烧功率为 2800W,最大承重为3Kg,重量仅为 98g。

2015年入手的钛合金锋芒117T炉头,一直使用到至今,期间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这么多年得到的结论便是 钛合金炉头适合重装长线的驴们使用,虽然碳合金炉头轻便,但是也有它的缺点,其缺点便是做饭时因其自身重量较轻,起锅后,炉头特别容易倾斜,底架没有不锈钢炉头稳固,其余的还算好。

注:【此款炉头使用的燃料只能是气罐】


③、火枫钛合金116T一体式气罐炉头:

这款炉头堪称火枫钛合金炉头中的经典,因其更轻、更小的体积,蜂窝式炉盘,赢得了更多重装驴们的青睐,其燃烧功率为2820W、最大承重为2.6Kg、自重仅为48g,因为它是一体式的,在使用时它的底部可以直接拧在气罐上,很多驴友会担心做饭时因火焰的热量直接下至气罐处引发危险,只要气罐和炉头拧紧,炉头没有漏气现象,这个大可不必顾虑,毕竟厂家做了无数次危险实验,才敢投入市场,又有点跑题了,116T因其重量轻,火力够猛,这款炉头一直是我的最爱,陪我征战了大江南北。

注:【此款炉头使用的燃料只能是气罐

④、火枫108泰坦一体式不锈钢气罐炉头:

相信不少驴们从图片上就能看到泰坦炉头的霸气,这款炉头堪称火枫所有产品中的重量级炉头,因庞大的体积能够满足大多说自驾、团队的需求,自身带有电子打火装置、而且气罐还可以倒置,所以这款炉头更深受自驾一族的青睐,材质为;不锈钢、铝合金、燃烧功率为4000W、自重为1134g,能够满足10-20人团队使用,这款炉头对于自驾一族来说,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⑤、MSR Reactor 反应堆一体防风气炉

这款炉头可以堪称是烧水神器可能很多新驴们对此不了解,其产地是美国,它是一款热效率最高的全天候炉具系统,以专利的辐射炉头和热量交换器,首先说说它的优点吧,优点:效率高、节省时间、节省气罐、烧开1L水仅需3分钟,各种恶劣天气下都保持稳定的火焰,内部调整器在各种温度和燃料情况下保持最佳性能,炉头、气罐、锅具一体化集成设计,炉头重量仅为180g,套锅1.7L阳极氧化铝锅、手柄和锅盖不含BPA的,重量为496g。

有优点自然也会有缺点,它的缺点便是:携带不是很方便、必须用配套的锅使用,类似石棉网辐射的设计使它的使用寿命并不会很长,由于反应堆的大面积辐射造成的大面积反射,反射的热量会使气罐迅速升温,进入危险压力,可能会引起爆炸! 虽然反应堆设计了过热自毁机制,仍无法保证在炉头自毁前降低气罐温度,因此反应堆只能使用配套锅具。

这种炉头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性能表现极好,,所以需要购买的驴们最好想清楚,炉头和套锅下来一千多大洋,什么样的驴们需要使用反应堆炉头?户外资深驴、阿式登山者、高海拔登山、徒步探险;倘若土豪拿这款炉头在家喝喝茶这个也可以有,我想说的是,平原线路基本上用不着这东西,主要太贵,费银子不说锁死后维修一次需要好几百大洋,伤不起啊。

关于反应堆锁死问题,什么原因导致炉头锁死?原因只有一个,空烧锅时导致过热保护点融化,炉子被锁死,炉头可以空烧,前提是不能放着锅空烧,最起码锅里要有点东西吧,如果想测试的土豪,可以尽管尝试干烧,后果会很美丽的哟。

⑥、兄弟BRS-6分体式油气两用炉:

这是款油气两用的炉头,对于气咱们就不做过多解释了,重点只讲解下油炉的使用以及优缺点,咱们就以这款炉头为例,兄弟BRS-6炉头采用耐高温不锈钢材质制成,炉体与气泵重量为 0.866g,油瓶重量0.23g,其燃烧功率为 4500W,平均沸水时间为3分钟,属于高海拔炉头,燃料为93#汽油,众所周知高海拔地区,因为氧气稀薄,一般的气罐在高海拔地区经常出现火力不足的问题,而油炉恰恰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这便是它的优势,而缺点,容易黑锅,而且汽油不太容易购买,使用者在操作不当时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做出来的饭会有异味,所以在平原很少见到有驴们使用油炉做饭的,不同的环境就需要使用不同的装备。


⑦、兄弟BRS-116柴火炉:

这一款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款炉子,在户外时很多时候,尤其是长线时本来带的物资就多,不可能再额外多背几罐气吧,那样不仅更增加了背囊的重量,而且气罐带多了并非是件好事,想象下背包放着3-4罐气,无疑心里会毛毛的,就怕这个“定时炸弹”随时会爆炸,虽然很多气罐都测过爆破实验,但个人总觉得依旧不安全,所以户外出行这款柴炉我也是必备的,毕竟可以减轻不少燃料分量,兄弟BRS-116柴炉收纳还是比较方便的,收纳后仅有我手掌那么大,最重要的是这个炉子配备了鼓风机,插上充电宝,不会再被柴熏的眼泪直流,所以这是个不错的设计,接下来就介绍下这款炉头的优缺点:

优点:在户外燃料随处可取,而且不占空间,烧沸1L的时间是1分钟左右,当柴燃尽会有余炭,可以整个小烧烤,个人觉得柴炉的火力要比气炉更大,做出来的饭更可口。

缺点:不用说用过柴火做饭的驴们都避免不了“黑锅”情况的出现,关于预防黑锅,我也想了很多办法,用洗洁精涂抹锅底,再做饭,时间久了锅底依旧会黑,所以干脆就购了套火枫最便宜的套锅,那样随便烧也不心疼,还有就是下雨天用这款炉子不太方便,找不到干燥的燃料,总体来说个人对这款柴炉,还是挺满意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每次出行我都会带一个大点的气罐,带个钛炉头+柴炉,雨天时可以在帐篷里做饭,而且还能取暖,晴天时,节省燃料用柴炉一举两得。


户外必备装备之 十五 【套锅】

以上为新驴们介绍了做饭用的炉头,下面小司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套锅,刚刚入门的驴们在挑选套锅的时候也会有疑惑,小司户外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便是 根据不同的出行方式来选择不同的套锅,小团体一日行的话,一个小的锅就足够了,大团队出行的话肯定要选稍微大点的套锅;徒步重装的话,尽量选择1-2人的锅,自驾的话 泰坦炉头+平时家用做饭的锅就行,因为你不需要考虑重量,而重装徒步的话就需要考虑下锅的重量和容量,因为一口稍微深点的锅可以放下炉头、气罐、打火石,可以帮你节约不少的背包空间。

户外套锅也分为:集热锅、钛锅、一般硬质铝套锅。


①、集热锅

小司以火枫FMC-218双人集热锅为例给大家讲述下集热锅的好处,集热锅和普通锅相比较,普通锅是平的,而集热锅会在锅底增加一个技能换,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起到防风作用,而且也更能有效的节省燃料的消耗,最重要的是集热锅比一般锅烧水的时间要快,所以在户外我都会带一个集热锅用气炉使用,大家要谨记,集热锅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不要用在柴炉上使用,那样清理起来会特别麻烦,而且一个集热锅百十块钱,个人感觉虽然钱不多,但是为何不用更便宜点的一般锅呢?这个还需要根据个人习惯选择使用方法。

②、钛锅

这个就不做过多介绍,因为价格的确够“美丽的”,钛锅主要以简洁、轻盈为主,至于说钛对人体到底有多大好处,这个我没有使用过,所以也不能妄下结论,想想,先把锅除掉,单单市面上所有的菜、水果、肉,都不健康,靠钛这一点健康能长寿么?又有点跑题了,追求轻量化的驴们可以选购钛系列的产品,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③、一般硬质铝锅

这款锅属于普通的套锅,特别适合在柴炉上使用,而且价格便宜,其材质是硬质铝,套锅自重611g,虽然重量是个问题,不适合长线携带,但是柴炉配上它个人感觉挺好的,所以在此也不过多介绍了。


关于户外新驴-老驴蜕变过程,小司就全部讲完了,有不懂的驴们欢迎大家提问,相信只要你能认真去阅读这篇文章的话,到最后你都会成为一枚老驴,虽然有些地方讲的过于笼统,但还需要驴们不停的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户外有风险,出行需谨慎,最后还希望出行的驴们一定要好好爱护我们的大自然,不要随手丢弃垃圾,大自然赋予给我们那么多的美,我们于心何忍让“她”受伤呢?玩户外,我们是认真的,同时也欢迎志同道合的驴们加入我们户外的队伍中来。


几枚小驴;


几个背囊:


一部单反;


几首轻♬;


寻心灵归宿、享驴途景色;


带着初❤、我们在路上.......




154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驴途路上-小司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驴途路上-小司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