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海淀> 2024-07-25 07:54北京海淀区徒步穿五园

2024-07-25 07:54北京海淀区徒步穿五园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2024-07-25 07:54北京海淀区徒步穿五园

2024-07-25 16:43:32 329
一轮明月(京剧)

从昨天至今天因天气原因(预报有连续30个小时的强降雨),为保证游人安全,北京市属公园闭园。
图示为闭园状态的颐和园新建宫门。

六郎庄公园
距离起点0.22km 当前海拔43m

六郎庄公园毗邻北京市海淀区‌昆明湖东路‌颐和园新建宫门南侧,是一个集旅游景点和公园为一体的地方。该公园由北京市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建设,占地面积约为13.77公顷,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的重点在于恢复‌京西稻的种植,设置了观景台和水渠旁的栈道,营造了观光稻田的景观。南区则打造了一个自然山水园,在保留场地内的大树基础上,种植了白皮松、楸树、‌元宝枫等乡土植物,形成了一个绿意盎然的环境。

六郎庄公园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游客的游赏乐趣和拍照需求,设置了花径和各种季节性花卉,如大花飞燕草、羽扇豆、柳叶马鞭草等,营造了类似“莫奈花园”的景观效果。此外,公园内还有茅草屋顶的休息亭和其他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休息场地及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憩环境。

六郎庄公园不仅美观,而且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历史上,这里是京西稻的初始种植区域,公园在设计和改造过程中,充分保留了场地的价值要素,恢复了京西稻的栽植面积,同时也对场地内的水体景观环境进行了整体提升,旨在为公众提供一个既能观赏又能体验历史文化的场所。公园的开放,不仅改善了颐和园东墙外及昆明湖东路的景观环境,也突出了区域历史风貌特色,成为了连接历史与现代的重要纽带。‌

六郎庄公园

六郎庄公园

京西稻

茅草屋顶休息亭

六郎庄公园的步道

巴沟山水园
距离起点2.45km 当前海拔40m

巴沟山水园是昆玉河景观走廊重要节点,位于万泉庄路以北、四环以南、蓝靛厂北路以东。巴沟山水园北区园林设计是以地域文脉及风光为主题,形式为自然山水园,园内山形水系配合得当。开阔的湖面与曲折的水网相得益彰,乔、灌、草各层次植物丰富,形成了基本完整的植物群落,体现了巴沟湿地的旧时景观风貌及地域的历史文化,突出“小江南”的景观特色,通过对水系及地形骨架的营造结合乡土植物的配植,力求建造一处风格朴素的自然景观园林,努力为周边居民提供优美的游憩环境。
公园特色景区有荷花池、野鸭湖、圣化淳古、幂翠含清、镜湖松云。

巴沟山水

荷花池

三鹅嬉戏

观稼轩

巴沟山水园步道

长春健身园
距离起点3.81km 当前海拔41m

长春健身园是昆玉河水景走廊“五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昆玉河畔万柳地区长春桥下,园区面积10.6万平方米。整个园子绿树掩映,碧草如波,“自然”与“运动”和谐共处,休闲运动融入自然景物之中。园内修建了4个网球场、1个整场篮球场、4个半场篮球场、1个门球场以及健身区和儿童活动区等诸多体育健身设施,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均可在园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休闲设施。健身园于2007年10月1日向市民免费开放。

儿童娱乐区

下沉广场

昔日长河故道,龙船随意徜徉,暮春三月乱花狂,游子王孙模样。
乱世林林总总,尘嚣沸沸扬扬,林泉今喜入重光,巨变源于开放。

林木丛丛,花团锦簇。

蜗牛

知了猴

南长河公园
距离起点5.61km 当前海拔44m

南长河公园东起西三环,西至昆玉河,全长约1500米,平均宽度约50米,总面积约17公顷。秉持“以绿为本、以史为脉、以水为先,滨河两岸景观空间一体化”的理念,结合南长河相关的历史、皇家文化、士大夫文化及平民文化,在两岸绿地内分设曲苑听香、柳岸春萌、水音深处、故道花语、别院笙歌、春堤信步等十一处景点,形成了南岸一条“人文走廊”,北岸一条“健康走廊"的“一河两带"的空间格局,依向自西北向东南水流方向展现出"历史长河、生命长河、文化长河”的“长河三部曲”节奏,精心打造出“杨柳夹岸,杏桃争艳”的春之胜景,“荷风习习,浓荫匝道"的夏之婉约,“霜叶飘落,芦花漫舞"的秋之风韵,“雪润冰清,苍翠掩映"的冬之清凉四季美景,为京城再添一处风景别致宜人、文化底藴深厚的城市滨水公园。
                                        北京市海淀区园林绿化局

金中都水系图

南长河公园

麦庄桥
新涨平堤好进舟,霁空风物报高秋。
闻钟背指万寿寺,摇撸溯洄西海流。
送爽一天去似缕,娱情两岸稼如油。
石桥郭外经过屡,试问常年得似不。
            ——乾隆十三年御制麦庄桥

麦钟桥
距离起点5.98km 当前海拔44m

南长河公园南岸海淀绿道

南长河西三环桥下步道
距离起点7.23km 当前海拔33m

在建设万寿寺地铁站之前桥上有一座过街天桥,拆除后一直希望把桥下的步道打通,这几年北京水务局为居民办了很多实事、好事,比如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在若干地点允许游泳、亲水戏水,打通这条桥下的步道等等。

万寿寺
距离起点7.25km 当前海拔41m

广源闸
距离起点7.42km 当前海拔42m

广源闸遗址
广源闸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俗称豆腐闸,是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白浮泉引水工程上的一座重要水工建筑物。该闸是元代通惠河上游的现存头闸,其结构大体分为闸门、闸墙和基础三部分。历史上广源闸不仅有调节河水流量、控制水位高低的作用,而且在闸上铺设木板。又具有桥的功能。现存有基础和闸墙及闸墙两侧共4个望水兽,仍保持桥闸一体的历史原貌。 广源闸是元代至清代帝、后们出京游玩的重要转船处,是大运河遗产的见证之一,成为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

龙王庙

万寿寺龙王庙是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万寿寺路与广源闸路路口东南。龙王庙始建于元代, 明正德六年(1511)重修庙宇时,曾立《重修龙王庙记》石碑一通,其上铭文日:“西山玉泉注为西湖湖水中流至广源闸之北岸立庙以祀龙王之神,盖欲资其威灵默佑也。”
1979年,龙王庙再次进行修缮。万寿寺龙王庙现存殿宇一栋,坐北朝南,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常见的抬梁木构架形式。虽然这座庙宇规格不大,却是北京地区龙王信仰的典型实物载体,是长河沿岸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

位于万寿寺路上超过三百余年的清代古银杏树

紫竹院公园北门
距离起点8.00km 当前海拔42m
因天气原因闭园

国家图书馆
距离起点8.91km 当前海拔42m

白石桥东侧的南长河

一人拖之,其行甚速。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以木为之,脚有铁条,可坐三四人。雪晴日暖之际,如行玉壶中,亦快事也。
                                         ——《燕京岁时记》清

《冰床》
清 弘历
四载名遗禹,双轮制陋倕。
取形差比艮,致远匪因随。
镜面频来往,雷声自逐追。
常看琼屑喷,底用锦帆移。

都人于各城外护城河下,群聚滑擦,往还亦以拖床代渡。更将拖床结连一处,治酌陈肴于上,欢饮高歌,两三人牵引,便捷如飞,较之坐骥乘车,远胜多矣。
                                   《帝京岁时记胜》 清

冬水坚冻
一人换木小兜,驱如衢,曰冰床。
  《帝京景物略》明 刘侗,于奕正

御河腊月层冰冻,河干辐辏千人众。
往回争欲倩冰床,空设舆梁恒不用。
细长明铁当车轮,架雕文木铺重茵。
平湖舟驶不惊浪,广陌车驰那有尘。
客来不须劳问渡,但向河边镜明处。
隐隐雷声听未休,坐中疑向瑶台去。

寒冬冰冻,以木作床,下镶钢条,一人在前引绳,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飞,名曰拖床。
                    ——《帝京岁时记胜》 清

五塔寺公园
距离起点9.54km 当前海拔43m

五塔寺公园步道

重阳日,北城居人多于阜成门外真觉寺五塔金刚宝座台上登高。
                                    清《帝京岁时记胜》

去年秋天拍摄的五塔寺金刚宝座塔

真觉寺始建于明成祖永乐(1403~1424)年间,因寺内的金刚宝座上有五个小塔,故俗称五塔寺。清代为避讳雍正皇帝“匡胤”的名讳,真觉寺称正觉寺。在乾隆时期。正觉寺两次被乾隆皇帝选作为其母亲祝寿的场所,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改造,全部殿宇都被更换黄琉璃瓦顶,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家寺院。

上图去年夏天拍摄的五塔寺金刚宝座塔

古树桧柏,清代种植,距今327年。

这里改造前曾经是北京动物园饲养老虎的地方。

五塔寺北墙外

中国气象局
距离起点10.81km 当前海拔47m

全程轨迹记录。

14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Halunai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Halunai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