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还是要solo的梅里北坡大C线

还是要solo的梅里北坡大C线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还是要solo的梅里北坡大C线

2023-09-08 22:06:47 7607

走完这条线已经有3个月了,一直因为要走其它路线,写其它游记,和其它事情而耽搁,还有懒😁,一度不想写这篇攻略游记了。但想想,这是人生中第一条solo的高原线(也可能是solo的最后一条高原线),还是蛮有回忆纪念意义,毕竟照片视频都只是储存在电脑硬盘,难有机会翻出来看~~

一、缘由

6月初走完新疆喀拉峻后,之前计划接着走的扎尕那或乌孙都因各种原因走不了,薛大哥给我推荐了其它新疆路线,还是各种不合适,因为有个固定的行程要去武功山,就只有中间那段时间可以再走一条高原线。于是,突然想到了梅里北坡,这篇游记为什么起这个名字,梅里北坡本来打算去年国庆solo的,但因假期时间不够就没去,那时已经做好攻略信息,现在走可以直接拿来用。不过,大路也提醒我,6月是雨季,并不适合走这条线,不过也是花开时节。

在塔里木营地,趁着有网络,查下机票,乌鲁木齐飞丽江599,加燃油基建749,成都中转,这价格挺划算,当即决定接下来走梅里北坡啦。考虑solo的风险,虽然是高原线的入门路线,风险还好,路线比较成熟,但仍是建议,除非你有丰富的solo经验,不然还是组队走比较安全。主要是我时间就那点,来不及慢慢等组队了,我三个晚上露营点附近都有挖虫草的牧民或者商业队营地。

也是为了测试高海拔下身体有无高原反应及厉害程度,累计高原线徒步经验,在这方面,还是新手一枚。所幸全程无明显高反症状,就是干坡有点慢,要一点一点挪动脚步,脚步配合呼吸节奏。还有每天都在天黑前到达营地,预留够充足休息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基本每天有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二、交通及攻略

去程交通:7号晚乌鲁木齐飞,8号8点半到丽江机场(机票749),然后转机场大巴(票价20)到丽江古城南门,步行1公里多到丽江客运站,顺便吃早餐。然后坐11点大巴到香格里拉(票价82,多班次,要赶上去飞来寺的车最迟一趟是13:00),车程差不多3小时,在车站附近吃午餐,接着坐14:40大巴到飞来寺(票价66,后面还有一躺末班车16:40),车程4个半小时左右,注意到飞来寺的路海拔上到3500米以上了,并且弯道多,提防晕车呕吐及高反,看同车去雨崩的游客都要吸氧了,以上的票都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丽江悠生活”中查到并购买。还有一趟早9:00丽江直达飞来寺的车次~~

9号早上7:30在昨晚下车的飞来寺乘车点德钦去西藏昌都的过路车(票价20),到反穿梅里北坡大C线起点梅里水叫司机停车,这趟车要注意2天才发一趟,具体哪天发车可以在微信公众号“迪庆交运”查询,7:30从德钦发车,我这次是7:38车就到飞来寺了,为避免错过车,最好早点到路边等。还有香格里拉去飞来寺中途,有可能在德钦车站停一下,可以问一下司机这趟车的情况。

回程交通:亚贡村出来后,可以有两个方法,1、再走9公里的盘山公路一路下坡到214国道红星桥拦车顺回飞来寺,如果早点到国道可能可以拦到客运大巴(成功率几乎100%),如果顺私家车则看运气和个人技术了,我下到亚贡村晚5点半了就不用这方法;2、亚贡村叫车回飞来寺,我这次谈到300元,7座车,团队划算点,留个小方给的司机号码13988756417,我不是这个用司机,他不在附近,通过他找了别的司机。13号早9:00飞来寺乘车点直达丽江,车程大概7小时,转飞机

总结:各所在地市→丽江→香格里拉→飞来寺→梅里水,只要能在13:00前到丽江客运站,则可以当天到飞来寺,第二天进山。去程大交通的时间大概是1~1.5天,视坐飞机时间,还是高铁来决定啦,肯定是早点到飞来寺,早点休息适应高海拔最好。这只是乘坐公共交通的攻略,如果团队包车则随意~~所以走梅里北坡包括大交通需耗时6-7天,走得慢8天。

👆回程去机场坐这个

另外,如果要去雨崩,飞来寺去西当的车票就可以在德钦向司机订购,十几人的小巴车。旁边坐的帅哥就是去雨崩的。

徒步攻略

参考附件的攻略轨迹及以下表格信息,实走轨迹可以了解情况,表格的路况按走过后看到的信息更新了~~

做攻略应该按自身体能或者团队最慢的那个人体能规划每天行程,也可参考奈斯密斯定律做行程规划,提倡每人都要做攻略,了解线路难度,那几天的天气情况,评估自身能否驾驭这条路线,是轻松?容易?略有难度?很大难度?艰难完成?绝对走不完?户外有风险,天气也是变幻莫测,你是否留有一部分体能,应急装备应对突发情况,户外经验能让你走得更安全,经验来自自己的经历,思考总结,和前辈的交流。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最后能回家,而自己强大才是最大的安全保障。

带的装备因人而异,比如由于是solo高原线,为了留有应对意外情况的体力,就不带无人机等一些较重的不必要装备。防雨我习惯是冲锋衣+雨裙,高原线加上防水徒步鞋及雪套,以后会考虑加上雨伞,扣在肩带上。太阳能板背去完全用不上😂这个就看天气,而雨季大概率用不上,还好手机用电不多,不用手机记轨迹,只偶尔核对一下难找的路,4天一个20000充电宝也够用了。


三、DAY 1:营地-鲁茸牛场,海拔4220米,行程12㎞,爬升2200米
在民宿寄存一些徒步用不上的东西,吃完早餐就赶紧去等过路大巴,怕错过车。飞来寺有气罐卖,对于用气量还是没太大把握,就带了一个450的气,肯定不会缺气的了,最后多余的气也的确派上用场。

👆飞来寺外面

👆景区收费

👆吃一个苹果🍎边等车

到了梅里水不停留就出发上山,从数据上看,今天是计划行程中最辛苦的,要从2100海拔爬到4220,两千多的爬升,这些高原线很多都是这样,开始在河谷一直爬升,一开始身体还没适应高海拔,又加上大爬升导致身体疲惫,第一天就很容易高反。不过这天是我觉得最轻松的一天,可能是从2100的低海拔开始,爬升中适应了,也可能是前面都在新疆徒步,虽然海拔不超过3000,但应该也有一些作用。这次下来没有明显高反症状,就是干坡会喘,体力消耗快,不过这都是走高原线的正常反应,只要别热就行哈哈哈。


然而中午前是真晒、热😂好在随着海拔升高,温度也还可以接受,在原来做攻略7.2km处石头房子营地的地方休息午餐,不过这里并没有牧屋,平坦的营地倒是挺大,有河流经过。接着走,追上了上去挖虫草的牧民,大家的语言不是太通,只能加上手脚比划辅助沟通一下,

“你要去哪里啊”

“鲁茸牛场”

“明天到哪里”

“克勒勃营地”

“克勒勃”

“今晚你可以和他睡”一个年老点的说着指了一下旁边年轻一点的阿叔说着

一起走了一段路,在五星营地那一起休息,和我说今晚可以在一个牧民的牧屋里睡。我看着下了毛毛雨,休息久身体也冷了,就告别牧民,先行出发,快上到鲁茸牛场又遇到一拨下山的牧民,问我就一个人吗,叫我注意安全,可以在牧屋里休息。说实在,这边的牧民真是感动到我了!!!

4点到达鲁茸牛场,天色尚早,但我还是决定扎营,后面也是一路上坡,不知道有没适合的营地,而鲁茸牛场的营地可以说是6星营地,大河谷水源,避风,平坦,景色也好看,还有牧屋,不过基本都上锁的,是挖虫草牧民住的。找到一间废弃的牧屋,在上面的床板扎营,完美。还好有个遮雨的地方,下午断断续续的一直下小雨到第二天早上,不然第二天帐篷就要重上不少。

随后牧民也上来了,劈柴烧火煮饭,炊烟升起,时间还早,不急着吃晚餐,先去串串门,不过没蹭到吃的,看到一个牧民背了一瓶2L的可乐上来,可馋到我了,不过不好意思开口蹭哈哈哈哈。

预防高反,就要吃好喝好睡好,不要太疲惫,早早到营地,慢悠悠的打水,看下花花,拍拍照,干掉食物减轻负重。在乌鲁木齐的顺丰寄多余的装备回广州,顺便称了一下背包重量,也有37斤,真是想不明白哪里多了,还这么重。食物是按5天行程准备,但目标是4天走完,不过食物还是习惯性的带多了,估计带多了一斤多。

👆入口防火屋,没人

👆**筐

👆然而没有维护,**到掉出来了

👆留下一路洁净 带走一身快乐

👆LNT爱护环境,高原线,可降解果皮也请带下山,海拔高降解时间也长

👆遇到上山挖虫草的牧民

👆传说喇嘛留下的脚印

👆五星营地聊天

👆可乐

👆鲁茸牛场打水很方便

👆👇花花花花花花

👆这棵树好漂亮,刚好阳光打下来

👆鲁茸牛场

👆鲁茸牛场附近的花

👆恐怖的感觉,雾海树林

👆牧民房子里扎营

👆喝杯奶茶

👆走线对食物要求不高,轻就好,能下肚,加上自制猪肉干补充蛋白质,发现洋葱烘干后还原度挺好

四、DAY 2:营地-克勒勃营地,海拔4400米,行程15.8㎞,爬升1500米
晚上睡得不错,第二天起来还下着小雨,雾锁山谷,还想着要不要等雨停才出发,不过煮早餐吃完,收拾好装备后,雨就停了,刚刚好~~9点开始第二天的行程。起步又是干坡,是不是高原线大多这样,营地一般选在低谷避风处,同时有水源,然后路线多是走谷线,安全,不像山脊风大,海拔高会有雪,路况差,碎石路多??
今天路程,原以为只要翻过最开始的4800说拉娅口,到达西藏地界,后面就是比较平缓的爬升,然而其实后面还有2个 差不多4700的无名哑口要爬,心理落差下,就觉得今天爬得比较难受了。而且,每当上到海拨4400以上,就开始大雾大风下小雨,更是难受,也看不到啥风景,不能停留要一直走 。
登说拉垭口前,遇到两个转山的喇嘛,据说爬山遇到喇嘛会有好运哈哈哈,这是最后回飞来寺司机的说法,不知真假。说拉垭口的风很大,全是雾,坐在避风那边的经幡上休息一下,在一个高一点的地方找到微弱的信号,赶紧报一下平安。遇到一个找向导来走外转的人,轻装走,昨晚住**牧场。

👆这里走进一点就遇到两个转山的喇嘛

👆像不像豹子🐆可惜没人给我拍照打卡

👆说拉垭口

👆下山

👆基本是雾海

不高兴的是下说拉垭口到**牧场这段,被一个自称是**牧场场主,这附近的一条村的村主任的人,拉住收“过路费”,当然,他的说辞是这边是西藏,要开发,什么环境保护啥的。其实在来之前,大路就和我说过了,可能会遇到收过路费的,当时以为只要几十块就行,也没太放心上,不想他开口就要150元,并且一上来就摆弄着挖虫草的铁锤子,有一些威胁的意味。从他口中,还知道**牧场这边有2人看着,克勒勃营地那边也有2人。和他好说歹说,谈了(duizhi)半小时,拗不过,也没有网络,只能给120元,也只有这个零钱。走这条路线要注意了,不过估计他们也不会一年四季都在山上,应该这时候是挖虫草的季节,才在上面。并且,下到**牧场的牧屋前,有个中年人有问,你有没交了钱,还好之前给钱的时候拍了视频留证,实在被搞到无语。。。这件事实质就是梅里北坡涉及云南西藏地界,两个在扯皮,西藏这边嫉妒云南那边把钱赚了,所以收过路费。

👆录下视频为证

👆看他们挖虫草

过了**牧场,后面多是碎石横切路线,路迹挺明显,但如果下雪的话,会盖过路迹,可能会迷路,季节不同,路况也会不同。还要翻2个垭口,比昨天还辛苦,垭口都是大风大雾,小雨,啥也看不到,都不停留就走了😂雪山啊,是不是走了一条假的高原线。不过从这开始,花海多了,有一大片的紫色花海,还好,有点安慰,虽然是雨季但同时也是花季。到了克勒勃营地,和一个汉语不错的牧民聊天,要是前半个月来,花还不开的,前一阵子下雨,花才开的比较密,之前的队伍专门来看花看不到。

到了克勒勃营地,本来问留守的女人能不能给住到牧屋里,可惜语言不同,她也不了解,不了了之,在附近的草地扎营,营地不错的,克勒勃营地之前做攻略知道是没水的,要到前面500米的沟沟打水,现在牧民拉了水管接水到克勒勃营地,就是有牦牛在帐篷附近走来走去,不会拱帐篷。扎好营了,那些去挖虫草的牧民回来,有个男牧民过来,聊了一会天,才知道可以给住到牧屋里的,之前都有队伍入住,不过我扎好帐篷了,也懒得去了。

👆找个有风景的吃午餐

👆下面**牧场

👆红色的山

👆我来看山

👆吃午餐顺便拍个延时

👆垭口前的紫色花海

👆还不是很密

👆碎石横切

👆下面大片平地,没看到明显水源,要在河谷下面找

👆白马,我想骑😁

👆看到路了吗

👆牛过来帐篷这里吃草😂

👆克勒勃营地不远处扎营

👆一点点花

今天六点半左右到达营地,搞了一下,七点多扎好营,所以睡眠时间也是挺充足的。


五、DAY 3:营地-坡将营地,海拔4460米,行程11.4㎞,爬升1100米
要说走得最辛苦,还是第三天,从数据看,行程不算长,爬升也不多,但是这天是没有到达预定营地的,原来计划到坡均营地,然而到达坡将营地时,无论是时间,还是体力,心理,都不足以支撑我再翻过一个垭口。。。

👆石头缝的植物,上滇藏垭口的碎石坡上

这天都在4200至5200海拔之间,要翻过这条线最高的5200滇藏垭口,虽然还是没有明显高反,但喘气厉害,体力消耗大。并且,下大雨了,重物在山底下就开始下大,为了补充体力,在雨中撑着伞啃干粮。以后,一把轻量化的雨伞应该是必带的装备了。随着爬高海拔转为下雪,4800米时雨夹雪,5000米后全是雪,上到滇藏垭口,已经有过踝厚的雪了,幸好体温正常,判断没有失温的风险,并且还有更保暖的羽绒没穿上。
而我觉得最大的难点、风险,是大雾大风中走碎石坡,4700米海拔后横切,路迹极不明显,都是看着轨迹方向,看那里好走就走那里的,一直偏离了轨迹。好在是用手表导航,这种恶劣天气下,手机是难经常拿出来对轨迹的,手表走几十步就对下轨迹,看下方向对不对。走这段碎石坡,一直担心滑坠,坡陡,碎石极不稳定,走得很费力,也没有路,这才是我觉得最大的风险。有几次地方,真是手脚并用,硬攀爬上去的,虽然山脊线明显,但又几处险峻的凸出石头把路挡住,需要横切碎石路绕过去。不过,也是当时大雾,看不清楚周边,可能有更好的方案爬上也不定。
上滇藏垭口的路,我找到了四条轨迹,最后我选择了先沿右侧山谷线爬升一段,再横切到山脊,沿山脊爬山垭口的这条,横切开始就看不到路迹了,看着轨迹找路。据说,这段山脊线是观赏梅里雪山群的最佳位置,可惜大雾啥也看不到,一心只想着干坡,精神高度集中,体力消耗也大。这次回来之后,我就入手了铝合金登山杖,说实在的,那时用碳素登山杖干这碎石坡,一路都在担心他断,我3成功力在他那里,可是要靠他干坡的。

下雪了,有想过下撤,但都走到这里了,下撤走回去更难,麻烦,路程也长,要干更多垭口,那就干过滇藏垭口吧。

👆都是这样的碎石

👆大雾黑色碎石下,看到这个花,真是惊艳,叫什么呢——已解答,是红景天

👆快到垭口了

👆滇藏垭口

👆一层薄薄的雪

👆还好


从克勒勃营地出发,干垭口前都是缓慢爬升,一路都有花开,雨后的花朵更娇艳欲滴,大棵的高山杜鹃(是吧?),有几个位置是可以看到雪山的,然而大雾,所以呀,还是要挑好时间来最好,能看到更美好的风景。在海拔4600米这段,看到在挖虫草的牧民,给我指了一下路,感谢,不至于心慌慌。

👆又有花花哈哈哈

👆云海?雾海?下面有个海子,下雨浑浊了

下滇藏垭口,还好雪不厚,下山的路迹还可以看清,要是迟一天翻垭口,肯定干不过去,第二天早上看到雪线下移到海拔4600米了,前一天下来时,雪线只在4900米左右,垭口的雪估计更厚,一个人干不了。这段是今天走得最轻松的一段,终于下坡了😁也终于有心情看一下雪景,苍茫大山中,四周白茫茫一片,两侧高山耸峙,脚下松软的雪,难以形容那种情景,在大自然的伟力下,人是多么渺小,一切都是那么高大。

👆下山咯

👆看到雪线了

👆看到商业队的帐篷

下到沟谷,就是坡将营地,远远的看到了商业队的大帐篷,也有人在那里,可能是商业领队,可能是轻装走的人,没有过去接触,找到一个比较平坦的地方扎营。唉,要雨中搭帐篷,难受,好在之前研究过这帐篷在雨中的搭建顺序,先搭外帐,在外账的庇护下搭内帐,避免内帐被雨淋湿。大家可以研究一下自己的帐篷怎么这样搭,掌握多一样户外技能,更好应对突发天气。

👆先帐篷杆撑开地布,铺上外帐,用纸巾擦干地布上的水,最后铺上内帐,我的有几个卡扣要进到内帐里才扣得上,这样就不怕内帐淋湿了,转变一下思维就好

👆一包双杖独对苍茫天地

👆商业队的豪华营地

这时候,发现背包进水了,防雨罩防不了太大的雨,包内防水也没做好,检查装备,睡袋在内侧,没湿,这样今晚至少可以睡觉,羽绒服等其它湿了,三峰所谓的防水分装袋真是一言难尽啊。以后,还是用户外博主介绍的防水打包方法了,在背包里先放一个比背包稍大的厚防水塑料袋,做为外层防水,里面再放装备,也可以再用防水密封袋分装各装备,那就2层防水了。以前知道这方法不用是因为觉得没必要增加这几十一百克的重量🤣这段时间走重装用了这方法,意外地,还发现了其它方便之处,如果背包是桶包(即没有底仓和主仓隔开的背包),搭完帐篷就不用一件一件装备掏出来转移到帐篷内了,直接一整个塑料袋抽出来。或者帐篷放背包下面,再铺上塑料袋,装其它装备,到营地直接抽出塑料袋,避免以前要一件一件把装备掏出来,才能拿出在最底层的帐篷~~

一边煮吃的一边考虑明天的行程,按原计划,要爬升300米翻过次丁垭口,之后就一路下坡,这段也是梅里北坡商业队亚贡村出发的上山路,到这里一般要走2-3天,然后上滇藏垭口再原路返回坡将营地,沿河谷下去回到亚贡村的一条小环线,而我如果要下撤,即可以不爬次丁垭口了,直接下去亚贡村。然而,最难的路段都爬过了,没理由最后这一点不干过去,不完成那得多遗憾啊,路程长,实在不行就走5天,反正食物也够。PS:产生这想方法实在是给翻滇藏垭口给弄怕了的后遗症😂

👆蓝色这条即是商业队一般走的小环线

👆奶茶

👆气管够,烘手套,烧水烘袜子,烘羽绒,烘帽子,烘鞋子,取暖啊,在帐内烧水真是暖和啊~~一大罐气,出山了还有差不多一半吧


六、DAY 4:出山,行程21㎞,实际爬升大概450多吧
今天的路程最长,其实今天能否出山,出发前并不是很确定,做攻略拆分的轨迹显示今天还有1500米的爬升,如果真是这么多的爬升,估计体能是支撑不了。不过看等高线判断,不可能有这么多爬升,大的爬升就刚开始翻次丁垭口的300米爬升,之后两步路等高线显示一直下降,两步路的等高线精度只有20米,一些小的爬升无法显示,我用另一个地图软件是10米精度,看到的也都是下降。并且从地形判断,那一路是河谷,应是以下降为主,这样后面的爬升应该是不多的。

实际走下来,的确只有一些小爬升,大概在100~200之间,之所以有误差,估计是在峡谷地形,记轨迹定位不准,上蹿下跳,导致爬升打点错误,这个情况以前其实也遇到过。加上翻次丁垭口,这段路总爬升大概在400~500之间,而整条梅里北坡大C线的总爬升在5000米左右,60km的路程,其实强度挺高了,遇上天气不好,更难走。除了爬滇藏垭口那段碎石坡,其余路况都不错,估计这也是作为入门级高原线的一个原因。

👆帐篷上的冰渣子

哎,徒步中最难受的事情,莫过于大冷天早上,还要把前一天湿了的衣服穿回去😂冲锋衣裤昨天都全湿了,只换了件干的衬衫,再套上冲锋衣裤。收拾收拾,等雨小点,9点才开始翻次丁垭口,有雪,在下面看了几分钟,想着怎么过,万一雪软,下面又是石头,空洞多,要是陷进去就麻烦了,这是来自新疆走线的经历教训 。总算找到一处有脚印的路迹,雪也给踩实了,安全通过,后面上垭口也基本有路迹,可能是昨天商业队踩下来的吧,或者今天早上出发走的。

上到次丁垭口,很神奇的,竟然没有风,还有手机信号,嚯嚯,掏出手机报平安,聊一下天。太难了,营地都没有信号,又不适合爬高处找信号🤣十几分钟后,有点冷了,只能恋恋不舍滴下垭口了,这一面坡倒是没有什么雪,挺好走。后面就是一路下坡了,看到一点奶日顶卡冰川,远远看到一个海子,不过没走近逛一下,要偏离轨迹几百米。

👆河谷源头应该是雪山

👆竟然看到一只鸟,海拔4500以上了耶

👆雪线下移了

👆面对他,我们太渺小了

👆黑色山体,白色雪

👆被横着的雪挡路,找到了右边一条别人走过的路

👆这就安全啦

👆仰望垭口

👆登山杖套路

👆好吧,雪山还是被雾遮住了

👆一个海子?

👆云雾中的奶日顶卡冰川

👆飘飘云☁️

👆远处好像是坡均冰川

这天就是一直赶路,感受是难受,海拔低是下雨,道路泥泞不堪,下坡要走得注意防滑。即使很小的爬坡,在体能下降的时候,都是折磨,还要赶时间,本来想能不能3点多出到亚贡村,再走下去国道拦车,然而是多想了,到亚贡村已经5点半,只能叫车接回飞来寺,当然你也可以回德钦县,差不了多少。出亚贡村可能晚了,没有人叫我交**费,坐在入口水泥路边的石头上等车,再订飞来寺的民宿,价格竟然比之前去时住的还便宜十几块了~~嗯,还没放暑假吧哈哈,人不多。

👆下山途中的花花,还挺多的

👆一大棵花花

👆你愿意做一匹雪山下的马吗

👆坡均营地

👆河谷风光也好看

👆遇到一队商业队的

👆泥路

👆出压贡村了,采石场出来是水泥路缓爬升

👆回到飞来寺,好好滴吃一顿,香~

匆匆而过的云南行程结束,去丽江呆2天休整,继续下一个行程~~😁

70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阿录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阿录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