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中山> 重装穿越四川格聂C线 ——2019.9.27-10.01

重装穿越四川格聂C线 ——2019.9.27-10.01

重装高原线?轻易不敢尝试,想试试还没有勇气。今年五月底去了一趟西藏阿里的南线,轻装,转山冈仁波齐神山;已经充分领略和感受了高原地区的恶劣环境与气候。那里的寒风刺骨,永不停歇;吹到身上发冷,吹到头部不到两分钟,就会头痛欲裂!那种感觉至今让我还心有余悸!在高海拔地区,哪怕你呆着什么也没做,你也会觉得浑身不舒服不自在!但具体哪点不舒服,却又说不上来。所以重装高原线,于我而言,对身体和心理都是很大的挑战。怕怕……
当七月份领队发帖召集人时,我就一直犹豫要不要跟上。先查查格聂C线轨迹,看看别人的游记吧?好像难度不大,风景也很美!过段时间又看看报名情况,一看就沉不住气了,去年狼塔C+V线的小伙伴们都报名了,那怎么能少我一个呢!头脑一热,就报上了大名。
虽然报名占位了,心里也是忐忑:怕体能跟不上,又怕高反不适应……担心归担心,拉练还是必须的!一切顺其自然吧。火车票机票照买,就算真的不行,去成都逛几天再跟他们一起回来也没什么。总之,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还好,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着……
考虑到国庆期间什么都堵,领队说,那就提前几天吧,各自安排买好机票,成都集中。

9/25晚上的飞机,珠海-成都

在机场直接坐地铁,到新南门站下,票价5元。

左起:小文子,花生鬼,伊诺;右边:老酒。
领队还在下一班飞机……

地铁站就在新南门汽车站附近,我们出站后在附近找了间如家酒店住下,明天一早可以步行过去坐车。

9/26 早上6:30 成都-理塘
成都至理塘650多公里,坐车11小时左右。一天只有一班车,39座大客车,也就是只卖37张票,挺抢手的。我们提前一星期在网上买好票了,所以今天按时上车就可以了。
此行一共6人,全部准时到齐汽车站。
呵呵,怎么没有合影?
一来太早了,时间赶;二来嘛,彼此都熟悉,除了去年国庆狼塔C+V线的原班人马,只是多了一个小姐姐:伊诺;领队还是原来的领队:岛上学生。

上午9:35 318线泸定县内

高原特色 蔚蓝蔚蓝的天空

上午10:30 到达康定市区

看见山上几个“之”字行的路吗?

接近折多山垭口了,从满眼的绿色一下变成白茫茫一片……

“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
折多山垭口
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市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折多山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

下垭口了

下完了垭口,慢慢又恢复了满眼的绿;民居,寺庙等越来越有藏区特色了!

下午两点多
雅江县城,依山傍水

一桥通两岸,桥高江水急




下午五点,终于到达理塘县了!
远处那排黄色建筑,就是车站的方向。

走出车站,领队和老酒在查看到预定旅馆的路线。当看到距离旅馆才两公里多,领队决定:重装徒步过去!
当前海拔4000多米啊!身体还没适应,脑子还没清醒,就开始重装了?oho……


在这稍等了一会儿

我说,要右拐啦,怎么还往前走?
领队说:走大路,顺便逛逛街,就当拉练拉练。
哦嗬,2.5公里偏偏走出了3.5公里不止……
看来领队就是坏坏的!

下午六点左右的大街上,车少人稀。

今晚住青旅:理塘的夏天,6人间。
我们找到旅馆登记入住,放包,出去吃饭;再回旅馆,简单洗漱后就睡下了。许是在车上睡多了?还是身体不适应?反正我一晚上就没睡着……

9/27 早上8:30 拍摄
领队昨晚联系好的司机,今天包车去新冷古寺——徒步的起点,车费800大洋。司机是个20岁的藏族小伙,早上七点不到就在旅馆门口等着了。

既然来了,就打个卡呗

没多久离开318线折向乡/县道,继续开。经过七子峰(七兄弟峰?听司机说的)垭口时,我就感觉身体越来越不舒服,头疼也明显强烈了,我想海拔肯定超4500以上了吧!打开手机测试一下,果然没猜错。哈哈,凭身体的感觉就能估计当前海拔的高度,是不是很神奇呀?



下垭口了,找个安全的地方停车拍照
上午10点左右,到达这个前面有塌方的地方。
此处路边,已经停了好几部车了,车上的人都在旁边看着等着呢。那边的挖土机还在紧张地施工中,看起来今天是完不了工的。这情况有点悬……
当时从318线刚转入乡道时有个检查站,那里的工作人员就告诫我们说:某段路有塌方,不能通行。你们千万不要过去,千万不要爬山哦!我们看他们没有强制不让通过,就满口答应说进去看看,不行就掉头出来。呵呵,现在看来:情况属实。
司机把车停到路边,说,你们在这里等等,我过去那边看一下情况。约莫半小时后,他带了几个人过来,指着其中一个对我们说:“你们转车吧,坐他的车去;跟着他走路到塌方那边,他会拉你们到新冷古寺的。”我们问他要不要加钱?他说:不用,我们已经谈好了,我是亏了点钱,不过没关系啦!
哦,真是可爱的帅哥司机!
坐上另一部车,我们又可以继续前进了。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新冷古寺。
司机在门口广场放下我们就掉头走了。

新冷古寺,还在建中;旧的没看到,好像要绕路两三公里才能去到,我们就没去看啦!

午餐,简单吃点干粮
也许是午休时间吧,里面的喇嘛们也三五成群的出来了,经过我们身边时都很热情地打招呼:扎西德勒!我们也不失礼貌地回应着,顺便多问了句:转山的登山口在哪里?结果问了几个我们也没弄明白。
即便如此,我们从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微笑和善意的问候中也能感受他们的热情和淳朴。为了表示我们的谢意和友好,老酒说,那合个影吧!
于是乎,就留下了这开心一刻,美好瞬间。

起包,上山,正式开启重装徒步模式!

登山口在新冷古寺的右上角

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蓝色的小花,好漂亮哦!

从登山口开始走环山路,一直斜斜地缓缓地上坡,跨过两处小溪,山路忽然一转,就来到了这片开阔的草原。
老酒一上来就架起相机热情地招呼大家:来来来,都来过来拍照啦!我说,到时你相机里都是我的照片,那多不好意思呀?!老酒笑着说:那有什么!出来玩就是要装13的呀,要不大老远跑来干嘛!想想也对,于是我就放心地摆着各种pose,尽情地拍拍拍……


转眼一看,领队正生无可恋的上来了。
领队有点高反,轻微的头疼,个中滋味只有他知道吧,但他选择了默默地坚持!


小文子把她压包底的东西都亮出来了

走走走,一起走!
越过雪山草地,蹚过沼泽河流;
每一段历程,
有苦有乐有艰辛,
但我们始终 一起走!
共同经历 美好时光!
神山,为我们见证!





神山 自带光环

神山上空,雄鹰翱翔!
仰天注视着一只只雄鹰展翅高飞,老酒若有所思。以至于后来跟我争论时,他就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可以选择,宁可做一只鹰,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蓝天下。
话题是我挑起的。因为藏族司机曾经告诉过我们,牧民们养的牦牛一般不会随便杀死或者卖掉,除非遇到困难要卖掉换钱,否则都会当作家庭成员一样一直养到终老。所以,当看见满山的牦牛自由自在地吃着草晒着太阳时,我就说:作为拥有现代文明的人类的我们,这么辛苦这么累的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还不如高原上的一只牦牛,简简单单地活着,充分享受生命的过程。
于是乎,老酒如是说,他宁可做一只鹰。我反驳说,不成立。因为前提关键是:你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你出生时是什么就是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现实!而不是好高骛远地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让无穷无尽的欲望把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与其这样,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好好地享受生命的过程。

神山下的俊男靓女



晚上六点多,到达计划营地:笑隆基帐谷营地。
半天行程8公里多,适应性的小心翼翼地走,说难也不难,说容易肯定是不容易。昨晚就一夜没睡,很怕今晚也睡不着;如果睡眠不好,体力透支,身体扛不住肯定会高反的。所以,一到营地我就赶紧搭好帐篷打好水,做饭,吃饭,睡觉觉……

9/28 早上8点半左右,我们向下一个目标营地出发了。
跟这领队走长线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领队每天早上负责叫床,哈哈哈……
我们几个都坏坏哒,从来不调闹钟,都等着领队挨个叫起床。记得走狼塔时,要到绿湖营地的那天早上,领队的闹钟不知怎的没响起,我们一伙人就美美的多睡了两小时,以致想提前两小时到绿湖营地晒太阳的计划落空。领队也只是苦口婆心地说了句:你们自己也要调闹钟看好时间啊!哦,他居然没生气!我们却还是:一如既往地等着他叫床……
每天从起床到出发,至少要两小时。所以我们基本都是:天没亮就起来,迎着朝阳出发,对着晚霞扎帐。日出而行,日落而息,过山里人最朴实的生活……😂😂😂

每个山清水秀阳光正好的地方,都会有牧民安家于此。
刚刚转上一个小山坡,就看到有牧民在放牧。
老酒你眼光真“独”!居然定格了这么唯美的画面!
皑皑雪山下,
青青草原边,
美人如斯乎,
今生复何求!




小文子和我

一路拍不停

都是18、20岁的姑娘,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下坡

上坡

翻过山下到半坡时,坡下的牧民房附近跑过来几个小孩子,兴奋地冲我们喊:扎西德勒!非常的可爱!我分享了一块巧克力给她们吃,她们可高兴了!

成群的牦牛,悠闲地享受着美餐!
看到我们靠近时又慢慢地走远了。



哈哈,老酒你入框了!

再上坡

再上坡,累呀!
一都是这么的上上下下连绵起伏的小山坡……

有时候适当地停下脚步,歇一歇;下一步,就能迈得更远更坚定!


一人一包,杖间走天涯……


无论是在哪一个静止的瞬间,便是一副色彩斑斓的秋意风景画!

一副天 地 人三者合一的自然和谐景象!

翻过山坡,下到山脚,面前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找了一遍没找到桥,只好拖鞋过河了。虽然水也冰冷,但至少不会像狼塔的冰河那样下去三几十秒就冻到麻木,水流汹涌澎湃到分分钟威胁生命安全。
所以过这河就像老马识途,不在话下啦。适当地泡泡脚,穿上袜子后还是挺舒服的。


哇!这里好多小孩子。老远就朝我们跑过来,边招手边喊:扎西德勒!看到我们,就像看到外星人进村,很是兴奋!我们有时会分享一点巧克力或糖果给他们吃,他们就更开心了。这里还遇到了一个大帅哥跟我们闲聊了一会儿。他说这一带叫格木村,他家就在前面不远处,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喝酥油茶和新鲜牛奶。我们问要钱吗?他略带腼腆地说:不要钱,自己家做的,真的不要钱,去喝就好了。我们这才感觉到他的真心诚意,初以为是个生意人呢!我们考虑到天色渐晚,不敢耽搁行程,所以就此谢过了。
其实说实话,我是挺想去的。想想有人免费请喝茶哦,这是多么难得的机遇!正宗的本地牧民家,正宗的酥油茶,正宗的鲜牛奶!我是多么想去看看,多么想尝尝啊!
好吧,再见!想想就好啦!

恋恋不舍告别了大帅哥和孩子们,继续前行。走两公里左右吧,大河又挡住了我们脚步。河面太宽水又深,我们一时找不到合适过河点。我们就等着,都不想拖鞋过。一般情况下,水深超过膝的话,我们不会尝试冒险的;若是弄湿衣服鞋子就不好玩了。
不知何时,对岸聚了一群孩子和一个女人。大点的孩子跟我们隔岸喊话,问是否要骑马过河?呵呵,有马骑当然想啦!女人不会说普通话,有时打手势比划着,孩子们在旁翻译说明。一开始说每人50元,我们还一人30,她们不愿意;一翻讨价还价,最后以六人共两百大洋成交,女人就回家牵马去了。老酒隔河逗着这帮小孩子玩,问她们:会唱歌吗?会写字吗?都叫什么名字呢……

等了好一阵子,马牵来了。
我和领队打前锋。哈哈,因为我喜欢马,也喜欢骑马,尤其是这么漂亮的白马。
……
遥想去年国庆狼塔C+V线,我们也是这么骑马过河的,可那马夫比这马夫专业多了,那里危险系数比这里大N多倍,所以价钱也贵了六七倍。
这次骑马过河,就当重温一下狼塔的感觉吧!


回程,接上老酒和小文子

老酒和小文子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公主哦!
哈哈,更有可能是老酒和小文子……

三个回合,全部过到对岸。
开始以为这群孩子最多不过上二三年级的年龄,这时一问才知道,那个最大的普通话说得最溜的女孩已经上五年级了;两个上三年级,一个二年级,还有两个没上学的。她们说这里七岁以上才可以上学。上学了的普通话都说得好,表达清晰,发音标准,大胆外向;没上学的就一句普通话也说不上来,还比较腼腆内向。这就是上学与没上学的区别?看来这里的老师教的不错哦!
我问他们:你们会骑马吗?个个都争先恐后地说:我会我会!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其中两个男孩随即娴熟地跨上马背坐好,一副得意的样子看着我笑,像是在说:你看,我说我会没骗你吧!我一边拿出手机给他们拍照,一边对他们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很棒很棒!
看,他们骑上马一道回家去了。


沿河岸边走了两公里左右吧?见天色已晚,我们就在河边找了个地方扎营。约距离计划营地——热梯河谷营地还有2.5公里。


小小的帐篷,温暖的家;
充足的睡眠,力量的源泉。
但愿 一夜好梦!

9/29 早上6点多
曙光初现,我们已经在收拾东西了。

早上8点半,打包完毕。

出发!

近距离的拍一张牧民的家
我猜:这种白色屋顶似帐篷的房子应该是牧民常住的家,一般在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都可看到,而且有人住也有小孩在;那种蓝色屋顶的铁皮房应该是放牧时的临时住所,在上下垭口的雪山下比较多,这个季节基本没人住。


神山,毫不吝啬地展露着她的真容!


一条小河从山谷流出,蜿蜒绕过牧民们的家。
我们想绕开不经牧民房过,有个小孩却不停冲我们喊还猛招手:这里!这里!过来!
我们以为招揽生意的,个个都没理会,继续向前走。小河虽小,但水流湍急,水深过小腿;我们走了好一段路也没找到桥或合适的过河点,只好折返。小孩见我们往他那边走,叫得更来劲了:这里!有桥!有桥!
呵呵呵,原来你是叫我们从这里过桥啊!
我们六人听他这么一叫都过来了。走近了才看清原来是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他妈妈坐在旁边,手里抱着两岁左右的弟弟。他妈妈看见我们来了就放下弟弟,转身回到屋里拿了块木板出来,加固了一下那个木桥,然后示意我们:可以过桥了!
此时我顿感愧疚:原来误会他们母子的好意了!
过了河,母子三人都高兴地看着我们说:扎西德勒!为表示感谢,我们分享点零食给两个孩子,告别母子三人,继续沿着河流赶路。
以后,我再也不敢乱猜疑了……
继续前行!


沿河谷而上




开始垭口的爬坡了。

回望


再上
这个垭口的坡是一个接一个,爬上一个才看到下一个,不仅考体力,还得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真的有点崩溃!

爬不到垭口的三分一,下雪了……
越往上雪越厚,这里还看不到真正的垭口

回看


证明:我来过!

领队认真地写下了他的代号
今天是重装徒步的第三天,也是最艰苦一天,因为要翻越海拔4980米的雪山垭口——拉普垭口。前两天领队还在适应中,今天他终于满血复活了!走路精神抖擞,一路有说有笑,还不时地瞻前顾后,照顾队友。哈哈,我们的“中国好领队”又回来啦!

拉普垭口在望

石头与雪线交界的地方再往左一点,就是要通过垭口的地方。
这里的积雪已经深过小腿,可看到的路迹是要完全踩雪翻过垭口,可我已经举步维艰,不想走了……

哈哈,你不会也爬到崩溃吧?

领队过来了,毫不犹豫地踩雪而上,小文子也跟上了,而我还迈不开腿!我觉得已经没力气踩雪爬过垭口了,天真地希望能找到别的路,不停地在乱石堆里搜寻路的痕迹……
与雪线平行直上的路肯定是没有的,眼睛搜寻良久,终于看到右前面隐约有一条路,斜斜地延伸到那小山坡上。那时认为:上了坡顶再左切沿着坡的山脊线走,就可以去到雪线交界的垭口了;走这个乱石坡总比踩深到膝盖的雪上去省力吧?拿定主意后我就猛吸几口气,向乱石堆走去。没错,上坡的路是有的,可上到坡顶就没有路了。而且乱石堆也变成了巨石阵!巨石上还有一层薄薄的积雪,脚踩上去容易打滑导致身体失控;有些巨石突兀,无法下脚,想绕过都难。哎呀,我选的什么路啊?!真的后悔死了!下山得跟领队好好检讨检讨,再也不敢独自开路了!现在身陷巨石阵,已没有回头路可走。也罢,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我唯有屏气凝神专注脚下,尽快走出巨石阵……
真的,我太难了!
以为走出巨石阵就完了吗?没有!正当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抬头却看见前面一圈高高的铁丝围栏!呵呵呵,我是被搞笑的那个吗?一小门开在几十米外的雪深处,意味着我还要踩着深雪过去……真让我欲哭无泪!

拉普垭口
看见右上角的两个小“蚂蚁”了吗?那是领队和小文子。从下面走N个“之”才能上去!他们的左前方才是铁丝围栏的小门,要走很近才能看到,那里的雪已经齐我膝盖深了。

好不容易到了小门处,此时寒风冷冽,大雪纷飞,乌云密布,天空黑压压的一片,能见度最多十来米远。领队和小文子已经过去了,老酒还没上来,此时此刻,只有我独自一人,好阴森恐怖的感觉!本想快速逃离的,但又想多几十秒钟我还是能坚持的吧?这个地方不是想来就能来的,我总得拍个照得瑟一下啊!于是拿出手机拍照,可刚刚按亮屏幕就自动关机了,无奈又放了回去……
我知道手机要贴身捂几分钟才能再次开机,可我等还是不等呢?雪下个不停,领队和小文子刚走过的脚印已经有点模糊了,老酒还不知上到哪里?几时上到来?看样子脚印会很快被雪覆盖消失掉,那还怎么下山啊?!电话打不通,手机导不了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失联可就事大了……越想越害怕!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我三步并两步,撒开腿就跑,真的一路小跑着下山!因为心里害怕,已经忘记了雪深包重,只知道不能停歇,不敢回头,直到清晰地看到领队和小文子了,才放慢了脚步。

快到山脚了,看见了几处蓝色铁皮房。领队说,不知道花生鬼和伊诺什么时候才下来,我们就在山脚下找地方住下吧,方便他们一下山就能找到我们。今晚就奢侈一下,住牧民家。
我一听要住牧民家可高兴了。住房子里可暖和了,说不定还可以吃上一顿美味的手抓羊肉大餐!
想是想得美,可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找了几间牧民房都没人回应,不管敲门还是叫喊。我们只好直接打开了一间看看,门是没上锁的,只是用铁丝扣上而已。刚进门的是一小间,放了很多烧火用的柴草:再进一个门就是一大间了,空旷旷的什么家具也没有,地板还是原来泥地;铺地的毛毯棉垫什么的都整齐地堆放在墙角,衣服被子等就挂在一根大的横梁上。就这样吧,够我们搭几个帐篷的。
我们不敢挪动或使用这里的任何东西,只是借块地搭帐篷,走之前也会把垃圾清理干净并带走的。虽然羊肉没有吃成,但是不用露天搭帐篷,不用被外面的风吹雪覆盖,也已经很满足了。
刚下到山脚的牧民房时,测了一下营地的海拔高度,居然接近4700了……

9/30 早上7:36
一大早推开门一看,好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原来昨晚下了一场大雪呀!

这就是昨晚住的牧民房

9/30早上8:10 重装徒步第四天,我们已经踏雪寻路,向着下一个目标营地出发了。

渐入佳境……

如诗如画,似仙境似梦境




没有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心更高的山,
心若向阳,
何惧雪霜;
心若虔诚,
神山自佑。







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所有的文字,都显得苍白无力,
此处无需言语,只需静静地欣赏……


我喜欢,
伸手摇一摇树枝,让积雪潇潇落下;
我喜欢,
用杖尖拍一拍小草,看一看它原来的肤色;
此刻,我更愿意,
化身为一只小鸟飞到天上,
把所有美景尽收眼底,
或停在某一树枝上,欢呼跳跃,放声歌唱!



走出了雪山,还没走出仙境

慢慢地,雾气散开,又恢复了满眼的绿

又走进了一幅山水画卷里……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驴友竞折腰!
看帅哥美女,不辞辛苦,
轻装重装,纷至沓来;
一年四季,纷纷扰扰,
不转神山誓不休。
神山美哉,
任风云变幻,我自风流!


看,前面的格木村!
预示我们就要回到文明世界啦




一转身,领队迎面走来,不小心给他来了张特写

格木村全景
远处那最豪华的建筑是格木村小学

下坡 过桥 右转 经过格木小学继续向前


格木村小学


在开放假动员大会?还是庆祝国庆大会?
我们不得而知,也不敢打扰,只在门口张望了一下就走了。


学校旁边的牧民房

从学校门口开始至两三公里范围,都在修路,挖掘机正在路边不停地作业,不知是下过雨还是积雪融化,到处都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连路边都无处下脚。路中间更是坎坷起伏,一般的小轿车根本无法行驶。
我们正漫不经心地走着,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车声,都不由得回头看看:一辆工程车正缓缓驶来。司机开如此淡定娴熟,我们都给司机竖起了大拇指。花生鬼用他标准的四川话对他说:“老乡,你太厉害了!”司机朝我们笑一笑挥挥手继续开车。见司机如此友善,花生鬼顺便又问了句:“老乡,我们要去前面的哈嘎拉垭口,能否带我们一程啊?”司机听了,即刻前面靠边停车。花生鬼上前跟司机嘀咕几句,然后就招呼我们上车。
我既惊讶又兴奋地坐上了车,想着这种烂路还有人愿意拉我们,付车费我也是很乐意的!谁知司机这么说:“你们放心,我是自愿拉你们的,不收钱的,我尽量拉你们到靠近垭口的地方,顺便去那边办事。”然后一路跟花生鬼海聊着,我们才知道他是四川人,汉族,娶了个藏族老婆;我初以为他是个工程总监或管理类的技术人员,结果是包工头老板,负责承建这一段路。

路上,司机又一次说起:我不会收你们钱的,就当是做好事不求回报;我不过是希望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能有更好的运气和际遇。他说他是汉族人,没有信仰,也不信什么教,但是相信:人只要多做好事善事,不但使自己身心愉悦,方便别人,还能积德积福,多行好运得福报。如果非得说要有信仰,那么这也算是一种信仰吧!
我想,这何尝不是呢?!
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在这里下车了,跟司机合个影吧!
呵呵,这位好心的司机拉了我们近20公里路,把我们的计划行程缩短了一天半。今天只要翻越了哈嘎拉垭口,明天就可以出山了!嗯,有点小激动了……


距离垭口还有三公里左右,我们必须自己走了。下车之后的路也还在修,但还算平整,比之前那段好走多了。
最省力的办法就是走大路,但也意味着走远路。公路都是沿着山体蜿蜒向前缓缓爬升至垭口的,要走几个“N”字才行。

没走几步就累趴了……

路边的雪山


走走停停拍拍



看见远处挖土机了吗?正在平整路基,准备铺上水泥路面呢!那里就是哈嘎拉垭口的最高点,翻过那里就可以开始下坡了,不过这最后几百米的路有点烂!

终于龟速上来了!看,这是新铺的水泥路面,还不能踩上去。水泥路是从垭口的最高点往格木村方向铺开的,垭口下去的另一边连路基都没有开挖,还是原始的山野路。


赶紧测一下垭口的海拔高度:4786米,比实际有点偏低,这手机向来这样。

开始下垭口,一不爬坡就轻松多了。

领队潇洒的背影……

既然选择了前方,
留给世界的 只能是背影;
既然选择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人生路漫漫,
该怎样留下脚印一串串?
波澜壮阔惊天地?
亦或细水长流润无声?
喜欢就好,
只要心中无愧!


远远的又看见山脚下的牧民房,领队说,就在那里选一间住下吧,离下一个扎营点还有两三公里呢,赶到去可能天都黑了,不如这里早点扎营,反正明天可以出山了。


正如我们所料,那些铁皮房都是没人住的,就像昨晚那样,我们进了路边一间没上锁的房子……

10/01 早上7:24 哈嘎拉垭口下
营地前的黎明


原来昨晚又下了一场雪!给绿绿的草原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

打包完毕,把垃圾清理焚烧,扑灭火种就出发。








今天是行程的最后一天啦!个个都心情舒畅,脚步轻快,基本没什么拔高,一下子就走了十来公里,才肯真正停下来休整一下,吃点东西。

老酒一路拍得如痴如醉,好一会儿才过来。他一坐下就兴奋地说:好美的风景呀!我要带上心爱的姑娘,筑一间漂亮的毡房,与她一起生活在这个地方……那该多么浪漫啊!说完他还深情地望着远方,想象着他想要过的生活的模样……
良久,他似余兴未了,扭过头来对我们说:“要不,咱们来做首诗吧?一人一句,我来开头,”他顿了顿,站起身张开双臂,“哇,好美啊!”他煽情地说,转身看着我们,示意谁接上;看半天没人理会,他只好继续:“卧槽!我也没词了!”
哈哈哈……
老酒,你确定不是来搞笑的吗?




这里开始要频繁脱鞋过河了

小文子穿了过河神器

领队永远是探路者过河先锋……

老酒总是把人和风景都拍够了才悠哉悠哉的过河……

过完小河过大河,这次不仅仅是脱鞋就能过的啦,搞不好还要湿裤子……

领队和花生鬼上下找了近一公里才勉强找到适合的过河点,还是水深过膝,强行横渡!

老酒你上岸了,凉凉不?

河面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休整休整

准备启程继续……



没有路,只能朝着大致的方向走;这里到处是美丽陷阱,只能踩凸起来的土堆,不能踩凹洼的地方,像沼泽,一踩就陷泥潭里了。




又过了N次河,差点崩溃……

草原,漂亮的草原




终于看到了曙光,离终点越来越近了!

前面还要过一次河!

大概距离终点安久村还有1.5公里吧,领队就说在这里等齐人一起出山,看看有无信号,打电话叫司机来接我们。

领队开启休闲模式,拿出手机翻看朋友圈。我们兴奋地谈论着朋友圈最近有什么大事,正值国庆啊!可能都是祖国江山一片红,繁荣昌盛万代兴之类的祝福吧?正当我乐在其中的翻看时,听到领队悻悻地说了句:NND,没信号!
呃……

铁丝围栏的那一边就是安久村了。

下午3:20 安久村的三叉路口
我们在这里等候着司机来接,我停掉了轨迹记录,意味着此次重装穿越格聂C线的行程结束啦!Oh, yeah!


人生漫漫,路途遥远。
每一次的旅行,
都应该成为自己人生中的一次修行。
后记
途经毛垭大草原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michelle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