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易俗社百年博物馆

易俗社百年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易俗社文化街区北侧,总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从建社史到革命贡献、文化贡献,以及到当代的辉煌和灿烂,较为完整地展示了易俗社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社会影响力及其秦腔的艺术成就,再现易俗社“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社会教育”精神的百年坚守。1912年,李桐轩、孙仁玉等一大批知识分子以“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教育、推陈出新”为宗旨,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集编、导、演和艺术教育为一体的新型秦腔艺术团体——易俗社,2006年5月25日,这里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易俗社剧场西侧曾经的二层办公楼内,分布着不同主题的展厅,包括序篇、历史篇、人物篇、剧本篇、经典传承篇等八个部分。动画、戏曲片段、老物件、老文献、老剧本等生动的展示方式,展示了创始人李桐轩、范紫东、孙仁玉,以及宋子华、陈妙华、肖玉玲等一批名家的往事,讲述了易俗社的百年风雨历程,以及重要艺术成就和精神传承。漫步易俗社百年博物馆,除了回顾易俗社的百年历史,可以看到这里的著名人物、服装道具和代表性的剧目等。在不同的展厅内,通过各种展示手段,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秦腔的著名剧目,其中,《三滴血》《火焰驹》的电影、照片、模型、实物资料和多媒体互动装置,为游客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些代表秦腔极高水准的经典剧目,传播力是深远的,影响力是无可估量的。

易俗社文化街区北口

易俗社百年博物馆

易俗社的创立

易俗伶学社成立大会

历史篇展室

金色褒奖

鲁迅题写“古调独弹”

题字

油画

秦腔唱片

古调独弹

秦音铿锵

易俗社万里慰军巡演

1926年

万里巡演 誉满北平

万里巡演

易俗社门匾

易俗社与西安事变

烧水

易俗社与西战团

易俗社章程

庭院

移风易俗 补助社会教育

移风易俗 补助社会教育

欢迎**进城

老树新枝

迎来新中国的曙光

接办

抗美援朝慰军行

河西走廊慰军行

三滴血

火焰驹

六十年代剧目建设

秦腔电影

晋京演出

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

十三省市巡回演出

三滴血

迈入新世纪

倾力打造新剧目

移风易俗 救助社会教育

庭院

名家

易俗社剧作双星

貂蝉

软玉屏

夺锦楼

易俗社其他代表剧目

柜中缘

双锦衣

看女

皮影

艺术展

皮影

皮影

人物篇展室

乐器

易俗社剧场转台模型

易俗社舞台字幕幻灯片

老式油灯

汽灯 布景幻灯机

戏服

服饰及道具

冯杰三

戏剧改良 艺术殿堂

乐器

乐器

舞台及照明

音乐及唱腔

道具

名家

学员及演员

合影

名家

群星璀璨 人才辈出

经典传承篇展室

百年经典《三滴血》

戏台模型当前海拔431m

《三滴血》剧本手稿

《三滴血》的传承与传播

解放前秦腔舞台模型

《三滴血》转台模型

《三滴血》舞美模型

前院

西安易俗社

易俗大剧院

易俗大剧院

易俗社文化街区东口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终南三石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