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成都> 汉风唐韵话乐山

汉风唐韵话乐山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汉风唐韵话乐山

2022-12-15 19:19:17 5174

又是周末,还是1元门票,这次是乐山。
1993年曾经来过,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故地重游,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井研石桥

走蓉遵高速,经仁寿,路过井研,先找一找两座很好看的石拱桥。
首先是马踏镇八一村茫溪河上的马踏倒石桥。

石桥建于清咸丰年间,长26米,材料使用的是当地最为普遍的红砂岩。当年这里曾是运煤的要道,现在仅仅成了连接两岸乡村的通道。

村子很静,河面也很静,一位青年正在桥上垂钓,甩杆的姿势颇为潇洒。如果能有早晨的烟雨飘在水面上,那就更美了。

桥前白鹅游过,桥不是名桥,也有倒影;鹅不是天鹅,却也美丽。

沿213国道继续往西南方向走,前面依旧在茫溪河上,还有一座梳金滩石桥。桥建于民国时期,不算古老,只是一座厂房挡在面前,左边有一条小路,再没有其它选择了。

走着走着,就钻进了果园中,好容易穿过果园到河边,又是大片的菜地。

一直摸到厂房围墙边,沿着围墙外侧走,在踩了一脚的红泥巴之后,才终于看到石桥。后来返回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在来时的小路上有一个岔路口,只要沿着厂房围墙一直走,其实很快就能走到河边。

石桥并不对称,也许是设计者希望创造一个不平庸的作品,于是借用了河里面石头的位置,在最宽的地方设计了最大的一个桥拱,这样也利于行船,一举两得。

本来打算午饭时间赶到乐山市区,吃上一顿特色美食,可是由于在梳金滩找桥花了太多时间,直到下午2点才赶到乐山,为了抓紧时间,午饭就省了,就拿路过井研县的时候在路边买的柚子暂时充饥一下吧。
梅湾台柚是井研特产。清朝乾隆年间,井研人雷轮任清廷“兵科给事中转户部掌印”之职时,奉旨巡视台湾,其随从梅医生从台湾带回三株柚树苗,在千佛梅家湾经240多年的培育和繁衍,现在已遍布全县。
213国道边上,很多卖柚子的摊点,2元一个,大概3、4斤重,有纯甜的,也有酸甜的。买了几个纯甜的,水份很多,香醇可口。

柿子湾崖墓

乐山大佛是此行的重点,留给了明天,今天下午计划看几处崖墓。
岷江沿岸不知分布了多少崖墓。前几周去了新津的大云山崖墓和彭山的江口崖墓,今天沿着岷江南下,来到了乐山,这里还分布着柿子湾崖墓、白崖山崖墓和肖坝崖墓。
柿子湾崖墓在乐山大佛文化广场旁边,这是一处东汉墓葬群,现存100多座崖墓。

广场上有牌坊、雕塑、大钟等不少现代的文化作品,从边上的这个铁门进去(恰好门开着,等我们出来的时候,已经关上了),在茂密的树丛中穿行一段,才看到真正的古墓。

这一处是三座崖墓并排排列,难得最右边的浮雕还清晰保留着。

东汉时期有着非常鲜明的墓葬特点。首先,从西汉时期的木椁墓过渡到了砖石结构的墓室,崖墓就是石墓室的一种。其次,东汉时期墓室中有着丰富的壁画、画像砖和雕刻,描绘了天上的神话故事和人间的生活场景等,希望去世的人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面继续享受生活。图中的这只鱼应该就一份贡品吧。

人迹罕至,加上墓道幽深,为一些罕见的小精灵们提供了舒适的家,许多蝙蝠倒挂在顶上正在睡觉,一不小心直起腰,头皮差点碰到它们。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蝙蝠,原来长这个样子。它们对于强光似乎并不太敏感,过一会儿,才不耐烦地换个地方继续睡觉。

这只蜘蛛个头不小,一动不动,旁边还有两只活的昆虫,也不知道它们是什么关系,蜘蛛不吃它们吗?不过倒是没有看到蜘蛛网,也不知道它是怎样捕食的。

白崖山崖墓

从柿子湾崖墓出来,过了岷江一桥,几公里就到了竹公溪街西侧路边的白崖山崖墓。

这里的墓室极其复杂,里面转了好几道弯,迷宫一般。

有两个很大的墓室被砖墙封住,可是旁边却有一个小洞可以进去,里面果然有货。

终于有时间吃饭了,找到一家据说是当地人常吃的馆子,团了一张券,吃的很实在。

钵钵鸡鲜香麻辣,味道适中,刚做好的红糖饼温热油亮,搭配起来正合适。

今天的住宿,就在大佛景区附近的乐山凌宝客栈,距离近,评价好,老板热情,性价比高,而且宠物友好。
辛苦一整天,终于睡了个好觉。

大佛

客栈离景区北门只有不到一公里,客栈老板还是热情地开车送我们过去,感觉是非常地温暖。

因为是1元门票活动,所以直接刷身份证即可,非常方便。
因为疫情政策放松不久,人们大多待在家里,景区里面游人反而比疫情管控时期还少。希望经过这一波高峰之后,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从北门进入景区不久,就来到凌云山门口。大佛所在的山叫凌云山,凌云山作为山上最主要的建筑,也是因此得名。
凌云寺始建于唐,元末毁于战乱,明代重修,又大部分被毁,现存建筑是在康熙六年重修的基础上保留下来的。
寺院是三重四合院的结构,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其中大雄宝殿是保留下来的。明代建筑,而具有西洋风格的藏经楼则是民国时期修建。

寺旁小山之上,矗立着一座唐代古塔——灵宝塔,这是一处国保,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通高29.29米,建筑结构和风格与西安小雁塔非常相像。

凌云寺外,就是大佛的脑后,目睹真容,多年的念想,今天终于实现了。

乐山位于成都平原的西南边缘,青衣江首先流入大渡河,然后在东边五公里处汇入岷江(岷江传统上以发源于四川松潘县岷山南麓的一支为岷江正源,但实际上,大渡河更长一些,从河源学上讲,大渡河才是正源。)。

大江大河,总少不了水患。唐玄宗年间,一位海通和尚立志开凿佛像,永镇风涛。历经20年的准备,终于在公元713年,拉开了乐山大佛开凿的序幕。其间经历了海通离世和后继官员离任两次中断,在90年后终于完工。海通和尚一生的执念,为人类文化史留下了一抹闪亮的重彩。
这座东汉崖墓,据说是海通和尚组织开凿大佛时的居所——海师洞。

大佛位于大渡河和岷江汇流处的凌云山,齐山而建,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佛高71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石刻佛像。

1051个发髻之下,隐藏着多少大慈大悲之念。

按指示牌指引,沿着凌云栈道可以下到佛脚处。一边峭壁,一边江水,游人惊飞燕,江上满云烟。

来到大佛脚下,只能敬仰。脚长10米,宽6米多,高3米多,雄壮稳重。

手长8米,宽6米,仁爱宽厚。

凌云望三江,独坐守沧桑。
不语千年久,红尘太匆忙。

千百年来,大佛就这样目睹着滚滚红尘,世事变迁。风吹日晒,大佛也经受了岁月的消磨。现在保存较好的古代石刻,大多处于有能够遮风挡雨的顶的龛中,像大佛这样,一定会在风雨剥蚀中风化掉,可是大佛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呢?
其实,也是经过了多次维修,大佛才能有现在的模样。下图是大佛的历史照片。

通过清除杂草,加固座基,水泥砂浆修补外观等方法,大佛改头换面了。
还有一点,就是大佛的排水设计。在大佛头部十八层螺髻的第4、9、18层,各有一条排水沟,将雨水引入颈部耳垂后部的石洞中排入大江,下图中可以清晰看到。

原来的游览线路是从另一侧的九曲栈道再回到上面,但是现在栈道因维修而封闭,只能沿着凌云栈道原路返回。其实在九曲栈道上看大佛,视线角度要好得多。

景区还有东坡楼、清音亭、古炮台等景点,可以细细观瞧。

乌尤离堆

景区南门外面,还有两处国保。很不巧,就在前天,麻浩崖墓开始维修关闭了,真是太遗憾了。

过了桥,是乌尤寺所在的乌尤山,乌尤山原来与凌云山相连,据传李冰兴修水利时,组织凿开了中间的山石,使乌尤山成为一处离堆,当洪水来临,二山之间的水道可以起到分洪的作用。

乌尤寺位于乌尤山顶,始建于唐,后数次被毁,现在的建筑系清末和近代所建。

寺中这尊唐代青铜菩萨造像高2米,重3吨,相传为观音菩萨的化身,是乌尤镇寺宝像,甚为独特。

张公桥、肖坝崖墓

乐山美食,名声在外,来到乐山,岷江边上的张公桥好吃街是不能错过的。这里聚集了众多的美食店铺,大街上招牌林立,貌似热闹非凡,细看游人倒是不太多,应该还是疫情的影响吧,估计再过一个月,这里会是游人如织。

又团了一张跷脚牛肉套餐,小锅跷脚牛肉、血旺各一份,41.5元,不贵,第一次吃跷脚牛肉,味道不错,店家也是非常热情,服务很周到。

这里的豆腐脑也很有特色,酥脆鲜嫩二合一,吃得津津有味。

最后又费劲寻找到了中隐于市的两处崖墓——张公桥崖墓和肖坝崖墓,为此次乐山之行画上了句号。

75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皮皮鼠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皮皮鼠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