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从设想、探路到践行,记从化“三黄鸡环线”首穿跨年

从设想、探路到践行,记从化“三黄鸡环线”首穿跨年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从设想、探路到践行,记从化“三黄鸡环线”首穿跨年

2024-01-06 15:07:26 5901

相关活动:三黄鸡一日环线

前言
从化作为广州的后花园,山水宜人。有千米山峰10座,山峰连绵不断。有水库近10个,河流溪谷纵横交错。有广东最美乡村-从化溪头村,有广东最美徒步线路-影古线(2018年之前),可以称之为广州驴友的天堂。广州的一众驴友,无不是先广州市区的徒步线路,再到从化的千米山峰。这是必走的经历。我作为一个有十几年户外经历的老驴,2008年就去了溪头村拍梅花、下溪村丹枫廊桥拍枫叶。之后连续几年都去溪头村采风。2012年走了通天蜡烛,2013年1月就走了老虎头,2013年春节还带队走了影溪线,,2012年~2014年多次带队去流溪河水库游泳、露营、野炊。因此对从化的山水,我是情有独钟。
线路设想  自2021年年底在平台上看到有人走三黄鸡线(三角山~黄茶园~鸡枕山),我就设想:可否走三黄鸡环线?因2012年我走过古溪线,2014年走过鸡枕山,2017年走过黄茶园,知道古田村离鸡枕山和黄茶园都很近。而三角山2020年五一我走过,见识过上库水库的婉约秀丽。黄三线2021年春节我走过。古田~三角山,查“从径100(八峰连穿)~2022.1.14”有轨迹,已走通。剩下就是古田村~鸡枕山。查平台轨迹,一般为走古溪线到下溪村,再上山。因此,三黄鸡环线完全可行。
探路
第一次:古田村走古溪线上鸡枕山,感觉兜太远了,太耗费时间了。而且上下鸡枕山原路,也不理想。作为新建的一个一日环线,显然不太好。查平台轨迹,发现有:温塘肚~鸡公岩~古田的轨迹。为此,趁2022年春节有空,我一个人特意去探路。2022年2月27日,即一人出发了。详见此贴末尾“相关活动”1:温塘肚~鸡枕山线路不成熟,有惊无险
https://www.2bulu.com/community/gotohuatinfo.htm?id=74787535。
此鸡枕山山峰实为“鸡公岩”。乃真正的鸡枕山。通常我们所说的鸡枕山山顶,其实是旁边挨着的两座山峰。此线路平台标注为橙色,意味着不成熟,很少很久没有人走。等我走完了,平台上此轨迹就变为绿色了。此次探路,从轨迹图可以看出鸡公岩并不是通常所说的鸡枕山,离的有一点距离,与常规鸡枕山轨迹不相交,且无相通的路径。另外,从蓄水池开始,从那个狭窄又陡峭的长长的峡谷上山顶,难度很大,显然不可行。但这次探路起码找到了古田村到鸡枕山半山(海拔700米)蓄水池、水渠的“高速公路”,为后续探路打下了基础。

绿色为此次探路轨迹,蓝色为叠加的鸡枕山轨迹

因此线路极少人走,路迹很不明显,图中第一个圈轨迹,是切上鸡公岩的。第二圈轨迹,是山顶下来的一个很狭窄的山谷,很陡峭,冬天底下有少量水,但有树木可抓,下行并不难,也无危险点。但峡谷落差很大,近400米。第三个圈内轨迹即是海拔近700米的水渠,长达4公里。终点是大水管,下去就是古田村。大水管落差400多米,是走过的落差最大的水管。

第二次:2022年4月30日,约上两人,反向从古田村出发,走机耕路~水渠往鸡枕山,过蓄水池继续走水渠,却在无意中发现新线路。详见此贴末尾“相关活动”2:2022五一古鸡环线发现新线路https://www.2bulu.com/community/gotohuatinfo.htm?id=74937758。
此次古田村出发3公里机耕路到水渠,再3公里水渠,右上横切300米(实际有路迹)就连上了常规下溪村上下鸡枕山的轨迹。这就走通了古田~鸡枕山,线路非常好走,也近了很多。此线路实为新线,平台上未发现。这为快速走完三黄鸡环线,打下了非常关键的一环基础。

绿色为我新走的轨迹,蓝色为鸡枕山常规轨迹,可见是重合了的。

图中第一个圈为水渠路,长约4公里。第二小圈就是从水渠右切上山的300米路。

第三次:古田村~三角山虽然有轨迹,但自己没走过,路况未明。作为一个户外十几年的老驴,认为自己必须去走一次非常有必要。因此2022年5月3日。我又趁五一假期,一人去走了一下没走过的:105国道~上库水库~三角山山顶。详见本帖末尾“相关活动”3:2022.5.3单人穿越上库水库~三角山
https://www.2bulu.com/community/gotohuatinfo.htm?id=74940481

从105国道下公交车到安山镇泰小学开始走起。除了在大水管那里折腾了好久(下载的轨迹未指向大水管),其余基本上按轨迹走,虽然很久没人走此线路,但按轨迹走基本上还有路迹,也就顺利的走到了上库水库。接着就上到三角山山顶,然后下山去到下库水库。

黄茶园~三角山,2021年2月17日,我和猛女青鸟走过。早上溪头村收拾露营装备,7:18分开始走,9:00即登顶黄茶园。之后顺着轨迹。两人疾步如飞,走的很快,15:00已登顶三角山。中间在某个千米山峰还小睡休息了40分钟。实际耗时5小时20分。


至此,三黄鸡环线,除了古田村到安山镇泰小学的野路(水泥路也可走),全程路线我都走了一遍,具备践行的条件了。
但奈何2022年疫情严重,难约伴及难外出,有时工作忙也不能出行。又因新冠阳了后,2023年上半年体能大幅度下滑,只好一推再推。

践行  2023年下半年身体状态有好转,想着都准备了两年了,12月份年内得把三黄鸡环线完成了,哪怕身体状态不是很好。本想9号10号走吧,同伴月光却感冒了。17号吧?我又要值班。22、23号吧?气温太低,只有4、5度,不合适。而年底元旦天气很好,气温回升很多,很适合走。随决定30号下午去到古田村,31号一天走完。
正穿还是反穿?
我也反复考虑了。一开始认为要反穿,因为上鸡枕山线路成熟,早起天黑也可以快速的走,下山最后105国道那3公里水泥路,天黑了也可以快速走。但后来又考虑到:反穿如果走到上库水库和下去的那鹅眉山里,无法下撤,天黑了很麻烦,只能走完。而天黑了下那个陡峭的大水管台阶,有危险。而正穿就可以在溪头村或下溪村下撤(实际就是在黄茶园下山途中,人已经快崩溃了)。因此最后决定正穿。
作为一个老驴,我深刻明白,要想一日走完此长距离环线,必须非常顺利地走,才能完成,不能有任何差错及耽搁。因此我向同伴月光提议30号下午早点过去古田村,探一下古田村-安山镇泰小学的野路(探路第四次)。同伴却不以为然,认为按轨迹走不就行了么?但在我坚持下,虽略有推迟,30号下午还是5点多到古田村,找好住宿,趁天还未黑,带上头灯,赶紧的去探了一下起点开始的那段土路(查平台有轨迹)。实际上我还是想着环线线路完美一些,不要走国道水泥路。

靠下方的弧线段是野路,靠上方的弧线段是水泥路,直线部分是细砂石路。尽头往右是过河的独木桥。走到独木桥那里,天已完全黑了。对面是竹林野路,天黑不好走,就回头了。这就为第二天出错留下了隐患。

古田村已有好几家民宿,这家比较实惠,100/单间

105国道边,村口的这家“醉月湾”吃饭比较实惠

    我原本设想一天走完,主要时间节点控制:6:00出发,6:30安山镇泰小学,7:00大水管,10:00三角山山顶。14:00黄茶园山顶(计划山脊线小跑),14:30下溪村(黄茶园下山小跑)。16:30鸡枕山山顶。18:00古田村(水渠及机耕路小跑)。
实际行程却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计划。

12月31日6:00起床,6:35出发(主要考虑天亮了才好走野路)。有桥过河后,就是山野路,一会就到了水电站。

6:56吕田镇长滩水电站

水电站前的小河

7:05分水电站下游的独木桥,过对面。

独木桥对面的竹林
过了小片竹林后,路迹不明显,折腾了一会,还是穿到了民房处。在此应走几步水泥路,往安山镇泰小学去,接上我去年5.3的轨迹。
然而鬼使神差,我看往右边小山坡有明显小路,并且是沿着计划轨迹方向,离的很近。应该能穿过去。临时决定往右边小山坡走。结果走了十几分钟,往左边没有路迹,切不过去,都是密林。再往前是往山上了。不能再折腾了,立刻掉头往安山镇泰小学方向而去。这就折腾去了有半小时多。这就是昨天没全部探好路的代价。

圆圈里就是折腾半小时多,多走的路

8:38安山沾带水电站牌

水电站前的小瀑布8:39

8:51开始上大水管

大水管上到顶之后看到有云海。

9:15到水渠。好在冬季没水。不似去年五一缺口处漫水,要脱鞋涉水。意料中。

水渠走个二三百米,快到尽头时,就过渠左拐上山。即为鹅眉山。
我们按我2022.5.3的轨迹走,基本上都还有路迹,不难走。但爬升较多(约400米)。二人状态都不是很好,走的不快。

鹅眉山路径很原始,因很少人走。

鹅眉山密林

10:26,海拔787米,应该快到上库水库了吧?

实际最后一点路,没有明显路迹,只能严格按我的轨迹走。折腾了好一会,终于在11:21分到了水库边。

一到水库边,我们立刻就被眼前宽阔碧蓝的湖水所震撼!赞叹不已。

还是视频来的真切、全面。海拔800米,蓝天碧水,恰似《云河》,如梦似幻,美不胜收!

时间超出了不少计划的时间,因此水库边的柏油路,我们疾步如飞,快速地通过。看到美景,就停下拍一下。

不愧是广州最佳水质

蔚蓝色的湖水,是如此的诱人

12:32到了垭口(三角山顶下一点)

我把背包放垭口,快速登顶三角山。

12:58登顶三角山。比计划时间晚了3小时。

山顶看湖面,风光无限

美轮美奂

美照编个视频,一键欣赏。还是《云河》
此钢琴曲历经50年不衰,每次听起,总是让人思绪遐远,满怀期待,正合此情此景。

山顶快速下来。垭口处午餐。
之后山脊线,却是走过一山又一山,过了一峰又一峰。

垭口往黄茶园方向走一点,山峰连绵起伏,尚可见上库水库。蓝天白云,山水如画。真正是“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峰又一峰”

想着山脊线快走,把时间赶回来。可是一到上坡,就走不动。下坡也小跑不起来,灌木丛、竹林狭窄,藤蔓时不时绊腿,阻力很大。
同伴月光没听我要求:起码要带1升水,虽然下溪村有补给。但她只带了一瓶水,结果山脊线后半部口干舌燥,体力也跟不上了。不停地问:到黄茶园还有多远?多久多远可以买水?
眼看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三点、四点、五点,还没到黄茶园山顶。她不禁感叹“怎么这么难走?你又说可以小跑?”实际真跑不起来。估摸着是以前大家都是走黄三线,路上的那些灌木、竹林、树枝、藤蔓都是往三角山方向偏的,走起来自然顺,可以快。反向走自然就绊腿、阻力大了。
我带了1升水,体力暂时还行。但在离黄茶园1公里处,两人都把水喝完了。想着下去下溪村或溪头村买水。

18:18分终于到了黄茶园山顶。距离三角山山顶7.65公里。
我们山脊线竟然走了5小时20分。
在山顶碰到8个人在吃东西休息。一问,他们说准备在此跨年。月光赶紧的讨水喝。他们带头的那个年长一些的男的,好心,倒水给我们各喝了几大口,最后还又倒了大半瓶水给月光。俺嘛,就不好意思用杯再要水了。他们又给了些水果我们吃。月光感叹:多亏碰到他们,否则真下不了山。

黄茶园山顶这木牌,早几年字迹就模糊不清,现在更加看不清了。

考古一下:黄茶园山顶上黄色的山茶花。故名黄茶园。2021年2月月17日我走黄三线拍摄。

和他们话别后,我们立即下山。走常规下溪头村的路。因月光体能已快到极限,只想着尽快去到村里喝水补给。稍远一点的下溪村都不想去了。
本想着下山小跑,因2017年元旦我一个人从黄茶园山顶跑下山,只用了40分钟。实际却根本跑不了,天黑了看不清,怕崴脚,体能快没了才是主因。
下山半路,谈到跨年。我说:对啊!好多驴友今晚都在山上跨年啊!要不我们也接着去走完鸡枕山吧?月光忙坚定地说:要走你去走,我走不了。你自己当心,你的安全,我也负责不了。我此时还有些体能,竟然还真的动了这心思。
但走到25公里处,我却感到身体上身左侧麻木了,脚步也异常沉重。我立刻建议就地休息,同时也决定不去爬鸡枕山了,就下去溪头村住宿,明天再去爬鸡枕山。反正明天还是假期,也能完成三黄鸡环线,了却心愿。毕竟,两人的年纪加起来有108岁,已不再年轻了。

20:17分下到溪头村,26.57公里,爬升1526米。
一到村里即刻买了两瓶运动饮料喝,再找住宿和吃饭。

无意间在商业街旁小巷里一老人介绍这家民宿,还真不错,又实惠,180/间。村里其它不咋的的,还要200以上。

老人又介绍去旁边这家吃饭。清蒸皖鱼很鲜甜嫩滑,真好吃。也不贵,58/条。
2024年1月1日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睡到8点多起床,我一个人9点多开始继续行程。台阶路上去一段,接上轨迹。

上山小径

梅花还有,好靓

一个人慢慢走,不急。
一会走到下溪村,远远望见右边有好些人。我知道那是丹枫廊桥,此时枫叶正红。2008年我就来过拍过红叶。急忙拐过去拍红叶,反正有时间。

经典的《片片枫叶情》。

考古一下:2008年12月21日我单反机在此拍摄的枫叶。那时天真蓝啊!

11点了,才开始从下溪村上鸡枕山。因去年4.30走过,没经常看轨迹,结果又走错了一段,耽误了20分钟。

13:48才走到这。远望鸡枕山山顶,真的有点似“鸡公”那竖起的冠。

14:19分终于登顶鸡枕山山顶

35.25公里,海拔1146米。

山顶对面拍两张。

之后快速下山。却在900米垭口又走错,拐右边下山了。下去了100多米,赶紧又回头,从垭口左边下去。
16:30到了700米垭口,接上了去年探路的轨迹。左拐下山。

下山海拔700米垭口,左拐接上已探好的“高速公路”

下来300米,16:53终于从这个小独木桥下到水渠。

水渠就是“高速公路”

终于到蓄水池大坝17:17

半山蓄水池。对面峡谷就是上鸡公岩的很难走的路。

拦水坝上休息了几分钟,吃点东西。此时天很快就要黑了,还有七八公里。好在全程都是“高速公路”,快马加鞭。要赶吕田镇过来的19:00末班车。好在路熟悉。2公里多水渠路后,就是机耕路。18:35到达起点。18:54坐上回从化客运站地铁站的班车。

18:35终于赶到起点,完成环线。

全程44.85公里,累计爬升2467米,累计下降2497米。(因1.1溪头村上山走了一段路后才接轨迹,所以上升下降数据不一致)。

历时2年,从线路设想到几次探路,到跨年践行,我终于了却心愿,完成了“三黄鸡环线”!
作为一个年过半百奔花甲的老驴,能完成此新线路首穿,确属不易。这也算我在户外十余年,留下的一点东西吧,能成为广州一众驴友日常爬山活动的一条经典线路。

几点建议:
1.建议还是2天走完,正穿就古田村出发,下溪村或溪头村露营或住宿。
2.反穿就从下溪村或溪头村出发,古田村露营或住宿。
3,强驴可一天走完,建议早出发,但要走夜路。
4.一日走完还是反穿会快点,因趁上午体能好,提前把大部分爬升、两座千米峰干掉。再就是黄三线灌木丛树枝会顺着方向多些,阻力会小好些。
4.线路优化:古田村至沾带水电站的路可探路优化,路程近点,水泥路可少点。
线路优化后(且不走错路),可在40公里以内,爬升下降2300米左右。
5.上库水库过后,鹅眉山里,尽量按轨迹走,都有路迹,会快很多。
6.夏季上库水库前面的水渠水满,缺口处会漫水,要涉水。建议秋冬季走。
7.起步带够水,起码1升水。鹅眉山及黄三线没有补给,除非你不在意喝溪水(黄三山脊线无溪水)。

47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人已赞赏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纵情山水~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纵情山水~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