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昌平> 2024-12-16 11:33 徒步溯源东沙河
2024-12-16 11:33 徒步溯源东沙河

今天徒步的目的是溯源北京市昌平区东沙河源头

朝凤庵村
距离起点0.01km 当前海拔57m
公交345快昌平区朝凤庵村总站,由此开始徒步。

十三陵水库大坝
距离起点1.60km 当前海拔94m

十三陵水库
北京昌平东沙河的水主要来源于延庆县西二道河山区的多条支流。具体来说,东沙河上游有德胜口沟、锥石口沟、老君堂沟三条支流,这些支流在十三陵七孔桥上游汇合后进入十三陵水库。
东沙河之源十三陵水库

十三陵水库出水闸

昌平区42公里绿道其中十三陵水库至北沙河段基本与东沙河流迹一致。

朝凤北路
距离起点2.66km 当前海拔56m

东沙河源头之水经朝凤北路向南流去

铁路桥
距离起点3.40km 当前海拔55m

白浮泉公园北门内
距离起点3.91km 当前海拔53m

白浮泉公园平面图

向南流域豁然开朗

白浮泉公园曲桥下的东沙河
距离起点4.34km 当前海拔52m

东沙河白浮泉公园的叠水步道

芦苇荡

叠水步道

前方穿越南邵北桥

南邵北桥
距离起点5.82km 当前海拔50m

风雨桥 想你的风吹到了白浮泉公园

此处的水上运动基地

沿河岸完美的昌平42公里绿道

我爱昌平 42公里绿道

东沙河信息公示牌
河湖概况:东沙河位于沙河水库流域上游,由十三陵镇经南邵镇、城北街道、城南街道、马池口镇、沙河镇入温榆河,全长12.2公里。
管护目标:实现河湖周边无垃圾渣土、无违法排污、无新增违法建设,无水面漂浮物、无水体黑臭。

新城滨河公园 距离起点6.95km 当前海拔46m
新城滨河公园现在是白浮泉公园的一部分。

南环路桥
距离起点7.10km 当前海拔46m

过了南环路桥向南一直到白浮泉是整个东沙河水面最宽阔的区域。

东沙河白浮泉公园右岸昌平区42公里绿道沿途的运动驿站

昌平赋

南环路桥南侧的东沙河

通向揽月桥

揽月桥
距离起点9.23km 当前海拔38m

秋实桥
距离起点9.70km 当前海拔36m

远山近水,碧水蓝天,心旷神怡,喜洋洋者矣!


龙山
距离起点10.54km 当前海拔43m

白浮泉遗址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奉命开凿通惠河,引龙山北麓白浮泉水西折而南,并汇入虎眼泉、一亩泉等诸水,筑成白浮瓮山河,经瓮山泊(今昆明湖)注入元大都城内,使京杭大运河从通州延伸到积水潭,便利了漕运,节省了运费,提高了效率。 白浮泉作为京杭大运河的源头,为元大都城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白浮泉所在的龙山,还是一处重要的祈雨场所,有元代建筑遗风的都龙王庙,成为龙山的标志性建筑。现白浮泉已干涸, 仅留存雕刻精美的九个石质吐水龙头成为历史见证。


龙泉禅寺
大运河白浮泉——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展

《燕京开教略》中的郭守敬像

京杭大运河,问源白浮泉。

大运河源头昌平白浮泉至通州张家湾李二寺流域图

郭守敬像

致敬京城水系的奠基人郭守敬

静心心静

白浮泉
距离起点10.77km 当前海拔39m
白浮泉遗址——九龙池
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引水济漕。解决大都的漕运,引昌平龙山白浮泉,并在源头处修建了九龙池。泉水自青石雕刻的九个龙头流水口喷涌而出,有“九龙戏水” 之誉。

白浮泉遗址——九龙池

白浮泉遗址碑

白浮泉

由此上山都龙王庙

都龙王庙
距离起点11.13km 当前海拔77m
都龙王庙——都龙王庙位于龙山之巅。元代兴建,明洪武年间重修,是明清时期著名的祈雨之所。庙坐北朝南,由照壁、山门、钟鼓楼、正殿及配殿等建筑组成。院内有明清修庙记事牌刻五通。九龙池与都龙王庙是研究北京水利事业发展史以及古代民俗风情的重要实物资料。1990年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山顶都龙王庙
元代郭守敬引白浮泉水助力京杭大运河,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文化遗产,白浮泉及龙山在之后的史书中经常被提及。时间到了明代,白浮泉所在的龙山已游离出作为元代大运河最北端的水源地,但这处深潭泉水变换了另一个角色,成为可行云布雨的神龙居所,作为京北影响最大的祈雨之地取代了运河之源,位于祈雨仪式的庙宇就在龙山的顶部。
都龙王庙坐北朝南, 自北而南是正殿、东西配殿、 钟鼓二楼山门及山门外影壁。沿中轴线至山下曾有戏楼,可惜于20世纪年代被拆除。

白浮泉遗址石碑

白浮泉遗址石碑简介
此处石碑共有6通分别是:
1、明景泰七年(1456)敕赐龙泉禅寺开山碑,此碑是年代最早的一通,记载了龙泉禅寺的形成始末。
2、清光绪七年(1881)重修凤凰山山顶龙王庙碑,此碑内容一是说都龙王庙创建时间不详,只知道洪武八年重修,二是赞美此地祈雨之灵验,并记载了朝廷为此颁受匾额之事,与州志记载相吻合。
3、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重修昌平州龙王山神碑,此年康熙六十大寿,甘霖大沛,自春迄夏,滂沱霡霖,瑞麦尽登场,同时修庙,记以此事。同时还记录了京郊20个州县官员的人名。
4、乾隆十七年(1752)都龙王庙置庙田碑,此碑是都龙王庙增加庙产(土地)的记事碑,同时还记载了三处建筑,白衣庵,龙泉寺,其峰头则都龙王庙,还记载了每年六月十三日报赛尊神演剧三朝,结社鸠资,香火繁盛的情景,使当时的盛景重现。
5、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修龙王庙碑,此碑时间为上一通碑的次年,再一次强调上一年修缮庙宇的意义,是为修缮官员树碑立传。
6、明弘治八年(1495)重建都龙王庙碑,此碑稍晚于前碑,是都龙王庙经历一次修缮后的记载,碑文有述“尝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昌平东南五里许白浮村北凤凰山上有都龙王庙,乃前朝所敕迄今尤存。”介绍了都龙王庙的位置和历史。

白浮泉遗址出土石构件

都龙王庙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南门
距离起点11.91km 当前海拔42m

京密引水渠
距离起点11.96km 当前海拔43m

自朝凤庵村徒步起点至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白浮泉南门京密引水渠轨迹记录。

十三陵水库应急补水二级泵站
距离起点12.20km 当前海拔37m

东沙河地下穿过京密引水渠出水口

再生水汇入东沙河
距离起点12.53km 当前海拔38m
东沙河接收来自昌平污水厂的净化补水,这部分虽是再生水,但由于补给持续,河道里生态反而显得良好。

位于右岸东不远处的昌平区污水处理厂

垂钓者

东沙河西桥
距离起点14.24km 当前海拔36m



行人跨河桥
距离起点16.66km 当前海拔30m

行人跨河桥

东沙河生态廊道

沙河寻古

沙河大事记

东沙河桥
距离起点17.97km 当前海拔33m

北沙河桥
距离起点19.35km 当前海拔28m

东沙河汇入北沙河,向东与南沙河汇合后流入温榆河

北沙河桥南
距离起点19.95km 当前海拔33m

轨迹记录结束

徒步溯源东沙河轨迹记录

徒步溯源东沙河轨迹图
小结:北京昌平东沙河的水主要来源于延庆县西二道河山区的多条支流。具体来说,东沙河上游有德胜口沟、锥石口沟、老君堂沟三条支流,这些支流在十三陵七孔桥上游汇合后进入十三陵水库。此外,在东沙河地下穿过京密引水渠后还接收来自昌平污水厂的净化补水,这部分虽是再生水,但由于补给持续,河道里生态反而显得良好。
东沙河起于十三陵水库出水闸坝,穿过朝辛路流经昌平新城滨河公园、穿过崔昌路、白浮泉公园(大运河之源遗址公园)、地下穿越怀昌路及京密引水渠一直向南经东沙河桥、路庄桥东最终汇入朝宗桥(北沙河桥)东侧的北沙河。水务河道里程12.2km,徒步轨迹里程约17.75km。
东沙河汇入北沙河后向东再与南沙河汇合至温榆河起点,温榆河向东南流经昌平区、朝阳区、顺义区最终汇入通州五河交汇处(温榆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北运河、通惠河)。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Halunai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