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西安> 冰晶光头山 寒夜鹿角梁 —2022.05.01重装光鹿跑兵冰 DAY1 光头山~鹿角梁

冰晶光头山 寒夜鹿角梁 —2022.05.01重装光鹿跑兵冰 DAY1 光头山~鹿角梁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冰晶光头山 寒夜鹿角梁 —2022.05.01重装光鹿跑兵冰 DAY1 光头山~鹿角梁

2022-05-22 21:55:15 6251
光鹿跑兵冰线路介绍
与鳌太相对的东秦岭大梁有一条可与之媲美的“光鹿跑兵冰”穿越路线,全程几乎都在2500米以上的山脊之上,那是仅次于鳌太大梁的秦岭第二大山脊,也被称为“秦岭第二龙脊穿越”。“光鹿跑兵冰”穿越,是从秦岭分水岭附近的鸡窝子出发,经光头山(2887)、鹿角梁(2700)、跑马梁(2660)、兵马营(2755)、冰晶顶(3015),一路徒步至营盘沟口。此线路全程40公里,累计爬升3500+,贯穿了东秦岭风景最秀美且最有特点的几座山峰。光头山至跑马梁段相对来说是比较成熟的徒步线路,从跑马梁开始经兵马营至冰晶顶路段人迹罕至,原始而神秘,风景相对来说更加秀丽,此路段基本没有明显路迹,全是循羚牛道前行,危险性也大大增加,需谨慎前往,结伴出行。
△线路示意来自于冰岩户外
△实际徒步轨迹示意

01.“光鹿跑冰兵”成行


去年五一一行五人走太白南南线路经历的一切还历历在目。本打算今年五一再约一次太白相关的线路,但是由于疫情反扑,再加上临近五一时的突变天气,太白线路从夏天又进入了寒冬,出于安全考虑,一年前的约定就此搁浅。老杨童鞋休闲钓鱼腐败去了,nana和张瑜便加入了这次的光鹿跑兵冰队伍。
光鹿跑兵冰这条线去年七月中旬在超越的组织下走过一次一日穿越,由于两头的暴雨天气,整个穿越用了近24小时,一行五人全部安全完成穿越。体验了这条线的绝美与狂野,快一年过去了还对它念念不忘。刚好这次机缘巧合就又选择了这条号称“第二龙脊”的线路,再去重装感受一次它独特的魅力!
队伍一行七人。壮志大哥,去年走一日线的队友,超级强,有着十八般武艺和七十二绝技,关键户外经验丰富,有他的加入和带队就像吃了颗定心丸一样心里踏实了许多。小符是去年太白南南的时候路上遇到的,有缘去年下半年开始经常一起爬山,体力也没得说。Nana和张瑜也是一起爬山近2年的老朋友,都比较熟悉,实力没得说。Nana的朋友“亲亲宝贝”去年东梁同行过一次,近两年也走了多次重装线路,实力也不容小觑。骆驼,混迹于户外圈十几年的老驴,虽然喜欢“示弱”,但是一点也不弱,有我在不可能让他半路掉队。至于我,是一个玩户外才两年多的不太菜的菜驴,体力和耐力有那么一点点,实力也算中等,至少对于走这条线路来说还是不虚的。
和老司机们一起爬山最省心,基本什么都不用交待,大家各自准备好三天的“衣食住行”,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和地点准时出现就行。

△三天的衣食往行

△出发前准备丨背包42.5斤

02.“泥战”冰晶光头山


春夏的秦岭气候多变,五月前后几乎经常在春夏冬之间随意切换,一遇到冷空气分水岭附近从夏天一秒入冬。4月29-30号秦岭山区迎来了一轮降水,分水岭附近不出意外地又下雪了。比较幸运的是降水在30号就停了,1-3号天气基本稳定,对于出行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消息。有了好天气加持,本次重装穿越也基本成功了一半。
1号早上八点左右就已经到了鸡窝子,半年没来了,还是熟悉的感觉。山下一片绿意盎然,放眼放去极度舒适。由于前一天的降水,刚进山的部分路段已经变成了水路,来了这么多次光头山,第一次碰到这种路况,算是多了一种不同的体验吧。

△光头山登山口

△骆驼,小符,nana,亲亲宝贝,张瑜,壮志,俺

△出发合影

前半程依旧是熟悉的拔高路段,只是比较湿滑,那些抄近路的小道在雨水的冲刷下已经泥泞不堪。由于重装,大家走得节奏比较慢一些,大约两个小时左右才到达拐弯处的水源地。从这里视野便开始开阔起来,回头看后面的光头山顶,一片冰晶世界展现在眼前。两侧箭竹林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挂,在太阳光的反射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宛若进入一个冰晶童话世界,周围的一切都在闪闪发光。也就是从这里开始,脚下的路已经被消融的雪水和山上的泥混合成泥浆了,一不留神一个趔趄就会摔成亲妈都不认识的小泥人。真的是行路难,重装上光头山遇到湿滑泥巴路更难!

大约快四个小时,所有人才踉踉跄跄到达红房子。从这里回望四周,美不胜收,在夏日的五月初还能看到山下四季如春山上冰晶世界的光头山,简直是运气爆棚。光头山的视野极佳,站在上面一览众山小,是名副其实的关中最佳观景平台。

到达第二个微波站院子开始休整补充体力,张瑜带了非常特色的长安臊子面。上一次吃还是在去年二杆子山顶,一晃差不多一年已经过去了,但是在山里面吃的那个味道还记忆犹新。这次重装在光头山顶还能吃两碗臊子面,简直比当神仙还舒服。


03.目之所及,皆是美好!

“酒足饭饱”收拾完毕,下午两点开始出发去鹿角梁。从第二个微波站到三岔口的下切路段视野极佳,四周风景怡人,低海拔的苍翠碧绿和高海拔的一片死寂以及过渡区的青黄不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渐变色的秦岭真是让人怎么爱都爱不够。

目之所及,皆是美好!树上和草甸上的冰挂交相辉映,和远处的群山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夏日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致,真的是幸运至极。如果此时配上许巍的音乐,感觉可以在这里屁颠屁颠地走个三天三夜。


04.漫长“修行”林场路

下到三岔路差不多用了1个小时。接下来就是四公里多的鹿角梁林场路。重装走这种平坦的大路脚底板反倒感觉有些不自在。鹿角梁北坡的林场路,路况比较稳定,风景也还行。

迂回几个大弯道就到了林场路的水源地,这里一年四季流动水源,冬天会冻成冰瀑,也是相当壮观。这次出行前其实已经下载了好多鹿角梁上水源的轨迹,但是因为没有亲自找过,保险起见还是和之前一样在林场路接了差不多五六升水提到鹿角梁。五六升水虽然没有多重,但是提在手里没一会儿就手指发麻,和背在包里完全是两种感觉。

05.去见你的路上,连风都是甜的!

到达漫沟第一个登山口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了,按照轻装速度,到鹿角梁需要最多1个半小时左右。但是重装的话预估两个半小时应该能到,只要翻过漫沟垭口顶,基本就没什么拔高路段了。

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漫沟垭口,沿途的高山杜鹃也悄然绽放了,垭口的箭竹林还是一片秋冬的死寂,竹子的根部已经开始泛绿,零星的叶子也从枯黄色慢慢转绿。箭竹也在温度的催化下努力绽放自己的青春,在一个多月后这里又是另外一个世界。

从垭口开始继续拔高,到顶的这一段看着不远,但是费了老劲了。一百来米的爬升,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顶。翻过垭口第一眼看到鹿角梁的时候,感觉路上一切的艰辛都值了。

翻过垭口到鹿角梁导航架这段算是鹿角梁北坡的精髓所在,和之前完全是两副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箭竹密布,怪石嶙峋,冷杉林立,路边的野花悠闲自在的随风飘荡。走在途中,完全是一种视觉和心灵和双重享受。

这段路虽然走了很多次,但是每次却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惊喜。路还是原来的路,只是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人在看不一样的风景罢了。

偶遇抖音朋友

晚上六点二十完成了最后的拔高,按预期顺利到达了垭口导航架。导航架附近已经搭了一二十顶帐篷,也遇到了提前一两天说要偶遇的水蛇大哥!垭口也渐渐开始起风了,冷嗖嗖冻得直哆嗦,西晒的太阳也显得无济于事。穿上羽绒服,套上冲锋衣,开始搭帐篷。

06.寒夜鹿角梁


走了一天大家都十分累,太阳下山后温度骤降,压根没有心思在外面活动了。凑合和骆驼小符三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煮泡面吃,小符的酸汤面闻的我直流口水,简简单单的泡面,三个人吃得却贼开心。

其实在帐篷里生火是一件挺危险的事情,一来如果空气不流通可能会造成CO中毒,想了想年初鳌太线出事的星芽,心里还是有些胆怯。二来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用气罐有可能会造成瞬间爆燃,如果运气不好整个帐篷可能都会被点着。

吃完泡面,各回各帐,没别的事情,只能假装睡觉。一晚上迷迷糊糊的没怎么睡着,半夜还一直刮风,贼冷贼冷的,真没想到五月的鹿角梁还可以这么冷。寒冷限制了我的行动能力,半夜出帐篷看星空银河的想法早早被抛到脑后,一心只想窝在帐篷里。骆驼也被我顺利拉下水,费了老大劲背上来的相机和三角架只在安静地躺在包里。

美好的一夜在风声中度过……

DAY1 THE END

两步路的文本编辑器太拉垮了,照片添加批注太麻烦,基本没加,老驴都知道是什么地方,凑合看一下,也可以去公众号“很水的生活”查看舒适版。

两步路ID:沉默2019(查看相关轨迹)

户外有风险 出行需谨慎
秦岭是我爱 环保靠大家
请文明游玩 随手带垃圾下山
80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沉默2019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沉默2019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