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大理> 大理苍山兰峰-入坑第一步 老驴的狂欢 小白的求饶

大理苍山兰峰-入坑第一步 老驴的狂欢 小白的求饶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大理苍山兰峰-入坑第一步 老驴的狂欢 小白的求饶

2024-09-11 21:25:33 13577

相关轨迹:2024-09-04 05:56:38

回想起我这20岁以来最为勇敢的一次行为 是在没有任何户外经验的情况下(有深度运动基础) 15小时登顶苍山并成功下撤 沿途的风景也让我爱上了登山 打算入坑并一步步成为老驴 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二刷兰峰登顶照 下次再来苍山准备重装连穿9峰

1.1 关于我

我出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城市中 没有怎么接触过大自然 城市里没有孔雀大象 没有吊脚楼 只有一座座钢筋构建成的水泥房


海拔1450 不算是个优势 从小喜欢运动 尤其足球 所以大学去了英国拉夫堡学习体育管理 毕业后想当一名体验人生百态的背包客

我的城市-西双版纳州景洪市


1.2 启蒙之路


在一次旅行途中 临时起意登上了香格里拉的一座无名山 垂直拔高最多150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 通过自己走路登上山顶 云南的云 很美 一朵一朵 连到山边 俯视着山底的草甸 一切都变得那么渺小 弯曲的河流包裹着草甸 沿途的牛羊 贪婪地啃食着杂草 他们生于自然 也归于自然 那是山间给予的馈赠 


我爱上了在户外的生活 与泥土 草木 岩石为伴 从此在户外的路上永回不了头

香格里拉纳帕海旁边不知道名字的山



2.1 第一次登顶兰峰-起因

之后到了大理 朋友说不如爬爬他家乡的山-苍山 (海拔4000m 相对高度2000m)属猴的我不可能和大多数游客一样乘坐缆车 最后打卡下山 想要当一个小众的人必须得找到一个纯纯的野路线 没有任何人工痕迹 不找向导 这也意味着危险 当然 如果你不愿意为它而付出 无论如何也不会被它接纳

2.2 第一次登顶兰峰-准备


装备方面:

-鸟家硬壳

-迪卡侬防水裤:99

-迪卡侬鞋子:~300

-迪卡侬背包:299

我愿称迪卡侬为户外的优衣库


剩下的装备全是当地美团上购买:

-半指手套:15.9

-登山杖:19.9

-面巾:9.9

-钓鱼头灯9.9


此外每人5瓶佳得乐 若干压缩饼干 三明治 士力架


2.3 人生的第一次登顶-兰峰

凌晨4点 前往山脚路上的车开到最大限速 周围的路灯飞快地后退 放着蓝莲花 音量调到最大 一个没登过顶的人幻想着以后能登顶幺妹峰 走完狼塔C+V 鳌太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我对自由的向往~

上山前的最后一次自恋 海拔1900

开头第一关(总路程1/16):

沿着水管拔高大约500m 总路程为1000m 灯照看不到路的尽头 漆黑的后面是漆黑 楼梯的后面还是楼梯 途中有伙伴肠胃炎上吐下泻 为了安全让他下撤 我们只剩下两人了 在继续爬了1个小时之后 这一段劝退路段才结束

天亮了 阳光给予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经过林地 可能是有新鲜感所以没有感到漫长(路程3/16)

爬上乱石堆

到达目的地一半(总路程1/4) 大平台 海拔3200 在这里吃了点路餐 休息了大约半小时 接下来的路段才是对新手折磨的开始:无数的乱石堆 形成阶梯状地往上长 唯一能扶着的是两侧被雨水滋润过的青苔以及泥土 竹林像卫兵一样挡住往前的道路 我要穿过只能被竹子拍打脸颊 抬头望不到山顶 只有太阳在头顶烘烤着我 还好8元的红河让我鼓足了勇气 之后我再也找不回那个味道了 这种不冷不热的环境中导致我出了许多汗 再加上怕竹子擦伤不敢脱下硬壳 这为我之后的失温埋下了伏笔

穿越竹林 往上爬 大约600米垂直高度

中午12点 到达了黑龙潭 这是一个休息点 潭的后面是一个山的垭口 风跨过山顶再下降的加速度导致了这里天气变化很快 分不清是云还是雾 极快地刺进我的身体中 冲锋衣直言招架不住(可能是我妈天天拿洗衣机暴力洗 导致防水涂层消失)衣里面的汗与风来了个两路夹击 我成功地丧失了行动力 周围没有背风坡 只能迅速地换了件干衣服 并把一次性雨衣塞进我的硬壳里 这才勉强活了过来 待吃了士力架补充能量后 我们决定继续启程 前往下一个关卡

黑龙潭 (海拔3800)还是很出片的~

沿着路继续往前走大约100米 突然间豁然开朗 源源不断的溪水 树林 左边是背风坡 这是个绝好的露营地啊 下次一定要重装来这里露营

再自恋一下

山上的溪水争先地往下流 高低落差使其形成了瀑布

想要看到兰峰 还需要过掉最后一关 爬山图片上的悬崖 上到乱石堆后有两个选择:绕10分钟的路或者垂直爬5米高 同伴选择了绕路 我当然选择了后者 属猴的天赋在此展现开来 先上去的我又可以悠闲地品尝红河等待伙伴了

爬上悬崖俯瞰双龙潭及洱海

之后便一马平川 一片视野开阔的草地被浓雾包围着 我想 我们已经到达云层之中了吧

偶遇的驴友 以及看不到的远方 快登顶了吧

慢慢地 上了无数坡 最后才意识到 我已经在山脊上 两边包围着浓雾 看不见底 只能看到10m之内的路 沿着路走了几分钟 爬上了乱石 才刹那见发现 我已经到达兰峰了 无数的欢喜感叹集齐于一声 我也想像纪录片《14 peaks》里一样说 “妈妈 我做到了”

与同伴合影

属于自己的照片


可惜

吹不了下关的风

品不到上关的花

看不到苍山的学

等不到洱海的月


也来不了一瓶风花雪月 只能再赏自己一根美味红河后 草草下撤 原路返回 一路上看着自己已经克服的挑战 心中很为自己感到骄傲 登顶时间14时30分 到山脚已经19时30分 待到第二天起来下床时才发现 上山是累 只需要休息就好 下山的肌肉和膝盖 已经承受太多了 腿上肌肉连着痛了四天 才恢复如初 自从这之后 我打算记录下我从小白一步一步成长最终到老驴的过程 并保持一月至少两次的徒步或登山 走遍无数山河 了解世界

05:30上山 19:30下山 用时14小时 难忘的经历!


3.1 总结

这次本可以规避的风险很多 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成功地踩了很多雷 还好我一周踢三次足球让我有充足的耐力和平衡 否则不会这么顺利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 我有以下总结:


缺点:

1.需要备齐保温毯

2.多穿衣多脱衣 热了脱冷了穿 及时排汗

3.提前找好水源补给点可以节省很多重量 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4.路餐全是压缩饼干和士力架 没有油水 食物有热的会是雪中送炭 一日往返徒步可以带自热食品 高油高脂肪的效果最好

5.如果遇到任何特殊情况 一定要及时下撤 生命安全第一

6.体能没有分配好 下山连续没有休息导致肌肉过度劳累

7.应配备口哨和红色的灯,如果等待救援时可以更快被找到


优点:

1.失温时及时换了干衣服 以免进一步恶化

2.衣服裤子和备用的较为齐全和适应当地天气

3.提前在两步路上规划好了路线 以不至于迷路

13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人已赞赏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杨秉润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杨秉润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