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太原> 重启朝台路。再赏美景,再听如神如画的神奇故事

重启朝台路。再赏美景,再听如神如画的神奇故事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重启朝台路。再赏美景,再听如神如画的神奇故事

2024-05-25 21:50:04 6092

朝台,是指佛教徒到五台山朝拜五位菩萨的宗教活动。我们沿着佛教徒所行走朝拜的路线进行考察和许愿,倾听一些如神如画、蕴藏深厚的传奇故事,感受我国的大好河山之美,感恩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也可以叫做朝台。
今年的夏季朝台活动来的特别早,5.1假期刚过,就有驴友蠢蠢欲动组织朝台。这是因为今年的天气热得特别早,还不到“入夏”,气温就开始飙升,上升到了三十二三度。爱美的姑娘穿起了裙子,年轻的小伙穿起了裤衩背心。由此,每年一次的驴友朝台活动也往前靠,提前到了5.1过后。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组成,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3058米。每座山峰上都供奉着一位文殊菩萨,因此朝台就是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登上这五座山峰,分别拜见五位文殊菩萨的一个过程。
因为去年我们老两口曾随驴友大部队进行过一次朝台,分别朝拜了南台、西台、中台和北台,外加朝拜了古南台,后来因为实在走不动了,走到了东台脚下,眼瞅着东台山顶却上不去。返程的车已等在山下,时间也不允许,只好作罢。今年的朝台,我们就把重点放在了朝拜东台,外加行走南台和观赏考察沿途的几个寺院,权当玩耍,自称“乱朝”。几位随同的老驴,曾多次朝拜过五台山,怎样走已无所谓,因此领队半夜鸡叫,主要满足了我之心愿。
6个人组成小分队,信步而行,其乐融融。

                           白云寺的传说
 
白云寺,始建于唐代,是五台山四大名寺古刹之一。享有“南有九华金鼎寺,北有五台白云寺”的美誉。金鼎寺在安徽池州九华山,不提。白云寺供奉着享有全国17米高的千手千眼佛像,是全国高僧和贤达信众前来云聚、参拜、礼佛的首当寺院之一。
传说,古时候,太原有一位七品道台,母患重病,久治不愈。有一日,梦中有高人点化,“向北,大山深处,白云落脚的地方,有一位骑驴的老妇,能治其母之病”。道台便带其母北行,吃尽了千辛万苦,走到五台山一个地方,远远望见有一位老妇骑着驴在白云间行走。道台带病母赶忙向其走去。老妇问:“你们要去哪里?”道台便讲了梦中的故事。老妇取出杨柳枝,举背抬手在道台的母亲身上轻轻一划,道台的病母立刻痊愈。道台取出银两欲感谢老妇,老妇却化作一团云缥缈而去。道台恍然大悟,后来就在白云飘渺处建了一座寺院,取名白云寺。并每年前来朝拜。

                          佛母洞的由来

佛母洞,又称千佛洞,是供奉释迦牟尼佛的洞。五台山的佛母洞,分内外两洞。外洞大而明,内洞小而幽。外洞与内洞中间,有一个扁圆形的孔穴,极像人体的那个,所以神而奇。内洞,可以容纳5-7人。内洞的洞壁上,山岩经过融化,产生了许多石笋和钟乳石,犹如人的心肝五脏。洞又呈葫芦状,所以有人便称其母腹。
传说,在一个春夜,佛母摩耶夫人在睡梦中梦见菩萨乘白象从空中走来,从右肋进入她的腹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怀孕。随生太子释迦牟尼。太子的诞生也是从她的右肋而出。
由于五台山的佛母洞,与佛教圣经所记载的佛母洞十分吻合,后来便有人把所发现的这一灵迹称为佛母洞。入洞,即为“投胎佛母”;出洞,即为脱胎换骨、“佛母重生”。不过,由于洞穴太小,可容纳人有限,有一次游客在洞穴中发生缺氧事件,现在这个洞穴已不再让人进入。

                           登南台顶

太阳向西滑落,天空中开始打雷,微微下点雨。气温还是很高,一点也没有向下降的意思。背着沉重的登山包向高耸入云的南台顶沿小路向上攀登,真不是件易事。驴友顺满脸涨的通红,每走一段都要歇下来用登山杖朝身后把沉重的包撑起来,站在比较平缓的山石边,大喘气。
正逢南台顶有全国驴友举行朝台登山大赛,浩浩荡荡的登山队伍从南台顶上往下跑,人流如流水泻,十分壮观。有年轻的驴友见我们几个老驴背着很沉重的包向南台顶攀登,不时给我们打气:“加油!”“登山朝拜,心想事成”“阿弥托佛”。我们也用同语相赠对方。
有一位来自云南的少数民族美女从后面追上了我们,向我们打问山西的名胜美地,我们如实相告。这时候,天空飘来一团云,马上有雨点落下来。山里的天像个娃娃脸,说变就变。雨不是很大,不需要穿雨衣,但能够打湿衣服。我们一起在大树下避雨,相互谈得很投机。
这位美女,是一位独驴,驱车来晋已经很多日子。听说朝台能消灾免难,便驱车独行来五台山。过去几日,已朝拜了东台、北台、中台和西台,今天是她朝拜的最后一台。我们衷心祝福她能“心如所愿”“取到真经”“快乐返云”。
南台顶,又名仙花山。海拔2485米。“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其山势像一匹骏马静卧于山巍。隋文帝时新建,明成化年间重修,有晋王、颍国公等游记碑。正殿五间,为文殊殿。内供智慧文殊,殿前有文殊画像碑。

               在狮子窝高山草甸徒步

太阳从东方一点点升起,红日划破夜空,把地处大山脚下的水草塘村一点点照亮。


吃过早饭,我们从大南庄村出发,途经金阁寺,向狮子窝山顶攀爬。
相传,很久以前,文殊菩萨乘仙狮从佛国印度而来,行到五台山一道岭上,仙狮驻足不前,在山中大吼,并用前爪刨地上的土。文殊菩萨知,这是一块佛地,便设一道场,起名“狮子窝”。明万历二十六年,这里始建寺院,现存10千米琉璃佛塔,弥足珍贵,是五台山现存唯一古琉璃塔。塔座为石砌八角束腰须弥座,座的上下采用浮雕工艺雕仰佛莲花瓣,束腰浮雕采用动植飞谐图案。座上13层为八角密檐式塔身,高35米。1至4层,可入塔内眺望。内置佛像,造型古朴。
高山草甸,是五台山的基本形态。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在高原和高山上的草,植株低矮、密集,如平坦的植毡,营养很丰富。古往今来,每年6月,这里都要举行集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届时会有北方数省的骡马牛驴聚集到这里,进行交易。据说,清康熙皇帝来到五台山,看到山上森林茂密,怕有刺客隐匿在山中,便下令用箭向四面射界。凡箭达之处,须将树木砍伐殆尽。树砍草生,五台山就变成了宽广无比的天然牧场。到了乾隆年间,五台山的牧场不断发展,演变成了全国最大的大牲畜交易地,于是附近数省就有人到这里来“寄坡”。“寄坡”的意思是,夏天把大牲口赶到这里,将刚买下或卖不掉的大牲口寄存到老百姓家里,出一定的“寄坡”费,到了秋季,牲口养肥了,再牵回去,不误第二年下地干活。
狮子窝山下是一片松树林。笔直的树干,葱郁的松叶,阳光从密密麻麻的松叶间挤入树林,落到绿茵中,最后逃得无影无踪。
穿过松树林,便是一望无际的狮子窝高山草甸,整整走了一上午,我们还没有走到狮子窝山顶。山坡上,到处都是牛群、马群,煞是好看。不断有巨石裸露在山坡上,像守卫山坡的卫士,披着铠甲,手持利器。

                 赏奇异珍宝——清凉石

清凉石,又称歇龙石,现存于五台山清凉石寺。长5米,宽2.6米,厚2米,是五台山的镇山之宝。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以来,就受到诸多皇帝的高度重视,曾有武则天,唐玄宗、代宗、仁宗,金宫颜亮、元忽必烈,明神宗,清圣祖、**、高宗等,下旨令工匠对清凉石寺进行修善。
相传,文殊菩萨为了解救遭受酷热的百姓,把自己变化为高僧到东海龙宫借宝。最终选择了一块大石头。这块大石头便是“歇龙石”,只要往上一躺,便会遍体生凉。文殊菩萨将这块大石头变小,装入袖中带回。五台山瞬间变得气候凉爽、植被繁茂。这块石头上,有天然佛文,记录着石头诞生的时间。据考证,这块石头已有25亿年的历史,来自于远古海洋,只是不知是何人用怎样方法将巨石运输到这里。

                   拜谒东台顶之感悟

东台顶,又名望海峰,海拔2996米,是五台山观日出的绝佳地,有诗曰:
迢迢云水陟峰峦
渐觉天低宇宙宽
东北分明观大海
西南咫尺望长安
      --宋丞相.张商英诗
东台顶寺院,隋文帝时始建,元代重修时取名望海楼,明嘉庆年间重建,后又毁,现台顶建筑基本为新建。台顶建有笠子塔,远处可见,十分醒目。据史料记载,宋宣和年间,代牧赵康弼同慈化大师异人入那罗延窟,留下笠子,后人在此处建塔,取名笠子塔。现笠子塔为砖石结构水泥构筑,高6米,内设龛门,可出塔观望。每层均设文殊菩萨像,用不同材质塑身。正面为大佛,四周各设小佛,可转塔朝拜。我们登上塔顶,均绕塔一周,自祝亦能心想事成。
塔后面为正殿和配殿,供僧人和信众做佛事。人很多,熙熙攘攘,走进殿内,须相互礼让侧身通行。这是因为,每一个信众都想用“正念”“正心”“正行”,改变自己的命运,殊不知到头来多还是一场空。2015年8月15日,有我国书法家协会中央机关分会、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东城区书法家协会数人共同为五台山南台顶敬献了一通碑,正面上书:“中华禅诗文化碑”;背面上写:
随缘淡泊修性空
逐梦今生又相逢
笑问方家何烦恼
全在心头一念中
正好诠释了朝山拜佛之人的心态。人世间,充斥着各种诱惑、欲望和困扰、烦恼,一不留神就会陷入困境。如何摆脱困境?首要之,是靠自己的精神和心灵。《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如果说佛教也是一门科学,那这种教化的核心便是:“心端正坚固,不迷惑,有定力,节制,忍耐,有毅力,包容坚忍”。
愿我们每个朝山拜佛者,都能如心所愿,取到真经,心想事成。

                   普化寺--普化众生

在五台山长途公共汽车站旁,有一个寺院叫普化寺。由于我们所购的票是2.30,而我们所到达的时间是12.30。还有2个小时,与其傻傻等着候车,还不如到附近的寺院去转一转,于是我们就选定了普化寺。
普化寺建于五台山仰天大佛之下,是五台山寺院群建造比较晚的一座寺院。早年,我曾多次朝拜过普化寺,知普化寺供奉着**缅甸玉佛,十分珍贵,也是朝山拜佛必拜的寺院之一。
进入寺院,首先让我们惊叹的是寺前高大影壁。影壁长15.6米,高8米,是五台山寺庙群中最长的一道影壁。影壁中间镶嵌有三块圆形石雕,正中为“福禄寿”三星,左右分别为“文王别子和渭水求贤”。
三幅圆形石雕意味深长,石雕无语却胜有语。
从南门入院,迎面是天王殿,两侧对联:
昄依三宝极乐地
遵守五戒未来天
殿门两侧是:“**常转”。
人欲无烦无恼,必须遵规守矩。
砖石两侧,还有孙悟空大闹芭蕉洞、盘丝洞、无底洞、琵琶洞,牧童吹笛、羊倌放羊、牧人赶像、老人骑驴等神话故事,可谓雕刻艺术佳作。
1996年,山西社科院崔正森和著名摄影家李安宝发现,普化寺后面的山脉,静卧着**长达3000米的大佛,两臂直伸,双手作弥陀状,双眼仰天直视,两腿平身,更增加了普化寺的神秘感。
邂逅五台山的绝美风景,倾听蕴含深厚的传奇故事,愿普化寺能普化众生,为人类文明、人间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48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人已赞赏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文心殿(郭宁虎)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文心殿(郭宁虎)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