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安全地涉水过河?
如何安全地涉水过河?
2024年6月2日,一户外团队在台州市黄岩区布袋山石人峡涉水过溪时滑入急流被冲走,看了网络上流传的现场视频,其结果令人痛心与惋惜。
户外的景色虽好,可没有什么风景值得拿生命去冒险。如果在不得已时需要过河,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巧可以在关键时刻保障生命安全。
一、分析和评估过河的可能性
●流速
可以观察波纹、浪花的大小,或者河面漂浮物的移动速度判断流速。
可从声音、深度、宽度、坡度等方面粗略判断。如果河道较宽且平缓,流速相对较慢;若河道较窄,或坡度较大,水流的速度通常较快。
通常,上游河段流速最大,中游河段流速较小,下游河段流速最小。
●水深
岸边与河中央的水深有时会差别很大,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来判断水深。
一是通过观察判断,能一眼看到底的河流,才可考虑渡河,否则就要慎重。或者用木棍、登山杖等测试水流深度。
二是通过声音判断,往河里扔个石头,若石头触底的声音清脆且短暂,则水相对较浅;若声音沉闷,或用时偏长,则水较深。
如果水深及大腿且流速较快,则不建议渡河。
●水温
水温过低可导致抽筋、失温、冻伤甚至直接威及生命。
在低于体温的水中,人体丧失热量的速度要比正常情况下快25倍,发生急性失温症状的情况更是比在陆地上大许多。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在10℃的水中, 10分钟失去自主运动控制能力,15分钟即会出现不受控制的全身颤抖,30分钟就会丧失意识。
人在冷水中的预期存活时间

渡河时可能要比预想中耗时得多,因此一定不要低估渡河时间。如果水温过低,千万不要轻易做出渡河的决定。
渡河前先问自己以下问题

如果大部分都是左侧的答案,则渡河将面临很大的风险,建议不要渡河。
二、合理选择渡河路径
河流通常都是蜿蜒的,找到合适的过河地点,避开隐藏的危险,是安全过河的第一步。一般情况下,河流弯道后相对宽阔、平直、水流较浅且流速慢、落差较小、无障碍物的地方是比较理想的渡河点。
三、合理选择渡河时机
河流都具有季节性,不同的时间段会影响水量大小。
对于有冰川融水的河流,清晨气温低,河水流量相对小,是最好的过河时机。随着气温的升高,午后的水流量会加大,过河难度与风险也会增加。
对于由降水为主要影响因素的河流,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如果过河前当地或上游地区有持续性的降雨,则应慎重评估过河的可能性,尽量减少或避开过河路段。

四、渡河前准备
①涉水前重新整理背包,避免顶部过重。确认身上所有的零碎物件(手机、小挂件、对讲机等)都放进背包内,并给背包做好防水处理。
②将手机、对讲机等电子设备,以及备用衣物、羽绒服、睡袋等重要物品装入单独的防水袋中。
③到高处或远一点的位置更全面、准确地观察水情。
④过河前解开背包的腰带、肩带,以便在水中随时可以脱离背包。
⑤任何时候都要穿鞋过河并绑紧鞋带,可脱掉袜子、拿掉鞋垫,尽量穿溯溪鞋;有雪套最好戴上,可起到保暖的作用。
⑥做好上身保暖。如有扁带或绳索,可制作上身安全带。
⑦脱掉外裤或卷起裤脚,以减少阻力。翻出衣裤口袋,防止河水进入,增加重力。
⑧准备登山杖或木棍用以支撑,登山杖应去掉阻泥托,以减小阻力。
五、渡河技巧
(一)不涉水渡河(旱渡)
旱渡指从河道中的石头或木头上踩过或跳过,通常不会湿鞋,这种方式需要很好的平衡力、灵敏度和不错的运气。
以踩或跳石头过河时应选择稳固的石头,可以用登山杖、木棍或脚进行试探,石头不稳、石头之间跨度太大、有湿滑的苔藓、石头为斜面等情况则不可用此法。
搭建木桥或通过已有的旧桥时,也应检查其是否稳固,若桥已腐朽或损坏,或承重不足,则不能通过。
过河中若不慎摔倒,存在受伤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性,如果自身的体力、经验不足,哪怕湿鞋而渡也不能冒险。
(二)涉水渡河
涉水的风险相对较大,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应注意以下这几点:
-
过河时要面向上游,以免膝盖打弯。
如遇水温过低、跨度较大的河流(尤其是冰川水),要有应对队员失温的准备,在过河时注意上身保暖,两岸都备些食物、热水。
如果单人渡河,水深可至小腿。
如果三人或以上渡河,水深可齐及大腿。
如果水深及腰部,即使是团队渡河,风险和难度都很高,建议另找路线,如果仍然要渡河通过,则应使用绳索保护。

六、常见渡河方法
单人式、双人式、抱团式和纵队式仅适用于水深在大腿以下,且水流较缓的情况。对于水深及腰,或水流湍急的河流,须采用绳索保护过河。
(一)单人式
渡河时要面向上游,以免水流的冲击力使膝关节弯曲。最好用一根长竿或登山杖支撑在水的上游,移动脚步要稳,不可交叉迈步。

(二)双人式
两人渡河时,双手互相搭在对方肩上抓紧形成支撑,一人面对水流方向,以横渡的方式过河。不要同时移动,要在伙伴及自己的一条腿稳固之后方可移动另一条腿。

(三)抱团式
三人互相搭在彼此的肩膀上,以三角形站立,体力最好的站在下游面朝水流,体力次之的背朝行进方向,另一人面向渡河的方向。
以此方式渡河会有两个人的膝关节面临水流冲击,宜控制好移动步伐,并做好相互支撑以克服。

(四)纵队式
纵队式过河应同时面对上游方向,打头的人可手持长竿或登山杖作为支撑,后面的人抓紧前一人的身体,以横渡方式移动,根据前面队友的节奏缓慢行进。

(五)拉绳过河
适用于水流湍急的区域。方法为挑选水性好、能力强的人作为先锋队员和收尾队员,先锋队员在其他队员的保护下先渡河架设绳索,其他人员在先锋队员和收尾队员的保护下顺次通过,最后由已渡河人员保护收尾队员渡河。
架设绳索时,可以用稳固的石头或树木做锚点,可用布林结连接,先锋队员也可采用布林结连接。
布林结被称为绳结之王,特点是易结易解,变化多样,安全性高。基本的布林结系法如下,多余的绳头可以沿绳身反穿回去,也可以在绳圈上打一个防脱结。要点口诀:小兔子钻出洞,绕树一圈又回洞。

第一步:设置保护点,先锋队员过河架设绳索
将绳索的一端固定在河岸一边的大树、巨石等稳固的物体上,先锋队员将自身的安全绳系在绳索上,其他人员在做好自我保护的情况下,根据先锋队员的速度控制绳索保护先锋队员过河时的安全。一旦渡河者滑倒,岸上的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局势,避免其被水冲走。
渡河者可采用斜向水流下游方向前进,若绳索富余,可由另外一位保护者拉起横向绳索构成三角形保护,如发生滑倒,以便把渡河者紧急撤回。
先锋队员过河后,以大树或巨石作为固定锚点,用布林结固定,然后收紧绳索。
架设绳索时,切忌将绳索与河面呈90度,否则渡河的人到了河中间容易被水流冲击力困住,形成“死亡V”。绳索最好应跟水流呈45度以上,以便渡河者出现状况时可顺着绳索滑到对岸。
第二步:两岸队员进行保护,中间队员过河
先锋队员要选择安全的上岸地点,避开难以攀爬的陡峭河岸。
中间队员将身上的简易安全带与渡河绳索连接,过河时处于绳索下游,面对上游,防止失去平衡时被绳索绊倒。在两岸保护者的控制下,顺次过河。
过河时,应确保背包的腰带和胸带已解开,一旦不慎摔倒,可及时摆脱背包的束缚,防止被包困在水下。如果担心背包丢失,可用辅绳制作抓结连接背包和主绳。

第三步:收尾队员渡河
收尾队员拆除一端的固定点,系好安全绳,在已通过队友的保护下过河。保护者同样可拉起横向绳索构成三角形以便更好地保护,其中第一个人的承重力量最大,第二人随时做好准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重要提示:
1.在户外尽量不要选择涉水渡河,宁可绕路十里,也不冒险急渡。
2.渡河时要合理评估,准备充分,保障措施到位。
3.组织渡河者最好有激流救援的能力。
涉水渡河要诀
合理评估,准备充分。
物资防水,解开包扣。
面向上游,适时而动。
上身保暖,下身减阻。
穿鞋脱袜,巧用支撑。
急流慎渡,绳索保护。
给火勺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