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魂解惑:如何从徒步小白逐渐进阶?
诚然,户外圈不乏初次徒步
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匹的合理路线,
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经验、锻炼体能,
才是小白进阶的理智之选。

一、单日徒步
顾名思义,单日徒步即无需在外过夜,
从出发、徒步到回家
一天内就能完成的入门级“轻装”活动。
因为耗时较短,适合随心走起,
对于平常疲于工作的打工族来说尤为友好,
可周末一天徒步锻炼,一天充分休整。

特点:
线路位置——单日徒步线路多为城市里的森林公园、或城郊小山、健身步道等。以北京为例,阳台山、香巴拉、香植穿越、京西古道等皆属于此列。
装备需求——因当天往返,无需重装,对完备要求并不太高;沿途基础设施完善,有些甚至有小店或路边摊可以补充水、零食等。
不过为了能有更舒适的徒步体验,以下装备仍必不可少:
一个20升左右的小背包、一双舒适的徒步鞋、排汗或保暖的户外衣物、当天所需的食物和水、头灯或手电筒等照明工具。此外,护膝和登山杖也是安全长久户外的必选之项。
危险系数——这些线路大多比较成熟,路迹明晰,相对轻松安全,一般不超过20公里。对于入门者而言,相对于经验和装备,这些线路对恒心和坚持的要求会更高。此外,单日路线虽然一般对体力要求并不太高,但好的体能更能保障行程顺利,同时也能有余力欣赏途中风景。
请注意也有一些单日线路难度和风险系数较高,需在出发前详细了解线路情况。
单日徒步很适合作为日常锻炼,途中也可体会自然野趣,并结识户外伙伴,分享户外经历和经验。
小白建议跟随有经验的朋友或有正当资质的当地户外俱乐部出行,切勿单人贸然出发,以免遭遇迷路等各种意外风险。

二、2~4日小长线徒步
超过一天的小长线徒步意味着需要在外过夜,
你与山野的接触也由此更为深入。
进阶到这个阶段,
你需要储备更多户外知识,具备更好的体能,
同时,也将拥有更多的选择。
特点:
线路位置——2到4天的徒步路线中,较为经典的大多位于中东部地区,如小五台、大五台、武功山、南太行、船底顶等等,它们虽然位于远离城市的山区,但相比于西部的深藏崇山峻岭之中,相对容易接近,海拔也并不太高,徒步距离一般在50公里以内。
装备需求——相比于单日徒步的随心随性,小长线所需装备专业度要求更高。
选择一款有专业背负系统的登山包、防水性能更强的专业徒步鞋,及靠谱的速干、保暖、防风三层衣物等,不仅可以更加省力、保持身体舒爽,提高徒步舒适度,更可能关乎性命。
若是线路沿途有食宿点如武功山、南太行、大五台等,装备负担会响应减轻;若无落脚点或意欲露营,还需准备合乎季节、温度的帐篷、睡袋和防潮垫露营三件套,以及锅具、炉头、气罐等开火用具。
危险系数——越是深入山野,所经路径越是原始难行;此外,时间和距离的增加,遭遇恶劣天气及意外情况的概率大多也会随之增加,因此走小长线对体力和经验的要求也会相应提升。
这就需要我们在出发之前充分了解线路情况,合理安排每日行程,并提前了解当地天气状况,尽量避免恶劣天气,尽可能降低危险系数。
初次体验山野过夜,身体或许没那么舒适,但相信这种远离尘嚣、直面繁星闪烁的自然体验,一定会让你铭记于心,累并快乐着。

三、5日及以上的长线
长线徒步是对体能、经验和意志的综合挑战,
也将引领你进入鲜有人烟的秘境,
见到各种常人难得一见的壮丽风光。
线路位置——一般位于远离城市的崇山峻岭之中,如秦岭、天山、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以西部地区居多,有距离长、海拔高、天气变幻无常、路径多有不明显处、某些路段穿越无人区、没有信号或信号及弱等特点,
经典线路如川西的贡嘎环线、亚丁大转、洛克线;西藏的珠峰东坡、希夏邦马;新疆的乌孙古道、狼塔线等。
装备需求——线路更长更复杂,也意味着对装备的需求更专业。在小长线基础之上,防水袜、防水袋等应列入必须之项目,保暖帽、保暖手套等也应视线路情况备用,太阳能板或足够的移动电源,以及手台等无线通讯设备在无信号的地方也是必须。
总之,我们需要根据线路具体情况明确所需物资,并合理取舍与搭配;若是重装前行,还需根据个人能力进行充分的轻量化计算和轻量装备升级。
危险系数——海拔高、时间久、路线长、无人区……长线徒步的固有特征意味着遭遇各种突发状况的机率大大增加。
这就要求我们在拥有在与之相匹的体能、经验和装备之外,更要充分掌握各种突发状况如失温、中暑、高反、迷路等的辨别和处理方式,并充分做好紧急情况预案和备选线路方案,以便意外发生时能快速自救或救助队友。

四、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深入荒野,才能真正明白此中之意
——王安石诚不我欺。
雪山冰川、高山湖泊、原始森林、高山草甸等
自然风光不断刷新我们对美的认知。
山里没有灯火通明,却有漫天繁星;
没有手机信号,却有队友左右相伴,
这种暂短抽离生活烦扰的体验,
会让我们回归最初的纯粹,
并在出山之后依然念念不忘。
当户外逐渐成为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方式,
走过千山万水的高手们
会开始不满足于已有成熟线路,
继而深入群山更深处,
去开发全新的线路。
此前,民间组织发起的大横断项目曾在2016年至2018年组织三个无人机航拍小组,以上万公里行程,首次对大横断区域的标志性景观进行了系统航拍,以全新视角对横断景观进行全面解读,并规划了中国第一条国家步道——横断天路,这条线从云南大理出发,穿越虎跳峡,跨越稻城三神山,并连续绕行贡嘎山、雅拉雪山,向北直达迭部扎尕那,纵穿横断山腹地,直达甘肃合作市,全长2230公里……

这是属于勇者的征程,
也是国内户外圈不断探索发现的例证。
相信未来会有更有成熟规范的线路涌现,
让我们与自然有更深入同时也更友好的接触,
也希望每一位热爱自然的人,
在走进山野的同时,都能谨慎出发,
坚持安全至上,同时用心呵护自然。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叫我乌木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