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日喀则> day 23 与布达拉宫齐名的扎什布伦寺
day 23 与布达拉宫齐名的扎什布伦寺

day 23
家庭单位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一年过的很快,但感觉好像是只过了一天,然后重复了364次,生活是那么的麻木。
但自从这次出来,每天都是新鲜的,都是精彩的,很喜欢这种每天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样的人,会发生什么样的事的不确定状态,生活真的需要期待感。
日记一拖再拖,不是不想写,也不是没话说,真的是每天都很充实,从小生活习惯不好睡得晚,一躺下拿上手机没两分钟,就困的打瞌睡,实在抱歉,这两天吃得好,住得好争取多补上一些。
今天就逛逛这后藏地区的中心日喀则市。



新城区建设的有模有样。


老城区有那种浓厚的传统藏族气息。
哪里都有土豪。

看当地藏民排队吃这家藏面,我岂能错过!

被搀这来吃藏面的老寿星。

我不做评论,也不敢做评论的标语。

扎什布伦寺山下的村子遛弯。
如同布达拉宮是****的行宫一样,扎什伦布寺是班禅活佛的行宫,在西藏政教合一时期是整个后藏的统治中心。

扎什伦布寺不止建筑群众多,后山也是他的一大亮点。每座殿都是庄严肃穆,房顶金光闪闪。阳光不及之处却给人一种肃杀冷冽的气息。


扎什伦布寺的强巴佛殿里的强巴佛像是是藏族工匠巧夺天工的杰作。强巴佛称作未来佛,里面不能拍照,进入强巴佛殿之前,需要敲响头顶的那个钟。铛一声清脆悠扬,提醒每一位到来的人,佛自未来。
强巴佛殿前的地板上镶嵌的羊脂玉、绿松石太多了。这种玉石确实让我震撼。门锁这种小物件都在时时提醒我们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和至高地位。




比起****的行宫布达拉宫,这座班禅额尔德尼的行宫扎什伦布寺就冷清了许多。



也许是旅游淡季,游客稀疏,没有导游的滋扰,也因此多了一份寺院该有的恬淡宁静和肃穆无为,想起大昭寺的摩肩接踵真是两个极端。







出了扎什伦布寺,逛逛日喀则的集市,其实赶集也是我最喜欢干的一件事,物资丰富,价格便宜,适合我这样的老百姓。


途中遇到的日喀则警车,放我们大陇县,都是西门口玩扑克的大爷开的,用这玩意当警车太低调了吧,我就想遇到个骑摩托的坏人,能追的上不?

午饭后,照例赶路目标1000多年历史的萨迦派庭祖萨迦寺。


途中遇到超级电闪雷鸣的大暴雨,停在路边的车都被吹的摇摆不停,我坐里面有点摇篮的感觉。


通往萨迦县的路也是通往珠峰的路。


安顿好后,赶紧出来逛逛着1000多年历史的萨迦寺庙群。

萨迦寺,曾经传说王菲出家的地方,山顶望去寺庙群庄严肃穆,宁静祥和,县城与寺庙融为一体。整个寺庙乃至县城都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和象征金刚手菩萨的灰色涂抹外墙,与其它教派风格迴异,所以萨迦派又俗称为花教。
站在当年曾享尽辉煌的北寺的废墟之上,隔河相望,对面县城边上那座城堡式的有着灰色围墙环绕的红色建筑,就是延续了北寺的香火与宝藏但已权势不在的萨迦南寺。



先来参观下,北寺香火最盛的仁钦岗拉章,这里的山后也是整个萨迦县附近藏民举行火葬的地方,整个萨迦地区,都信奉火葬。


进来才知道,又是个觉姆寺。






远观萨迦南寺,它建于公元1268年,已有700多年历史,晚于北寺200年,是由本钦释迦桑布根据八思巴旨意主持修建的。南寺位于重曲河南岸,呈方型,东西长214米,南北宽210米,占地面积4万5千平方米建筑结合了汉、印、藏建筑风格,布局似坛城,城堡外围有护城填沟,沟中有水,类似护城河。城墙为石头垒砌,四角设角楼,中部建有高饴的敌楼。城内建筑为殿堂和僧舍。






萨迦五祖白塔。

萨迦前三祖,我个人认为,是介于第四祖萨迦班智达和五祖八思巴的功绩,往前追认了三代,我就介绍下我最为熟悉的萨迦派第四祖萨班贡噶坚赞和五祖八思巴。萨班贡噶坚赞由于其学识渊博,人们尊称其为萨迦班智达,萨迦班智达自幼跟随叔父扎巴坚参修学佛法,是西藏第一位享誉印、藏、尼泊尔,精通五明的大班智达,雪域三大文殊化身之一,当年蒙古铁骑天下无敌,为使西藏免于刀兵,萨班接受了西凉王阔端之邀请,于1247年与阔端举行了举世闻名的凉州会盟,之后萨班联络西藏各个封建势力归顺蒙古,西藏因此免于战乱。
相传阔端曾身患重病,多方求医无效。萨班用佛法为他驱除了病魔,因此阔端在萨班座下虔诚皈依受戒,并承诺供养一千座寺院,包括红城寺在内的河湟地区及河西走廊的大部分寺院,由此成为萨迦派属寺。

毁于文革时期的残垣断壁。

1251年萨班圆寂前将法位传予侄儿萨迦第五祖八思巴,同年八思巴与忽必烈会面,忽必烈被八思巴的智慧与学识所折服,拜八思巴为师,并接受了传法灌顶。
后忽必烈继大汗位并建立元朝,八思巴先后被封为国师和大元帝师,领总制院事,管理西藏地方政教事务,并掌管全国宗教事务,在藏汉两地无派别地护持与弘扬佛法,尤其将萨迦道果法传入汉地,使藏传佛教首次在大都、五台山、中原和江南等地区广弘,留下了大量的佛像佛塔和文物古迹。
八思巴尊重和支持佛教显密各宗的发展,因此受到显密各传承的共同尊崇和敬仰。1280年八思巴圆寂,忽必烈诏令建造八思巴舍利灵塔。红城寺御令宝塔就是为纪念八思巴在河州一带受戒弘法的殊胜因缘,遵忽必烈诏令建造的八思巴舍利塔。


1267年西藏建立萨迦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权,在元中央王朝的支持下,萨迦派势力大增,其寺院及势力波及到康区和安多各地,对元朝皇室亦有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萨迦派内部的矛盾亦逐渐发展,1324萨迦寺分成细脱、仁钦岗、拉康、都却4个拉章,各领属民、土地。1351年,萨迦派在西藏的掌权地位被帕竹噶举派的大司徒绛曲坚赞取代,萨迦势力日渐衰落。
明成祖时,封萨迦首领为大乘法王,萨迦派仅保有萨迦附近一小片领地,其首领称萨迦法王。明朝中期,其他3个拉章传承断绝,都却拉章则再分为彭措颇章和卓玛颇章两房,延续至今,萨迦法王由两房的长子轮流担任。现今的萨迦法王在美国居住。


谁曾想,这座1000年前曾风光无限寺庙,现在也会落得如此下场。


萨迦派在显教方面注重经论的翻译及辩经。
显宗方面有两个传承,一个倡导唯识见,传授法相学;一个主张诸法性空,传教中观应成学说。密教方面有萨迦十三金法,道果法是最独特的教法。道果法认为,修习佛法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舍去非福,专心于行善,来生即可投生三善趣之中。第二层次是断灭我执(我执指执于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事物)。我执一断灭,烦恼苦痛便无从生起,人也可从流转轮回的痛苦中得以解脱。第三层次便是除去一切见。一切见指断见(指片面解释宇宙万物皆非实有)和常见(指一般人的见解)。
萨迦派认为,要防止断见、常见,走中道,这样才能达到智者的境界。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八思巴被封为帝师后,奉命创制了八思巴文。这种蒙古新文字,在蒙古全境流通使用,为蒙古的社会、文化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

晚上逛回来,和这里的几个藏族朋友不知不觉就聊了2个多小时,聊到他们的信仰,结婚,火葬,期间小兄弟还带我参观了他家的佛堂和他的很多手工作品,处于礼貌我没有录像和照相,在与他们的聊天中,我第一次这么深入的走进了藏民的内心世界,知道了他们对于现今世界的想法和感受,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话题不适合在游记里公开表达,就允许我们之间保留有一些小秘密吧。
回来太晚,啥吃的都没有了,也懒得做,泡面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今下午我只是围绕县城转了一圈,参观了他们的北寺,明天早上参观萨迦派的核心萨迦坛城。
PS : BGM 南山南
给白雲外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