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登山徒步的注意事项
一直都喜欢运动,尤其是喜欢登山、徒步、骑行、跑步,但苦于没有得到系统指导,只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小时候最喜欢的运动是跑山,老家在丘陵地区,那里有连绵不断的山脉。我会从一座山跑到山顶,下到山脚,然后又翻另一座山,最多的时候连续翻越14座山,往返数小时。后来才知道这种运动方式有一个时髦响亮的名字——越野跑。
年近半百,这些爱好还在坚持,所幸没有什么伤病。十年前开始痴迷于爬山,尤其是无人的野山。身边并无同好,只好独行。经历过几次危险,也受过一次较严重的伤,还好没有留下后遗症。每次归来,都要仔细总结经验教训并记录下来,以备自己反复翻阅总结。
这篇文章是好长时间都想写的,但一直没有写完。主要是给自己这些年的一个总结,如果有朋友也愿意探讨,可以读一读。
因为登山持续时间太长,主要就是经验的积累总结,没有太多的实例佐证,有点枯燥。
安全,对登山来说是重中之重,这句话人人会说,相信能长期坚持下来的山友们心里也足够重视。但要如何才能确保安全,还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将安全落到实处。
户外安全六要素:
一、足够的安全意识,不轻易、盲目涉险。
攀爬野山,未知因素极多,有的地方路迹不明显,甚至根本没有路。这种情况下需要开路。但我们不能盲目开路,决定是否开路之前,可以研判地图,查看轨迹,等高远望一下。我的经验是,除非200-300米外能够确定有轨迹,否则不开路,宁可原路返回!哪怕这条路你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也要原路返回,因为原路返回至少你能确保安全。要懂得放弃,敢于承认失败,户外活动失败不丢人,强人强线,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失败的,但他们能平安返回,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成功了。
二、过硬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永不放弃。
很多人对无人区充满各种惧怕,怕野兽,怕坏人,怕恶劣气象,怕地质变化。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们,除了对大自然保持足够敬畏,关注气象和地质,野兽和坏人是完全不用担心的。几乎所有的野兽都是怕人的,它们听觉和嗅觉非常好,远远都跑开了。山里面偶尔碰到草食动物是可能的,尤其是重装需要露营的山友,夜间偶遇草食动物,或草食动物光顾营地的机会是很多的,但它们都不会伤害人,除非你要伤害它们,它们会自卫性攻击。猛兽早被人吃光了,不要指望能看到。
至于坏人,无人的山野更不会有。因为:1、坏人不会跑到山里,那里没什么利可图,他们肯定是在人口密集的城镇游荡!2、登山的人身上也没多少财产可图(年轻美女例外)。3、登山人的性格一般较强硬,体力较好,手上一直有登山杖(杖尖是不错的武器),有的山友还有开山刀或匕首,真动起手来,他们不一定能占上风。
三、足够的户外经验积累。
这种经验积累包含自己的户外经历,他人的教训总结。尤其是遇险或穿越失败后的教训总结,更是弥足珍贵。
四、装备齐全,器材可靠,使用娴熟。
装备包括硬件和软件,重要装备要有备份,比如导航装备,可以手持GPS、手机导航软件为主,但传统指南针、纸质地图也是必不可少的。指南针至少要有两个,将两个分开放在背包和随身包里。
五、充足的行前准备。
地图的主要内容一定要记住,尤其是一些关键节点。以防遭遇意外后依靠指南针自救。
要能精娴使用各种导航软件,简单来说,至少要熟练使用两步路户外助手、奥维互动地图和六只脚。
六、体力储备,尤其是耐力方面的训练,心脏负荷训练,高海拔适应训练。
体力是确保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当一个人接近体力的极限,他的平衡力、控制力都会变差很多,甚至会出现精神恍惚,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
个人推荐加腿沙袋长跑,登楼锻炼,时间要在4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三次。这种锻炼最接近登山,各个肌肉群的参加也是最接近登山的。
说到安全,其实重中之重,就是防迷路。绝大多数户外伤害,都是因为迷路导致心里慌乱,然后仓促之间出现跌倒、滑坠等事故,甚至导致山难。所以,这里专门讲一讲导航和防迷路的问题。
我总结出防迷路五宝:手持导航仪、智能手机(联系、导航)、路标、纸质地图、指南针(两个,分开放置)。
手机导航软件,推荐两步路户外助手、奥维互动地图、六只脚。骑行的话感觉高德地图的骑行导航比行者更好。户外助手的轨迹库可以打包下载,这一点对野穿来说尤其有用。
下面是一些感想——
1、事先做足功课,规划行程,制定路书、绘制地图。行程要留有余地,出行后不必完全执行,要善于变通。
2、制作电子路书的同时,一定要制作纸质路书,以防手机断电、遗失、被盗抢、损坏等不可预见后果。纸质路书更方便路上随时查阅、标注。
3、不要因为很熟悉或时间短就不做准备不带护具、装备出发,那样容易造成意外伤害,意外都是发生在你没有预料的时候。装备和护具要做到户外活动中24小时不离身,无装备无护具不出行!
4、不要过分依赖电子设备,要制作纸质简图,使用实体路标或彩带,分叉口做好标记,独行做路标是为了迷路返回,所以只需要在转弯前的路口设置,这一点跟组团时领队设置的前进路标不一样。
5、行走过程中多看地图,多看指南针,随时明白自己所处方位。
6、夜行必带副光源,可微型低照度(手机可做副光源),以防头灯或手电因跌落、故障等原因损坏或遗落,导致被困寒冷深山失温遇险,山区夜晚无照明绝对是寸步难行!
7、车上常备备用衣服、矿泉水、插线板、备用手机充电器、逆变器、手机充电线、趟水拖鞋,以备应急或投宿条件较差农家乐取用。
8、尽量使用在线导航,长途可用车载导航仪。
9、手杖尽量用不收缩的单节手杖,自制也可,但要加上杖尖,杖尖不仅防滑,更可用作对抗野狗、坏人、毒蛇等,给人很强心理安全保障。如不方便携带单节手杖,外锁死比内锁死的手杖更可靠。
10、一定要使用双杖!复杂路段腾出一只手抓握岩石、灌木。
11、独自或没有向导的情况下,探洞一定浅尝则止,不要冒险过分深入。洞内往往湿滑、分支复杂、信号屏蔽,遇险概率极高,获救极难。
12、手机导航地图优选序: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图吧、悠悠驾车。要设置手动升级离线地图,不要设置wifi下自动升级,以防途中短时间wifi联网离线地图自动升级不成功。自动升级会首先删除原地图再重新下载新的离线地图,而新地图可能由于时间来不及或网络问题无法完成下载。
13、手机轨迹记录APP优选序:户外助手、奥维互动地图浏览器、ORUXMAPS。
14、夜行必用手杖且系腕带。
15、大雾天头灯要拿手上,不要戴头上,以免光晕。露营时头灯是最重要光源,天黑后不管用不用都常戴头上。头灯最好人手一个,备足电池。
16、走夜路头灯暴闪亲测可防野狗。
17、户外活动登山杖就是防卫工具不用单独考虑防卫,带户外刀即可。
18、重视运动后拉升,可有效减少乳酸积累,避免运动损伤。拉升动作可参照咕咚。
19、要避免下陡坡下不规整石梯时过分借力登山杖,那样容易摔倒,这时候登山杖支撑力小一点,主要用于维持身体平衡。没有把握的陡坡可以面朝山体手脚并用试探下山。必要时借助绳索。
20、登山鞋为登山而生,但鞋底防滑性能不及军胶,登九峰山这样不平整水泥或石头梯子的步道,还是军胶更好,遗憾的是鞋面防水性远不及登山鞋。
21、筷子和勺子没有叉子方面携带,建议带叉子。实在不愿意带也可以就地开发一双筷子也很方便。
22、路不好走的地方,重装不利于维持平衡,应该信奉轻量化原则——能不带的不带,可带可不带的不带,必须带的再重也要带。危险坡路应该卸下背包,下山先用绳索放下背包,上山人先上再用绳索梁背包拉上去。
23、不轻易横渡急流,能绕行不强渡。横渡激流要熟练正确使用登山杖和绳索辅助,没有把握宁可返回。
24、掌握好自己的饮水量,合理,足够携带饮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喝没烧开的山泉。就本人来说,夏天随身3升、山下备500ml。其余时间一天500ml就可以了。2018年国庆登九峰山,随身带2700ml水,实际上只消耗500ml。
25、随着海拔的上升,动植物的分布也会改变,一般来说,1800米以上就没有蚂蝗,2500米以上任何蛇类都没有。摄氏13度以下蚂蝗钻入土里冬眠,所以冬天不用担心蚂蝗。2000米以上没有猕猴,2000-3000米只可能有金丝猴,3000米以上什么猴子和老鼠都不能生存,但松鼠可以生存。
防蚂蝗最佳物品:六神牛黄花露水(喷雾的最方便),每10-20分钟在脚步和颈部喷一下。如果已经被咬了,揉搓,抚落,酒精消毒后贴上创可贴。如何防蚂蝗?含牛黄的六神花露水最好,做过实验,喷后几分钟,蚂蝗死亡。
26、照明方案:头灯+带灯充电宝,短线不必带备电。如果是露营,加一个柔光罩是最好的了,头灯秒变营灯。如果只带头灯,担心电量不够,势必带多余的电池,增加重量,还不如充电宝做辅助备用照明,还能给手机充电保证导航心里更踏实。长线穿越当然要多带电池!!
27、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1摄氏度,沸点降低0.3摄氏度。
28、军胶防滑更好,但防水不好但透气好下山包裹性不好脚趾恼火,可以用加厚毛毡鞋垫以增加包裹性。少量雨水也会被毛毡吸收,脚不会泡水里。
29、登山针对性练习方法:A、吹内胎或气球练习肺合量。B、用腹肌轮以增强腹肌和手臂往下压的力量,这样能显著增强登山杖的作用。C、脚尖挨脚跟走一字,单脚站桩,练习平衡力。D、爬楼梯锻炼腿部肌肉和心肺耐受力,前文已经说过,最好是高层电梯,爬上去,坐电梯下来,如此往复数遍。
30、重视装备,但不误入装备控误区。装备不要攀比,不一定以贵为好,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要考虑线路、经济能力和个人爱好。动手能力强的,往往自制装备更顺手更好用。任何装备都要经过数次检验,才能带着它们走强线、长线。尽量不携带新装备走强线和长线!质优价廉品牌,帐篷推荐冷山或牧高笛,羽绒睡袋推荐黑冰。可靠购买渠道:京东、亚马逊。
2019年5月17日写完
给明月朗星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