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十二景一日穿,跋山涉水莫等闲
走了那么久,你累了没有……
生命是一次只有启程的单程旅途,选择了远方的目标,就为之风雨兼程,过程中欣赏沿途的壮丽景色,惊叹山河壮丽雄奇灵秀;体会自身汗流浃背、筋疲力竭,内心的煎熬和崩溃、意志力的坚持与目标执着的纠缠碰撞……当抵达既定目标后也不过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波澜不惊。
2023年6月3日,这应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崂山越野草根队完成了“崂山十二景一日走遍”这前不见古人的穿越,做一题记,以资纪念。


崂山十二景分别是海峤仙墩、太清水月、龙潭喷雨、明霞散绮、巨峰旭照、棋盘仙弈(有记载不含此景,以九水明漪替代,北九水内这样就三个景点重复,故本次以棋盘石更换)、那罗佛窟、云洞蟠松、 狮岭横云、岩瀑潮音、蔚竹鸣泉、华楼叠石(华表峰)。
本来崂山十二景自各景区大门进出,要一日完成难度不算太大,但自21世纪起,崂山禁止景区间穿越,只能翻山越岭,自山间通过,加上封山防火期超长,山间野路半被枝蔓长死,难度增加了百分百。然再高的山也高不过身高,再长的路也没有腿长,既定目标,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
规划了半年之久,待2023年5月31日封山期结束,一行七人于6月3号凌晨2点54分在青山渔村市场集合出发了。
天空半轮残月,四周野虫呢喃,山风微拂,海浪拍击,伴随着山间农户看门阿黄的呼唤,一路不紧不慢的奔驰,约一个小时抵达八仙墩。


海峤仙墩是指崂山头南部的八仙墩,崂山头距太清宫7公里,是由海蚀岩洞组成的奇特自然风貌。崂山头的南部,由于海浪多年冲击,崖岸断落如厦,崖下海中有十多块两米高的石墩,神话传说八仙过海时曾在此小憩,因名八仙墩。此处风劲浪高,波涛汹涌,极为惊险,被誉为“崂山第一奇景”,在崂山十二景中称“海峤仙墩”。明代高僧憨山有诗赞曰:“混沌何年凿,神功此地开。势吞沧海尽,潮压万山回。洞宇今何在,仙人去不来。蓬莱应浪藉,身世重堪哀。
打卡完毕,即刻出发。平和和老付节奏慢下来,让大队伍不要等待,五人小队遂兀自出发,话别开拔往太清广场。
自八仙墩往太清的山路野草还未完全覆盖,可以快速通过,一行人速抵太清,天亮了,广场静悄悄。瑶池之下,老子巨像指天问地,竹林疏影,海涛**澜,太清水月。






在太清宫看海上月出,别有一番情趣。当万籁俱寂之时,光洁的月亮被一团金辉托出海面,溶溶月色倾洒海面,浮光潋滟,玉壶冰镜。岸边清风掠竹,细浪轻拍,景色幽奇绝伦。这便是崂山十二景中的“太清水月”。清代文人林绍言有诗赞曰:“相约访仙界,今宵宿太清。烟澄山月小,夜静海潮平。微雨五更冷,新秋一叶惊。悄然成独坐,细数晓钟声。”
匆匆打卡,继续奔跑出发。
沿着海边栈道,大家开心说笑着,穿过八水河水库。
抵达龙潭瀑,龙潭喷雨,石建烈士雕像在叙述着80年代抢救大学生的那段历史,向英雄致敬!

龙潭瀑又名玉龙潭,位于崂山南麓八水河中游。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崂,于百尺悬崖飞流直下,喷珠吐玉,状如龙舞,故名“龙潭瀑”。潭中碧水凝寒,清澈见底。山雨过后,洪涌瀑注,飞腾叫啸,蔚为壮观。在崂山十二景中,称“龙潭喷雨”。周至元有诗赞曰:“凌空乱溅沫,疑是玉龙飞。白挂虹千仞,青山环一围。抛来珠落落,舞处雪霏霏。游客贪清赏,斜龙潭瀑阳不忍归。”
自龙潭瀑到明霞洞是景区内台阶路,路遇早起两位护林员大哥,互道了问候,继续前行,一个小时抵达明霞洞。
从太清宫北上,行约3公里左右,在竹树葱笼、绿荫掩映中便是明霞洞。这里背后石峰耸立,山高林密,前望群峦下伏,峭壑深邃,每当朝晖夕阳,霞光变幻无穷,因而被列为崂山十二景,称“明霞散绮”。清代高密文人孙风云有诗赞曰:“拾级不辞劳,松篁涨晚涛。岚光拔地峻,海**天高。绝顶霞粘屐,精庭雪晕袍。三壶皆似削,俯势瞰灵鳌。”
自明霞洞后就进入非景区。崂山风管委自前年起修建了自明霞洞到巨峰的台阶路,越野难度陡降。
中间途径天泉,黑黄双煞大狗远远迎接我们,防火员大哥友好的招呼我们补了水。



自天泉可眺望远方的天茶顶和跃龙峰,不在本次的拜访之列,远影飘过~


上观巨峰,下眺沧海。

早晨8点多,抵达灵旗峰。勤劳的崂山景区建设者们已经在抗沙袋工作。
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说法。是崂山九大风景游览区中最高最险峻的一个景区。有一线天,黑风口,五指峰比高崮,灵旗峰,自然碑等景观。巨峰极顶有一块几尺见方的岩石,名“盖顶”,又称“磕掌”,仅能容三四人巨峰山势陡峭,攀登艰难。西从柳树台东上15公里。南从烟云涧行10余公里,西北由鱼鳞口向东南攀行约5-6公里,东由上清宫或明霞洞西去,西南循大圈子,迷魂涧均可抵达巨峰。“云海奇观”、“旭照奇观”、“彩球奇观”是巨峰景物中的三大奇观。特别是“旭照奇观”,绮丽壮美,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冠,称“巨峰旭照”。巨峰为中国观日出最早佳境之一,观“日出海上”,则唯崂山独具。清代乾隆年间即墨知县尤淑孝有诗赞曰:“振衣直上最高峰,如发扶桑一线通。只有仙灵营窟宅,更无人迹惹天风。群山岳岳凭临外,大海茫茫隐现中。持较岱宗应特绝,碧天咫尺彩云红。”


灵旗峰上摘星亭,打卡完毕,径往杜鹃坡,八角池补水后经观景平台、天马峰往明道观-棋盘石。


八角池神水,常年不涸。为崂山仙水,可直饮。

岔路口槐木溜,马超、徐侠、刘哥先行冲过,大声呼喊折返回来。槐木流经清水湾往明道观之野路应是放开后我辈初行,树木葱茏,龙须飞攀,一路沟沟坎坎,跌跌撞撞抵达棋盘石。
棋盘石,明道观以南一座奇特的孤峰顶上,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凌空高悬、向西探出,这就是崂山著名的棋盘石。高3米,宽8米,长15米,石面平坦,能坐几十个人,并刻有双线勾勒的“十”字,传说这就是南极仙翁、北极仙翁当年对弈留下的棋盘,故名。这里奇峰险峻、巨石嵯峨,是游山、观海、赏石的绝佳景地。石面上的“十”字一说是道家拜斗修行的方位图。这里也是著名的“崂山十二景”之一-“棋盘仙弈”。


棋盘石上不知何时被好事之人增刻了四行字迹,未及细读。

神采飞扬的2019年嶗百50公里女子冠军徐女侠👍
下棋盘石,为不重复来路,选择了往泉心河方向后折返往那罗延窟。在路上遇到了明道观看守的“黑白双煞”,远远以为山中神狐闪现。


自华严寺沿山涧西上可近距离即达那罗延窟。这座天然的石洞宽7米,高、深各10余米,四壁如削,洞顶有一圆洞,颇似火山喷口,天光由此圆孔透入,据 那罗佛窟僧人说那罗延佛就是在窟中修炼成正果。如此巨大的花岗岩洞国内尚不多见,在崂山十二景中,称“那罗佛窟”。清代即墨文人黄玉瑚有诗赞曰:“荒山留佛骨,卓锡何年至?那罗延窟存,东来识大意。”
因不能出景区,自那罗延窟往白云洞的路途就格外的艰难。为此行还特意准备了两把镰刀,一路披荆斩棘,3公里山路历时3个小时,筋疲力尽抵达白云洞,比计划时间足足推迟了两个小时。


白云洞在崂山东部,华严寺西北,太平宫西南3.5公里处,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其景物之清奇,风光之绮丽,则又别具一格。白云洞由巨石架成,左为青龙石,右为白虎石,前为朱雀石,后为玄武石。洞石岩顶上有一名为“华盖”的古松,势如腾龙,绿荫冉冉,覆盖全洞,在崂山十二景中称“云洞蟠松”。蓝水有诗赞曰:“白云深处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惊看云中龙出没,一株洞后百年松。”
白云洞之后,山神张哥腿伤复发,和女神徐侠直奔蔚竹鸣泉等我们。马超,刘哥,我一行三人自借两台过庙岭林场经三**下嶗百赛道,拜访海上宫殿-狮子峰。


狮子峰在太平宫东北,几块巨石相叠,侧看成岭,竖看成峰,状若雄狮,横卧在苍茫云雾中,海风吹来,白云宛若游龙,翩若惊鸿,在阳光的照射下,景色十分绚丽。但狮子峰最壮美的景色是“狮峰观日”,人们在狮峰观罢日出,趁晓雾未开,方可尽情地领略“狮岭横云”的妙趣,因而列入崂山十二景。明代即墨文人黄宗臣有《宿狮子峰》诗:“石上开樽有浊醪,海天东望月轮高。夜声时到秋山寺,半是风声半是涛。”

封山久已,自庙岭林场往仰口之野路完全被树木长死,大自然恣意生长,无拘无束,苦了前行的我们,刘哥自感难以继续,自仰口下撤,七人团,马超和我将继续坚持完成目标。
加速,加速,加油!
自仰口经高家中学、引点、滑溜口一路5公里的大长坡,自傍晚18点抵达蔚竹庵。


蔚竹庵在北九水村东北的凤凰山下,位居海拔550米高处,蔚竹成林,苍松竞茂,怪石奇秀,涧溪成韵,泉水汀咚,清新幽静,在崂山十二景中称“蔚竹鸣泉”。清代胶州文人王大来有诗赞曰:“玄都近在最高峰,石磴追寻樵客踪。履下泉声三十里,杖边山色一千重。深藏胜境疑无路,绿到仙宫遍是松。更喜道人闲似我,邀看万朵碧芙蓉。”
自蔚竹庵攀爬经由留韵亭至潮音瀑。张哥送女侠出景区后返回出口等待引领我两人。


潮音瀑原名鱼鳞瀑或玉鳞瀑,因其声似潮涌,自1931年始更名。潮音瀑是北九水的尽头,四面峭壁环绕,东南高壁裂开如门,瀑布从此泻下,山谷轰鸣,声如澎湃怒潮,积水成渊称谓“靛缸湾”。清代山东抚军崔应阶有诗赞曰:“何处千崖万壑雷,高峰云静石门开。盘空舞雪飞泉落,扑面银花细雨来。碧水澄潭湛洗涤,青松白石任徘徊。支筇未尽游观兴,樵唱遥从天际回。”
在具化潭汇合张哥,引领出景区,经10公里路跑,夜色降临,内心处于崩溃的边缘,疲乏至极!在马超的鼓励激励之下,于2030经过60公里的山路驰骋,自凌晨出发的青山村终于抵达目的地:华表峰-华楼叠石。

华楼山位于崂山水库南岸,海拔408米。华楼峰是矗立山顶东部的一座方形石峰,高30余米,由一层层岩石组成,宛如一座叠石高楼耸立晴空,故称“华楼”,又华楼峰因异石突起,犹如华表,又名“华表峰”。华楼峰是崂山三大奇石之一,古称聚仙台。在崂山十二景中称“华楼叠石”。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有诗赞曰:“摩霄卓立碧芙蓉,天开名山第一峰。岚气蒸成金液水,海霞飞满石门秋。”。传说八仙过海途径崂山,何仙姑于聚仙台梳妆,又名“梳妆楼”。史载张三丰等名道皆与此峰有不解之缘,故成为海上名山之一。


疲惫写在脸上。
2023年6月3日晚2050,下山,历时18小时23分钟,总行程63公里,崂山越野草根队完成崂山十二景之一日穿越,留下有史以来有记录的一次行程。
完成,也无风雨也无晴。
期待再出发……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沧海舟夫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