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南太行徒步探幽 触摸华夏之脊梁

南太行徒步探幽 触摸华夏之脊梁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南太行徒步探幽 触摸华夏之脊梁

2023-07-13 20:03:34 14387
bgm2023.7.12_1

太行山脉有多大?都包括了哪些地方?太行山又称五行山、王母山,是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水岭,也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关于太行山的范围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一般从狭义上来讲,大致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其南北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一市三省份,北起北京西山,南至山西、河南交界处的王屋山,基本范围仅是指四个省份交界处的主体山脉。而广义上的太行山脉范围则大了很多,西依山西盆地,东接华北平原,南北分别与燕山以及秦岭对望。除了东部的主体山脉以外,还包括西部的五台山、系舟山、太岳山以及中条山。山脉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约四百余公里,所以一般也会称之为八百里太行,八百里太行如波涛怒卷,一座座名山就是它涌起的浪花。太行山脉分别指位于河北、山西、河南三省境内的各段山体山,习惯上有分出了河北境内北太行、山西境内西太行以及河南境内南太行。太行山山脉地势北高南低,除了中间两个较大的盆地(长治盆地和晋城盆地)之外,其余均是复杂多样的山地特征。山脉往西是黄土覆盖区,山脉往东侧逐渐降成中山、低山以及丘陵地貌区。尤其位于河南境内的太行山,峡谷幽深,断崖绝壁,是整个太行山脉最为雄伟独特的一部分。太行山平均海拔在1200米到1500米之间,而海拔超过两千米的山峰一般都为北段山区,其狭义上的最高峰是为河北境内的小五台山,海拔约为2882米,而广义上的最高峰是在山西省内的五台山,海拔高度达到了3061.1米,不仅是华北地区的最高峰,也是我国东部地区少有的超过三千米的山峰。

乐山乐水,从古至今不乏文人墨客对南太行大加赞赏,户外圈关于南太行的游记、美篇更是比比皆是。
初入太行路  唐•白居易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
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
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
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

太行山可以说是华北地区的水塔,而发育出的河流也基本都属于海河水系,除了源于太月山的沁河流入黄河以外,其他河流均自西向东流入渤海。主要河流有卫河、漳河、滏阳河、滹沱河、大清河等上百条河流。虽然河流不少,但由于华北地区干旱缺水,所以下游的平原地区河道基本常年干涸,只有在雨季防洪的时候,上游水库才会开闸放水。太行山作为北方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山脉,矗立在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而山脉之间被河水切开了一条条峡谷,却成为了连接东西两地的交通要道。像著名的太行八陉自古以来就是穿越这片山区的必经之地。巍巍太行天下脊梁,也正是这些流出山脉的河水,逐渐冲出了山前大片的肥沃平原,不但形成了华北地区最早的农耕文明,而且也奠定了后来城市的基本位置,尤其安阳甲骨文的发现,更加赋予了太行山悠久的历史地位,所以自古以来太行山脉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千百年来中原王朝抵御游牧民族的一座天然屏障。

2012年曾经被某部电影诱导去了一次南太行明珠郭亮村,当年只是被青峰万仞谒天尊,峭壁行车几掉魂的挂壁公路所震撼,其它没有啥感受,十多年始终没有再去一探的想法。今年上半年连续走了几次休闲路线,感觉体能在不断恢复。大崔早在春节后就说找时机走走南太行鸡冠梯和十字岭。庐山回来近一个月了,确实应该去山里转转了。俗话说:不到南太行,枉称少年郎❗趁着还年轻😃就从了朋友,跟着去玩耍一圈。下面谈谈自己此行的准备工作和粗略过程。出发前朋友说每天走到村落就住宿,不但吃炖大公鸡还可以喝酒。每日里程控制在十五公里,爬升一千米以下。路上吃喝补给基本不用发愁,装备控制在十公斤以下。自由行的优点出发确定在6月30日,返京时间不确定,线路根据当地天气大家商量着走,徒步不走危险路段以休闲安全为主。预订好车票,老习惯马上开始降体重,通过几天努力终于控制到七十公斤以下。

登山杖和护膝免继续坚持裸爬,Z30背包打理好九公斤。(恐高症走崖壁发怵,自己还带了扁带🥱)。短裤两条、长裤两条、内裤四条、战术马甲、短袖速干两件、长袖速干一件、防风衣一件、袜子三双、魔术巾两条、北面防水缓震鞋、洞洞鞋、雨衣、保温毯一包、头灯、扁带、防晒霜、洗漱用具、水三瓶、茶具、茶叶、小包装豆腐干若干、榨菜两袋、香烟、手机两部、手持GPS、电池八节、移动电源、充电头和线、自拍杆等等。

南太行正好测试宝葫芦🍼KATADYN befree净水器。户外俗称净水器中的爱马仕。

第一天:四位山友西客站进站出发。

高邑站停车十五分钟下车抽烟。

抵达新乡东站立刻被滚滚热浪包围。

出新乡东站鸡蛋西红柿拌面。

砍价打车去清水庄。

正在修路,车过去不了,只好徒步1.5公里到农家乐。

不巧大门紧闭,农家乐老板在辉县。

电话打过去,老板让我们自己开门,可以烧水喝或自取矿泉水,走时扫码付款,关好大门就可以。山里人家非常朴实的经营模式,在终南山也曾经遇到过。

我们说今天准备住宿吃饭,老板爽快回应一小时左右赶过来做饭。

烧水喝茶,计划第二天徒步路线。看天气很不错,准备走龙水梯~鸡冠梯~攻顶十字岭拉抽屉,然后住宿在十字岭半山腰客栈。

大概一小时刘老板如约回到农家乐。很热情的给我们介绍上山路线,还亲自带着去上山关键位置查看。

今晚炖鸡没戏,我们打招呼晚了,鸡都在山里散养跑着,白天很难抓到,想吃要等天黑才能抓到。饭前我们散步出去转转。

网红打卡点,羊窑河潜流坝,当地人称天井。

截潜流坝是双层空心坝,前层是干砌石坝,后层是浆砌石坝,长120米、高15米、底宽5米、顶宽1米;坝空心是进出水暗渠,长120米、高2米、宽1米;坝东侧有一天井,和进出水暗渠相通。坝后有虹形引潜流暗渠,长550米、高2米、宽1.5米。

羊窖河潜流坝,由黄水人民公社在1970年4月1日而建设的。沿着盘旋而下的台阶到达井底,这里有一处平台,可以同时容纳两三人站立,同时还能看到湍流不息的暗河,从两个方向汇集到这里,继续向下游流去。

刘老板简单炒了两个小菜。

这次我就带了几包豆腐干和两袋榨菜作为临时补给,其它食物一概免了。今晚肉食是拂柳带的天福号五香牛蹄筋、月盛斋红烧牛肉,学元带的深海小鱼。

一瓶晋泉高粱白酒肯定不够,啤酒继续。

拍到北斗七星付出了代价,被蚊子袭击了几个红包。

房间虽然简陋,但被褥很干净。

第二天:早餐一盆蔬菜面汤,每人两枚鸡蛋。

敬山礼仪不可少。每人按需背水,大崔发给每人一盒神奇药丸(下山后解密)。

穿过郑辉高速大桥。

开始阶段缓坡碎石路,然后是一段土路。

走麒麟沟去龙水梯,天气大晴暴晒后背。

今年干旱枯水期。

龙水梯既是村庄的名字,也是太行天梯的名字。由于太行二崭上的村庄都坐落在石英砂岩形成的平台上,崖高山陡,与山下的交通非常不便。据传古时有巨龙吐水,在村南的绝壁上天然雕刻成梯,方便村庄与山下相通,故名龙水梯。

龙水梯网红打卡点山门。

走到山神庙这里路况平坦可以缓口气了。龙水梯山神庙,此处有两条路,左边的可以到后寺试胆石(牛舌头),右边的道路通往龙水梯村、白云龛、鸡冠梯,此地距离网红试胆石不到两公里。今天主要目标是鸡冠梯就不去试胆石打卡了。

南太行山顶很有意思,有大片草甸子令人心情舒畅。

准备进入龙水梯村补给。

爱军农家每人一瓶冰镇可乐下肚。

崖柏座椅,纯天然没有粘接加工,要价目前一万。

前方右转上山。

经过白云龛直奔南太行鸡冠梯。白云龛既是村名也是庙名,村旁的山崖上有座庙,就叫白云龛。

断头树是去鸡冠梯的标志。

鸡冠梯位于新乡市辉县黄水乡境内,目前尚未开发状态。之所以叫鸡冠梯并不是因为形状像鸡冠,而是因为它就像鸡冠一样狭窄、危险、高傲,俯视着山下每一位徒步爱好者。

鸡冠梯需要拔高大概三百米,天梯多是石块垒起,光滑窄小,最窄台阶大概一寸左右,基本靠脚尖蹬住,再双手用力向上。鸡冠梯是在悬崖旁腾空屹立的南太行第一险梯,梯宽度大多不到半米,一边靠山体,一边临悬崖,一旦失足就会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为了安全,避免碎石坠落,大家拉开距离,相互提示和鼓励有条不紊享受这段险梯攀爬。

连续爬升没敢掏出手机,绝对四驱前进,暴晒后的岩石滚烫,不用手抓那是天方夜谭!我虽然有恐高,也硬着头皮不断向上蠕动。

鸡冠梯没有护栏,珍惜生命结伴而行确保安全,请勿独自前往。由于太过危险,鸡冠梯建议走上行不要走下行,更不要夜爬!遇到雨雪天气慎行。

走到拐角平台迎接我们的是七彩云祥云🌈🌈,今天七·一也是大日子,幸运加吉利,顾不得恐高了,掏出手机拍了几张。

过天梯后是一大段坡起土路。

终于走完鸡冠梯,这里阴凉躺下来缓解紧张休息片刻。

继续向前就是十字岭下山三岔路口。今天感觉身体状态不错,目前喝了三瓶水,包里还有一瓶,评估去十字岭攻顶拉抽屉问题不大。

大家合理分工,拂柳前面开路,我后面跟随,大崔和学元今天做雷锋,他们在十字岭双岭客栈补充水,然后背到山顶分给我们🤝。

🇨🇳坚持下去马上攻顶。

辉县十字岭是南太行最高峰,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它是太行山经典徒步线路“太行双岭穿越”河南境内一段。

感谢同行山友送来可乐和矿泉水,不然拉抽屉回到三岔还要走上半山腰去补水。

十字岭峰顶四周为一落千丈的悬崖峭壁,山顶是大片的开阔地。

南太行十字岭海拔两个标志,1736米和1778米,我手持GPS记录是1723米,手机记录大概1600米,有点乱吧😆

山顶遇到自费出资三十万修建药王庙的李师傅。正在休息的李师傅和工友说烟抽完了,不想跑下山去买,能不能卖给他们一盒烟。学元立刻掏出一盒烟免费送给了他们。

李师傅给我们介绍山顶这座庙是建于明朝的老君庙。然后又给我们指点天界山张沟梯下山路线。

休息结束拉抽屉回到三岔口,商量不在十字岭双岭客栈留宿,直接下山去锡崖沟附近,三岔口下山全部是石台阶。

下山扶梯很多已经腐朽,大部分是悬浮着,千万别倚靠还要注意山上碎石坠落。

遇到路霸!五只山羊,其中四只见人就跑,头羊个头很大比较生猛。

土匪呀!挡在路中央就是不离开。

头羊心想此路是我开,我是这里到老大!羊开始发飙了,不断嘚瑟摆头展示犄角。

僵持了几秒,山羊突然直奔我而来,我终于败阵了😂,吓的我马上坐下,捂住关键部位,然后大喊拂柳快来赶走山羊。拂柳立即上前用棍子驱赶山羊,这只山羊见多识广,被驱赶还一步一回头不停的叫板。

下山后是迂回的水泥路。

走到柏油路,准备出景区。

走这里右转爬升再下降出去明白吗👌。

出来后走∩形环锡崖沟去对面山西。

锡崖沟村。

锡崖沟景区的龙王庙。

最近龙王出游休长假,此地干旱缺水严重。

第一天徒步顺利结束,大家通力合作完成了南太行一岭三梯穿越✌️。河南辉县黄水乡清水庄~麒麟沟~龙水梯~白云龛~鸡冠梯~十字岭拉抽屉~张沟梯~天界山景区~锡崖沟~山西陵川周家铺。全程徒步约20公里,爬升约1500米。一路太热了,崔老师的两枚神奇盐丸💊作用很大,全程喝了两瓶可乐,三瓶矿泉水,没吃一口食物,创造了有史以来喝水最多的记录。

走南太行最大的心愿降临了,土豆炖散养溜达鸡🐔。

真饿了,菜还没上齐,就迫不及待开喝了🤭。

客栈小两口服务非常好,饭菜口味也很不错。

今天出汗太多了,内裤都湿漉漉的,需要要大量补啤哈。

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可以洗澡,酒足饭饱回客房喝茶。

整理好装备,安然入睡。

第三天:早餐管饱还可以。

晋豫隧道长约两公里,一端是山西的锡崖沟,一端是河南的西莲寺,狭窄的隧道内路面坑洼不平还有积水,整个隧道内没照明灯光,驴友戏称为无灯隧道,隧道的出口便是悬崖峭壁。下面的路不知为何没有修建,走到这里只能徒步下山。

今天走休闲,目标抱犊村。

盘古大帝殿。

琢磨一天,搞明白这几个字,玄都宫。

先有鸿钧后有天,神魔更在仙佛前, 盘古挥斧开天地,鸿蒙初分日月现。

老母殿门前可以免费喝粥。

我们参观了崖壁下的老母殿。赶时间就没去西连寺,西莲寺位于河南辉县,是九莲山景区的主要人文景观。西莲寺始建于东汉,传为刘秀报九莲老母救命之恩兴建,扩建于唐,后被毁。殿堂为七十年代所建,包括九莲台上五进院落、莲馨梯上的殿堂和莲花洞三部分。西莲寺供奉的有:西天老母,观音老母,无声老母,泰山老母,送子老母,金身老母,出山老母,劈山老母,托天老母,文殊老母,普贤老母,地藏老母。

后静宫始建于东汉。传说,刘秀为报答救命恩人,建后宫院,让恩人养老居住,后改为中莲后静宫。清顺治皇帝为中莲后静宫题诗“视之不见求者应,听之不闻报之灵”。原宫观规模宏大,在一场震惊朝野,牵涉晋豫两省“剿后宫”的风水争斗中,殿堂全被破坏。现在的后静宫殿堂拾级而上,四进院,多为现代建筑。

圣母宫供奉着九莲圣母。

水墨太行,钟灵毓秀。

山里禁烟🔥炉子都堵上了。

路一侧一排排石碑,上面刻着出资的信众的名字,其中许多人只出了十块钱也留下了名字。

有旋梯可以下到谷底。

组队边走边唱的敬香客。

山上食材等都是绞盘运上山。

抵达西莲小村落。

西莲村位于九莲山游览区,座落于西莲峡尽头百丈绝壁之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是南太行国家健身步道的重要补给站。西莲村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相传为刘秀报答当地村民救命之恩所建,现存殿堂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所建。通过近年来发展旅游业,西莲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过上了小康生活。

四人各撸了一瓶可乐,补充一下继续前进。

走了个大U来到西莲村对面崖壁小路。

观光电梯和徒步云梯。

栅栏门为界是每户羊群领地。都没上锁,有拉簧虽然能自动关闭,但我们每过一处都主动认真关好。

抱犊村老龙口大瀑布,被评为“南太行最美瀑布之一”,瀑布雄伟壮观,落差近200余米,该瀑布为季节性瀑布,只有夏季汛期才可以领略它的雄伟。

今天小有遗憾,没走天梯下去洗个瀑布澡。

画龙点水,自己少喝一口,为山林百姓祈求甘霖。

瀑布干枯季,全凭想象力。

抱犊村位于在八百里太行深处,遗世而独立,是山西省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村子。抱犊村历史悠久,据传说东汉年间的汉光武帝开国元勋大将马武小的时候在这里放牛,河宽谷深,水势湍急,牛不能渡河,马武每日抱着牛犊过河吃草。日复一日,牛犊愈长愈大,马武仍抱牛过河,练就一身神力,故此村子得名抱犊村,村前河流得名抱犊河。抱犊村位于太行山绝壁之上,南北有连绵大山。村子位于两座大山之间的河谷之中,河谷绵延至村口遇到悬崖,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切口,谓之老龙口。据记载全村原有九户人家,时间是一把利剑,目前仅七户人家,村民都以放羊为生。在村里还能看见依托天然山洞修建的羊圈,抱犊的羊个个都是登山的好手。从小喝的是抱犊河清冽的山泉水。吃的是太行山之巅的草,每日爬山锻炼,肉质鲜嫩无比。

抱犊村子不大,目前只有七户人家,但是一个行政村,至今不通公路,依旧独守着往日的静谧与原始,这在国内实属罕见。

抱犊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几户人家一字排居住在峡谷的半腰间,依水上游七仙潭水为邻。抱犊村为了解决物资运输难得问题,花了3万多元在老龙口的南侧平整处装上了卷扬机,焊上一个铁笼,一头固定于崖壁之上,一头固定于山下的八里沟红河谷底,落差高达800余米。当需要补给物资的时候,从山下的河南通过车辆拉进山沟,打包装进铁笼里,通过燃油发电(现在可能是电机)运转钢索吊到山顶。钢索每次可承重货物400公斤,每承载一次60元运费。大件物品例如农用机械要在山下拆卸后分批运送到山顶,然后再经过组装而成。不通路、路难行、原生态正成为抱犊村的一个时尚卖点,近十几年户外运动给村民带来了意外福利。时代在进步2000年村里通电,2014年通网络(目前是移动网络),使得小山村真正成为户外人热衷追捧的亮点。据传几年前,八里沟景区负责人曾经找上门来,答应给抱犊村100万元,开发抱犊村,被抱犊村领导断然拒绝。拒绝原因有三:一是修路投资巨大,二是破坏原生态,三是影响红豆杉的生存。况且,抱犊村七户村民普遍认为,我们在艰苦的年代都熬过来了,现在过的挺好不必操心。

我们入住抱犊山庄,老板郭大红、郭二红。

中午就将就吧,大盆面条汤管够。建议不浪费食材,下山时带走垃圾。

客栈可同时接待八十人。村里住宿很安全,有感应路灯和监控探头。

对外没有交通的世外桃源,能住上组合式木床很满意。

木床上窄下宽,下铺垫子薄,上铺垫子厚,睡觉前忘了把上铺垫子取下垫上,第二天睡醒胯骨肘子不舒服。

客栈有两个洗澡间,还有洗衣机可以洗衣服甩干。

客栈卫生间临时改造重建,需大概需要一个月恢复使用,大方便要去村委会的WC。

老龙口求雨成功,午后下了小雨,预报次日有中雨。老板说抱犊村两个月没下雨了,看来我们这次算是临时雨神了。

老板冒雨抓鸡屠宰,今晚吃红烧溜达鸡。

木耳腐竹绝对符合口味。

一瓶高度汾酒解乏。

隔壁双英家卡拉OK开始了,我们也过去凑热闹。

麦霸拂柳高歌一曲勇闯天涯,震惊四座,预报的中雨被震走了😃。

第四天:早餐依然简单管饱。

抱犊村位于一条险峻峡谷的中段,峡谷的西头是山西陵川县的马武寨村,峡谷的东头是河南辉县的八里沟。出入抱犊村,有且仅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一条是从山西境内,通过马武寨中转,另一条是从河南境内,通过辉县八里沟景区进出。村干部去乡里开会,都是走山路到马武寨转站。我们今天就走村干部开会的路线去马武寨。

地面的铁管子就是抱犊寨村的生命线,全村饮水全靠它了。

半路去七仙潭(七星潭)拉个抽屉。

陵川七星潭峡谷位于陵川县古郊乡西仓村~抱犊村之间。基岩由老到新为早古生代寒武系张夏组灰岩、寒武系、奥陶系三山子组白云岩、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岩层产状近水平。地貌上张夏组形成陡坎,三山子组底部为缓坡,上部为陡壁,马家沟组灰岩为缓包。

抱犊村的水,都是通过蓄水池和管线输送到村里。

七星潭峡谷长约8千米,面积约10平方千米,整体呈U型,峡谷高100~150米,底部宽0.3~40米,一般为20~30米,峡谷高宽比为3~100米,一般为10~30米,峡谷整体坡降率为5%。峡谷东段谷底宽仅0.3~10米,形成一线天景观。谷底常年有水流,水体清澈见底,有鱼类、两栖类动物。谷坡直立呈90°,地势十分险要,大部分地段需钢索、台阶才可通过。峡谷内植被茂盛,以草本及灌木为主。该峡谷由一线天、回音壁、风景河段、瀑布群和崩塌岩块组成。瀑布群为七星潭峡谷最主要的地质遗迹,峡谷内共有5处落差为30米以上的瀑布,瀑布下方伴生有形状、大小不一的水潭。

进入一线天,这里如果下大雨就不能继续前进。

近两年道路一侧加装了铁链。

运气很不错,出一线天不久开始下雨。

雨越下越大,还好再有二十分钟就可以到马武寨了。学元事后说:当穿上雨衣时,就决定食宿马武寨不再前进了,午餐后证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如果在去红豆杉大峡谷到双底村,路上几处大下降很危险。

越到最后更要小心翼翼。

出山前一段黄土路很湿滑,脚底沾满胶泥,袜子也湿了,连续穿了四天的袜子今天必须换了😂。

马武寨村,因东汉捕虏jiang jun马武筑寨屯兵而得名,位于陵川县古郊乡南部35公里处,曾经是陵川县马武寨乡政府所在地,与河南省新乡市的辉县接壤。

马武寨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80公里处。全村89户,260口人,目前有26家农家乐。

走到客栈雨停了。

饭前先洗衣服刷鞋。

午餐机器压蔬菜面。

大崔带来的卤蛋和食物今天可以彻底吃掉了。当然了汾酒也要喝。

马武寨小村落很幽静。

午后大雨连续下了两个多小时🌧️。这要是一意孤行,前往红豆杉大峡谷~双底村,那真的可能出现意外了。

晚餐清炖溜达鸡。

汾酒配鸡汤绝对滋补。

第五天:雨过天晴蓝天白云。

马武寨寄宿制小学,目前有学生六名。

古松寺也称“二仙奶奶庙”。因其在马武寨村三座庙中规模最大,当地人也称之为“大庙。古松寺内部为典型的四合院结构,北面为主殿加两侧的偏殿,东西两侧为厢房,南面为戏楼,四面建筑均为两层式结构。正殿供奉的是“二仙奶奶”,东侧偏殿供奉的是“送子娘娘”和“疙瘩爷爷”,西侧偏殿供奉的是“眼光奶奶”。院内原有一颗直径约90公分的红豆杉,因上世纪50年代在此建立学校时缺乏桌椅,所以将此珍贵树木砍伐使用了。时至今日,已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现今院内只有残存的红豆杉树桩。原来院内存有的碑刻在“文革”时期也遭到了破坏,该庙宇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从残存的碑文可看出在清朝道光年间进行过整修,在光绪年间进行过增修。

客栈侧门就是关帝庙。

今天路线马武寨~红豆杉大峡谷~双底村,一路下降比较轻松。

昨天雨后路上湿滑,加之一路下降需要集中注意力。

最后一段之字下降很陡,反穿这里应该很吃力。

顺利进入红豆杉大峡谷。

陵川红豆杉峡谷位于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黄围景区。峡谷整体呈U型谷,长约28千米,走向10°,谷底宽8~50米,谷肩高200~500米,高宽比值24~10。出露面积20平方千米。整个峡谷出露地层有老到新依次为寒武系张夏组厚层状灰黑色鲕粒灰岩,单层厚度2~5米,厚100米;中上部发育三山子组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该峡谷主要由一线天、岩溶陡壁、灰岩石柱、峰丛地貌组成,并伴有河流景观带、侵蚀凹槽、灰岩节理、波痕、侵蚀槽、流水侵蚀台、小型悬泉、小型壶口瀑布、之字形二级瀑等不同亚类地质遗迹。此外,峡谷两壁还生长着上万株濒危物种“南方红豆杉”,也是南方红豆杉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小壶口瀑布为红豆杉峡谷中具有代表性的地质遗迹,河道宽8~10米,河流溯源侵蚀形成台阶状,瀑布高4~5米,下部形成侵蚀槽和水潭,水潭整体呈长条形,宽4米,高5米;向下为侵蚀槽,宽度仅2米,长约15~20米,水流速度约3米每秒。丰水季节河水汹涌狂泄,数十米高的瀑布浪涛翻腾,其气势可与壶口瀑布比拟,且形成机理类似,故称小壶口瀑布。

在这里我们遇到蛇在洗澡。

这里水源比较清洁,过滤了两瓶做为补充。

传说中的小壶口瀑布。

这里的水看似纯净,蓝绿色的水不可直接饮用,需要过滤掉矿物质才可以。

双底村,原名“磢底村”(磢,意思是两山夹缝),自古就是山西与河南之间的交通要塞,村西、村北有2600多年的白陉古道七十二拐。白陉即孟门陉,位于河南辉县的太行山南关山,连接山西陵川县马圪当大峡谷,全程百余公里。

入住双底村客栈。

干干净净把衣服洗一下。

双底村午餐福利不错,都是我爱吃的豆制品。

商贩卡车来了,买个西瓜晚上吃。

烧劈柴一锅炖溜达鸡🐔一锅炖羊肉🐏。

柴锅炖溜达鸡。

炖羊肉蘸韭菜花可香了。

第六天:白陉古道休闲环穿。农家乐开条十元,普通游客二十五元,早晨七点左右开门,我们早去的意思就不多说了。

白陉古道七十二拐,上下高差300米,总长1500米。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利用两座相邻高山之间称为:磢或坂的巨大陡坡修建的之子形上山下山道路。七十二拐是指这一之形路段共有七十二个转折。这里的路面和上面的栈道一样宽,都是用石块铺筑,便于人马通行。远远的望去,七十二拐像一座高梯立于山根,又像羊肠一样重下山腰。实乃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古道之字形一路上升,每处拐弯都有数字标识。

大概用了三十五分钟走到最后一拐。然后一路迂回在海拔1350米至1400米山腰小路。

废弃的检查站?古庙?里面尚存有一块清嘉庆十八年所立的晋豫两省界碑。

古道下面就是黑毛沟大峡谷和小红旗渠。

行巅第一桥。

很有意思的禁止上山提示牌🙈这里是去十八缸上山点。

黑毛沟大峡谷路两侧悬崖峭壁怪石悬浮,此处不宜久留。

这是小红旗渠水利发电输水管。

小穿越回来不耽误早餐。

多天休闲徒步结束,准备返回新乡东站。

进站前继续鸡蛋西红柿拌面。

四杆老枪奔波多日,也人困马乏了。

安全返京,结束愉快的南太行休闲自由行。

清水庄~麒麟沟~龙水梯~白云龛~鸡冠梯~十字岭拉抽屉~天界山张沟梯~锡崖沟~山西陵川周家铺~西崖沟隧道~东莲后静宫~西莲~崖壁小路~老龙口~抱犊村~七仙潭拉抽屉~一线天~马武寨~红豆杉大峡谷~双底村~白陉古道七十二拐~小红旗渠~黑毛沟大峡谷~双底村

感谢大崔精心设计的南太行线路,一路把控的节奏恰到好处,有虐有闲有吃有喝。感谢清风拂柳和学元的美食和一路鼓励,期待下次愉快的自由行。我自己也表扬一下😆,一路紧跟没掉队,危险路段没恐高,天天小酒一端精神百倍,全程啥都不管,只负责财务管理。

25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燕巴虎🐯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燕巴虎🐯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