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手扒岩赏欣天门 登三县垴穿越三县
林州手扒岩两侧安装了简易铁扶手后,攀爬难度大幅度降低,安全系数却大幅度提高,经自媒体这么一宣传,来此体验的驴友和游客迅速增加,以至于攀爬手扒岩都要排队才能通过。


手扒岩位于林州五龙镇,记着导航林州三道庄,因附近卫辉也有个三道庄和其同姓同名字,都是在狮豹头下台辉高速,但方向却是相反的。227省道的东岩附近安装了个限高杆,不知为何要将高3.4米以上的客车拦截。据说路边超市里有把遥控器,只要付费也可通过,听了怎么感觉像明抢劫。


郑州的大巴车被索要100元,驴友不同意就只能下车,这样一来到起点,就多在公路上步行了3公里多。我们39座的车是刚刚过,但听司机说:他返回通过后,杆的高度又被人为地降了些。估计是看我们通过时没有交费就有人气不过。


客车只能停在丰裕村口,里面的村子没见停车场,估计客车头调不过。自驾游走环线的可直接将车开到三道庄村口,下公路过河就能看到进山的小路了,路旁五艳六色的驴群路标有许多,路口还停着许多私家车,看来已有许多早到者。


进山谷前行三四百米便到悬崖跟,右转便听到头顶上有说话的声音。抬头望,一行台阶通向山,台阶上有二三十位驴友在前方。台阶尽处是几乎垂直高20米左右悬崖,两行前人凿好的石窝整整齐齐在崖壁上镶,两根铁管做成的简易扶手安装在石窝两侧,享有盛名的手扒岩到了。前面的队伍正在兴奋地把岩爬,因手扒岩只能是一个接一个的排队过,只见一个个屁股向上挪,胆大的还时不时扭转脸得瑟得瑟。



等到他们的队伍全部都通过,才轮到我们这一波。石窝很深很密,个高个低、腿长腿短、手扒脚踩都能够得着。只是多年的踩踏打磨,石窝和崖壁很光滑,仅凭手抓石窝向上爬,安全系数还是低些。好在如今两根简易扶手安装在石窝两侧,手抓扶手向上就安全的多。以前攀此线都得用绳索,只有强驴才敢来此得瑟。现如今攀手扒岩就如爬家里的梯子,只要不太恐高,连游客都能爬得过。



手扒岩上方是天门洞,一侧有台阶。洞宽六七米,底部是个斜坡。洞高十多米,下宽上窄如一个三角形在山上镶嵌着。洞厚四五米,光线和山风穿洞而过。不知此洞谁裁出,天门和手扒岩真是一对美妙的组合。我们的队伍刚上完,又一只几十人的队伍已走到手扒岩的台阶,这里真的很火。

出洞右转还是陡直的台阶,两侧有树的遮挡,个别地方还有钢筋在台阶上钉着,攀爬时可拉拽树枝可借力钢筋,相对就好走的多。路转到天门洞上方的山脊上,有多块大平石在窄薄的山脊向外突出着,胆大的可站在石头上打卡得瑟。路旁有棵平松树,不知是人为修剪的还是自然长成的,如缩小版的黄山迎客松一样,在此等候各位游客。


至山顶就是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巅不断转山穿越,可惜今日阴天,不时还有小雨降落。遮挡了视线,让风景略显逊色。路两侧都是黄栌和连翘,春季的黄和秋季的红定能染遍山野。



前方半坡上出现几处房子,山顶也有房子还有个铁塔竖着,难道此处就是三县垴,即使下雨也要寻条小路登顶去探个如何?快到山顶时,树木丛中的山体崖壁上竟然发现一个暗堡似的房子。房子两间主体却是在崖壁内藏着,仅有一门一窗在外面露着。此房的确建的很精巧,是不是有什么秘密在屋里的某个角落,现在的屋底全被厚厚的羊粪占据了。



最高处是条山脊,只有一座铁塔和一处房子,看来三县垴还要继续向前走着。不远处有个山头,山头上有个亭子,三县垴估计就要到了。亭子里有个水泥底座,有块黑色的三楞石碑在底座上面放着。石碑的三个面分别刻着林州、卫辉和淇县,石碑上面有个凹槽,原来介绍三县垴的碑石,不知被哪个破坏分子弄掉,躺在地面上睡着了。





站在山头上观望,怎么也找不到“一山分三脉,三脉分三县,三个方向的山形成的夹角正好是120度,正好对着三县”的奇特地貌。从地图上看,这里应该是林州和淇县的地界,林州三道庄和淇县纣王殿就在山头的两侧,卫辉应该还有一山之隔。难道是我们找错了,可三县垴的亭子和石碑不会错。那就是自己想象力不丰富,视野不够开阔。


往回返至几十米的另一个不显眼的小锥形山头,只见一简陋的三角水泥块放在山之顶。三个方位的地面用水泥抹平,水泥面上分别写着安阳、新乡和鹤壁三个市的名。站在这里环望,很容易就可看出,三条山脉在此交汇,形成三个大小基本相同的夹角分别伸向安阳林州、新乡卫辉和鹤壁淇县三个方向。这么多年到过的三县垴有很多,但三个方向的山脉夹角正好是120度的这是唯一的一个。原来不是自己的视野不开阔,是有亭子的那个地方位置建的不准确,这个不易被发现的小山头才是准确的三县垴,也是三个市的分界。


在三县垴亭子处左转下山可回到上山的三道庄,右转可到淇县纣王殿,我们是往回返一点,目的地是卫辉的罗圈村。下山的古道在悬崖边蜿蜒,最后在一条深谷中不知盘多少盘才下到山下面。穿过高速公路的高架桥,就来到罗圈村里面。



手扒岩这条线现在走的人很多,但只要路边是块开阔地,就是一片狼籍,满地垃圾,简直就是个垃圾窝。希望不管是驴友还是游客,都要提高素质,在山上除脚印其他啥也别留下。


罗圈村有棵银杏树,树高22多米,胸围5米多。树一侧是悬崖,周围均为岩石,悬崖下有一清泉流经树下,滋养这棵神树。此树虽已生长1200多年,依然生长旺盛、枝繁叶茂、冠盖如云,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不知何年银杏树心部上又长出一棵黄连树,此千年古树又被称为“白果抱黄连”。树下建有寺院金泉寺,一树、一泉、一寺和谐依存、相互庇佑,真乃一绝美的景观。


村里把通向银杏树的街道改名为银杏步道,经过宣传吸引远近许多游客。现银杏叶大部分已落,已看不到满树金黄的景色,但依然是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村民也在街道旁做起生意,一片繁荣的景象,感觉比一般景区还要繁忙。



罗圈村还是林州原县委**杨贵的故乡,他带领林州人民克服千辛万难,战天斗地建成了举世瞩目、造福千秋、恩泽万代的红旗渠,成为世界奇迹。村中有杨**故居,到故居参观,铭记永远让人景仰的人民公仆杨贵**。
二O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四十不惑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