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乌鲁木齐> 【游记】博格达大环线,一条崎岖又野蛮的重装路

【游记】博格达大环线,一条崎岖又野蛮的重装路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游记】博格达大环线,一条崎岖又野蛮的重装路

2021-07-31 15:48:28 4645

图/孙哥、壹多、大熊、熊猫


又一场开始

为什么是博格达?

别问,问就是我也不知道!

诗曰:“南山伸臂云天处,西域昂头到日边”。

2013年6月21日博格达申遗成功,

2021年7月10日,本熊猫重装翻越8座达坂、跨越12道冰川、2次翻越天山上到雪线、连续爬过8座山口,完美结束博格达大环线,找到了那朵雪莲花。

博格达大环线,新疆顶级徒步线路中的王者,最优秀的高危徒步线路之一,只能重装完成……

你好,博格达,抱歉又遗憾,与你相遇得如此草率!


匆忙!挑战!

辞职后的第一段旅程,总想着找点儿刺激来重新唤回我对户外的激情,眼里的小星星总是要回来的。

5天,从被种草博格达,再到决定去走一次,到最后再次回到乌鲁木齐准备出发。

这大概我是从准备到出发最草率的一次了,基本没做功课,只捋了遍装备,拖着大包拎着箱子就这么登上了新疆的飞机

▲乌鲁木齐的清晨出发

一如户外深似海,我的生活或许就是这么不安分,一如既往地喜欢挑战,体验不寻常的事物。徒步沙漠、攀登雪山、骑行穿越……不停地折腾,一直在路上,一直向往着每一座雪山,这大概也是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博格达的原因吧!

▲阿克苏河谷的雪莲花

但,其实都还没来得及认真了解博格达的故事、只简单地看了看行程线路行程、只把刚刚洗完的装备草草打包、甚至连一路上要吃什么都没计划……

博格达出发的前一天,白天,奔波在农贸市场、超市、熟食店,急急忙忙采购,边走才边盘算着营地餐和路餐吃点儿什么;晚上,急急忙忙吃了个晚饭,许久不走重装,打包到深夜……

然后发现,头灯没有电池、登山鞋里忘带了鞋垫、医药包的水泡贴用完了,然后就看见一个急慌慌的身影,奔跑在乌市深夜十二点的街头

还顺便发掘了鞋垫裁剪的高超手艺~

▲博格达大本营,董务新、关燕、杨戈、杨春风,4位先辈的衣冠冢

▲20周年纪念,有幸在大本营遇见董务新先生的弟弟-董务江大哥

讲述老一辈儿新疆人的故事

时隔三年再次背上大包,心里竟是无限感慨。

经常有人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要背着大包不远万里去徒步?在山里待那么久多累啊!“

哗众取宠?追求逼格?还是徒步真有所谓独特的情趣?

▲Day5四工冰川,骗山

可在我眼里,户外是一种生活态度,喜欢户外的人不一定爱上的都是风景,对我来说这只是一种感情的释放和发泄,将心事丢在途中,许多关于爱与恨、生活压力等烦恼琐事在路上一点点儿地消散……

户外,走的不仅是路,更是一些我们想追求的自由、一些关于理想的激情、一些对于人生的洒脱、一些游离在生活外的释放、一些深埋心底无法对别人诉说的故事……

▲Day4转山达坂

对博格达的第一印象,还是当年学生时代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年还曾和小伙伴儿相约上岸成功后走一次环博奖励自己,如今博格达还在,环博已成,上岸的人儿却已是天各一方各奔前程。

三年半前,在天山的匆匆一见,让我至今魂牵梦绕。

今天,直到站在环博起点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里懵懂的。

▲Day6博格达登山大本营·日出

孙哥和于姐,年近60的老两口儿,一个负责欣赏风景、收集风景,另一个就负责替自家夫人拿着相机捕获风景、指哪儿拍哪儿,一个大包里扛下了二人世界的一方天地。
99年团伙,既是负责搞笑逗比的笑声担当,更还凭一己之力拉低了整个队伍的平均年龄,路上百态丛生,仿佛一夜长大,一趟博格达回来好像打开了新世界。
本熊猫,只负责走和蹭照的人儿。
博格达的第一个下马威就是过河,别人都在看着河水湍急还不知深浅而发愁,我却只想纵身一跃扑进水里降降温。

博格达路上的一览无遗让我暴躁,即便还没到正午,但太阳已经开始火辣辣地烤着大地,毫不留情地用它的热情冲我们呐喊欢迎。

虽然大熊一直在喊着小心别掉进水里,可我心里却盼着自己一个脚滑,就能名正言顺地溜进河里凉快儿一下
▼Day1起点处的过河


宽阔的河流挡住了去路,它看见我们就像是见到了美味佳肴,张开了血盆大口,水里突出的石头就像是它尖利的牙齿,浪花拍打在石头上翻滚跳跃。

▲Day1起点处的过河

一块块大石头扔进水里,卡在河床上,一条简易的过河路就这么铺好了。

伸长了登山杖,妄图在河里找到一个定点让自己站稳脚跟,无助的小jiojio畏畏缩缩地探寻着脚下石头是不是坚如磐石般的让自己能大胆地踩过去。

大长腿的优势此时也并没有发挥出来,一个踉跄就紧张地坐在了大石头上,双杖准确无误地扎进了石头缝儿里,生怕摔进了水里。

一群人跌跌撞撞地过了河,不禁感慨着刚出来就被这路给教训了。

▲Day1起点处的过河

17km,爬升600m,下降800m,不远也不难,可七月的天气,大太阳正毒,晒得人汗珠儿往下直滚。

就连山路都被烈日烤得发烫,一脚踏下去扬起一片尘土和白烟儿,眼前的空气都似乎都热得扭曲变了形,给人带来一种夏日的烦躁,没有一丝风,大地活像一个蒸笼。

最大的希望就是走到每一个山头儿和垭口上,感受着风吹过的凉快儿。张开双臂,静静矗立山顶,不放过每一丝丝风的拂过。
▼Day1行于阿克苏沟



即便是已经踏上了环博之路,可我心里依旧是忐忑的。近半年的没有运动,今年徒步还仅限于前不久的两趟喀拉峻。

看着队友们一个个儿全副武装地斗志昂扬,我唯有在心里一遍遍地告诉自己:要跟上,可千万不能拖后腿啊!

似乎老天都不帮我,不止是出发前地手忙脚乱,进山的第一天,登山包的肩带就不争气地断了,只能不断地调整着背包,试图找准一个舒服的角度减轻负担。

▼Day1行于阿克苏沟



博格达的山,延绵起伏,尽是光秃秃的山岭,相比秀丽旖旎的北疆,这儿缺少了一份羞涩和文静。尘土飞扬,山路崎岖,可就是这荒无人烟的山野,孕育了无数雪莲花竞相盛开,博格达峰在此遗世独立,傲然于山。

耳边的音乐声儿似是越来越远,我慢慢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从修行者到浪漫主义作家,许许多多的人都寻求游走于红尘之外的生活状态,并执着探索那些杳无人烟的荒野。
▼Day1行于阿克苏沟



此刻的我,我们,不就是如此?
▲Day2行于阿克苏河谷

▲Day1行于阿克苏沟

终于邂逅了环博路上的唯一一处阴凉儿,也是博格达山涧最孤独的大树。

砂石山坡的小路旁,一棵参天大树形影单只,一年四季孑然一身地伫立山坡上,不论严寒风雨酷热都孤单地在世,默默地守护着环博的每一个徒步者。冬去春来,皆是过客而已。
▼Day1行于阿克苏沟,孤独的树下



第一晚的营地凹凸不平,用我的话来说:这就仿佛一个迷你版的立体草原喀拉峻。

正当我抱怨草坪营地不平坦不舒服的时候,殊不知今后的几天里,每到该扎营,我都会格外怀念这一片柔软的草地。
▼Day1 宿于阿克苏沟营地


又晒又热,这就是我对第一天结束的最深总结!

▲Day1 宿于阿克苏沟营地

即便营地再是不平,我也光速选好位置搭起了帐篷,新疆十点半才天黑,天边依旧耀眼的阳光让我忘记了真实时间,本是想整理下照片写写日记,一天的疲惫让我不知不觉地睡了过去,再一睁眼竟是俩小时后……

帐篷外,是早已洗净架好的火锅,这阵势,仿佛是在告诉我:等了半天,就差你一声令下马上能开吃了

▲Day1 营地晚餐,足以让我忘了有多累

一顿丰盛的火锅搭配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谁能想这是在深山的荒野间?冰冰的河水里泡个脚,刺骨的凉就像是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消除了走了一天的腿酸脚疼。

有时候,冷水泡脚比热水来得更痛快儿舒坦!

▲Day1营地旁的河流,污突突的

伴随着潺潺流水,清晨的阳光倾洒在帐篷上,给本就温暖的帐内又增添了一丝闷热。

我爱露营,是因为它拉近了我和大自然的距离,是它能带我避开烦恼琐事的骚扰。日出晚霞,亦或是璀璨星河,山间最清新的空气,我知道它们就在我身边。

坐在写字楼的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和数不清的工作,我也时常会对着电脑发发呆问自己:曾几何时,我那个环游世界的梦想还在嘛?现在的日子真是我想要的嘛?

▲Day2 清晨早餐前的咖啡,精神百倍

被阳光唤醒,继续躺在帐篷里发呆,回想着昨儿的经历,第一天的又晒又热让我精疲力尽,倒头就睡的无力感让我对未来6天的徒步之路满是压力。

第一天就走得这么废,接下来我该怎么过?!
▼Day2行于阿克苏河谷的荒坡之上



▼Day2行于阿克苏河谷,中途休息


也许果然是任督二脉被打通,也许是昨晚的火锅给了我力量,更或者是一夜无梦饱饱睡了一觉让我精神焕发。原本对接下来的徒步惴惴不安,可我却一路飞快,只觉得这行程也太so easy了吧!

10km的路仿佛只是随意遛个腿儿,走走停停吃吃喝喝地拍个照,这就到了???(此处我完全没有得瑟~)
▼Day2行于阿克苏河谷




行走于阿克苏河谷,风拂过,水流过,漾起无法抑制的快乐与满足。带着山野中自然的青草与薄荷味道的空气,与蓝天白云相交映,构成一幅美丽到不用加任何修饰的画卷。

镶嵌在天边的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的金光,漫山遍野又绚丽的山花儿啊,一丛丛、一簇簇铺满了坡顶谷底,点缀着初夏的山野不再那么的孤独而单调,不再是一片荒凉和寂寞。它们在用自己的傲骨和这呼啸的山风抗争,满怀欣喜地迎接盛夏的到来。
▼Day2阿克苏河谷,野花丛生




▼Day3阿克苏冰川前的碎石坡,路上遇见的第一朵雪莲花

博格达就是这么神秘又傲娇,走了两天的路,却连博格达群峰的山尖尖都没能看见。而脚下的路,也从平坦的土路变成了泥泞不堪的湿地,时不时还要跨过几条河,真正代表着深入博格达的碎石路也终于初显端倪。

这会儿的我还很傻很天真,还有一丢丢不屑,就这?

就连后来上了冰川徒步的我,也是玩心大于谨慎,蹦蹦跳跳想在冰上打个出溜儿滑,偶尔还踩踩雪玩玩冰,一路边走边拍边玩,好不惬意!
▼Day3正式进入了环博的碎石路段儿




冰川上的世界有着震人心魄的美,冰川徒步已经成为了环博路上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儿。

水深莫测的冰河、纵横数百米的冰裂缝,一连串儿的冰川奇景就这么展现在眼前,大量冰川融水由冰舌末端的冰洞流出。山上天气多变,有时晴空万里,有时却倾盆暴雨说下就下。

冰川周围嶙峋的角峰,经常不断地崩落下岩屑碎块,突兀的雪峰险峻嶙峋、纵横交错的冰谷曲折迂回、冰壁高耸陡峭,冰川两侧巍巍雪山,皑皑帷幔。

继续前进,雄浑、壮阔的冰川尽在脚下。

▼Day3正式进入了环博的碎石路段儿


老虎口PK简单达坂


你永远不知道一会儿和意外哪个来得更快,更不知道打脸会在什么时候给你来个措手不及。

气势磅礴的冰川还没欣赏够,旁边儿飘来的一句”从这儿翻上去在平台上吃午饭“,迅速拉回了我的心绪。

眼前,大名鼎鼎的老虎口就挡在我面前,这个渐行渐窄的垭口已经不能单纯的仅用一句陡峭来形容了。
▼Day3专心行进冰川,蓦然抬头,只见老虎口静立眼前


在山脚仰望垭口,尽是延绵到顶的石头路,狰狞的岩石似乎在向我们阴森森地笑着,七八十度的石坡,登顶垭口的一段路近乎垂直。都说”只缘身在此山中“,可现在,你不上山,根本看不出来路在哪儿……

远远看去,老虎口是那么险峻,好像被巨斧劈过一般,犹如一把利刃耸立山间,在平滑的冰川旁,它显得多少有些煞风景。

而这,是继续完成环博唯一且必经之路,

咬咬牙!上吧!这又能有多难的。无邪的我这会儿还这么轻松的想着……
▲Day3 老虎口

▲Day3 冰川上仰望老虎口

就如我所说,有时候打脸总是来得特别快,快到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把我给打蒙了。

脚下看似稳当的石头却是一踩一滑动,能走的路越来越窄,能踩的石头越来越小,就在我专心努力走上一条相对没那么艰难的路时,却没发现石坡越来越陡,甚至连登山杖都成了累赘,唯有手脚并用才能保持好平衡。

▼Day3 老虎口,行进至平台

原以为我到山前必有路,谁能想这满眼的石头让我完全不知路在何方。明明知道自己应该一路斜上抵达平台,可偏偏却沉浸在哪块石头最好走的怪圈儿里,竟时不时地迷失了方向。

刚刚还琢磨着不至于困难,转眼间就从第一梯队落在了后面,事实总是不那么尽人意,让人有一些难以接受。眼瞧着队友们一个个儿即便是举步艰难却也都顺利到了平台上开始吃午饭,我却只有眼巴巴地羡慕着,内心狂喊一声儿:”我TM真是疯了才会来博格达受罪!“

路还得自己走下去,用手扶着石头,一点点儿向山上爬去,每迈出一步都得反复试探落脚点的牢固,幸好现在的路上还有不少大石头,正好可以用来当台阶使用,也是因为有了这些台阶,最终有惊无险地到达平台。

▲Day3 老虎口

咱也是登过山下过海的人儿,什么海拔气压没经历过,可这会儿却被小小的老虎口震住了。

原本15分钟就能上来的路,被提醒才知道,我竟然已经走了将近40分钟!自认为体力还可以的我,到了平台却忍不住地地大口喘气,刚刚地每一步似乎都用尽了我的气力。

嘴上说着好像没怎么觉得饿,身体却很诚实地拿起路餐一个接着一个。
▲Day3 老虎口,午饭后再次出发
休息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而短暂,听着大熊说着40分钟就能到顶,我却心里暗道:”那我不得至少一小时才能上去……“

脚下的石头不知何时就变得越来越小,从一开始的石坡也变成了碎石路,到最后甚至连一块儿可扶可踩的都没有,只剩一片土路。

这时也终于变得更加艰难,接近90°的垂直陡坡、爬一米滑退两米的松土路,毫无着力点,而我偏偏又是个没有脚踏实地般踩稳就不敢硬上的人儿……
▼Day3 老虎口,午饭后再次出发

我踩上第一脚的时候,感觉还能没那么难,可就在我抬起另一只脚想要借力登上去的时候,看似踩稳的脚终于承受不住我连人带包的重量,开始不断下滑,光秃秃的周围连个让我撑一下的地方都没有,登山杖更是被我早早就收了起来,免得碍事儿。

此刻的重装包也成了负担,在近乎垂直的石坡上,每次抬头都感觉要被登山包后坠的分量拉下山去,飞快地抬头观察路况后又死死地爬在坡上,紧紧地抠住内侧的石壁。

头顶是被队友不断踩落的碎石,耳边是石块向山下掉去的撞击声,此时的我是动作稍大了就也会打滑的狼狈不堪,脑海里不自觉地就在脑补自己一个重心不稳就摔落山崖的场景……

▲Day3 老虎口,临近登顶

平时总会戏谑:遇事不要慌,拿出手机拍个照。

这会儿自顾不暇,就更别提还要拿出手机拍照,然后还得收回去。

这一百多米的老虎口仿佛耗尽了生平最大的力气,靠在石壁上休息的我神魂都已游离,不远处的头顶传来队友焦急地呼喊”小心落石啊!“,就像是形成了肌肉记忆,恍惚间的我快速抄起了登山杖,预备在石头砸向我的瞬间把它拨开。

万幸,它拐弯儿了……

▲Day3 老虎口,临近登顶

看着已有队友登上了垭口,已经在静静地休息欣赏着一览众山小的风景,我唯有心急如焚,暗恨自己的不争气,20分钟才走了短短的10米……

有时候,英雄的降临不一定是要脚踏七彩祥云,身轻如燕地从90°石坡上跑下来,不时还带下来滚滚落石,就连人都偶有不稳打晃儿。生怕他一个踉跄摔下山去,这揪心更让我暗恨自己的胆小……

▲Day3 老虎口,临近登顶

即便是有了人带,也依旧是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健步如飞。手扶脚踩都没了着力点,还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再把人家拉下去,爬几步就要休息一下,环博路上唯一的气喘吁吁也就在这时候了。

这会儿发现,我真是”徒步不咋行,休息第一名“,怕死的我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最合适自个儿的休息点,好好扶着喘几口大气。

耳边儿也传来了轻飘飘的打趣:”我可终于找到你的弱点了,这一路上都走得挺溜儿,可这石头路你不行啊!“

我已经没有了反驳和回岔的心情……
▲Day3 老虎口,登顶后的回望
终于手脚并用地爬上了垭口,99年的妹纸正坐在一旁默默啜泣,初出茅庐就来挑战博格达,脚下无力的空虚感让她不仅害怕,在同样被带上来之后还是忍不住的后怕。

山顶的风景果然超美,而它的美不在于究竟有多么的超凡脱俗,而是因为这是我历尽千辛万苦后收获的特别奖励。

▲Day3 老虎口大合影

热爱户外的人儿从不怕山有多高、路有多险,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不犹豫,不气馁不退缩。虽知高处不胜寒,却偏要在风寒之中寻伟岸。心里怀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使再高再陡的山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步伐。

而对于那些疑惑户外究竟有什么魅力的人儿来说,他们不知道无限风光在山巅,更不懂得伫立在云端“一览众山小”的壮观。

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王维的诗总能让我驰聘想象那片广阔天地。

▼Day3 回望老虎口身后的冰川雪山

迫不及待地要和老虎口来张合影,举手回望,群山苍茫,起伏连着起伏,连绵压着连绵,是一种磅礴的美。

“是真高敞处,别有大乾坤”,“更倚天门看城市,茫茫平地皆云烟”,的确,身居高处,天高云淡自是一番好滋味。

登上高峰,更是感慨:高处自有风景在,人生本是多尘埃。若是万般随它去,何愁风云不变天。
▲Day3 和老虎口唯一的合影
一旁的男生们早已按捺不住,在明知即将断烟的情况下,还是忍不住抽掉了最后一根儿烟,你一口我一口,小小的一根烟这会儿竟是魅力无限,瞬间消除了老虎口带来的恐惧和累。

回想着刚刚当我步履蹒跚地迈上最后一块石头时,一股清凉山风迎面扑来,顿时舒畅至极。放眼眺望,远处的天空云蒸霞蔚,冰川和雪山熠熠生辉。
▲Day3 回望冰川
相比于艰难的上山,下山反倒是显得有些轻松。虽也是一片碎石,终究是有一条完整好走的小路了。

面对松散的碎石,脚下不仅暗暗发力,尽力想稳住每一步,似乎全身都在较劲儿……
▼Day3 老虎口,下山路,依旧是满眼的碎石

▼Day3 白杨河东沟营地


▼Day5 简单达坂下冰壁之后

本以为老虎口就是顶配,谁想那名叫”简单“却一点儿都不简单的简单达坂正在前方紧紧地等着我们送上门。

身旁,是大小冰山千姿百态,洁净的冰面像龟背一样裂成美丽的纹理。脚下,是一不留神儿就会陷入齐腰的雪里。

一步一个大深脚印儿,让紧随其后的队友不知是该自己另辟道路呢,还是踩着前队的印子一脚踏进深陷的雪里。
▼Day 5没膝积雪里冲顶简单达坂




大风凛冽,冰封雪地,整个山间就像成了只大冰箱,山也都冷得在颤抖,山下的河也冻得僵硬了,空气似乎也要凝固起来。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时候就应验了这句话,趟雪上山不是什么难事,可翻过达坂,眼前70°的大冰壁又是让我一惊。
▼Day 5终于要登顶简单达坂了



终日暴晒在阳光下的冰川,此时已开始融化,看似平滑的冰壁上布满了雪水,一脚下去踩到的竟是一滩碎冰,连冰爪也无济于事,只能勉强扒住冰壁,重心下沉,免得一个跟头栽下去。

登山杖拉到最长,重装包调到最紧,侧着身子慢慢探出又很无助的脚,狠跺几下踩出可以容我的小台阶,小心翼翼,万分谨慎,打起了如同老虎口一般的十二分精神。
▲Day 5简单达坂下行的冰壁
或许越是小心,精神就绷得越是紧张,就越容易失神。

一个打滑,我就直挺挺地奔着冰壁下滑去,什么脚刹制动用冰爪顶住冰壁,完全没有什么大用处,虽是速度相对减慢了,但也抵不住这70°的大斜坡,我还是朝着谷底飞快地滑坠。

说实话,内心有一丝丝惊慌,生怕刹不住就这么直接溜到了谷底,但又慌而不乱(自我感觉就是这么良好

),一边儿把脚立起来用冰爪摩擦着冰壁,而一边儿又在拼命地想把压在身下的登山杖挪出来,甚至还冒出了”要不把杖扔了“的想法。


还好,腕带系得太紧,左扔右甩也没能让它逃离我的掌控。万幸,被拦下挡住了,也已经滑离了最陡的地方。
▲Day 5简单达坂下行,冰壁已经开始融化
还没等我站稳,身后又是一声滑坠的响动,回头一看,只见原本走在我身后的骗山也追随着我的滑痕,四仰八叉地直奔我就摔了下来,硕大的体型让他的重力加速度更快了。

就在我一时之间不知道是该躲开还是再顺势躺下继续滑下冰壁的时候,骗山一个转身,从我身边儿擦肩而过,还连带拖着没能拦住他的大熊一起滑了下去。

就在看着他俩平安刹停在了接近谷底的位置时,身后又是一声儿巨响,这次换成了泰来如同壁虎一样爬着就摔了下来,还好是头上脚下,也亏得是爬着,在谷底被大熊一把摁住……
▲Day 5简单达坂下行的冰壁
本想横切到没融化的地方在慢慢下,踩着前方队友的“脚印台阶”一点点地往下挪,心里还念叨着:”可千万不能滑倒,不能把陈鑫他们踹下去“。

墨菲定律,想啥来啥,正在我专心沉浸在摸索到了行走冰壁的技巧时,又是一个打滑,出溜儿一下又继续地向下滑坠。

这会儿的我已经不是刚刚滑坠惊慌地我了,淡定地撑起后背,免得打湿裤子,撑起双脚控制速度,登山杖也慢慢地收回身侧,甚至还能一根拐弯儿躲开了已经坐倒等着被我踹下去的陈鑫。

好巧不巧,身旁就是一片融化的碎冰,为了躲人我就这么直愣愣地滑了进去,保护得再好也没能逃开湿身的命运……
▲Day 5简单达坂下行的冰壁,仰望
滑倒谷底,站起身,抖抖雪水冰渣儿,再回头,看着还在冰壁上苦苦挣扎的队友们,心头竟有一丝如释重负,庆幸自己终于走完了这段和老虎口有一拼的路,远处是早已换好干净衣服的骗山和泰来。

耳边儿传来轨迹的报时:”您已行走xx公里,当前1公里耗时两小时……“

原来我居然用了这么长时间……

随着队友们陆续半摔半走的都到了,又是一阵手忙脚乱的晾晒衣服手套、脱冰爪。
▲Day 5最后还在苦苦坚持的三位队友,孙哥、于姐、壹多

▲Day 5到底谷底,太阳和蓝天终于露头了

户外那么累,却总是一次一次奔赴在路上。
就是那么一种感觉,明明累到不想动,感觉一步都抬不起了,却还在坚持着,还在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往下走。累到极致却还在坚持着。
也许就是为了某一刻内心的空白,抑或是为了站在某一处时看到的震撼心灵的美景。
至今都被我信奉为户外座右铭的一句话:”不必让世界看见我,我能看见这个世界就好啊!“
▼Day 5到底谷底之后的冰川碎石滩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再走一次,
老虎口和简单达坂你会选哪个呢?
▲Day 5冰川碎石滩(别问,问就是都不想选!)

雪莲绽放

看过了无数的格桑花,也终于找寻到了我的那朵雪莲花。

博格达雪莲Saussurea bogedaensis是2018年发表的新种,分布于东天山高山之巅的绝壁上。

▼一路上各种姿态的雪莲花,有些还是含苞待放
▼Day 5登山大本营

▼Day 5登山大本营·日落

博格达峰下,雪莲花竞相绽放,在天山雪线以上青凛凛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它生长在这奇寒的环境中,洁白晶莹,柔静多姿。
花蕊大如莲蓬,花警紫红,花瓣薄如绢纱,纯净洁白,它是高寒雪山的奇花。它在冰川、狂雪、暴风的逆境下生长、艳开。

我想,雪莲应是那天边瑶池的灵魂吧!

▲Day 6 登山大本营·清晨,玩得不亦乐乎

▲Day 6 尽职的两位摄影师,大熊&孙哥

▲Day 6登山大本营·清晨,下午两点才恋恋不舍地出发

▲Day 6登山大本营·清晨,最爱的一张照片

你以为的阳光明媚和笑容满面,实际上是我被吹得瑟瑟发抖和脸僵

适应过后,7天的行程仿佛转瞬即逝,正当我们逐渐进入了状态,环博之路却即将结束。

回忆这一道儿走来,真是”费鞋费脚费熊猫“,出发的第一天,脚后跟儿就磨起了硬币辣么大的水泡,挑破了又再磨起来,害得我后几天根本不敢再动,两双羊毛袜陪伴我走完了恼人的石头路。

▼Day 4 转山达坂


▼Day7 黑沟西达坂







陪伴我近三年的Crispi也没逃过开胶的悲惨命运,原本是可可爱爱的小红,在陪我硬刚了7天后也终于败下阵来,魔人的石头路上又是只能靠脚尖借力,鞋尖上张开的口子仿佛是在向我诉说着一路的不易。

陪我三年,也终于是在简单达坂冰川的摧残下无力防水,冰壁上的雪水碎冰还是浸湿了这最后的防线。
▼三年前刚买时的样子

▼Day3 老虎口下山后

▼Day5 简单达坂下山后

▼Day7 到达终点

陪我近五年的登山包,也是渐渐不支,先是胸带悄悄地离我而去,一路上不时地吱吱作响,向我哭诉着它是多么的不堪重负。

同样陪我近五年的鲁滨逊也相似的下场凄惨,两节杖伤痕累累的划痕就证明了一切,说实话,轻量化的登山杖真不适合重装,总是提心吊胆的担心会不会突然折断……

还有废掉了零碎儿物件不计其数……由衷说一句:”跟着我是你们辛苦啦,下辈子投个好胎找个不玩重装的主人吧“

很多个傍晚时分,天边渐渐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橙色,转而又变成一片玫瑰色,博格达的晚霞就这样慢慢地在天地之间渲染。

在日落红的天空映衬下,绚丽的彩霞是那样的烂漫,那样的姹紫嫣红。或许彩霞是因为天上的颜料瓶被打翻了,才洒落在天空中。

那霞光的范围慢慢地缩小,颜色也逐渐变浅了,紫红变成了深红,深红变成了粉红,又由粉红变成了淡红,最后最后消失了。金色的霞光,犹如一只神奇的巨手,徐徐拉开了柔软的帷幕,整个大地豁然开朗了。

▼Day5 博格达大本营·日落





▼Day6 四号羊圈营地·日落

邂逅了博格达的最美星空,有多少机缘, 向星空了望,又有多少个夜晚, 见星空如此美妙。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心境不同了,所见的风景也多了几分不同的色彩,这夜的星星充满了感情,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带着一丝稚气而又执拗地注视着人间,似乎是在用明亮的眸子在给我们讲述一个唯美动人的神话。

▼Day5 博格达大本营·星空





雨后的彩虹大概是山里让人又爱又恨的景色了,即便是下雨时候被淋成了落汤鸡,但也浇灭不了对这美景的热爱和着迷。

只在帐篷里听到了一声儿“彩虹”,便不管不顾地跑出来,只见一道色彩分明的七彩桥划破了渐暗的晚空。红,橙,黄,绿,青,蓝,紫,闪耀着欢乐的光,美不胜收!

现在的它就像一座长桥,横跨了整个博格达峰,各种颜色织在一起相映生辉,气势雄伟地横卧天际,它把世上一切柔和的色彩凝固在高空中。

▲Day 5 博格达大本营

户外的另一神奇之处就在于,每次都能遇到一帮很不错的人儿,一起经历过难忘的事儿,也许微不足道、也许小事儿打动人心。

就是这么奇妙,在不经意间又还愿意敞开心扉去重新热爱这片天地、去重新出发去拥抱这个世界。

▼暴雨中徒步的相互照顾和打气
冰川、过河甚至滑坠时的相互搀扶和帮助




▼路边歇脚时的逗贫打趣
还有在营地苦苦等天黑时的茶话会和聚餐,简单但却温馨



▼时来世想做山里一只惬意的牛羊
晒晒太阳挤挤奶,悠闲地漫步山间享受生活



▼偶遇的花蝴蝶,肆意飞荡于群山

▼钻研着博格达的地质文化,偶尔赋诗一句,图/文by孙哥


▼当然还少不了我的长胖食录
包括但不限于早餐的鸡蛋火腿咖啡豆浆和各式面条
以及晚餐的火锅羊肉牛肉椒麻鸡
并且还有路餐的丰盛小零食水果果冻和坚果
--还记得自己出发的初衷么?
--记得!

--这一路走下来的收获多么?
--多!眼睛里的小星星或许又回来了!
▲Day7 黑沟西达坂

熊猫说

博格达小科普

在乌鲁木齐,天气晴好时抬头就能看见巍峨于东方的博格达峰。在天山的诸多主峰之中,博格达并非最高,其海拔高度也仅能排名第三,然而它的名气却远在诸峰之上。

长期以来,在西部各民族的心目中,博格达峰是最富有神性的山峰,它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灵之宅、紫气之源而加以膜拜。博格达一词就是出自蒙语,“神之居所”之意,一说为“香雪海”之意。古代西域的一些游牧民族中就有崇拜名山的习俗,因博格达山高大险峻,所以被这些民族誉为“神山”、“祖峰”,骑者见之下马,行者见之叩首,就连官员路过此地也要停车下拜。

博格达山主峰在天池南侧,其上三峰并立,成“山”字形,中峰略高,海拨5445米,东峰海拨5287米。海拔高度虽然并不惊人,但登山难度绝非寻常。在主峰的东西,分别排列着7座5000米以上的高峰。山体陡峭,西坡与南坡坡度达70—80度,只有东北坡坡度稍缓,因此,该峰虽然在1980年以前就有英国和前苏联登山队前来攀登,但直到1981年6月9日,才由日本京都队11人开创登顶纪录。

博格达峰是由3个峰尖紧依并立而成,终年冰雪皑皑,世称“雪海"。登山大本营建在博格达峰的脚下海拔3580米处,三位香港登山者和日本登山队员的衣冠冢就在这里。

博格达大环线,于2013年3月下旬全线贯通,全程历时9天,139公里,难度9+级;后经进一步优化,全程距离为90公里,历时8天7夜,并在第三天增设补给站,难度降为8级。从黑沟象鼻梁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环绕,到黑沟结束,形成一个闭环,全程行进在博格达群峰核心区域。

熊猫说

环博行程参考


Day1:
乌鲁木齐市→阿克苏乡→阿克苏沟营地(3320m)
Day2:
阿克苏沟营地(3320m)→阿克苏河谷→阿克苏冰湖营地(3550m)
Day3:
阿克苏冰湖营地→阿克苏冰川→老虎口(3800m)→白杨河东沟营地(3450m)
Day4
白杨河东沟营地(3450m)→东沟冰川→转山达坂(3950m)→西沟冰湖→西沟冰川营地(3550m)
Day5:
西沟冰川营地(3550m)→简单达坂(4125m)→四工冰川→登山大本营营地(3550m)
Day6:
登山大本营营地(3550m)→三个岔冰湖→碎石达坂(3480m)→四号羊圈营地(3200m)
Day7:
四号羊圈营地(3200m)→黑沟西达坂(4190m)→博格达冰川→翡翠湖(3300m)→象鼻梁→柳树沟达坂(3100m)→阿克苏河谷(2250m)→阿克苏乡→乌鲁木齐市



写在最后:

今年太难了,各地封山消息层出不断,

所以呀出发要趁早,

再次庆幸自个儿的好运气。

9月中,轻装徒步狼塔C+V

是时候约起来了!

作|者|介|绍
小熊猫

爱玩不爱闹

梦想环游世界的北京姑娘

热爱文字

沉迷各种极限运动

公众号:红白彼岸

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小熊猫爱玩不爱闹



106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小熊猫爱玩不爱闹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小熊猫爱玩不爱闹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