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午潮山

春暖花开,忍不住又想出去走走,琢磨这次不去游人如织的风景区,找一条没有走过的路去登山踏青。一番网游后,在高德地图盯上了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可以从富阳受降镇东坞山村翻山到转塘龙坞。4月5号天气晴朗,决定采用单车加徒步的方式尝试这次行走。
百度上得知,从东坞山村走向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一条千年古道。这条古道的名称听起来有点怪异 ,豆腐皮古道。
不会是豆腐皮铺成的吧!

豆腐皮古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东坞山村大洋坞水库至杭州午潮山,全长5公里,另一条是大洋坞至杭州龙坞乡上城埭,全长4.5公里。古道起于富阳受降镇的东坞山村,大洋坞水库北侧。
东坞山村盛产豆腐皮,制作始于唐代,至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说,口感和观感质量均居上品而久负盛名,薄如蝉翼,轻似绢纱,油润光亮,以金衣之名美誉江浙。
有意思的是,豆腐皮古道和茶马古道一样与佛教颇有渊源。唐朝以来东坞山村豆腐皮广销于江、浙、沪一带,尤其在佛教界久负盛名。古时东坞村周围有九庵十三寺,佛教兴盛,村中山民制作豆腐皮供僧尼食用,灵隐寺专门采购其产品。由于品质优异,寺院相互传播,东坞山豆腐皮名气愈著,供应范围扩展至杭州、宁波、上海、苏州各大寺院,明代被列为贡品。而当年东坞山村民输送豆腐皮等素食到龙坞、杭州灵隐等佛教寺庙的山道,如今被人们称为“豆腐皮”古道。

路经东坞山村,沿途可以看见村里有许多豆腐皮生产厂家。忍不住打探一下豆腐皮的价格,被告知30元一斤,竟然远远超过平时我们在菜市场里购买的20块钱一斤的价格。然而村民摆出一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姿态,信心十足地刺激我的唾液腺,金衣豆腐皮做素烧鹅,入口滑爽、酥软味美;若做杭州名菜炸响铃,色泽金黄、清香干脆。吞咽了口水后,似乎明白了奇货可居的道理。

东坞山村尽头的大洋坞水库婉约秀美,仿佛看见午潮山上雨雾雪霜沿着葱翠树梢和竹叶流下树干润入泥土,转身化为一股股清泉流水,从四面八方汇流入水库湖中。阳光下湖水呈现出宝石般的湛蓝,晶莹剔透;湖水很清澈,清的能看见水底的沙石。

顺着水库北侧的小道,古道口即刻落入眼眸。密密的竹林和高大的树木之间的泥土小道上,满铺着枯黄的竹叶、树叶,隐约可以看见路中稀稀的石块。这条刻蚀着千年踩踏脚印的小道,讲述着东坞山村村民们一辈一辈传承的关于豆腐皮的故事。

没走几步道路倏然变窄,只见路旁布满了高大的树木,密密的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间,投射下了斑斑点点细碎的阳光。

“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条路一走便是千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伟大的先民把身家性命系在腰间,栉风沐雨地去开拓、披荆斩棘地去征服。迫于生计的年代,古道成了星火般的希望,值得他们放手一搏。
如今,脚下的石块被风雨侵蚀得凹凸不平了,“一根扁担两个箩筐”的往事早已搁浅在远去的历史之中。四通八达的现代化路网,溶进了豆腐皮的物流渠道。

路上人迹稀少,鸟鸣和树梢被风吹动的沙沙声成为唱响在这条道上的主旋律,正如清代杨溥七律《茶庵鸟道》诗所描述:
一径寒云连石栈,半天清磐隔松扉。
螺盘侧髻峰岚合,羊入回肠屐迹稀。

由于山势比较陡峭,古道像九曲回肠,随着登高不断的回转拐弯。汗不停地从头上和身上冒出来,冲刷着毛孔中的污垢,久违的通畅感油然而生,痛快!

行进在古道上,摘掉耳麦放下手机,聆听此起彼伏的风涛声鸟语声,眼睛得看清楚脚下崎岖不平的山路。登高有点气喘,呼吸之间把有着浓郁负氧离子的空气贪婪地纳入肺腔,正好清洗一把长久委屈的肺叶,冲刷掉平时享用城市中汽车尾气沉淀在肺里的杂质。

眼前忽然一亮,一株映山红开在小道边。走到近处,风正好又吹起来,一树红色的花朵颤动起来,犹如山野含羞捻指的少女。

抬头却见一树的花苞矗立在映山红的树梢,像一团团升腾起的火焰,投入我的眼眸。

出了几身臭汗,缺乏长期锻炼的大腿酸得像吃了一把青梅,经过40分钟左右努力,终于登顶了。

从山顶上往下看,可以看到东坞山村的大洋坞水库。奋力登完古道,“会当凌绝顶”的英雄气概油然而生;哪里知道举目一望,全无“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只剩下还可以一口气登上500米高程山顶的小小成就感。

看了半天没有明白应该往哪个方向走,不管啦!跟着感觉走!

登顶后,也就意味着走完了古道的途径,眼前出现一条青石板的游步道,明显是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为游客打造的。



顺着蜿蜒起伏的山道,走到了另一个山峰,回首一望:横看成岭侧成峰,近远高低各不同。

最耀眼的还是杜鹃花,点缀着整个山体,东边一丛,西边一片,一团团一簇簇,在青山绿树之间云蒸霞蔚,午潮山显得空灵含蓄,却又热情如火。

第一次见到马银花杜鹃,纺锤式的花苞非常饱满,圆润粉琢,十分养眼。花瓣全舒展开了,如同蝴蝶展翅;含苞待放的,像亭亭玉立的姑娘,怪不得人们称为“花中西施”。


眼前的杜鹃仿佛少女展示着娇艳清纯的躯体;嫩绿色的青芽如同少男秀出阳光青春。

一路走来尽管游人很少,比较少见地上有塑料袋和矿泉水瓶,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非常优美。
在这里可以找到下山的路,做个决定吧!

山脚下又是另外一片祥和的农村景色,粉墙黛瓦、竹林茶园。

近处可以清楚看见竹林里面的老屋,已经没有人居住,荒废有些年头了。似乎还在诉说着,那些逝去岁月的故事。

小桥下,一条窄窄的小溪,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块,摆出一付留下买路钱的阵势。然而溪流我行我素,时而缓淌时而湍急,破阵而去,在残兵败将的脑袋上溅起簇簇浪花。

下山以后进入了转塘的何家村,村民以种茶或者租房给别人经营农家乐为生计。这儿的茶叶质量还是不错的,当地的新茶价格有200块钱一斤和300块钱一斤两档。
探究为何有价格差异,茶农告知根据茶叶在这个村子周边的生长地区域不同而分档,如今产品质量细分到这般地步令人赞叹不已。

坐下喝口茶,吃点零食,惬意无比。15公里骑行和5公里徒步登山,所产生的劳累,片刻之间一扫而尽。

走出农家乐的门口就是公交站,如此方便,可以继续低碳健康打道回府。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杭州的姜太公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