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中山> 蒙蒙细雨中登顶之——台山凉帽顶

蒙蒙细雨中登顶之——台山凉帽顶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蒙蒙细雨中登顶之——台山凉帽顶

2021-03-29 08:50:04 6824

台山凉帽顶在广东的户外,特别是珠三角算是一条“著名”的线路,尤以景色优美闻达于驴友。其中商业队固定日期都有活动。我们几个小伙伴从3月初就计划完成这条线路,但是各种缘由,一直拖到快月末才成行。天气是我们几个尤为关心的,3月的前半个月,周末天气都很一般,所以一直未成行。这个周末(3月27日),天气预报多云,且无其它事务干扰,于是出发。

出发时,天气虽不晴朗,但多云的天气,气温也不高,让人还是感觉非常舒服。沿着沿海高速一直向西,快到南北收费站时,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细雨如丝,打在玻璃上还是形成了绵绵涓流。我们几个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凉帽顶的美景悬了。既来之,则安之。出了高速,沿着县道朝着铜鼓村驶去。路两侧的农田已经种上了青青禾苗,非常养眼。一路驶来,雨开始有点大了,混合着浓雾,使得能见度非常差。路过海角城古舟岛,连海边近在咫尺的海岛都看不到。过了隧道,便到了铜鼓村。前一天晚上问了一下之前去过的@碧烛歌停车地,建议我们将车停在去往台山大坑水库岔路的驾校边上。的确此处停车,离上山的路是最近的。

开始爬山时,倒是又下了一阵小雨。9点半开始出发,同行的伙伴穿上了带着的雨衣,而我没有考虑有这种天气,只好冒雨前行。其实雨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并不算雨。这个时节,春雨如同千缕万缕的银丝,打在脸上,还挺惬意。跨过泄洪渠,转而上山。转过一个山头,看见前面一对驴友。在巨石斜坡处遇到这两位也是去凉帽顶的本地驴友。巨石斜坡有粗大绳子,帮助驴友更容易上下此地。刚下过雨,石头上非常滑,虽然即使不用绳子,也可以正常上下。但是为了保险,我们还是按部就班地拉着绳子下到底部。转过山头,映入眼帘的便是躺在群山怀抱的台山大坑水库,碧绿如玉,和悦恬美。

及到水库边,湖水犹如一坛诱人的陈酒,静静的,水晶晶的。又如一块明镜,让人想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的诗句。

沿着水库朝着水库主要的一条溪流逆流而上。路过一高压塔,下雨使得其绝缘部分好似损坏,发出巨大的滋滋声。我考虑是否要打电话,让人来检修。幸好没有打,后来下山的时候,该高压塔已经恢复正常,可能是因为下雨的原因导致的。

沿着溪流而上,路过著名的台山小九寨——两个巨大的水塘位于溪流中间。下面的一个有很高的落差,上面一个水潭正好相反,比较平缓,一上一下,一高一低,一缓一急,相得益彰。从水库边到这两个水潭月3.5公里,有一点爬升,所以此处是很多人夏天消暑的福地。怕变天,下大雨而无法登顶,经过时匆匆看了一眼,我们继续前行。这一路前半程的路非常好走,随路两侧也有植被,但是雨天只是膝盖以下被打湿。过了小溪,再向上,遇到雨天或者大雾天,进入爬升较多的林区中的路,会让人全身湿透。不过感觉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这种天气穿雨衣会感觉特别热。好在雨也是时下时停,反正都已经湿透,也就不再计较去保全没有湿的地方。只是,全身湿透后,再爬山额外费力。提起腿来,感觉重了许多。而且水顺着裤脚流到鞋里,不一会整个鞋也都湿了,里面还积水。

这个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来自快到顶的那一段近1公里的路程。这一段多陡坡,且部分路段两边没有支撑物。所以出现了走一步,滑两步的情况。我走得稍快,独自一人前行。后面上来的同伴说,在路上看到了好多长长的划痕,都是我的杰作。特别是土坡,这种天气下,这些土陡坡已经变成泥坡,非常难走。因为大雾天气,看不到两侧的情况。只是上到山梁后,觉得风比较大,依旧前行。下来的时候,天气晴好,才发现很多地方还是挺危险的,还是要注意安全。12点15左右到达船形石所在的山顶。周围白茫茫的一片,能见度非常差,估计也就10米左右。还未登顶,就听见山顶有人在呼喊。上去后,发现一位驴友坐在石头上。上来的路上,在快到梁上的时候,遇到一对珠海的驴友,讲前面还有一对广州的驴友。估摸这位便是,交流了以下,果真是从广州的驴友。山顶风大,找了一块避风的石头。跟这位驴友聊了一下,原来他们参考的是登顶凉帽顶的线路。凉帽顶比较有名的就是这块船形石,位于凉帽顶顶峰西南侧越200米的地方。因为凉帽顶山顶没有什么特色,所以绝大多数驴友到船形石处。而这两位参考的轨迹是到顶的。走到此处,这位驴友因雾气太大,就在这里找了个地方休息。而其同行的驴友独自一人前行,去找“终点”。我到的时候,该驴友说其同伴已经独自一人去了20多分钟。任凭其怎么呼唤,也没有回应,让人有点担忧。他们原本的目的地也是到船形石,但错误的参考轨迹将其指向了凉帽顶的最高峰处。船形石在通过下载的小洞后右拐就到的地方。大多数驴友会通过这个小洞后直行,然后绕一个圈回到船形石这里。两个驴友的参考线路的问题,导致方位有误,加之他们上山时大雾弥漫,能见度差,以至于错过此地,而继续向前。好在山顶还有信号,留守的驴友确定船形石位置后,电话另外一位驴友,让其返回。

上山的途中,边看到路两侧的杜鹃娇艳欲滴,蹭着队友还没有上来。于是开启了浓雾中各种拍拍拍。虽然小雨天加大雾增加了上山的难度,但是浓雾中的花儿们,如同出水芙蓉,娇艳欲滴,个个美如貂蝉西施,朵朵赛过昭君玉环。

不一会,小伙伴以及路上遇到的珠海的那对驴友登顶。此时,广州的那位驴友也返回。他称已经上到了凉帽山的最高峰,建议不要走竹林,而是到巨大的石坡处即可,也很壮观。但是雾气太大,所以我们也没有前行。而是在船形石这里休整,准备打卡。

休整后,照例是在船形石上各种造型。广州的那对驴友,早晨5点半就出发了,确实辛苦。先行准备下山。因为人少,我们则在船型石上各种Pose。正在拍照时,后面山谷的云突然被一阵大风吹散。于是,远处的水库,山下的绿树峡谷开始依稀可见,进而完全清晰。这白云如同一张巨大的帷幕,徐徐展开,一幅水墨山水慢慢上演。不一会,白云再次上来,这帷幕又慢慢拉上,留下在风中凌乱、被美景错愕的我们。

难以相信,在拍照中,居然可以见到云开雾散。

露出一片青青天地

美景只在良辰,东面的浓雾已经准备要再次盖上这山谷的风景。

此后,虽然雾气再次盖上了山谷的风景。可天上的太阳已经慢慢露了出来。虽然刚才的美景太快,还不足以让我们过瘾。但这太阳晒得船型湿暖意充足,我们索性躺在这里晒会太阳,将身上的衣服鞋子晒晒。而且此时下山,因为路太滑,难度比上山还要难,于是更是不着急下山。顺便等等,看看是否美景再次光顾。

功夫不负有心人,等了约十几分钟,天开云散的美景再次显现。

又过了一会,最开始遇到的江门本地的两位驴友上来,打卡后便下去了。然后,又有三个佛山的驴友上来。他们速度比较快,告知后面的商业队已经开始登顶,估计很快便会上来,人数有40多人。怕一会山顶拥挤,于是我们收拾了一下,开始下山。

下山并没有原本想象的那么困难。虽然太阳只是出来了一小会,但是足以扫清路两侧植被上的水滴,小路路面也再次硬化。所以下山并没有遇到非常滑的情况。一路上遇到断断续续的商业队上山,看人数和旗帜,至少有两只队伍(或者三只),人数估计有100人。狭窄的路上,顿时变得拥挤。路两侧山谷、山花清晰可见,却不复雾中娇羞之状。看来商业队的领队对此山的天气把控还是很到位的,看到一个上山的驴友,鞋非常干净!姑且相信领队的能力超强,算准了什么时候会天开云散。

下图,下山回望,可以看到顶峰右侧即船形石

天晴后,杜鹃不复娇艳欲滴之美

2点半,第一队商业队的大队驴友到达大梁上,在石头上拍照休息。

还有小朋友,满头大汗,但一点也不觉得累,佩服!

下到宽阔的大路回望山脊。登山的路在下图的最左侧,旗子开始进入丛林小路,一直蜿蜒向上,到达最左侧的白石头所在的山梁。上一张图所在地点就是在左侧顶上的白石头处。船型石要沿着这条山梁向右,一直走,越过中间的小山坡,到达被左右侧的山峰挡住的船型石。

下图右侧中间云雾缭绕的地方就是凉帽顶和船形石所在处。下山后,天气晴朗,回望山峰,虽然顶峰依然藏在云雾中,但是登顶的山梁清晰可见。

路过两个水潭,在水潭边再次休整。水潭深数尺,潭中水清见底,但可见小鱼三三两两,悠哉游来游去。有驴友跳水、游泳,甚是得意!

小潭中带花纹的小鱼。

一路蜿蜒而下,5点半开拔返程。台山凉帽顶,美景出深山,值得一游!

67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快乐老飞刀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快乐老飞刀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