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户外装备> 装备测评> 续航给力,功能强大——Amazfit华米T-Rex 3手表测评

续航给力,功能强大——Amazfit华米T-Rex 3手表测评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续航给力,功能强大——Amazfit华米T-Rex 3手表测评

2024-11-16 12:55:47 12004


我在9月上旬拿到这块手表,到目前为止使用了约2个月时间。不过本人日常不喜欢戴表,主要是通过9月中旬的“天柱山-九华山-黄山-三清山轻装穿越”活动、10月中下旬的“亚丁北线大转山+梅里东坡重装穿越”活动、周末和国庆假期在广州本地的山野徒步活动以及日常夜跑来体验和测试。


下面将分多个部分对此款手表进行测评,其间会穿插部分操作指引。


一、外观


我拿到的手表是玄武黑配色,另外还有熔岩红配色。目前官方售价是1999元,做活动时会便宜一点。包装盒里有以下物品:表头和表带(已经连接上)、磁吸式充电头、表带转接头、表带安装及拆卸工具、纸质说明书。


表盘是八边形的,金属外框,给人一种硬派的感觉。表带是硅胶材质。这个表带安装在表盘上之后是不可旋转的,也就无法拉直平放,起先我还有点不适应,不过用着用着就习惯了。


手表屏幕是触摸屏,所以各种操作都可以在屏幕上进行。不过手表屏幕较小(相对手机来说),所以这类运动手表通常在边框上会有几个按键来辅助操作,这块表也不例外。表盘左右两侧各有两个按键,左侧是UP(上)、DOWN(下),右侧是SEL(选定)、BACK(返回)。屏幕分辨率是480*480,这个分辨率在手表上面显示的精细度挺不错。

表盘背面中间是心率感应区域,上面是充电触点。




这款表的定位是户外手表。通常此类表的重量会偏大一点,我想主要是户外使用需要查看轨迹,所以屏幕不宜太小,另外户外环境相对复杂,可能会有恶劣地形及天气环境,所以通常外壳材质会偏向于金属类,以上就会使得其很难把手表做得轻便。


实测它的重量是70g,屏幕直径48mm. 我个人对于户外手表的重量要求是不能超过100g,越轻便越好(跑表则不能超过60g,最好是50g以内)。大家可以对比佳明Garmmin Fenix 8的数据:不锈钢版本、AMOLED屏幕43mm、47mm、51mm的重量分别为66g、80g、102g(钛合金版本的会稍轻一点,分别为60g、73g、92g),以及高驰Vertix 2S的数据:钛合金、屏幕50.3mm、搭配硅胶表带的重量为87g,可见如果外壳主材质、屏幕直径、表带材质均一致的情况下,主流品牌运动手表的重量差别不大。不过华米T-Rex3是不锈钢外壳及48mm屏幕,比佳明Fenix 8 不锈钢+47mm版本要轻10g,其重量控制可称优秀。


此外,个人觉得,这个表盘直径对于女生来说会有点偏大,建议同时出一款表盘直径42mm左右的版本,应该更适合女性。这样重量估计能控制在60g以内,更轻便,跑步也能凑合用。


更详细的外观介绍可以查询各数码媒体及自媒体的开箱报告。



二、交互


包装盒里的纸质说明书很简略。不过手表的使用并不复杂,尤其对于此前使用过智能手表或运动手表的用户来说。有部分功能实在搞不清楚时可以去查电子版说明书,华米公司的**(Amazfit)上有产品手册可下载。


这款手表的交互可通过侧边各键及触摸屏来实现,比如:向下滑动屏幕或单击UP键会进入控制中心、从右向左滑动屏幕或单击BACK键会进入应用列表、单击SEL键会进入运动列表、各种列表界面可通过在屏幕上上下滑动或UP/DOWN键来移动选项等。这些基本上用几次就了解了,不用具体细说。


控制中心列表是通过图标来显示的,但我觉得最好还是配有应用文字名称,有的图标看不出来到底是啥。下面这个图实际上是:手电、勿扰模式、睡眠模式、剧院模式、持续亮屏、日历、蜂鸣强度、电量、亮度。选取某个选项后进入下一步界面后基本都是文字选项或说明。

应用列表里面的部分应用需要通过连接华米的官方app Zepp来操作。手机需要安装Zepp,然后打开蓝牙就可以与手表连接。连接上之后,打开右下角的“设备”页面即可看到。比如这里可以通过表盘商城下载表盘加载到手表上,也就是手表的桌面主屏显示界面。长按手表屏幕可以进行表盘切换,但下载新表盘必须通过Zepp来操作并同步到手表上。




再比如,轨迹导入、地貌图下载等也需要通过Zepp来操作。大体来说,步骤稍复杂或需要大屏才方便的应用和操作都需要通过手机上的Zepp来搞定,这是很合理的,毕竟手表屏幕太小,操作起来远不如手机方便。



三、应用列表


从右向左滑动屏幕或单击BACK键会进入应用列表。这里有:运动、运动记录、Zepp运动教练、运动状态、身心准备度、心率、血氧、压力、一键测量、今日活动、睡眠、地貌图、指南针、气压高度计、天气、支付宝、微信支付、音乐、闹钟、日历、卡包、会员卡、心率推送、设置、心率变异性、沉思、血压、更多(网易云音乐、太阳和月亮、生理周期、温度计、秒表、倒计时、查找手机、待办事项、语音备忘录、番茄钟、世界时钟、呼吸)。



功能太多,这里不一一展示。


有些功能需要提前与个人账户绑定,比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绑定账号后可在手表上显示付款码,主要方便只戴手表而没带手机的场合,比如户外跑步途中或结束后买瓶水之类的。


有些还需要有无线网络才可以进行,比如网易云音乐、地貌图、天气(更新预报)。我们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这个应用来下载歌曲,也可以通过Zepp把手机中的mp3音乐文件传输给手表。这款表有32G内存,不用担心存储空间不够。但我更倾向于能够直接通过U**数据线(需要磁吸底座和TypeC数据线)连接电脑的方式来传输音乐文件,不过我这样操作时却不能跳出类似手机直连电脑时那种多出一个网盘盘符点开后往对应文件夹传文件的情形,而只是显示手表在充电(通过电脑)。



四、健康管理


T-Rex 3支持最常见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检测,还支持睡眠监测、压力监测等,当然这些功能很多智能手表、跑表、户外手表都有。


4.1 一键测量


应用列表里面有个一键测量的功能,可以同时测出心率、异常心搏、血氧、压力、呼吸率等指标(耗时60秒)。也可以通过单项功能进行测量。

4.2 心率

它的心率测量结果蛮准。我此前用的佳明跑表Forunner 245M,静态时对比过电子血压计测的心率数据,最多就差2个点,动态时在跑步状态与心率带结合使用测试过,感觉手表的光电测量结果稍有延时,冬季气温相对低时偏差相对大一点。这次为了测试T-Rex 3,就同时戴上两块表进行跑步,两者的心率数据最多时会差3个点。总的来说,个人觉得目前手表(以及手环)的光电式测量心率的数据误差很小。

这里顺便说一下心率区间划分。可以使用最大心率百分比、储备心率百分比等模式。建议使用储备心率,并设置个人的静息心率和最大心率,这样跑步时的心率区间段划分才更准确。需要在Zepp里面进行设置,具体路径是:底部的“运动”->“更多”的“心率区间”。我前面一次跑步时没找到这个区间设置,Zepp上对于这次跑步活动给出的心率区间明显是有问题的,对我来说没啥价值。而后面那次跑步时就进行了自定义心率区间设置,实际上我都是在有氧跑,而且绝大多数时间处于E区间(Easy running).

4.3 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我觉得也比较准。这个指标对于健康人士在平原没啥用,比如我在广州基本上都是99%,但去高原地区时就很有参考价值。根据个人经验,如果血氧低于70%,就要考虑降海拔,对于高原户外活动来说那往往意味着下撤。本人有10多次藏区高原活动经历,均无明显高原反应和不适,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部分室内场景(尤其是门窗紧闭时)我能明显感知到与平原时不一样。当然,尽管如平原上一样能吃能睡,但实际高原山野徒步时,同等路况及负重情况下,速度明显会慢不少。

过往活动时,本人血氧数据情况大致如下:第一天上海拔3500米安顿好之后血氧能在85-90%,如果是4000米则只有85%,第二天能升5个百分点左右,4000米左右时第二天会在90-95%之间,上5000米左右营地时(一般第3天)血氧会在80-85%,后续如果继续待在海拔5000米以上,血氧会升到85-90%,但5000米以上持续多日后血氧也难升到90%以上(这种线路很少,本人过往经历中只有在希夏邦马北穿南活动中才会连续一周以上在海拔5000米以上徒步及扎营)。

这次10月中下旬的“亚丁北线大转山+梅里东坡”活动中,从广州出发的当晚住在香格里拉市区,海拔约3300米,血氧是85%,第二天早上再测是91%,坐香格里拉到稻城亚丁的班车中途在海拔约2400米的地方吃午餐,血氧是98%,当晚住在稻城县城,海拔3740米,血氧是84%,下一天上午再测是92%,跟此前经历中测试的情况差不多。升到90%以上后,根据经验我就感觉很稳了,这才敢在转白塔后就去爬了边上的小山头,当做热身(这次因为活动前1个月有点忙,使得跑步频率大减,加上考虑到观景问题使得进山头一天我想杀到海拔4700米处去扎营,单日爬升近2000米,且相比前一日营地(县城酒店)爬升接近1000米,所以我提前1天到县城,预留了更多适应时间)。

当时还感叹了现在傍河边居然有跑道,可惜没有带跑鞋来(几年前到拉萨刚下飞机站着等行李时测血氧是82%,到客栈安顿好后血氧是90%,第二天早上是92%,于是很放心的跑了10公里,同样的心率,在拉萨时的配速要比在广州降20%)。再之后就是10多天后在梅里东坡的山脊观景营地,海拔4350米处,想起来就测了下血氧,是99%. 不过,在稻城县城时用T-Rex 3给部分队友们也测了下,有队友能感觉到有明显不适,但测出来的血氧数据却是98-99%,根据经验判断这个测量结果应该是有问题的,同时也有队友用高驰手表测了也是一样,可能是佩戴不稳定或不确定啥原因导致。

4.4 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可以通过有氧运动的配速及心率,并结合当时的环境(气温、湿度、海拔等)进行测算,这方面佳明手表和其App做得很好,后来高驰和华为跟进得也不错。不过,绝大多数手表及App在代入其模型进行评估时并未考虑运动环境,因此实际数据会有所偏差。此外,这一指标需要使用者经过高频次的有氧运动(主要是跑步)记录后测算出来的数据才比较准确。

本人使用T-Rex 3仅跑过2次3-5公里,所以给出的最大摄氧量数据比本人佳明手表长期记录后的数据要差不少(几年前偶尔有一阵练得很猛,月跑量达到300公里,包含每周1-2次间歇跑,最大摄氧量上到了59,大多数时间是在52-56之间)。下面两张图的后面那张是佳明Connect的界面和数据。




4.5 血压


这个功能需要先使用血压计校准后才可进行测量,而且至少每28天需校准一次。既然必须以血压计策略的结果为基础,那我个人觉得这个功能自身不是太靠谱,直接忽略。


4.6 其他


还有睡眠呼吸质量监测、心率变异性、PAI活力指数等功能和指标,不过这几个都需要长时间佩戴和监测后才能有结果,我个人不喜欢长期佩戴手表,而且个人觉得并非主要功能点,所以没有去测试。



五、户外活动功能


T-Rex 3支持超过170项运动模式,包括跑走运动、骑行运动、游泳运动、户外运动、室内运动、舞蹈运动、搏击运动、球类运动、水上运动、冰雪运动、极限运动、休闲运动、棋牌运动、潜水运动、其他运动等类型。按SEL键即可进入运动列表,或者是在应用列表里面选择“运动”。


限于场地及时间限制,本人仅通过跑步及山野徒步进行了测试。个人感觉还有骑车、游泳、潜水等活动也算比较大众的活动,尤其是游泳和潜水场景下,有必要测试下这款手表的防水性能及在水下的运动监测功能。不过铁三手表都出了好多年,而且T-Rex系列的前代产品没听说在这块有啥问题,那么我拍脑袋觉得T-Rex 3估计在涉水运动上也没啥问题。


搜星和定位。T-Rex 3启动时搜索定位蛮快,基本上10秒就能搞定。它是六星双频定位系统。从我个人的经验和认知来看,在中国境内能够同时支持GPS和北斗这两种GNSS系统,再加上双频,那定位基本上就是又快又准了。当然,现在各大主流品牌的旗舰级户外手表都是支持双频五星或六星定位的。不像我的佳明245M这种古董手表,没有北斗系统,定位就比较慢,后来255支持北斗后就好多了,以前试用过的华为GT2更是渣,不光启动定位慢而且在市内建筑物密集地带还飘得厉害,GT3和GT Runner支持北斗后也是好多了。


5.1 跑步


跑步时首屏会实时显示以下数据:运动用时、距离、心率(实时)、配速(实时),恰好是我习惯看的4个数据,以前用佳明245M时默认的好像不是这样,我是通过设置自定义界面改成同屏显示这4个数据的。滑动屏幕会进入下一屏,显示以下数据:平均配速、步频、平均步频、消耗,再翻一页则会显示心率(实时)。我跑步时不会带手机,也没有单独为这个场景去拍实际跑步时的照片,下面两张图是静止状况下拍摄,仅作为界面展示之用,所以实际没有数据,后面还有类似静态情况下补图的情形,不再说明。

轨迹对比。下面两张图前者为华米T-Rex 3记录的轨迹在Zepp上的展现,后者为佳明245M记录的轨迹在Connect上的展现。可以发现,佳明245M的记录的轨迹在多段位置出现了严重漂移,而华米T-Rex 3就要好多了。不过如果仔细看尤其是在Zepp上放大后就能发现在局部路段T-Rex 3也存在着轻度甚至中度的漂移。我觉得,这一方面表明增加了北斗等多种GNSS系统且采用双频模式后,定位的确是准多了,另一方面则表明在城市里面高层建筑很多的地方,民用GNSS系统的定位精度还不够高不够准。

两者记录的里程数据偏差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此外因为并非完全同时按下开始键和暂停键,所以5公里里程差个10米可能算是操作带来的。步频数据一致,最高步频稍有偏差。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均是完全一致。最高海拔、最低海拔、累计爬升的数据偏差很大,华米T-Rex的数据应该是准的,因为我跑的这几公里路只有一个地方有明显的小爬升,即便考虑可能会有不能明显感知到的爬升,全线累计爬升应该不会超过30米。而且全线海拔应该不至于出现负数(佳明245M记录的最低海拔是-4米)。此外,以前使用245M爬山记录轨迹时的爬升数据也与手机上的轨迹软件记录数据的偏差较大,在我个人经验和认知里,跑表在户外徒步使用记录的轨迹爬升数据是不大靠谱的。

Zepp的运动记录里面跑步类型的记录的数据主页面如下图所示。这个界面的最上面列出了该活动的主要数据,如果点击“详细数据”就会出现上面那张图。

5.2 户外徒步

户外徒步相比跑步(这里指路跑)来说,多了轨迹的参照和使用。我们可以上传GPX或KML等格式的轨迹文件到Zepp,然后同步到手表上。

现在一般是通过两步路来分享和同步轨迹,那么我们先用两步路App搜索到打算同步的某条轨迹,然后右上角点分享,右下角选择“轨迹文件”,再选择格式,最后选择打开的App为Zepp,就会跳转到Zepp的界面,点击“保存”就在Zepp上了。

之后可以修改轨迹名称,我一般会把作者名称和记录日期标注在名称中,便于区分同一活动的多条参考轨迹。选择“发送至设备”就可以同步到手表。

如果把轨迹保存在Zepp后当时忘了同步到手表上,后面也可以同步。这时需要在“运动”页面点开“更多”之“我的路线”,会出现保存过的轨迹列表,点开具体轨迹之后的界面与刚保存该轨迹到Zepp时的界面一样,这时就可以进行“修改名称”、“发送至设备”等操作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徒步时选择参考轨迹进行导航了。进入运动模式后选择“户外运动”,然后点击“设置”->“导航”->“我的路线”,就可以选择特定路线进行导航。




我以前户外徒步时一直都不喜欢用手表来看轨迹,主要是嫌其屏幕太小,没有手机好使。在复杂场景下,使用手表来判断方向和路线的选取,我不放心。不过用这块手表一段时间后,虽然我依然不会把手表作为唯一导航设备,但我觉得将其作为辅助导航设备很不错。手机的优势是屏幕大,我记录轨迹时都不需要开启导航功能就能判断行进方向,缺点是高频次看手机有点费时间,毕竟拿手机得用手从裤兜或腰包里掏出来,不像手表抬手就行,此外就是在雨雪天气时手机屏幕有时会沾水导致触摸屏暂时失灵造成使用不便。我现在的思路是:简单点的场景下使用手表导航,复杂地段时拿出手机查看和确认。


不过还有一点不太舒适,在西部山区徒步时,很多时候会穿着中间层或外套,经常看手表不是很方便,要么就得把外套袖子卷起来一点,要么就干脆把手表戴在最外面(瘦人穿修身款衣服可以),但总归还是有点不太舒适。在珠三角倒是没这问题,反正绝大多数时候徒步爬山都是穿短袖。


开启轨迹导航后,在实际路线与轨迹偏离时手表会有提醒(通过屏幕上的文字以及手表振动),而且手表屏幕下方会实时提醒前面多少米会往左/右拐弯,这都是很方便和实用的功能点。

不过手表提示与轨迹出现偏差时,此时并不代表走错了,因为参考轨迹在该路段有可能本身就有拉直线等严重偏差问题,这时需要缩小细节,看更整体一些的轨迹对比。轨迹界面默认显示单屏对应的实际距离约为120-150米(标尺默认为25米),按照我们的使用习惯,会用两个手指试图对该界面进行缩放,但这里并不支持这一点,而是必须按SEL键->选定“缩放/移动”,才会出现可以缩放的界面,之后还得通过UP/DOWN键进行缩放。也就是本来应该双指直接就可以操作的,只有一个步骤,但我们却需要三步才能完成,这个交互方式太麻烦了。

户外徒步场景下除了轨迹界面外,还有其它几个界面:总体数据、垂直数据、海拔变化图。下图就是总体数据界面。

活动结束后记录下来的轨迹,同步到Zepp之后,会有详细数据界面。相比跑步的数据而言,户外徒步的数据主要就是少了步频数据,其他则跟跑步的数据差不多。

记录的轨迹同步到Zepp后,还可以生成轨迹视频、导出及保存。“导出”就会保存在手机上特定文件夹,之后可以转移至电脑上或分享给其他人。导出格式支持GPX、TCX、FIT三种格式,后两者估计是为了兼容佳明和高驰的手表。但我个人觉得,应该同时支持KML这种在PC端更常用的格式。“保存”就会存到“我的路线”里面,之后可以同步到手表中,以后就可以使用该轨迹进行导航。

接下来,我们来对比一下T-Rex 3手表记录的徒步数据和手机轨迹类App记录的徒步数据(后者为华为Mate 30,使用Locus Map Pro 3.37.0版)。大体来说,两者的里程差异基本都在3%以内,但爬升数据,手表有时候会比手机多出10-15%.

以下给出3段行程的数据对比图,分别是:九华山后山环线、亚丁大转山之贡嘎扎则营地到新果牛场、梅里东坡之永宗村机耕路途中某处到南主牧场。第1段中手表记录的最高海拔1286米应该是错的,因为当时去到了九华山最高峰十王峰山顶,官方数据是1342米(另一说为1344米),手机记录的是1341米,非常接近,手表记录的最高海拔差距就挺大,在Zepp上放大轨迹进行检查也没有发现轨迹出现间断或拉直线的情形,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对于爬升数据10-15%的差异,结合个人的实走体验、手机App超多次记录及在Google Earth上的查看,个人倾向于认为手机更准确。也就是说,个人倾向于认为手表记录的累计爬升数据偏高10%~15%. 当然,同一手机使用不同的轨迹类App记录的数据也会有偏差,不同手机使用相同的轨迹类App记录的数据也会有偏差,尤其是高程数据,10%以内都不算大,15%则有一点大,但究竟哪个更准确,则存在争议。




这一部分最后提一下表盘界面有个海拔数据,这个数据估计是根据气压测算出来的,误差相当大,本身手表测气压可能精度就不高。这个海拔数据可以通过GPS进行校正。



六、离线地图


离线地图应该算是T-Rex 3相比上一代产品新增的重大功能。在我的印象里面,支持离线地图的户外手表价位都在4000元左右,最起码也在3000元以上,没想到现在华米2000元不到的手表都有这功能了。所以单独拎出来说一下。不过使用下来,感觉这个功能只能算是聊胜于无,比手机轨迹类App上下载离线卫星地图能达到的那种精细程度差太太太远了。


离线地图需要通过Zepp来下载,在设备页面点击地貌图即进入离线地图下载界面。我在搜索框搜索“天柱山”无结果,只能去搜潜山市。搜索“九华山”和“黄山”倒是能直接把景区搜出来,看来只能怪天柱山名气太小。然而搜索“亚丁”竟然也无结果,只能去搜索稻城县。所以这里最好是搜索目的区域所在地市或区县,出结果定位到那里后,自己再调整区域位置。


之后可以通过矩形框内缩放来选择下载范围,这里最小范围是约49KM乘以约30KM的矩形区域,对于一些短线活动来说,实际是偏大的。底下有三种地图可选,默认都选上吧:基础地貌图、雪场图、等高线图。添加至设备下载任务后,与手机连接着的手表屏幕会出现提示是否需要进行下载,给出肯定答复后,手表会自动寻找无线网络,连上后会开始下载离线地图。下载需要几分钟时间,稍微有点慢。

离线地图下载之后,在开启带有GPS定位的运动类型时,运动时的轨迹页面会显示地图。但如果需要缩放查看时,操控很不方便。此前在上一节中已经详细说过,这里不再赘述。

实际使用离线地图的体验是,那个地貌图基本在城市道路区域还有点东西(但在城市里面直接用手机就行了啊),但在山野哪怕是城市的郊野公园也基本等于啥都没有,等高线地图倒是挺不错。

我下载了几个区域的离线地图,之后偶然在手表的设置-地貌图-地貌图资源的界面看到了那三种离线地图的大小,我就明白了:等高线地图有133M,基础地貌图却只有21M,那能看个啥地貌?




后来,我又去了解了下高驰手表的离线地貌图,感觉也不咋地,跟手机轨迹类App上可以获得的离线卫星地图的精细程度都是差太太太远了,哪怕是跟OAM(Openandromaps)比都差了几条街。啥时候OAM地图能支持手表就好了。



七、充电及续航


这款手表配了个磁吸式底座,重量10g,底座有typeC接口,比较方便,毕竟如今typeC接口差不多算一统天下了吧,数据线都通用就省事多了,走长线只需要多带个10g的充电底座。这种充电方式,手表端还不需要考虑充电接口的磨损或氧化。充电效率方面,大概1个多小时可以从0电量充到100%,还是比较快的。当然,手表自身的电池容量不大,绝大多数智能手表充电都不需要太长时间。


续航方面,个人觉得非常给力。单纯待机可以坚持约30天。我这次长线活动回来后,把T-Rex 3放在边上没管,电量从75%左右掉到34%,中间有12天了(下图显示离上次充电已17天),之前也有过闲置5-6天,掉电20%左右的情形。开导航记录轨迹的情况下,8小时耗电约20-26%,也就是说可以持续30-40小时。如果只是记录轨迹而不使用导航功能,估计可以持续40-50小时。日常使用,如果一直戴在手上,每天跑步1小时左右,大概能用7-10天。





八、总结


本人此前有过使用或试用多款智能手表或户外手表的经历,但此时手上没有佳明、高驰等其它品牌的旗舰级户外手表来进行测试对比,故而无法给出更直观量化的各维度的评分对比。这里仅针对此款手表做个简单的小结。


老实说,在实际使用过这款手表之前,我对华米手表的印象很一般,主要是它这个品牌名字听起来就很山寨,中文名华米=华为+小米?英文名Amazfit又感觉有亚马逊Amazon那意思,不过也许Amazfit和Amazon都是源自于Amazing这个单词。由于我自己用的佳明跑表,而自己户外圈及跑圈里面的朋友基本上都是用的佳明或高驰的运动手表,再加上华米手表的价格基本上都是相对便宜不少,所以在我印象中这个牌子也就是类似手机领域的荣耀那种档次和品质。


但实际使用一段时间后,明显超出我的预期。主要优点是续航时间长、功能全面。主要缺点是离线地图地貌图拉胯,导航缩放交互繁琐。考虑到它的价格,相比佳明及高驰类似配置的手表,算是相当实惠了。


另外,个人建议出个小屏幕版。总体来说,个人对这款表比较满意,显著提升了我对华米这个品牌的好感。也许我的下一款跑表可以考虑华米的Cheetah系列(我个人比较喜欢高驰的Pace 3,几年前买跑表时在佳明245和高驰Pace 2之间选择,因为Pace 2没有血氧检测功能而否决了,而去年出的Pace 3新增了这个功能。另外感觉佳明的255和华为的GT Runner也还行,后者性价比很高,不过销量不行,这都3年了还没有更新换代)。

3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郭大路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郭大路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