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龙潭峡植物记
相关活动:7月溯攀③: 清远双峡双山四重奏
兰科贝母兰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

这不是石橄榄吗?在从化见过村民在路边摆卖。石橄榄是中药名,实际应用的石橄榄包括石仙桃、广东石豆兰和流苏贝母兰等兰科植物。此次在溪边岩石上观察到的几丛石橄榄都是流苏贝母兰,假鳞茎呈狭长的橄榄球形,顶生2枚叶,叶长圆形。石橄榄甘凉质润,可养胃生津、清肺止咳。草根药膳石橄榄炖汤,可治疗咳嗽喉咙痛。
姜科大苞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华南特有种。

黄花大苞姜-生境
这丛黄花大苞姜成片生长在山谷溪流边的陡峭石壁上,植株纤细,茎叶下垂,茎小叶阔,唇形花冠呈明艳的鎏金黄,酷似兰花。据观察,黄花大苞姜开花较为克制,大部分花序每次只开一朵花,通过限制花朵数量以提高结实率和结籽率。黄花大苞姜的成名是因为其独特的自花授粉机制:花粉滑动授粉(花粉呈粘液状,通过自身流动进入柱头),这大概是为了适应潮湿无风、缺乏授粉昆虫的环境。黄花大苞姜全草具有解毒功效,外用捣敷可治疗蛇虫咬伤。

黄花大苞姜-叶片

黄花大苞姜-花朵
石松科石松属,多年生常绿蕨类,又名伸筋草。

石松⬆️虽有石之名,却是一种土生植物,常见于疏林下的荫蔽地带或林缘路边的石壁上。石松主茎呈匍匐状蔓生,侧枝直立,多回二叉分枝,密生针状小型叶,有点松的神韵。石松枝叶青翠、造型优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常用作装饰衬托,如花篮和插花素材。石松全草是传统中药,具有祛湿消肿、舒筋活络的功效。
另一种易与石松混淆的石松科植物垂穗石松⬇️,呈攀缘状,主茎直立,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无柄,短圆柱状,常下垂,像张挂起的小灯笼,故又名灯笼草。

水龙骨科石韦属,附生蕨类。

几次在野外见到石韦,都是成片附生在裸露的岩石上,生命力顽强。石韦是传统中药材,主要功效是利尿通淋、清肺止血。石韦常用来治疗一些与排尿有关的症状,如尿频、尿急、涩痛等(中医统称为“淋证”),相传司马迁受宫刑后尿血,就是用石韦叶煎水喝治好的。
石韦的叶片大小和长短变化很大:高而狭窄的是可育叶,**子囊群在叶背的侧脉间整齐成多行排列,布满整个叶背;短而宽的是不育叶,呈长圆披针形,叶面光滑**,叶背被星状毛。

石韦可育叶,被刀刃划伤或在野外不慎受伤流血,刮下叶背的**子囊群敷在伤口上,即可止血止痛。

石韦不育叶
樟科木姜子属,落叶灌木。

山鸡椒-果
山鸡椒,又名山苍子、木姜子、山胡椒,树皮光滑**呈黄绿色,春天先开花后长叶,果实幼时绿色,成熟时紫黑色。山鸡椒全株都有独特且非常好闻的香气,果实揉碎有略带辛辣味、类似柠檬和生姜混合的浓郁香气,还有一丝清新微甜,比樟树的芳香更丰富而有层次。在西南地区,苗族和侗族会将包括山鸡椒在内的木姜子属植物的果实榨成木姜子油,作为食品用天然香料用于烹饪菜肴(如酸汤鱼),风味独特。山苍子油还是湖南永州的地理标志产品,有规范化的种植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福建屏南的传统药膳山苍子根炖猪蹄。
山鸡椒的叶和果捣碎外敷可治疗外伤出血,涂抹在身上可驱蚊止痒;果晒干后泡茶可消暑提神;种子可做枕头填充物,有安神保健功效。山鸡椒的气味全靠内含的柠檬醛,近年来许多新式的驱蚊液也包含柠檬醛。

山鸡椒-叶
桃金娘科岗松属,常绿灌木。

岗松,因农村常用来做扫把,俗称扫把枝,其燃烧值高,也是理想的薪材。岗松喜热耐高温,抗旱抗贫瘠,多生于低丘及荒山灌丛,是酸性土的指示植物。岗松也是常用的民间草药,新鲜的岗松有一股淡淡的芳香气味,其带花果的枝叶蒸馏得到的挥发油称为岗松油,具有抗炎、止痒、抑菌等药理作用,中成药复方黄松洗液就是以岗松油为主要原料。广西防城港已有人工种植岗松,其岗松篱笆、岗松藤编等纯天然手工制品远销欧美。
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灌木,呈攀援状。

悬钩子属野果酸甜可口的味道,代表着在山野里撒欢的童年时光,正如百草园里亮红的覆盆子甜蜜着鲁迅先生的童年,所以我对悬钩子属植物有一种莫名的亲切与喜爱。白花悬钩子的叶子让人印象深刻,羽状三出复叶,顶生小叶比侧生小叶稍长,叶缘有粗单锯齿,叶背中脉具钩状小皮刺。花从茎上倒挂,聚合核果空心,如红玛瑙般诱人,避开茎上的皮刺,摘一颗放嘴里,清甜多汁,有明显的颗粒感(果核)。

野牡丹科野牡丹属,大灌木。

毛菍在山野中很常见,紫红色花瓣似带琉璃光泽,异形雄蕊造型奇特,整朵花看起来高雅端庄,颜值颇高。毛菍的蒴果呈杯状球形,成熟后自然开裂,露出紫黑色的肉质胎座,外形像橘子瓣,镶嵌在果肉中的众多种子有点像鱼子酱。毛菍果实可以鲜食,口感甜甜的、沙沙的。刚裂开的果肉包含一定的水分,口感最佳,裂开久了变得干巴巴,还容易被鸟儿昆虫啄食。吃了毛菍的果实会把舌头染成紫色。毛菍的叶子捣烂外敷,有收敛止血作用,可治外伤出血。
另一种易与毛菍混淆的灌木是野牡丹,两者的叶、花和果都十分相似。个人觉得最直接的区分方式,是用手摸叶面,感觉粗糙有毛的是野牡丹,相对光滑**的是毛菍(一看就是业余的😂)。

毛菍-花朵,花瓣5~7枚都有;据观察:萼裂片数量=花瓣数量=长雄蕊数量=短雄蕊数量

毛菍-七裂合生萼,萼裂片间具线形小裂片
禾本科粽叶芦属,多年生,丛生草本。

粽叶芦,顾名思义,叶可裹粽。中国各民族用来裹粽的植物有几十种,粽叶芦只是其中一种,广东常见的粽叶还有箬竹叶、柊叶、槲树叶、麻竹叶等。粽叶植物普遍有某种自然清香,能延长粽子的保质期。
提到粽叶,我突然想起自然里也有形态各异的粽子,如黄猄蚁的叶巢、蕉弄蝶的芭蕉叶卷筒。当然,最像常见粽子的非柳丽细蛾的巢穴莫属,柳丽细蛾会在毛毛虫期间做这种粽子版的巢穴,饿了就啃食新鲜的柳叶。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空潭雁影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