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杭州> 十里琅珰九溪行(一)

十里琅珰九溪行(一)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十里琅珰九溪行(一)

2024-07-26 07:58:37 1852

江苏 七星楼主

西湖之西,有群山绵延不绝。山多不高,海拔不过二三百米耳,可视为丘陵。

群山之中有“十里琅珰”,群山之下有“九溪烟树”。此二者虽为小众景点,亦值得前住。

参考事先下载好的轨迹,余自龙井村上山,即进入“十里琅珰”景区。

“十里琅珰”之“琅珰”乃指琅珰岭。琅珰岭亦称郎当岭,古名扪壁岭,原指天竺山东、龙井村西、梅家坞村东北的山岭 ,后把南起五云山、北至天竺山一带山岗通称“郎当岭”。因山岗蜿蜒约数公里,有“十里琅珰”之称。

自山下至山顶,路程千余米,有台阶数千级,年代久远,疑为古道。满目所见皆是阶梯状茶园,绿意盎然。

继续沿古道南行五百余米,有一岔路口,名曰“三分叉”。

余继续南行。道路成熟,虽有上有下,但坡度不大。虽烈日当空,但多有树荫。无树荫之路段极少,视野开阔,且有南风吹来,虽大暑亦不觉甚热。

过万林背山,到达五云山真际院。五云山海拔三百多米,为西湖群山之第三高。

1955年,润之先生登临此山,作诗《五云山》一首。诗曰:
五云山上五云飞,
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
此中听得野莺啼。

真际院前行,次递经伏虎亭、云端亭、敬端亭,约2.5公里之后,到达九溪村上山口的“五云山“牌坊,“十里琅珰”徒步结束。

此段路程约6公里。天气炎热,少见行人,总共只遇到三拔人:第一拔是大学生模样的两个年轻人,第二拔是一个中老年油腻男人带着一条中华田园犬,第三拔是几位旅友装扮的中年男女。

左转北上即是“九溪烟树”景区。

溪烟树,亦俗称“九溪十八涧”,位于西湖群山之鸡冠垄下。

九溪之水皆自山上来,其一曰狮子峰,其二曰杨家岭,皆在湖西群山之中。

涓涓细流,汇聚九溪。九溪者,清湾、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清头、方家也。

然若详加考证,又何止九溪,何止十八涧?九、十八,取其约数,言其多也。

1984年,杭州市多家单位联袂评选出“新西湖十景“,“九溪烟树”赫然在列。

九溪东侧之路曰“九溪路”。经陈布雷墓、陈三立墓、林海亭,到达九溪路尽头。此处有“九溪烟树”碑亭。

在此可沿乾龙路前行,亦可左拐进入西山游步路。余欲回到起点龙井村,故左拐。路徒然不同,多为鹅卵石铺地,走在上面,甚是硌脚。

经九泓亭后不久,可见前方民居,此即起点龙井村。“九溪烟树”徒步亦宣告结束。

“九溪烟树”徒步约4公里,沿途流水淙淙,古木参天,商铺随处可见,多为售卖龙井茶者。溪水中多有儿童玩乐,天真烂漫,兴高采烈,欢声笑语,直上云霄。幸赖溪水甚浅,且有人监护,安全无虞。

此次徒步,全程约10公里,运动耗时约2小时,运动均速为4.7公里/小时。拔高不多,400多米,仅相当于一上紫金山。

其实,数年之前,余曾跟随一户外组织走过这条线路。所不同,方向相反:那次先走“九溪烟树”,后走“十里琅珰”,轨迹呈现顺时针方向。

两度来此,当作一诗。诗名《十里琅珰九溪行》,其文曰:
十里琅珰九曲溪,
山峰涧壑景色奇。
天然避暑好去处,
凉气袭来未觉疲。

徒步结束后参阅游览图方知,“十里琅珰”始于龙井村,中经三分叉,终于梅家坞。

原来,余只是走了个半程,即从龙井村至三分叉的路程,未走从三分叉到梅家坞的路程。

为免美中不足,徒步结束后余又从龙井村徒步到梅家坞,走了个“十里琅珰”完整版,全程约3公里。

由此算之,“十里琅珰”全程亦不过6里而已,哪有十里?究其原因,“十里“之说当指旧道。

时2024年7月24日。

(郑重声明:1.本文图片均来自本人亲摄,且用于非商业目的;版权所有,侵权必究;2.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用于非商业目的;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13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七星楼主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七星楼主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