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恩施市> 【2021国庆恩施深度游】之二:披荆斩棘清江南

【2021国庆恩施深度游】之二:披荆斩棘清江南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2021国庆恩施深度游】之二:披荆斩棘清江南

2021-10-28 11:03:36 3680

披荆斩棘清江南

这是一言难尽的一天,早上7点多从农家院出来后,在路上还屡次偶遇野生锦鸡,本以为这会是个好彩头,可曾想过了上麻塘就开始了第一次穿林斩棘,林子虽然不密,路迹也还算明显,偶尔也能看到某越野赛留下的路条,但由于鲜有人走,荆棘的枝条和杂草疯狂地抢占空间,将山路逐渐湮没。杂草倒是还好,直接蹚过去就行,比较恼人的是那些野月季,一不小心就会被它们的倒刺钩住衣服或背包,此时想走就没那么容易了,必须老老实实地停下来,并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清理掉。如此折腾当然快不了,即使是没有爬升的山腰路,一公里也得30多分钟,按此推算,要走到30多公里外的恩施大峡谷岂不是得熬到天黑?


出发前合影


田园山色


古河床东北部


钻草丛

正当钻的水深火热之时,转机出现了,面盆寨北部的山腰路突然豁然开朗,荆棘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小草,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草竟然响应了季节的号召,已完全褪去了绿色,这在深秋前的南方是不多见的。没有了树木的遮挡,视野也变得开阔,清江两岸的山色可以尽收眼底。这样的惬意小路一直通到了茅家塆,在那里我们还看到了诱人的猕猴桃,以及农民们幸福的时光——晒秋,他们晒的主要是玉米,金黄色的苞谷成串地扎在一起,霎时成了最靓丽的风景线。

清江北部

面盆寨北部山腰路


茅家塆的猕猴桃

村舍后面的玉米地上还有很多待收的玉米,我们沿着田埂往上走,刚从农地出来又进入了树林,我们再次跟荆棘交手了。虽说这一段路不到1公里,可感觉起来却好像走了很久,看到山上的那一户人家,我们别提有多高兴,那家人很友好的将我们让进了院中,我们也就在那儿略作休息和补水。跟很多农村家庭一样,现在只有老两口住在这里,交谈后得知那老爷子姓孙,除了种点地,还养了蜜蜂,行者不想错过这纯正的蜂蜜,即使前路漫漫还是买了两罐,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不往原本很重的背包里加货了。


茅家塆晒秋


老孙家

从老孙家出来,我们又走了一小段荆棘路,令人意外的是山路的路面突然间变成了水泥,而该处却并没有什么人家,就水泥路外观来看,这路是在近一年铺的,有可能是想修成游览步道,也有可能只是不想让这山路湮没在荆棘草丛中。这条路把清江南岸的姚家槽、石笋坪、阴地山村和狐狸坪串在了一起,我们也因此可以提点速,要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这一带的风景有些差强人意。沿着狐狸坪和梨树坪之间的公路再往东走一段,随后抄近路到玉龙洞景区门口,这个景区给人的感觉是有点突兀,其人气也远不及腾龙洞,不过位于景区外的一个区域设计的很讲究,正好可以供我们休息补给。

阴地山北眺


林间小路


旱黄瓜


废弃的房舍


黄灿灿的玉米


俯瞰梨树坪


玉龙洞游客中心

午餐后继续赶路,没多久我们进入了沉积岩石林区。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最典型的特征是垂直分布的层状纹路,犹如千层饼,是水或冰川将岩石一层层堆叠压实而成。此处的沉积岩造型各异,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黄家槽北部

沉积岩石林

石林东边的山坳中有一户人家居住,我们从其屋后往坡上走,刚开始路迹还比较明显,渐渐的草越来越密,我很好奇那家人平时是走哪条路出山的,说实在的他们家屋前屋后的两条路都有些艰苦卓绝,如果有第三条路,那就只能向着清江往下走了,关键是要回家的话还得爬好几百米的坡……多思无益,我们自身都深陷于草木皆兵的境地中,再替别人操心实在是多此一举。这草丛路最恼人的是各种各样的草籽,它们出其不意的粘到衣服上,甩都甩不掉,当我们走到开阔地带时,我已经是浑身“挂彩”了。


屋后小路路口


金家坡

过了金家坡,位于清江北面的恩施大峡谷就可以隔江相望,准确地说,我们看到的应该是在河床峡谷山上的部分。时间尚不到下午两点,看着恩施大峡谷离我们这么近,激动之情在所难免,毕竟胜利就在前方不远处。其间偶遇一位村民用绳索和简易木架背了一大捆生烟叶回家,重量估计在60斤以上,几无什么背负可言,步伐却十分轻盈,这无形中给了我们一种精神上的鼓舞。


远眺恩施大峡谷


山药苗


彭家槽田园小路

只是要到达恩施大峡谷需要绕道清江下游过河到北岸,挑战仍未结束。彭家槽附近的海拔在1400米左右,而清江边上的海拔不到700米,这意味着我们首先要下降700多米到河边,虽然前面大部分都是机耕道或公路,但在水竹园西边有1.3公里的小路,不光有恣意横行的带刺野月季,而且由卡门公路往下切的那一段还比较陡。水竹园之后的路况倒还可以,可到了下面的山沟小溪时,计划轨迹是要从河边上走,如今河边的小路已基本被树木掩盖,钻起来也十分费劲,我看着溪水不大,且山沟里的石头也非常适合行走,于是便临时起意跳石头,果然比在树林里挣扎惬意的多。


东眺恩施大峡谷


俯瞰清江畔居民区

水竹园石柱

跳石头

终于来到了浩浩汤汤的清江水边,两岸河滩上有不少人在玩耍,我们逆流而上寻找过河点,河面较宽的地方水也很深,在上游1公里的河流交汇处,河面虽然窄一些,且河中有几个大石头,但相距较远,直接跳石头过去不太现实,我试着往水中走了几步,河水很快就没过了膝盖,河中的水流更为湍急,我尝试无果后只得原路返回到下游找桥绕道。原先设计这路线时是参考某越野赛的轨迹,不知道那些选手在比赛时是如何过河的?

清江卡门段

过不去的河

在河里来回折腾耽误了不少时间,从下游过桥后天色已渐暗,继续按原计划路线走云龙地缝是不可能了,即使按最近的路线走到恩施大峡谷东边的农家院也还有三四百米的爬升,最理想的状态是天黑前到达大路。幸好我们的队友行者是当地人,对这一带的路况也熟,在他的指引下,我们抄了一条地图上没有的路,除了临近公路时的坡面略陡、沙土比较松外,整体还不错,相对于绕路,这节约了我们不少时间,我们也因此成功在天黑前到了公路上。


回望卡门


回味楼客栈

95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誉峯者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誉峯者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