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利川> 【2021国庆恩施深度游】之五:充满希望的田野

【2021国庆恩施深度游】之五:充满希望的田野
相关活动:国庆恩施深度游(已成行)
充满希望的田野
早晨吃早餐时一碗清粥说行者因崴脚已经坐车回利川了,这个消息让我感到有些惊讶,行者是昨天下午在南坡吃完树莓往长偏河走时崴的脚,刚开始就是杵着登山杖走的慢一些,等到了唐家坡竟能一路小跑,看他那状态感觉再走30公里也没有问题。我这并非凭空臆想,虽然行者今年(2021年)已66岁了,却老当益壮,参加过多次不同类型的168公里和100公里越野赛,不比赛时也动辄自己拉练六七十公里或在山区公路骑行上百公里,其体能状态连很多年轻人也都难望其项背,这次恩施徒步对他来说是属于极其休闲的了。因行者是利川本地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非常熟悉,徒步过程中与当地人沟通十分便利,这让我们省了很多事。行者一路上对我们也是照顾有加,我们最小的伙伴钟小胖走的慢,他经常给她传授些徒步技能,还在后面承担起收队的任务。

行者
自称为钟小胖的队友实际并不胖,她目前还在青岛某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她平时爬山的机会比较少,主要是通过跑步来保持体能,别看她是个95后,其毅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却不是一般人能比。通常来说,我们要是十天半个月没爬山,肌肉就得重新适应,特别是大强度运动之后会感到腿部酸痛、行走困难,可钟小胖对于这些考验一路上没有任何叫苦抱怨,虽然没有走完最后一天的行程,但4天下来也走了将近120公里,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已经非常棒了。

钟小胖
我们住的地方叫见天坝,那儿有班车到柏杨坝镇,镇上有直达利川市的班车。行者和钟小胖提前坐班车中转回利川后,最后一天就变成了只有我和一碗清粥两人的战斗。一碗清粥也是经验相当丰富的队友,不光体力好,轨迹运用也很熟练,也参加过不少越野赛事,属于单兵作战能力强的选手。

一碗清粥
自农家院出来到公山一开始就有近700米的爬升,好在上天眷顾,略显阴沉的天气使人不觉得热,且前面4公里近500米爬升基本都是行进在机耕道上,后面的小路也并不难走,因此这个爬升并没有费多大力气。稍让人觉得不满足的是雾气较大,很难看到什么眼前一亮的景色,只知沿途有不少农田,以及零星分布的农家。


云山雾绕
自公山一路往西南方向前进,山上的地貌趋于平缓,虽说不上是一马平川,可沿途的道路确实也是起伏不大,且80%是机耕道,道路旁的土地大部分都被开垦为农田,居民们因地制房,尽量将房建在靠近自家农田的地方,因此这一片的居民分布依然零散。不过这儿的路修的倒是不错,只要有居民的地方基本都铺了水泥路,看来“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贯彻的十分到位。或许是乡村公路修的太好,山上的小路已经走的人很少,倒是不难钻,只是每钻一次小路,衣服上就会粘满各种草籽,需要很久才能摘干净。

公山垭口

公山草丛路

宋家台
此地的农田种的作物以卷心菜为主,也有一些草烟和药草。得益于温润的气候,这儿的包菜个个硕大饱满,其中最为壮观的要属六池湾,放眼望去像是地上长满了绿球。有些农田上的包菜已被收割,偶尔能看到一些剩下的,农户们似乎已看不上眼,任由它们长老变坏或被牛羊吃,偶尔还能看到几个长的不错,当时我还想摘两个带回家,考虑到还有十几公里路要走,背着实在是太费体力,打算在临近终点时再摘,可后面再没有这样的机会。

草烟

六池湾

药草

羊吃包菜
从南界上再往西南,山与山之间的振幅开始变大,道路也切换到以小路为主。南界上与一碗水中间的区域杂草较为繁茂,路迹不像其他地方明显,若不是有一栋坍塌的房屋作为指引,我们估计得找上一会儿才能发现下坡路。越过一碗水南边的机耕道爬上一个小坡,在临近坡顶的一个山坳处,我们再次被浑圆的包菜吸引了,它们像列队等待首长检阅的士兵,排列的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在菜地上方的拐弯处,我们看到了“检阅”包菜们的农户,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欢喜,将收割下来的包菜码放整齐装车,不久这些长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包菜就会来到各地人们的餐桌上。

山色空濛

废弃的房屋

一碗水



包菜地
穿过菜地以西的垭口,一大片草甸进入我们的视野,这儿可能是荒废的菜地,不过对我们来说考究其历史已无必要,在我们眼里此处是一个很不错的休息露餐之所。为了早点回到利川赶火车,自早晨出发以来就没好好停下来休息过,午餐是难得的一次休整机会。我们在草甸上补充了能量,顺便缓了缓腿,随后继续上路,经过龙家湾时看到有户人家,便拐进去补了点水,那家人正在厨房做午饭,看到我们风尘仆仆就甚是热情地与我们攀谈起来,并给我们指了去腾龙洞的路,山里人的淳朴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废弃的菜地

龙家湾农家
告别了那家人,我们又往西南方向走了10多公里,沿途的景色略显普通,稍值得一提的是龙家湾对面的那座山,山尖呈圆锥形,两侧坡面的线条极为对称,像是人工精心雕琢出来的。

造型独特的山峰
15:23,我们来到了腾龙洞西面的山上,从上俯瞰,偌大的腾龙洞在巍峨的青山中也显得娇小,要不是第一天亲身进入洞中感受其气势,还真会以为它只不过是个小溶洞而已。过了20分钟,我们下到了腾龙洞景区门口,转了一圈没有找到一辆出租车,想拦顺风车去火车站,那些司机看到是两男的也绝尘而去,最后没办法只好坐景区的旅游大巴,到了市内的游客中心也没收我们的钱。

俯瞰腾龙洞
整体而言,五天的行程非常完美,连续五天的大晴天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能撞上实在是人品爆棚,且队友们也很给力,尤其是东道主行者对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返京的火车票还是他托人解决的,在此致以特别的感谢!同时,也感谢一碗清粥和钟小胖,山野再会!

队伍合影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誉峯者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