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清远> 户外大东山

户外大东山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户外大东山

2023-07-08 06:55:56 4648
雨的印记

相关活动:大东山全程

广东西北部的大东山,概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大东山地跨英德市、阳山县、连州市、曲江县、乳源瑶族自治县等五个县市,属于南岭山脉莽山的一部分,狭义的大东山仅指连州和阳山交界处的莽莽群山,大致呈南北走向。据介绍,狭义大东山一带的山峰连绵不绝,高耸入云,拥有十多座海拨千米以上的山峰,山峦密布,溪流湍急,拥有雾海、奇峰、古松、秀木、温泉、瀑布等秀丽壮观的自然景色,地貌主要由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侵入的穹隆体构成,绝大部分为花岗岩,坡度多在25°以上,山体高峻,沟壑陡峭,最高山峰岩坑山海拔1604米。
大东山户外徒步路线,与韶关的船底顶坳广线、惠东的白卡莲银穿越,被坊间称为广东户外徒步的三大虐线。


这次大东山徒步,古哥原来安排在端午节进行,但出发前一天查看当地天气预报为大雨、暴雨,便延期至7月1日、2日成行,期间当地最高气温36、37度。参加本次徒步的队伍共15人,其中2人下撤、13人完成全程。路线起点为连州西江镇大岭村鹿子洞采石场,经东岳山-东岳行宫-石笋岭-大东山-sa人坪-岩坑山-无名石壁-界碑-魔鬼湖,终点为潘家洞水库,全程31.39公里、累计爬升2243米。


出发前看了一下古哥发的轨迹,大致了解了一下线路爬升情况:从起点到东岳山顶约3.1公里,海拨大约从595米爬升到1441米,净爬高846米,超过全程爬升的三分之一,应是全程难度最大的一段,计算坡度约为27度。之后,难度较大的爬升有3个:到石笋岭爬升220米、到线路最高点岩坑顶爬升240米、到无名石壁爬升200米。其余便是200米以下的小爬升。

7月1日凌晨,15人队伍经由深圳清湖北集合乘中巴车约4.5小时到达鹿子洞采石场,稍事休整后,1:57分出发了,比原定时间提前约1小时。

开始便是强度最大的3公里爬升。好在此时,大家体力充沛,队伍整体行进。但走了1公里左右,出现意外:Julia身体出现不适、呕吐,于是Ms.Liu陪同下撤,这样队伍便剩下13人。

此后,大家行进速度快慢不一,我和宪宇、红尘轮番走在前面,山路路窄且陡,又闷、无风,难觅适合坐等队伍的场地。由于古哥先前约定在东岳山顶集合,于是,我就干脆上到山顶去等了。4:34到达东岳山顶。此时,天还未明,大雾笼罩,四周一片茫然,身边地势山形啥也看不到,身在云雾中,只感到齐脚高、受了露水的小草潮湿、茂密,遮盖了路面,哪是沟哪是坎都看不出来,于是不敢轻易走动,找了块石阶卸下背包坐下来静等队伍。


不一会,左后方的脖颈处似乎有蚊子或是蚂蚁的感觉,于是左手后伸去挠,不想两手指摸到的是软绵绵的一团,顿时一惊,触电般抓起就往外甩。过了一阵,还在琢磨着刚才那团会是什么东西,右后脖颈处也有了蚊子或是蚂蚁的感觉,便右手后伸去挠,哪想摸到的又是软绵绵的一团,似乎比刚才那团会小些,又是一惊,抓起就往外甩。先前在车上就有听说这里有蚂蟥,但我没见过,更没有被咬过,刚才那两个东西是否就是蚂蟥,还不好说,印象中的蚂蟥是爬的,而我穿的是运动短裤,要爬也先爬腿吧,坐的地方又没有树,怎么落到脖子上的,不明白。

忐忑不安中等待了大约半小时,队伍上来了。于是下坡、前行,5:24,天刚露出微光,队伍来到东岳行宫的一处遗址。这里有几面石块(或水泥块?看不清)砌成墙体的断壁残垣,断墙后还有七八具似古代穿着的人像石头,其中两具没有了头。由于雾大且天未透亮,未能看个仔细。继续前行约半小时,便来到了东岳行宫庙的遗址。


说起这东岳行宫,据说当地民间传说东岳山顶的这座神庙是明代建文皇帝的行宫,并说神庙埋藏宝藏,数百年来,上山挖金寻宝者络绎不绝。我对这说法有些不解,主要有三:一、如果建文帝逃出了京城,那么他一直是处于被追杀、藏匿、隐居状态,而公然建筑并以行宫命名、昭示于人,无异于自寻死路,与其被追杀、四处藏匿的处境不符;二、筑建帝宫,应具一定规模,不应仅是个二、三十平方米的单人小间;三、既然敢筑建帝宫,表明有号令天下、公然与中原当朝抗衡的实力或勇气或谋划,而在这深山峻岭中,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物质匮乏,难以支撑其在政治、经济、军shi上之所必需。因此,东岳行宫的传说也是我此次大东山徒步的兴趣之一,想在实地看看究竟。

扫兴的是,行前在网上看到一张东岳行宫碑记的图片,并在此行中实地拍了下来。碑记记载东岳行宫始建于1900年,乃是祭祀泰山主神的地方。网上查得东岳行宫,不止大东山有,上海、河北、福建等多地都有叫东岳行宫的庙宇。由此,我得出的判断是:大东山的东岳行宫与建文帝毫无关系,因为建文帝早于这个庙的筹建五、六百年,要说它是建文帝行宫,乃是关公战秦琼之笑话;建文帝是否在此隐居过,不得而知,估计更可能是现代人牵强附会之说,不排除有出于经济开发、旅游营销之动机。


在这里稍事休息,补充早餐后,继续行程。8:49,到达石笋岭,这里巨石林立、形态各异、蔚为壮观。从不同角度看巨石,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有像夫妻的,有像乌龟的,有像石猴的。阿忠和松果这对户外相随的俩口在这里来了个亲密的合照,还是挺有范的。


12:30,到达sa人坪。这里有水源,大家在这里烧水、泡茶,简单的煮吃。我准备的是单兵伙食,没有烧煮,将带的米饭下肚,解决了午餐。



大概下午3点,下到一块平地休整,粥说,波波在山上躺下睡了没下来。麻烦,这一觉不知要睡多久,而且波波不会看轨迹,他一个人是走不了的,要是一觉睡到晚上,指不定发生什么情况,因此,无论如何不能将他落下。大家都着急,喊、吹哨子,都没有回应。古哥也无耐,安慰大家再等等、再等等看。好在大约半小时后,波波终于下来了。

为防波波被落下,古哥指定波波走到前面。宪宇、红尘前面领路,接着我跟在波波后面,督促着波波,有时也说些鼓励的话。开始走得还好,翻了几个山头后,波波又一屁股坐下了,怎么催也不起来,说:你们先走,我等古哥上来一起走。此时已近傍晚,离营地大概还有3公里,再耗下去的话,可能今天全队都到不了营地。无奈我们便往前走了,波波由古哥陪着走在最后。

18:00左右,来到岩坑山脚下,此处有水源。爬岩坑山是线路中除东岳山后爬升最大的一段,净爬高约240米,虽然没有爬东岳山长,但山势陡峭,路况也较东岳山艰难,对此时已重装行走一天,极大消耗了的体力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我和红尘先走,18:40,喘着粗气艰难的爬上了山顶,看到先期上来的宪宇正在支帐篷。

天黑前,小马达、粥粥等大部分人都上来了。必须提一下,小马达、粥粥担心山顶没水源,硬是在山下将2.5升的水袋装满带了上来,其中粥粥还是用手提上来的。惊讶,我们不带水都走得气喘吁吁的,平时都说她们走得慢,却居然都还能带5斤水上来,不能不佩服这俩婆娘的背负能力——看官且不怪,此处婆娘并无贬义,乃因此举岂美女所能为哉!

原以为波波上不来了,古哥可能要陪波波在山下露营了,但夜幕刚降临,便见到波波、古哥也上来了。好奇的问波波:你是怎么上来的,我还想你上不来了。波波说:古哥一直催着,没办法,数着数,二十下一段,一段接一段走上来的。呵呵,我乐了。

从营地侧边下坡走5分钟左右,有水源,水量不大,将就着用上衣擦了身,换了套衣服,回来把单兵伙食的米饭吃了。隔壁帐篷的小马达开火烧水泡茶煮面,叫吃又叫喝酒,于是加上红尘,三人喝了瓶青稞酒。那边粥粥几次过来叫吃稀饭,盛情难却,将余下的稀饭就着煮锅吃。稀饭的味道好好,配菜也不用了。还以为是粥粥或是松果煮的,松果说是忠哥煮的,一时便感到忠哥肯定常做家务,便口不禁忌,说:难怪你能长得这么丰满。说完自己都笑喷了,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夜里,下起了雨。快天亮时,发觉帐篷内也飘起了雨雾,原来是外帐被大风吹落了,赶忙重新盖上,问题是放在内外账之间的鞋子已被淋成了水鞋。唉,今天就得穿着这双水鞋走一天,脚掌都叫水鞋泡白泡胀了。


天亮了,雨也渐渐停了,大家应付了早餐,收拾完行李,7:30,新的一天征徒启程了。

今天的难度,较昨天小多了,最困难的是无名石壁一段,目测石壁在70-80度,爬高约200米。在石壁下,经红尘提议,古哥说了下纪律:男女错开、顺序攀爬、不往后看。还说了呢,不许拍照,不过在塞车的时候,大家还是拍了些视频,为这一片断留下了影像。



波波今天不但不拖后腿,反而不时催促前面领路的金鹏走太慢,与昨天的表现完全不同,判若两人。路上我调侃波波:波波,我们给你作证,你今天的状态不是吃春yao吃出来的。



15:00左右,到达大溪流,后面便已不再有陡峭山路了。大家在这里作了充分的休整,补水、补充食物后,沿着河岸的水沟墙继续行进。沿途多处倒下的树木挡路,不时得跨树、钻树。离开水沟墙继续一段潮湿山路,便来到了魔鬼湖。


17:10,到达潘家洞水库民房。此时下撤的Julia和Ms.Liu已让司机将车开到此处等候我们多时,并为我们13人预备了两个可口的大西瓜。至此,本次大东山户外活动结束。


这次大东徒步,组织得当,基本都按照古哥预订的计划完成。除了波波可能是受爬升影响较大外,全队人员体能差别不是太大,13人队伍平安完整的同时到达终点,这是组织者精心挑选队伍的结果。另外,在对户外时间的安排上,根据天气情况变化作调整,而不是意气用事强行出发,否则,端午期间受困山洪的户外队伍有可能要增加我们这一支。

这次队伍,队员之间相处融洽,过程轻松愉悦,是一次愉快的户外之旅。想说的是,第二天,宪宇领路走快了,大家说了后,主动认错并一直在队伍后面跟走。我理解宪宇有委屈,他在自觉服从全队的节奏,维护队伍的和谐,没有怨言。

说说自己吧。有一段时间没长线户外了,行前还有些顾虑能否走下来。但这次走下来,感觉比去年的起微山轻松些,强度应该和重装七马望东差不多,而且全程也没有出现抽筋、腿脚肌肉酸痛的现象。当然个人的感觉比较主观,不一定得当,没准也可能自己的功力有所长进呢,呵呵。另外,出发时背包30斤重,全程没有使用登山杖。

其实,我对户外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厚爱,如同打球、游泳一般,只是兴趣爱好之一。而参加户外,意在体现自己的远足能力,以使自己保持着积极、乐观、勇毅的精神面貌和希翼的愿景。

如果还有远方,我们远足以达。

如果远方还有诗,我们用远足的脚迹来印刻。

相关帖子:伤痕累累起微山

51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听雨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听雨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