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极限挑战|大东山三姐妹两日重装穿越|48小时的虐与恋

极限挑战|大东山三姐妹两日重装穿越|48小时的虐与恋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极限挑战|大东山三姐妹两日重装穿越|48小时的虐与恋

2024-01-23 09:10:37 9145

楔子

大东山 鹿子洞 

星跃棋盘,远山衔月。

三男一女,黑暗中突围,林木间穿梭,簌簌作响于旷野,头灯交替,丈量着夜的深度。

披夜色于双肩,闻风声而谋定,遁轨迹于旷野。

同样的时空里,有人在买醉,有人在装睡,有人寒窗苦读,有人伏案奋战…

而他们,肉体和灵魂都撒在孤山荒野,一起飘向远方。

他们是谁,从何而来,又去向何处?

                                    

(一)


              筹谋|要来的人终究会来


数日前。猎鹰山庄。

一男子立于窗前,对着桌边铺开的一张老旧地图,陷入沉思。苍劲有力的手指徐徐划过纸张,镜片下的眼神阴晴难测。

风,疾风,穿堂而过。

“伞哥,好久不见。”有声音从门外飘来。

高大的影子透过昏黄的灯投射在阿伞身上。

“是你?老邓”

“不应该是我?”

“岂非只有你,我还在等一个人”

阿伞轻声一笑。一种了然于胸的自信。

“我也在等一个人”

“哦?”

“等你等的那个人。”


“哈哈,我来了。”

帘起,影动。我径直走向桌边。

“你看,我们要等的人来了。”伞哥双手环胸,目光扫过老邓。

“其实我也在等一个人?”我嘴角轻扬。

“哦?”

“我在等一个你们都在等的人,他可能会来,也可能不会来”。

三人对视一笑,如摇曳的烛火,飘忽不定。



就着灯光,我仔细端详起桌上的地图,
纵横交错的轨迹被五颜六色的线条勾勒,水源,打卡点,营地标注清晰, plan A ,plan B 自如切换。攻略不可谓不详细。

“二位不愧是户外江湖大佬,计划甚是完美。只是据说此线路困阻重重,目前似乎亦无两日穿越之先例,二位可有把握咱们3人能顺利完成?”


“信我,有腿就行!”老邓双手插兜,企图用自信的姿态掩盖不自信的笑容。

“难说…,明日我去两步路发个英雄贴,看看能否招募几位江湖大神一同前往,这样成功概率更高!”伞哥推了推镜框,依然是晴雨难测的目光。


“为何不在咱们猎鹰分舵里招募?”

“你们难道不知,舵主阿满闭关修炼破三秘籍多时,峰哥坳广一战落下病根至今未愈,羊神躺平异域海岛享水天一色乐不思山,陈哥年末四处收款奔波,小鹏唯一兑现的承诺就是闭关休山……从人才济济,到人才寥寥,危矣,苦矣!”


“你们又在造谣,我这不是来了?”

谈话被打断,满哥从黑暗中走出来,光影落在脸上,一半明一半暗。没人知道他是怎么进来的,星星不知道,窗外的榆树也不知道。

“你终于来了!”

“我本不该来”

“可你毕竟来了”

“我怕你们48小时完成不了…”

沉寂,死一般的沉寂,良久的沉寂,像风走了八万里。


“哈哈哈哈…”,忽然,一阵笑声凭空而起。

同频共振,要来的人,终究还是会来的。

三人异口同声:欢迎满神归队!!!

窗外,风起。

桌上的地图掀起了边角,落地灯打在斑驳的纸面,只见上面赫然写了几个大字:


          大东山三姐妹两日重装速穿


【满哥用两步路记录的大东山三姐妹全程轨迹】

【我用手表记录导入的大东山全程轨迹】

(全程只有我和满哥开了记录,手表记录可能有小许偏差。)


(二)


                      大东山|三姐妹


粤北有山,其名大东山。

横卧南岭,跨越五市,北连曲江,南至阳山。山脉绵延起伏,群峰耸立,石笋岭,东岳山,角苗岭,三姐妹,亚婆髻,岩坑山…等数座山峰拔地而起,其中岩坑山为主峰,海拔1604米。山脉群峰迭起,深V沟壑,密林峡谷,绝壁断崖,怪石峥嵘,植被丰富。多样的花岗岩地貌引得一众山友趋之若鹜,固被纳入广东三大虐线之一。

三姐妹录属于大东山山脉,三座山峰相拥而立,背靠石坑崆,对望角苗岭。这一段人迹罕至,路迹不明,时有野生动物出没,树上常见红外探测仪。


户外提起大东山,省内省外山友并不陌生,但三姐妹知道的不多,走过的更不多。而大东山三姐妹连穿的更是凤毛麟角。


从两步路数据来看,
有刀锋三姐妹的,角苗岭三姐妹的,也有魔鬼湖三姐妹,大东山三姐妹的也只看到三日版本。

线路轨迹可以借鉴,但补水和营地要重新规划。幸而老邓,伞哥,满哥,都曾走过这里,有些许作战经验。

人与人之间的维系,都是价值等换,况乎团队。

So我的价值是:司机兼战地记者。😂


「出行前行程和时间计划

起点~1360营地  8~9小时

1360营地~T字  15~16小时

T字~终点  12小时


实际行程和用时:

0天  14:00自驾出发——17:00西江村客栈。

17:30客栈晚餐补给,整理装备 

18:00出发矿石场登山口——19:00登山口上山

鹿子洞至1360营地,晚上 19:00到凌晨01:40,用时6小时40分钟。

1天:1360营地至T字营地,早上06:30到下午17:50,用时11小时20分钟。

2天:T字营地至川桥水登山口,早上05:40到下午17:00,用时11小时20分钟。


▪️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实际用时比预计用时少。顺利完成48小时内的穿越。


⬆️ 重新整理装备物资


西江镇。客栈。

偌大的饭厅只有四个客人,老板即是小二。

这是一个户外人的客栈,距离矿石场登山口仅有10公里山路,宜休整,补给。

四人一车,从羊城到凤城,驶过响午和傍晚,扬起一个半时辰的尘与土。


“老板,再打一盆米饭。”

酒没有,饭自然是要管够的。每人几碗下肚,一脸餍足,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夜战。


据闻从镇上到登山口,山路沟壑崎岖,凹凸难行,车子底盘低容易刮蹭。

几经周折,遣来一辆车。定晴一看,底盘也未见比自己的车高,不免心生疑惑。直到车子从暮色滑进了夜色,驶向蜿蜒起伏的山道,才发现,纵使弯道亦如秋名山,但之前坑洼崎岖的机耕土路,已变成一条能反射大灯的水泥路

若非司机和副驾二人侃侃而谈对这一带的了如指掌,后座挤成一团的四只困兽,岂非要怀疑被当猪给卖了。


📣地图打开,方知这是一条新路。各位户外大佬日后可直接开车至登山口了。中途还经过一个小村子,可以做休整补给点。


(三)


                    急行军|夜战大东山


一月十五 夜 

登山口

矿石场的货车于山路中穿梭,像一条巨蟒蜿蜒匍匐,车大灯闪烁,如长长的信子吞吐无边的黑。


热身,起包,开杖。

像鱼儿跃进湖里,我们一头扎进了夜色,与草木沟壑过招,头灯撕破浓稠的黑,穿过长风,探寻山野的密码。

云中皎月  漫山星河。我行其野,芃芃其林。


一段密林机耕路,接上一眼无穷尽的青石板台阶,800米的拾级而上是通往东岳行宫的星月天梯。

夜行山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不用对着从脚底一直延伸到天际的山体望而生畏,你来只管埋头苦干,其他的交给时间。

白昼之光,不懂夜之深沉。 斑驳的黑,消弭了水阔山长,和暴汗的热辣滚烫。


山高不高?山就在脚下,怎会高。

明月远不远?明月就在头顶,又怎会远。


⬆️ 迎着弯月出发

⬆️ 起点一小段矿石场机耕路,随即左转进入狭窄羊肠爬升陡坡。

⬆️ 晚上视线不好,绳降还是要注意落脚

🔼大东山经典绳降点 1

🔼大东山经典绳降点 2

🔼杀人坪到1360营地的倒树密林

晚上视线不好,即便是大东山这段成熟路线,也容易走错,须不时看手机轨迹。

🔼一路野生菌菇

🔼20:20到达东岳行宫


弯月挂树,引领我们向上攀爬

从还未出发就说搞不定,到登山口说爬不动,最后遥遥领先登上行宫天梯的满哥,仿佛喝了兴奋剂,说终于找到变态的感觉了,啊不,爬山的感觉。

想起伞哥说的:就算不搞虐线,你也还是变态满。


彼时伞哥在后面正被一大瓶1.5L的矿泉水扯得东倒西歪,骂骂咧咧,坡上得吭哧吭哧的面色灰白。

这种打法,不知道的以为是个新兵蛋子。


似乎只有老邓爬山永远是神态自若那个,
就算累,气势得拿捏到位。直到捡到一根登山杖,历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得意忘形的笑容,闪得星光都碎了一地。


于我而言,起步4公里800爬升也不过是一小时20分的开胃菜;几个刺溜溜的绳降点无惊无险下得丝滑如德芙;上下坡几公里密林拱得也算神龙摆尾游刃有余,唯有在杀人坪休整补水时,发现外挂眼镜和钛杯皆尸骨无存,气得直呼:靠北了!!

身未伤,心已痛,身伤有药治,心痛无医保。


“老邓,你可知罪?”

“何罪之有?”

“若非你捡了根登山杖,我怎会丢失眼镜和钛杯。”

“此话怎讲?”

“能量守恒定律,你不知道?”

“有关系?”

“咱们是一个团伙吧。啊不,团队。团队的运气总量是守恒的,你的好运,需要用我的坏运来相抵。明白?”

“我家的猫前天在楼下被别家的猫拐跑了。”

“你家的猫跑了关我什么事?”

“你的东西丢了关我什么事?”

沉默,又是良久的沉默。


我收回了审判的目光,哀叹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凭什么收的是你,失的是我。”

“就凭这个。”老邓从包里掏出一袋橘子,打开一层层的塑料袋,拿出一个递给我。

“就一个?”

“就一个”

“没有更多?”

“没有更多”

饱满的汁水在指尖喷薄,唇齿甘甜平复了点心痛的苦涩。

“老邓,再来几个,不然登山杖得充公……”

话未讲完,抬头看,只影林深处,夜静人踪灭。

好快的脚力,好变态的逃遁**。

……


「Ps: 最近若有户外大佬要去走大东山,可以帮忙留意一下眼镜和钛杯。捡到有心归还的交个朋友感谢😂

🔼漫山星河入梦来 梦里不知身是客

🔼凌晨1:40到达1360营地  山脊线扎营 有水源

营地不是很宽敞,且山脊风大,比较冷



明月举灯,落银辉染千峰

长风破空,过林壑冷万山


夜,更深了。

风,也更大了。

萧瑟狭窄的山头,因为几个不速之客,显得局促不安。

峡谷沟壑,有涓涓细流而过,绕着崎岖石壁,盘踞曲折弯道,奔向江河湖海。

溪流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它懂得怎样避开所有障碍。

我们之所以能攀上一座座高峰,是因为—— 来都来了。


夜已低垂,星都沉睡

寒凛凛的风都挡不住满哥的洁癖发作,独一人,向潭边,沐浴更衣,洗尽尘埃,却洗不尽天地间的寂寞。

“喂 你们都睡了吗?”

“真的睡了?”

“星空很好看的。”

……

没人愿意听这寂寞的唱响。

绝对没有。

满哥难道都没听到隔壁队友欢快的呼噜声了吗?


如果此刻我有剑,我一定会释放我的杀气。

可惜我没有。翻了翻身子,继续睡去。

虽然不能像猪一样快乐,但像猪一样睡觉是我的毕生追求。

风未定,灯已熄。

万物在生长中沉默,在沉默中生长。四顶帐篷,像刀锋,插入山野的心脏。山中有我,我心有山。人山一体,同山脉一起呼吸,这大抵是户外的最高境界。

🔼1360营地下方水源



冷,透心凉的冷。

凌晨5点,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底下的一阵阵寒意。为了背小包穿密林,跟了他们三个男的风,把气垫给撇下了,独带了个薄铝箔垫。夜里无数次冷醒,把羽绒服塞进去,依旧如薄冰在背。

晨起问他们,冷否?

冷个毛!!!

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就是不如男!!

多么痛的领悟。。

🔼苦虐的一天,从一碗面开始。


二两面 半碗汤,狼吞虎咽间,大佬们一脸愤懑说吃不饱。

怪我,漏了两块面在车上。来,咱嗑根胶顶顶吧。

晨冬的六点,依然漆黑一片。

朝云瑷键,行露未晞 。

草木复穿梭,湿了裤脚,冷了心间。

今日要从1360营地干到T营地,大约20公里。

是最虐的一天。虐在无名石壁到角苗岭再到T营地这一段的开路拱林,避让倒树。


1月16 晴 6点出发

稀疏的月光从竹林间漏下,和头灯撞了个满怀。

是诗意给现实让道,还是诗意照进了现实?

落叶他山树,寒灯夜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户外人所追求的,大抵就是藏在逶迤沟壑里,山体褶皱间,石海云颠上的山野梦想。


渐兮朝霞起,困意随云去。

不知何时开始,似乎快适应夜爬模式,哈欠频率明显降低。凌晨2点半−5点起床,夜宿两个半小时,实际因体感寒冷导致辗转入眠估计不够两小时。

可,竟然一天困意都不曾袭来。

或许是因为有趣的人?

或许是因为够虐的线?

或许是适应了变态的节奏?

答案在路上,自由在山里。


🔼前往岩坑山 无名石壁


🔼转左:大东山方向 转右::角苗岭三姐妹


人生会经历很多第一次。大东山于我而言,还是挺难忘的,毕竟是我开启重装徒步的第一站。彼时盲跟商业队走了个温泉小环线,以为广东三大虐线就是这般,自我感觉良好。一路各种拍照,装13。

而今这两天的精华路线,被我用几个小时埋藏在黑夜,像做了场幽深的梦。

那些日升月落,高山草甸,晴川历历,飞云万里。转角遇日落,风吹见朝阳……所有的高光时刻只有在回忆里重温一遍。


那年那日那景     是这样的⬇️

2021·12 大东山

                       这样的⬇️

2021·12 大东山

                       这样的⬇️

2021·12 大东山

                       这样的⬇

2021·12 大东山

                        这样的⬇

2021·12 大东山

                       还有这样的⬇

2021·12 大东山

                     打翻记忆的柜

                     现出尘封的照

                     惹了现世的忧


1360营地到岩坑山再到无名石壁,要翻过几个深V。

这段路路迹还算明显,仍然属于大东山全程轨迹范畴。

从无名石壁开始,左转就是大东山全程,右转就是角苗岭三姐妹方向。

无名石登顶后下降到平坦的山脊线,这一段丛林机耕路走起来还是非常爽的。

气温宜人,遮天大树,厚厚的枯叶铺就一路“毯”途,沙沙作响于天地。烈烈朝晖于树丫间漏下,疏疏如残雪。

没有大爬升,只静静地享受风与影的馈赠,与山野把脉,一呼一吸间尽是自然的荣枯。


尖尖的竹子,锋利的横切面。须小心通过。

从无名石壁下来,有一段伐竹路段。据说这里之前是有林子,现在被砍了剩几十公分长的竹子。

对于徒步者来说,有利也有弊。

利是省却了拱密林的艰辛。弊是尖尖的短竹拔地而起,毫无规律四散铺开,看得胆战心惊。一不小心刺穿脚底,或许一个踉跄扑倒就over了。这段路虽然没有爬升,也是不敢走快,毕竟苏仙岭越野赛那几个尖短竹子刺穿跑友脚的血淋淋画面还历历在目。


林间路遇好多这种红外探测仪。这里偶有有野生动物出没。属于野生保护区?据说有人看见了狐狸,有人看见了野猪,还有人看见了熊?回去我也好想说,我看见了华南虎。😌


去往角苗岭的路上,途经一个十字路口。

路网显示往左边是去往白石坑,可下撤到谭岭水库。

往右是去往三元坑。

但是我们都没有走过,不确定是通的。看起来路口很大,如果这里要下撤,应该问题不大。

⬆️ 沿途要路过几个大东山界碑

🔼沿途要经过几个“大东山”的界碑。


老邓:“来,帮我在石碑上拍个照。”

我:“好,去吧。”

咔嚓,拍完照老邓拍拍屁股走了。

“我也要拍个。”

满哥:“好,去吧。”

咔嚓,拍完照我拍拍屁股走了。

伞哥:“那我也来一个”
咔嚓,拍完照伞哥也拍拍屁股走了。

满哥…

“靠,谁帮我拍……”


「当时看老邓委屈地发来截图,竟然好想笑。哈哈」


🔝 这张合照本来不大想放出来。不过据说户外小圈子引起了些小风波。
有人污蔑老邓的手不老实是搭我肩上,真相是老邓的手是搭在后面的树干上

当事人老邓极力要求当事人肖某出来避谣,为其证清白。

虽然觉得有点无聊,毕竟就算搭肩上也很正常,户外无性别虽然绝对了点,但也不该太拘泥于这一手一足。

不过为了邓老大前程似锦的户外生涯着想,我就费点笔墨为其扫除点障碍。

但,下次爬山记得多背点吃的分享,不然随时小作文反转拿捏你。

                  树上生白云  白云满青山

⬆️ 拍照是为了记住对面拉爆我的人

⬆️ 角苗岭的岩石峭壁,苇草连天。

⬆️ 闯不完的密林迷宫

                    山坡结祥云 

                            笑迎多少驴

集体摆烂

⬆️ 角苗岭摆烂ing……


中午1点   角苗岭

芒草微微 烈日灼灼

疾风和暖阳相互牵制,恰到好处的体感温度,让我一躺下就不想走了。

蓝天为帐,白云当被,芒草做席,背包当枕。

叼尾草于嘴角,翘二郎腿于山巅,听风八百遍,看云万里飞。

此间天地之大,不拘一草一木。我们日夜追赶着的,不止繁华和烈酒,也是孤独和自由。


“走走走,别躺了。早点去营地!”

满哥的经典语录终究还是来了。

“我才刚躺下……”

“等下48小时完成不了你去哭吧。”

……



刚才是谁兴奋地跟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以目前的脚程,咱们今晚七点,最多8点能到营地,可以睡个好觉了。

这会连15分种都不肯施舍。

好吧,恋恋不舍的起包。

你可以反抗一个统领者的时间压榨,但你无法反驳一个精算师的时间把控。


⬆️ 张牙舞爪的各类拦路虎,

     杀不完,根本杀不完。

⬆️ 午餐竹林补水点,水源很大。

伞哥开炉泡了杯咖啡,喝出了奶茶的味道。

⬆️ 去往T营地的最后几公里倒树。

蔓藤、刺条、倒树、枝桠、朽木……像一张巨大的网,我们则像聪明的鱼,不停地找漏洞,撕破网,寻出口,十八般武艺各来一遍,只不过网破会自动愈合,人废了就难说。


密林 倒树 

飘忽的轨迹,大致的方向。

从角苗岭下来到T字营地,这段路耗时耗力。漫山植被野蛮生长,匪气十足。布下一个个迷魂阵法,试图阻挡外界驴友闯关。

幸有满哥,伞哥,老邓走过,且路感皆不错,不至于兜圈太久。

满哥和老邓打头阵,轮番开路,交替看轨迹。珠联璧合天衣无缝的搭配,让后方的我和伞哥省力不少。

特别是老邓,三下五除二,人狠话不多。掌劈连环林,脚踢灌木丛。简单粗暴,遇神杀神,遇佛斩佛的架式,看得人心惊胆颤,又疑窦丛生。

想问:咱就不能灵活运用老祖宗的太极**,四两拨千斤地钻拱,百炼钢化成绕指柔?

但是再看看老邓高大威猛的背影,瞬间已得到答案。有种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醍醐灌顶。


和大佬们走这种线,确实距离不会拉得太远。但此时我的左腿内侧已经隐隐开始有拉伤的迹象了。速度下降了不少。尤其到营地的最后两公里攀爬倒树,抬腿间疼痛感加剧,开始有强烈的牵扯感。

当时心里就想:靠北了,这下估计又要下撤了!!

天要绝我肖某人啊。哎。

悄悄奔溃,默默自愈。

最后一公里已经在盘算下撤线路了。


T字营地 顾名思义,就是一个T字路口。路口狭窄,只能搭两三顶帐篷。但是下面的工棚边还可以扎营。

原以为七八点到营地,想不到在脚伤的情况下,5点40就到了。

这里水源丰富,有个大水潭子,可以泡澡洗漱。

虽然刺骨冰冷,但还是咬牙去泡了下腿。寄希望于冰镇加药物的治疗能缓解疼痛。


T营地直走,就是一个下撤路线。

它躺在我脑海里一宿,挣扎不休

搭建的简陋工棚,天气不冷,睡眠系统够的话,可以不搭帐篷直接睡上面。

⬆️ 讲真的,论筷子功,不说天下无敌,我绝对四人之首。


T字营地 篝火边

饥肠辘辘,粗茶淡饭亦是烟火人间。

腊肠饭,烤鱿鱼,煎鱿鱼,咸鱼,小鱼仔,老邓对鱼是有前世之仇吧。

来之前本来打算单兵伙食的,老邓说要集体开炉,于是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的腐败物资。大伙出发时还劝他水果零食别背,结果上山了太特么香了。大伙看背夫老邓的脸都又帅了七八分,集体崇拜的情绪暗涌。

老邓啊,你背负的不是简单的物资,而是我们满满的爱意和期盼。请继续保持!!


茶余,饭饱。

开始直面我这惨淡的人生。

“听闻你要下撤?”满哥对着篝火搓了搓双手,一脸痛惜。

“是的”

“确定?”

“不确定”

“难道要重蹈坳广的覆辙?”

“一个人来爬山,并不是为了要下撤的,就算到了非下撤不可的时候,也要奋力一博。”导师阿伞上线。


“一个人只要撤的漂亮,走得洒脱,那撤又何妨,走又何妨。”我折了根树枝故作潇洒地丢进火里,抬头望向夜空,似乎找明月要一个理由和真相。


“若我们帮你分担点背负又当如何?”伞哥试探问到,目光却瞥向一旁的老邓。

众所周知,背夫老邓的包最大,且经过今晚和明早的洗礼,能空出不少位置。

我空洞的眼睛窜出一丝比篝火还亮的小火苗,但瞬间又灭于寂寂暗夜。

依我目前的痛感,似乎不是一点背负可以减轻的。


老邓轻叹一口气,默默地打开轨迹。分析了下继续走和下撤的几种方案。

1,T字营地直接下撤

2,继续走,大姐头附近下撤

3,二姐头到三姐头附近下撤,这个意义不大,因为此地下撤还不如走到终点。


我双手托腮,又望向繁星夜空。

“树木想去触摸星空,那是大地的渴望,你不懂没关系,大地会懂。”   想起梵高这句话。


我冲破黑暗,翻开背包,以一支扶他林为筹码,赌上明日的活色生香,啊不,活蹦乱跳。


(四)

                共进退|四剑客闯三姐妹



一夜好梦,温暖如春

许是昨晚底下垫了救生毯,又或是厚厚的落叶隔绝了湿气。

凌晨四点半,满哥打鸣,催起床。

我伸了伸腿,并无奇迹发生。

但我决定已下,继续跟走一段,视情况而定。

因为昨晚我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下撤路线和三姐妹一样复杂多变,我是否有把握能独立完成下撤?

答案是不确定的。


“老邓,邓哥!”我隔着帐篷一脸谄媚的喊到。

“啥事?”

“我想把气罐炉头和几件衣服放你包里,你不会嫌弃太少吧。”

“……要人帮忙竟然没点诚意,等下半路给你丢了去。”

“丢装备还是丢我?”

“都丢!!”

哎呀,邓哥,不好意思,第一次让队友帮背东西,操作不熟练,念初犯,求放过。


想当初麦径拉伤腿,小鹏几次说要帮我背东西,我还不肯给呢。想不到如今道德底线如此灵活。可喜可贺。


⬆️ 朽木枯树太多,不是突然压肩头,就是容易抓空。

像碰瓷的老人,看起来人畜无害站立好好的,你稍手用力一抓,就摧枯拉朽般全盘倒下。你也少不得一翻驴滚下坡。


1月17 晴

密林,又见密林

陡坡,翻不完的陡坡。

明明昨晚看轨迹今天爬升不大,谁知一上手,竟附加攀岩体验。

一会是直立行走的人,一会是匍匐攀爬的猴。

一个V接一个V,各种横切直切。

5点40出发,从昏暗夜色走向朝霞漫天,再到红日初升,都还没拱出漫山的密林,以至于错过了山顶日出。

只能从稀疏的叶隙里,窥探红霞斑驳,揣测那千山初醒,朝云出岫的盛世之颜。


今日换满哥,伞哥交替开路,我万年居中,老邓收尾。

前无开路之疲,后无掉队之忧。伞哥节奏带得也不错,我的腿似乎也没有那么糟糕,这点爬升还能对付。


战地记者待遇还是不错的,前方不拉速度,后方不催追赶。不然回去来个“不实”报导,三人户外前程江湖地位我可都拿捏几分。


意识到这点后,脚步不由得轻快些许。心情如溪水流畅,随白云纷飞。甚至要哼起小曲儿…


                   ⬆️ “再来是狗!”系列

高耸的山崖,陡峭如削,泥石飞溅。

每一步都仿佛耗尽全力。偏生还有各种藤蔓刺条拉扯。四肢并攀,冲破一道道屏障,牵动全身206块骨骼,639块肌肉,真是酸爽无比。



“你在哪边”

“我在左边”

“我在你们前面”

“不行,这里走不通,横切过去。”

“你那边好走吗?”

“硬顶上去吧”

“我还是切回你们线上吧”

“喂,走错了,应该往上走这边”

……

林深密密,但听对话,不见其人。不断的陷入迷宫,破阵法,闯山关。


这段地方,我确定是不可能有熊,虎,野猪的,它们连迷宫都进不来。


⬆️ 无数次被老邓纠正方向。才几步没跟上,我就走到了断崖峭壁,如临深渊,不,已临深渊地往下爬,只留了个人头攒动。

真不能怪我,断崖根本没有路,往哪走都是几近垂直的陡坡,且又灌木密林覆盖,纵使前队走过,路迹也会瞬间被掩盖。


天外有天,坡外有坡。

一座座山,一个个深v,被抛在脑后。

“二姐头到了?”抬头看见满哥山顶拍照。

“到了到了,今天说不定可以赶下山吃午饭。”

“哇,这么快,不是说很陡爬升很大的吗。”

“哎呀,先跟你说很难,你后面才走得轻松。”


中国人的性情都喜欢调和折中,譬如说,这个山很容易,有腿就行,你就会放松警惕。但倘若跟你说,这山很陡很险,你就会严阵以待,走完觉得不过如此。



还没总结完,翻上一个山坡,看见满哥一脸愁容。

“刚刚那个不是二姐头,二姐头还远着呢!”
……

我大抵是累了,横竖再也开心不起来了

身体爬山坡,心里还要过山车。悲伤没由来的,皱了皱眉头,躺下摆烂。

低头看两只脚,一只不想走,另一只也不想走。


“快走快走,时间有点紧了,等下48小时完成不了”

来了,又来了。相似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我望了眼四周巨蟒一样横亘的群峰,心不由得一沉。

刚窜起的一点小确幸,被烈日和真相谋杀。


⬆️ 天地一孤客

⬆️ 小狗石头

            ⬆️ 颤颤巍巍的直降,无处安放的手脚

            不记得摔了多少次跟头,滑了多少次坡

             没人去数,就像没人承认自己多么寂寞。

                  ⬆️ 老邓也有需要救赎的时候


从二姐头到三姐头,我个人觉得是最陡的一段。怪石峥嵘,荒草凄凄,直上直下手脚并攀模式。

特别是有几个大石壁危险点,贴着石壁而过,脚下是万丈悬崖。一个人很难完成,需要队友辅助。

即便是长腿欧巴老邓,也不得不伸出长臂,发出求救,“别走,还有我!!”

哎,强者也有强者的烦恼。


今日假象有二,一是错认二姐头,二是当我从绝望的沟底爬上希望的石头坡顶,以为到了三姐头,却被告知,这不是真正的三姐头,只是三姐头的卫峰。

想不到区区三姐头,也有附庸者。


⬆️ 药不能停 腿不能废


困意随云去,但饿感乘风来。

清晨的半碗署粉,救赎不了中午的胃。将近一点上了三姐头,体力透支,肚子空得像个巨大的洞,可以吞并一头牛。

这种虐线,看似总爬升不大,但委实耗体力。

所以抛开路况谈爬升,都是耍流氓。

能量胶和士力架之类的,能快速补充能量,但是口感委实太差,日后爬山还是得带多些零食才是。


⬆️ 从三姐头一路下降来  由宽到窄的机耕路

⬆️ 可能前段时间下雨 一路好多野生蘑菇,灵芝,还有冬笋

          ⬆️ 提线木偶一样,提着自己的腿


风是甜的,阳是暖的,天空是彩色的。

暮冬残败,枯叶成泥。但心底鸟鸣的春天已历经一万次花开花落。

欢欣的心情又回来了,三姐妹登顶等于挑战成功了。

接下来就是一路下降到机耕路。虽然传说机耕路也是有各种拦路虎,但看了下时间,10公里左右的机耕路,在规定时间内,还是有富足的。——只要腿伤不加剧。


只是低估了爬倒树对我腿的影响力,正常向上爬坡还行,但是一到要跨倒树,腿就侧抬不起来。每一次都是“左腿右腿一个慢动作。”老邓在后面看我慢镜头爬树估计要看打瞌睡了。


这一段宽敞的机耕路,走得好爽好解压。

软绵绵的枯叶在脚下沙沙回响,两边竹林伸展交替,像路边的观众,撑出一片荫翳,细碎的阳光打进来,如追光灯投射,走得岂非是林荫小道,明明是走秀红毯

满哥和伞哥,已不知所踪。如倦鸟归林,奔向繁华人间。

三姐妹顶时满哥就已经显露出到机耕路就要放飞自我的意图,就算他不显露,我们也明白。这是变态的本性。

最后几公里,飞也似奔走。走吧,到了山脚还不是要等我上车。


▫️这段路路迹明显,只是有几小段容易走错。

松树林营地那里要看下轨迹。

           ⬆ 松树林营地 树木翁郁 枝繁叶茂



路,无尽的路

如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的机耕路。

从一开始还享受“红毯”的感觉,到最后无穷无尽的羊肠小道,走得困意丛生,哈欠四起。

两人肚子一路咕咕叫,此起彼伏,不绝于林,鸟都要被惊飞。


回想起爬坡时他们的对话:

“下山我要点5个菜。”老邓看着绝望的坡,喃喃道。

“不点10个?”满哥回望一眼。

“就5个,不能再多了。”

“那下山我要喝酒”

“喝什么酒”

“庆功的酒。”

“那我也要喝酒。”

“你要喝什么酒?”

“喝你喝过的酒。”

“想不到你我竟是同道中人,既如此,我且让你一回。”

“让我什么?”

“让你付帐。”



⬆️ 潭岭水库  

这个水库中的树桠,特别有大东山魔鬼湖的感觉。

⬆ 潭岭水库


▪️潭岭水库是连州市境内唯一大型水库,被誉为“天湖”集水面积142平方公里,正常库容14850万立方米,最大库容可达18000万立方米。水库水面海拔高达620m,是广东境内海拔最高的大型水库,主要用于防洪、发电和供水。


站在三姐妹顶那一段,可以远观潭岭天湖的全貌。

出山口则可近看湖水清澈,跟随阳光折射而蓝绿切换。青黛芦苇夹湖而生,飞鸟跃过辚辚波光,分不清那是鸿爪的痕迹,还是季风的回音。


本以为到了这里就是终点,不曾想还要走近两公里才出川桥水登山口。不过后面两公里就真的是可以起跑的高速路了。

一路看到很多梨树,应该是当地的特产。据说秋天来,是可以摘梨吃的。

一半光 一半影 

      洒下的 都是岁月的鳞片

⬆️ 硬生生磨破的手套。废装备的路线,似逃难的乞儿。


下午5点整,终于下到川桥口终点。看到满哥,伞哥二人,比我们提前半个小时到。

接我们的车刚好来了,包一扔,人一躺,腿已快废了。


从15号晚上7点整,到17号下午5点整。比规定时间少了两小时,圆满完成任务。


48小时内的尘与土,星和月

杳杳兮长夜,白日兮昭昭。

擦伤磕碰,摸爬滚打,有苦有乐,有惊有险,个中艰辛,难以言表。


犹记山中发誓再走虐线是狗,出山回头再看看来时的路,竟然已经开始淡忘那些苦与痛。


想起董宇辉的那句话:在最艰难的时候,别人问我是否感到孤单与漫长。我说恰恰相反,我只记得那漫天星光和一路歌唱。

当时觉得鸡汤,现在却似有同理。记忆是有选择性的,你选择记住什么样的风景,你拥有的就是什么样的从前。


我记得无数次滑坡摔倒的狼狈,记得刺条扎进手的痛感,记得手提大腿跨树的牵扯疼和无力感。

但我更记得那些繁星打头,明月提灯,朝霞染空,林间鸟鸣…,以及一帮有趣的队友,记得那挑战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我记得。。。



(五)

                      人间 | 归程

▫️起点西江村的聚友农庄可以付费洗澡

🔝 6个菜,3瓶酒,酒肉兄弟的狂欢。我是来拍照的

时刻谨记身份——司机兼战地记者


因为多点了一个菜,老邓没有完成付账。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 后记 =


▫️我的老粉们如果读到这篇游记,应该能看出文风略有不同。

这皆起源于某日群聊,大家谈起武侠风。便说肖某下次游记来个古龙体吧,当时觉得挺有意思的,来就来嘛。

不就是分行。结果一上手,才知啥也没有。

那就来个混搭风,图一乐呵。

今日的搜肠刮肚白发薅断,都是当日夸下海口惹的愁。


📍Tips


▪️路线:从客栈到鹿子洞登山口,底盘高的可以自驾到,或者选择包车到登山口(费用大概120左右),川桥口出山后,联系终点的客栈老板接送回起点的客栈取车(费用大概350左右)——也可以接送用同一个司机。

▪️营地:看自己规划时间。如果跟我们一样,当晚必须要赶到1360营地,实在不行就杀人坪营地。第二晚营地,大石头和T字营地选择,最好到T字营地,这样避免三姐妹后段走夜路。

▪️水源:如果出行前段时间有下雨,基本不用担心水源问题,一路水源丰沛。如果冬季干旱,应该杀人坪营地,1360营地,T字营地比较保险一点。

▪️装备尽量小包出行,拱林子就知道多香。手套,面巾必须品。手套可备多一双。头灯电池多带几块。


(回来后有看到人想组织一日速穿,我和大佬们都觉得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这个和体能速度无关,轻装24小时不睡觉,意味着有一半的的时间是走夜路。夜路会降速一半,更何况角苗岭三姐妹还要开路找路拱林,耗时耗力,夜晚视线差极其容易走错偏离。)


▪️最后,感谢大佬们带飞,不抛弃不放弃,同呼吸共命运。




−−−−−−−−−−−−  END −−−−−−−−−−−−



73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2人已赞赏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肖某人x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肖某人x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