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南京> 走遍庐山系列之九:六人狂虐南北穿

走遍庐山系列之九:六人狂虐南北穿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走遍庐山系列之九:六人狂虐南北穿

2025-03-24 17:39:55 1113

江苏 七星楼主

一山飞峙大江边。1959年,时年66岁的润之先生首次登临庐山时,在其《七律·登庐山》中如是写道。

匡庐胜境,名不虚传,它不仅适合赏景,而且适合穿越。

庐山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穿越线路何其多矣。根据不完全统计,各种级别的穿越线路多达二十多条,让人眼花缭乱、难以选择。

春暖花开,气候适宜,正是登山踏青好时节。莫待春过花凋谢,空留望枝兴叹声。西征庐山,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我这次决定放大招,力排众议,另辟蹊径,实现酝酿已久的庐山南北穿越公益徒步活动 :从秀峰景区上山,途经大汉阳峰、仰天坪、牯岭镇,到北门牌后从北山公路徒步下山。



2025年3月22日早晨4时左右,就像往常一样,我们一行六人乘坐的K1325次列车又提前半个小时到达九江站。

这是好事:早去早回,免得夜长梦多。

我们在九江站出站口后外集合后,先去吃饭,再去叫车。5时左右,我们拼车前往大约40公里开外的秀峰景区售票处。

随着距离秀峰景区越来越近,天也变得越来越亮了,周围的一切不再朦胧,变得清晰可见起来。

这辆七座车依次沿着庐山大道和532省道风驰电掣般向南行驶,时间在分分秒秒地流逝。6时左右,我们到达秀峰景区售票处。天色尚早,四周一片寂静无声。

千算万算,我竟然没有算到秀峰景区这时尚未开门迎客。售票处大门紧闭,叫喊半天也无人响应。

这也难怪!此时还没有到8时,而秀峰景区一般是上午8时才对外开放的。

时不我待,让人心急如火!我们不能这样干等着坐以待毙,必须想方设法尽快进入景区。

后来,几经勠力同心,终于经由VIP特殊渠道进入景区。这时,大家才敢松一口气。


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秀峰是一座山峰的名称,事实并非如此。秀峰之名来自于秀峰寺。庐山佛教氛围浓厚,秀峰寺与海会寺、栖贤寺、归宗寺和万杉寺合称“山南五大丛林”,秀峰寺为首。

南唐中主李璟年少时曾在此筑台读书。因非常留恋此地,李璟继帝位后于公元951年下诏书在书台旧址建寺,取“开国先兆”之意赐名“开先寺”。公元1703年康熙帝南巡,御赐手书《般若心经》一卷予开先寺;同年3月,康熙帝又御赐手书《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公元1707年康熙帝取“诸峰竞秀”之意,又赐“秀峰寺”匾额与主持超渊和尚。至此,“开先寺”更名为“秀峰寺”。

五大丛林几乎都在抗战中毁于日军炮火,现在的秀峰寺也是重建的,主体建筑是巍峨庄严的大雄宝殿。旁边一个石门的门楣上,有北宋书法家米元章的真迹“第一山”。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秀峰景区了,沿途的景色熟悉而亲切。上次来这里,是乘坐索道上山,然后徒步下山。

进入“月印龙潭”门,这里有一泓碧水,称为龙潭。传说一条孽龙经常来此栖居,祸害地方百姓,而在庐山修炼的吕洞宾用双剑镇住并收服孽龙,双剑留在秀峰化作双剑峰,龙潭由此得名。

龙潭东侧的石壁上题刻遍布,有苏子瞻的“不忍去”、米元章的“青玉峡”等。尤其使人惊奇的是,那个“山”特别大,足以躺卧一人。

龙潭北侧的石壁上刻有一个又大又白的篆书繁体字“龙”,旁边还有“神龙跃空”四个字。这里简直就是书法艺术的海洋,让遨游在这海洋之中的我们大开眼界,接受一次书法艺术的熏陶和洗礼。

龙潭的两侧,有被苏子瞻称为“匡庐二绝”的“漱玉亭”和“观瀑亭”。两亭是听泉观瀑的理想场所,但见绿荫蔽日、山壁高耸、老树横空、瀑水飞降、山路绵长。

大家打卡拍照后,沿着台阶上山。台阶上空有索道,旁边是青玉峡。这次从青玉峡上山,刚好弥补了我上次游览秀峰时错过的一些景点。

一轮红日在我们的背后悄悄地升上来,我顺手拍摄了几张日出的照片。

一条马尾似的的瀑布出现在眼前。这就是被称为“秀峰双瀑”之一的马尾瀑布。马尾瀑布也称小九天瀑布,悬挂于双剑峰和文殊峰二峰之间,涓涓细流倾泻而下,如马尾曳风。

不过半里地,又出现一条白练一样的瀑布。这就是被称为“秀峰双瀑”之一的开先瀑布。开先瀑布得名于开先寺,也称大九天瀑布,比马尾瀑布更加壮观。瀑布从鹤鸣峰和龟背峰二峰之间奔流而下,灌入下方的水池中,水花四溅,声若惊雷。

据说李太白曾经三次来到开先瀑布,为世人留下了两首《望庐山瀑布》。李太白的七言诗《望庐山瀑布》中有“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诗句。水池前方有块石头,上题的“九天池”当是得名于此。

根据目测,这条瀑布高度大约百米左右。换算成尺,也就是三百尺左右,哪里有李太白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那么高?

当然,李太白天性浪漫,夸张的本事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这一点,作为后生晚辈的我自愧弗如,难以望其项背。

相较于七言诗《望庐山瀑布》,李太白的五言诗《望庐山瀑布》其实也算是上乘之作,甚至不遑多让,只是前者篇幅较短、流传更广、名气更大,已成人所共知的千古绝唱。

这首五言诗《望庐山瀑布》是这样写的: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开先瀑布可是秀峰景区的第一名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在这里自然少不了合影和打卡。

大家边走边拍,两不耽误。进入黄岩寺景区后,就出了秀峰景区,到达瀑布源头。

虽然我已是第二次来到秀峰景区,仍然觉得不虚此行、意犹未尽。看来,那句“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诚不我欺、所言非虚!平心而论,秀峰虽无大家闺秀之美,亦有小家碧玉之姿。

秀峰景区,群峰璀璨,有香炉、鹤鸣、双剑、姐妹、文殊、龟背等峰。诸峰各有特色,绝不雷同:香炉峰如紫烟绦绕,鹤鸣峰形似鸣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态同娟娟秀女,文殊蜂似尖锥屹立,龟背峰脊如行龟遇云。



这个瀑布源头就是开先瀑布的源头,其实是一个水潭。水潭里的水虽然算不上丰沛,但是清澈见底。

水潭的水据说是从大汉阳峰上流下来的,再一直流到山下的龙潭中。从瀑布源头到龙潭这段大约2公里的峡谷就是青玉峡。


这时我们徒步了大约2.5公里。沿途只偶遇了两拨人马,其中一拨是下山的两位女性。她们都是短打扮,空着手,步履轻盈,身轻如燕,应该是上山晨练溜达一圈的。从秀峰景区大门到此往返不过5公里,拔高也不是很多,一个小时往返不是什么难于登天的事情。

从瀑布源头前往大汉阳峰,至少有两条路:一条从瀑布源头返回,向北沿着轨迹去大汉阳峰;另一条是不从瀑布源头返回,直接从左前方的废弃台阶路上山经过鹤鸣峰、七贤峰,再沿着轨迹去大汉阳峰。

我向来不喜欢走重复路,而且走重复路画出来的轨迹图难看得惨不忍睹。在我的坚持下,我们选择从第二条路前往大汉阳峰。

由副队长协助我看轨迹和找路,我们边看轨迹边找路。在这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和密林深处,路迹非常模糊不清,轨迹也时时飘忽不定。所以,不少时间花在找路上,速度也慢得不忍直视。好在,队友们通情达理、无怨无悔。

有些地方有经年累月堆积而成、厚达尺许的松树落叶,人踩上去很容易身体失衡陷下去;有些地方的落叶只有煎饼似的薄薄一层,人踩上去很容易滑倒;有些地方的路被冻雨压倒的大树给挡住了,只能或钻或跨或绕。

在这样的路上急行军,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临大敌,如坐针毡。

不仅路难找难走,而且这一路几乎一直在拔高。我都不记得翻越了多少个山头了,累得气喘如牛、汗如雨下,树林也总是望不到边。

由于周五晚在火车卧铺上睡不安稳,没有休息好,导致今天精气神有些不足。而我背负的双肩包也有二十几斤那么重,爬坡时特别难受。

由于这两个原因,我感觉今天的状态似乎有些不佳,难以尽如人意,中间也主动提议休息了几次。

让人备感欣慰的是,登上山顶时,一阵凉风总会不失时机地吹过来,让我们顿觉神奇气爽、心旷神怡,疲惫感、闷热感和劳累感也瞬时消除了大半。

距离瀑布源头大约6.5公里的地方,已经距离大汉阳峰不远了。我们耳听着松涛阵阵,席地而坐,开始路餐。路餐之后,能量得到了补充,背负也得到了减轻。

继续上坡,拔高大约200米、不到1公里之后,我们达到大汉阳峰下。大汉阳峰号称“庐山第一主峰”,南有犀牛峰,北有小汉阳峰。

我2022年11月组织重装登顶铁船峰、大汉阳峰时,曾经上去过大汉阳峰顶。但是,其他队友都没有上过大汉阳峰,都跃跃欲试想上去。

我这次就不去大汉阳峰了,留下来也顺便给他们看包。大汉阳峰一个来回二十分钟绰绰有余,自然难不倒这些绝世高手。

五位队友从大汉阳峰上下来后,一行六人继续北上。一路下山,中间经过一片茶园,茶园左侧的山谷就是筲箕洼,筲箕洼里有一排红顶房子。

这些红顶房子是茶园工人上山劳作时的住宿之所,也是2022年11月我们一行五人重装登顶铁船峰、大汉阳峰时晚上露营的地方。

离开茶园,经过豆叶坪,一路上上多下少,在距离大汉阳峰大约6公里的地方,我们终于到达仰天坪,正式进入庐山景区。



艰苦卓绝的拔高几乎全部结束了,后面基本上没有拔高了。大家欢呼雀跃、喜不自胜。这时已经是下午14时左右了。

从仰天坪到大汉阳峰往返大约12公里,适合半休闲游。沿途遇到来自外地的一对小情侣,他们就是自驾上山的,从仰天坪徒步到大汉阳峰,然后再原路返回。

这里有不少废弃已久的别墅,孤零零地矗立在阳光下。大家在厕所里找个水龙头洗把脸、降降温,然后继续,前方的目标是庐山北门牌坊。

沿途经过芦林湖、故居、博物馆、会址、美庐、别墅、会议中心、剪刀峡观景台后,我们到达庐山北门牌坊。此时,大约是下午14:30;此处,我们已经累计徒步了大约22公里,累计拔高大约1900米了。


后面的路程就是沿着北山公路徒步下山。这条北山公路大有来头、非同小可,是润之先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10月提议修建的,1952年10月开工建设,1953年8月建成通车。广大建设者凭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勇气概,硬是借助于简陋的工具,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建成了第一条由山下直通山顶牯岭镇的公路,结束了之前只能从小路上山的历史,堪称现代筑路史上的奇迹。

如果从九江市区上庐山,北山公路是最便捷的通道。北路公路建成6年后的1959年6月29日,润之先生就是从这条公路上山的。2011年,我第一次来到庐山时,从九江市汽车总站开往牯岭镇的中巴也是从里上山的。

北山公路从庐山北门牌到山下的庐山景区北门游客中心,全程大约22公里,都是下坡路。如果不计速度,那么有腿就行。

时间紧,任务重,两位擅长跑马的队友就像马儿撒欢一样跑起来,一溜烟就不见了踪影。这么好走的路,又是下坡,不跑起来似乎既对不起脚下的路,又对不起自己的这双脚。于是乎,毫不擅长跑步的我也不甘人后,在中途跑了大约5公里,剩余的17公里全靠快速步行。

远远望去,北山公路就像缠绕在山腰上的挂壁公路一样,行驶在上面的大小汽车就像甲壳虫一样移动。由于劈山建路,路随山势,转弯据说多达三百九十多处。难怪,润之先生说:“跃上葱茏四百旋”。

下山时,右手边是第四纪冰川遗迹之一、地质学上被称为“王家坡U形谷”的峡谷,左手边是山体。再向东远眺,有一片青黑色的山体,从山脚延伸到山顶。东南方较远的地方,有一片白色似水的区域,那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

烟波浩渺的鄱阳湖也载于史册:东汉末年,那个叩问苍天“既生瑜何生亮”的周公瑾曾经在此操练水军;元末明初,那个从丐帮弟子逆袭为开国皇帝的传奇人物朱元璋曾经在此以少胜多打败陈友谅60万水军。

在北山公路下山途中,会经过马尾水、天后宫、关帝古观等景区或景点。时间所限,无暇他顾了。

下午18时左右,夜幕降临,天渐变黑。部分队友带上头灯挑灯夜战,在公路上小心翼翼地步行,来往的车辆穿梭而过、应接不暇。20时左右,除了一位队友中途拼车先行下山之外,我们剩余五人先后到达庐山景区北门游客中心。

至此,为期一天的走遍庐山系列之九——庐山南北穿越公益徒步活动圆满结束。

我原先的预计是:全程大约44公里,累计拔高大约1400米,力争12小时之内完成。实际完成后的轨迹记录显示:全程大约44公里,累计拔高大约1900米,总耗时大约14小时,运动耗时大约11小时,从天亮开始,一直干到天黑后两个小时。

实不相瞒,这么多次,这是第一次比较准确地预测了总里程。

至于累计拔高,实际比预计高出大约500米;至于耗时,实际比预计多出大约3小时。看来,此行的实际强度高于预期。前半段22公里总耗时大约10.5小时,总均速不足2公里/小时。多亏后半段22公里总耗时只有大约3.5小时,才使得总均速有所提升。

如果在瀑布源头选择第一条线路,拔高和总里程会减少一些,但是强度和乐趣也会减少很多。

在我这么多年组织或参加的户外活动中,此次庐山南北穿越即使不是里程最长的,也是强度最大的。这也很合理地解释了为何几乎没有其它第二个户外组织去策划这种活动。与庐山东西穿越、西东穿越、北南穿越相比,庐山南北穿越无疑拔高更多、强度更大、要求更高。

在从瀑布源头到大汉阳峰这大约7公里路程的途中,只遇到一个同道中人。此人是个身负重装的独行侠,迎面而来,说是来自东海之滨的魔都。他的体能、勇气和经验都人肃然起敬、羡慕不已。

在沿着北山公路徒步下山的途中,除了我们这一行六人和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的车辆之外,再也没有一个像我们这样气度不凡地大步流星般赶路的行人。


根据我的切身体验,我的背包如果再轻一些,感受应该更好些。后来发现,带去的诸如书、移动电源、衣服等很多东西,最后全都没有派上用场。这些东西不仅占用本就局促狭小的包内空间,而且增加了不少背负重量。

在我迄今为止的九次庐山之行中,这次庐山之行毫无疑问是强度最大、里程最长、拔高最多的。就本人动机而言,我压根儿就没想到要借此笑傲江湖,只是想着以此挑战自我而已。

一个多年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如果说关于此行总的感觉:一个字:虐;两个字:很虐;三个字:虐得很。如此狂虐之举,偶一为之尚可,于愿足矣;如若频繁举动,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矣!慎之,慎之!

本活动是南京七星楼户外群2025年度第七场户外公益徒步活动,有望成为南京七星楼户外群2025年度强度最大的公益徒步活动。

(郑重声明:1.本文图片均来自本人和队友亲摄,且用于非商业目的;2.拙文是本人原创,一番心血,版权所有,侵权必究;3.为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文中未出现任何其他个人的微信昵称或真名,也未出现任何个人的正面照片。)

8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七星楼主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七星楼主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