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在你左右的浪漫~台山凉帽顶
相关活动:台山凉帽顶(满员)
这次凉帽顶活动能成功出行还是多得天气乱报,要不还不指望张不定这个“花心大萝卜”会带我们出发,一天改了三次方案,计划总是美好的,一查天气,哦豁,中雨,大雨,小雨……张工表示心好累,周四了才拍板决定走凉帽顶,结果发现报名人数有点尴尬,6人,一台车坐不下,于心不忍拆开一对恩爱夫妻呀,也为了多点人气,决定多组一车,于是多方摇人,本想再增加4人,结果共摇来了23人,张工V5,凉帽顶的魅力也太大了吧,小团队一下子壮大着实把我们都吓了一大跳。
科韵路队+白云公园队+龙归队+番禺队,人数虽多,我们好像是一起参与活动的,又好像没有参与过活动一样。番禺队两车全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科韵路队张工带领新晋户外新星颜值与实力俱全,剩下的两台车除了71,都是大叔大婶系列,跟着年轻人同行,心也会跟着年轻吧,过去是这么安慰自己的,现在仍然是。

国际惯例,出发前来张大合照,预防人口失踪有据可查(呸呸呸),应该是记录那永不回来的瞬间。
有时,景点不在乎远近和出名,遇见,就是最美的风景。
没错,说的就是这次我们出行的凉帽顶,它位于台山市赤溪镇西南部的铜鼓村,距台城69公里,距广州约180km。 地属赤溪半岛,面向大海,与广东著名旅游风景区上、下川岛隔海相望。
附近6公里远有个黑沙湾,世界罕有黑色沙质海滩,黑沙是次生矿“海绿石”,沙质细密、均匀,富含矿物质,锰铁含量高,是世间罕有的天然保健强身沙滩。
计划两天行程的,可以提前一天到附近的海边玩玩,感受广府文化中国第一侨乡的魅力,品尝当地美食锁住舌尖上的味蕾,第二天一早去登顶凉帽顶。

一进入铜鼓村,沿海公路的风景真的好看,唯独那阵死咸鱼的味道有点难闻,方圆几里都是那阵味,我们才在路边停靠一会,就顶不住那个味道,是水流被污染,还是渔民操作不当所造成?有队友说是不是打捞起来死的鱼虾蟹被抛尸在岸边,所形成的恶臭。但那不是自食恶果吗,贪一时方便而长期饱受这种熏臭的环境,我想不至于自己毒害自己呀,不过放眼望去一艘艘的渔船正在海上作业,这一点是真的。

集合影大合照的时候,领队说我们比预期提前了半小时到达起点,再赶也不差那几分钟的热身时间,路上少拍几张照片,先做几分钟的热身运动吧,磨刀不误砍柴工,领队,我们听你的!

刚起步诺大的“台电大坑水库”几个大字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注意,不能往水库上走,有值班人员看守,此路不通,我们涧溪过对面,经过一个养殖场就是上山的方向了,嗯,前队肯定有高人,对路线了如指掌。

☞“神华台山火电厂”落户在铜鼓湾,火电厂有一配套工程--台电大坑水库,由它为火力发电机组提供源源不断的冷却水。
沿着库岸蜿蜒向上,上游便是铜鼓十字河,一条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溪谷,河床至少有过百米宽,一块块巨大的磷磷白石、一潭潭碧蓝清澈的溪水,是夏天消暑泡潭的圣地,这里还有着“赤溪九寨沟”的美誉哦。走,我们一起去爬山玩水去。


童年的回忆~摘捻子,刚上山的路两边长着许多的山捻树,靠近一看,两眼放光,好多好多好多的捻子,必须要摘,已经多年没有吃过捻子了,趁机怀念下童年的味道。
有年轻队友问,这种野果能吃?会不会有毒?🧐老啊姨以身试毒,吃了几十年,毒不死,而且它具有温补功效,拿来酿捻子酒对女性朋友来说就是一道补品。
终究是年代不同啊,他们出生在物资丰盈的年代已经不用满山头的去找野果,想吃啥都有,我们那个年代就不一样,仅只满足温饱,糖果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有的奢侈品,所以山上的野果,每到应季时候都会去山上采摘。不过多吃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小时候有小伙伴试过吃过量拉不出粑粑的经历🤣。


不得不说一起同行的小伙伴们,刚开始还是一起爬坡,就摘个捻子的功夫,再抬头,尾灯已经不见了,好吧,自己走好自己的路就行。
路上偶遇一组家庭拖儿带女搬家式的过来十字河开趴,物资相当的丰富,搬那么多东西到3公里远的地方搞FB,勇气可嘉!希望他们开心过后也能自觉把带上去的东西拿回来,还山林一片清净。

恩爱夫妻又来撒狗粮,啊玲好强大,周六去刷了一波油麻山,然后晚上又跑了个5公里,今天是来凉帽顶排酸的,我默默不敢说话

☞台山火电厂,是广东第一,全国第三,世界第十大火力发电厂,三个大烟囱不分昼夜的翻滚作业,烟气一冒,千家万户的电力得到了保障







约半小时走到了库边山脊上,俯瞰眼前的大坑水库,确实是水比天蓝,有人说它像极了高原的“海子”,我没去过高原,所以理解不了高原“海子”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单纯觉得,这水的颜色给水库带来了灵气,再加上远处那白花花层次不齐的岩石,互相辉映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虽然烈日灼心,但所幸有这道美景来化解,一路感叹这也太美了吧,怎么会有如此美好的景色,蓝得一塌糊涂,明明爬坡上来心跳得厉害,眼前的美景一出现,心里就平静了。出片基地,就算你的手机像素再低,就算你拍照的水平再差,所有拍出的照片都是大片。
山随湖转,路随山绕。林海莽莽,苍山**。别过绿湖,寻流而进。湖水清澈透明一眼见底,清澄碧莹,我们边欣赏美景边稳步前行。





是不是蓝得有点假?事实就是蓝得不明不白,哈哈,九寨沟的美誉并非浪得虚名哈。



















也别小看这3公里的库边高速路,拐来绕去的,一会拉绳下降,一会又有陡坡,加上天气暴晒,人都快疯了,平时控水较好的我,今天破天荒4公里不到,喝了1L水,还剩下3支水,后面还有9公里,隐隐担忧着今天可能会闹旱灾,张工说别慌,有她在。张工真好,总会在紧要关头给人信心。
等我们来到十字河路段的时候,前队的小伙伴早已在河谷里泡潭子了,上前确认留下来玩水的人数,大部分人都决定去冲顶,只有几个由于没带头灯,考虑到时间紧,任务重决定留下来泡潭子。
正所谓智者乐水,行者乐山。知道自己的状况,懂得取舍,及时调整路线,这完全是负责任的行为。




玩水的乐趣,我们体会不到啊,因为我们都跑去虐山了,😭😭😭下山回程发现根本来不及去感觉那碧蓝深潭,真是各种想不到!
六郎说,他来了两次都没登顶,你看吧,谁能忍受得住那碧潭的诱惑呢?肯定是去恋水啦。
过了十字河,下午1点半左右开启爬升600米的丛林之路,单程约4公里,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前行,前队的小伙伴似乎也出现了疲态,走不动了,有人抽筋停下来拍打大腿的,有人中暑了,躲到小树林里降温的,老驴夏天说,怎么几公里的路感觉特别的累!
老驴都如此感叹,我等小菜鸡就更加别提了,张工一路说,想喝正气水,感觉胃不舒服,我呢,头顶像冒火,心跳加速,口渴得特别快,种种迹象表明当时我们处于中暑的状态了,可能是轻微,并没有表现于身。
咬牙走过黄泥沙土地,速度已经降到最低,汗水浸痛了眼睛,有点像丧尸,脚下像拖着个大铁球每向上前进一步都感觉到很沉重,毫无心情,走着走着连话都不想搭理了。
😭😭😭史上最没有状态的一次徒步,半山腰又偶遇了前队,集体吐槽大脑缺氧,中暑;躺在石头上面的两位年轻小伙子,其中一位拿出了一盒“葵花牌藿香正气水”问我们需不需要,然后就出现了大家一起痛饮苦过蛇胆的正气水的场面,有个队友被苦吐了,我也开始手抖,犹豫着要不要喝,因为我是那种喝不惯苦药的人,一喝即吐,一开始滴了几滴入口,那个苦呀,旁边的另一个队友说,别一点一点的喝,直接一口闷,你这一点一点的喝太折磨人了。OMG,人生第一次爬山要用正气水来搭救,就是这座凉帽顶!
特别感谢这两位来自顺德的山友,感谢你们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苦口良药利于病,喝完整个人真的精气神了,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满血复活,匆匆向上爬。
意念很强烈,后面的小芳,嘉欣,春秋无一选择放弃,心里总有个信念:要登顶。只要我们能在4点前登顶,那么一切都可控范围。



经历3小时暴晒,有人可能因为体力不支选择了下撤,也有可能是缺水,我也差点想跟着下撤了😭,那会的感觉就是我要歇菜了




感谢顺德山友的搭救,这个牌子的正气水特苦,效果也是特棒

后面上山的4公里真的好难,走走停停,路开始野蛮起来,时而攀高,时而匍匐,路况特别丰富,有需要跨过谷口,也需要穿越竹林,更惊喜的登顶前,还要爬钻石缝,仅一人附身而过,就在两石之间的底下钻过,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终于的终于,我们在下午三点半抵达了凉帽顶,前队比我们早到半小时,他们早把那块石头玩坏了,此时此刻,我只想躺平,我已经很久没有做过咬牙坚持这种事情了,这鬼天气,不下雨就算了,也不至于反差那么大吧,气温直逼40°度,一路汗水高高挂,脖子的围脖拿出来可以拧出一把水,确实是找虐来了。





垭口的马鞍石








半山的石头也逐渐的丰富多彩,大自然造型师打造出来的奇异怪状,有些还别有趣味。




























这里,有你追寻的山水,有你追寻的诗与远方....
这里山岭绵延,地势浑圆,奇石满布,给人以宽阔的想象。右边可俯瞰铜鼓湾,左边可远眺大坑水库,台山火电厂,山与海的浪漫都可呈现在我们面前。
凉帽石就在眼前,像极一艘悬挂在半空的小船,的确是个摆拍各种惊险造型的好地方,难怪可吸引到无数**界的户外达人前来报道,
历劫而来,站在云雾缭绕的顶峰有一种很奇特的悲壮感,海枯石烂,此志不渝,好像说的就是我们了吧,为了登顶一睹**石的芳容,意志坚定不移啊。
因靠近海边,天气变化多端,景色有时候也会变化无穷。但不管晴天还是云雾,在旅行当中,你会发现,你在乎的不是美景,而是遇到的人,发生的事。












远处海岛与海平面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尽情的拥抱这大自然吧




在山顶蹲了一小时,静看云卷云舒,太解压了




感谢下山路上队友的投喂,西瓜真的很甜很甜
下午5点下山,😂再贪玩也不敢忘了要归家,后队比前队迟一小时下山,为了减少走夜路的时间,缩短与前队的差距等,我们全程没有休息,一路快马加鞭特种兵式的步伐下山,晚上6点40分左右回到十字河高速路,还不用打头灯走路,我带着3个队友又是一路快步前进,因为有队友没带头灯,必须要分秒必争。
迟迟不见的张工和麦片,足足和我们错开了半小时,不就是拿个充电宝的时间,以他们的速度,应该很快跟上我们的。结果他们神差鬼错的走了分叉路,不知道被那个小鬼缠住,🤣听他们说在小树林里绕来绕去找不到出路,就差撒泡尿打开天路。好在他们两个结伴同行,一个人都不知道要迷多久哦,论结伴同行的重要性啊。








他们那边刚从鬼打墙闯关,又轮到我们三个女的走错了路,刚好在水库边,有一处向上,需要爬升,一处向下,人本能反应下山应该都是向下走的吧,所以我们自然的以为向下走就是当初的原路返回,少看了一眼轨迹,快到狭窄的小树林路的时候,一路向前冲的我,突然条件反射般,5米处有条小青缩卷成一团挂在路边的树枝上等待猎物,拦路蛇,真是怕什么就遇到什么,决定等后面的队友,看怎样解决这个头皮发麻的难题。
真是见鬼了,我们等了10分钟,还不见人,我断定我们和他们又不在同一频道上了,打开轨迹一看,果然,在那个坡口我们偏离了方向,不过这条线也能回到起点,而且路程要比我们原来走路要短。下载了两条轨迹。其中这条往库边走的就是博士之前走过的轨迹。三个人中,有个队友很勇敢,提出她去驱赶小青,想走短线路出去,我立马制止。因为在牛牯嶂下山的时候已经吃过一次亏,就是因为没按计划轨迹走,和今晚的情景特别相似,想着抄近路下山,结果那些路难度比我们早上走的要大几倍,那晚惊心动魄的情景又清晰浮现在眼前。
再说根据以往的爬山经历,走水库边,路不平坦,很多路还是斜的,消耗的时间会更久,我果断把队友想走捷径的想法压制住,如果原路返回我们就避免了一些不确定性,唯一就是要翻两个小爬升,路线长了点,其他的危险点都是今天中午走过的,一切心里有底。


转载博士两张图片,沿库边的路况,摸黑走,确实有点麻烦
真是万中大幸,见我们今天走得如此艰难,连蛇仙都不忍心看我们再次跌入苦海,出来给我们劝退,好像在说,前路更加凶险,你们还是原路返回吧。
事实证明走夜路,在没有认真做好路线攻略的情况下,原路返回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都不了解库边的路况,是否有难度,存在危险性,是否需要开路等各种问题。回到起点大家在说起下山的路,原来前队就是为了抄近路走了捷径,结果耗费的时间更多,要过独木桥,迷路开路,走水库边塌方路,翻高墙……也是神一般的体验了。
估计大家都为了赶时间,脚步放快了,等我们退回去的时候,张工那三个家伙居然人影都不见,我们边走边大喊,他们居然过了拉绳处那块大石,跑到中午休息路餐的那块大石头去了,好家伙,一路狂奔的吗?只能让他们原地休息,等我们汇合了再一起走。
哎呀,自从遇见那条小青,疑心病又来袭,吓得我退居二线,由麦片带着我们六人一路下山。说起麦片,这个小伙子周六还去走了一个黄牛石大环线,周日一早又起来参加我们这次凉帽顶活动,真大神!




上山的念想是看到装逼石,下山后一路念叨叨的是这个拉绳的地方,只知道到了这,我们也快回到起点了
生命因追求而精彩,追求因指引而成功,个体因团队而强大,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成功的团队成就每一个人,庆幸我们都有惊无险安全归来。
大千世界人各有异,户外经验各有深浅,感谢大家一路相互扶持,鼓劲打气,一路走到终点,我想这也是户外徒步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图完全诠释了今天爬山的心情,虐完依然期待下一次的旅程,对户外的向往如同打开了的潘多拉的盒子,再也收不起来了,这就是户外徒步的魅力所在。

强驴面前的2星公园路线,我已经将它升级按三星配装备,看路程,看爬升,看路况,以为一个小土墩难度应该不会大吧,结果它的强度不允许我松懈怠慢半点,终究又是一座低估了的山,天气预报下雨🌧️,鬼知道全程晒人干,闷热至顶,在40度的高温油锅里热到没有灵魂,差点把我登顶的愿望震碎,把户外的贞操抛弃,差点只有凉帽没有顶,吖吖吖,又是一条看似平凡却用尽洪荒之力的夜路传说版。
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感恩遇见,仅以此纪念我们一起走过的凉帽顶!
🚗位置与行程
自驾定位:台电大坑水库或赤溪小九寨
(只有一条路 沿路左侧看到“在水一方”的石牌证明快到了),道路右侧看见驾校时可找地方停车,从驾校后方下斜坡翻过河床往大坑水库走。
具体上山徒步路线可使用“两步路”app,搜索“凉帽顶”即可,广州—台山铜鼓村—大坑水库—十字河—凉帽顶—回程(路线为往返线 起点也是终点,可随时原路返回)
🔺上山路多为泥土和砂石混合道路(干燥易滑)路旁较少植被(务必带够水和注意防晒)。
有两处需要攀爬绳子的地方(建议戴手套)
⏰从起点徒步到达第一个水潭约耗时1.5h
路程约4km 海拔爬升约139m。
🧊十字河-泡潭子
十字河碧绿清澈,而且线路鲜为人知, 非常原生态
下游水潭深达6-7米,上游水潭面积上百平方非常开阔,能见度可直接看到池底,水温适宜 ,水域平静无暗流。
🔺凉帽顶,山海在你左右的浪漫
赤溪半岛最高峰,海拔782米,因山顶有块船形石而窜红户外圈。
⏰从十字河过溪拐上山,海拔爬升约600m,路程约4公里,大部分是在丛林里行走。
快到登顶有段小竹林,有些路段需要徒手攀爬,注意石头容易刮伤。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Angela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