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歙县> 黄山徽州深度游:二、浙晥分界路难行(全文3000字)

黄山徽州深度游:二、浙晥分界路难行(全文3000字)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黄山徽州深度游:二、浙晥分界路难行(全文3000字)

2023-05-24 14:40:38 5291

黄山徽州深度游

二、浙晥分界路难行

2021年元旦徒步经过结竹营、项山村这一带时,我就留意到了横亘在东边的那片巍峨连绵的山脉,当时还想着以后有机会要来探一探山上的路,这次成行也算是遂了之前的心愿。
从农家院出来,先顺着公路向北前往何家岭,随后过桥进入其东边的山谷,谷口也还是铺了水泥路,在这里我们碰见了骑着电动车巡视的防火员,向他打听上山的路好不好走,对方很友好地说就是普通的山路。虽然没有更多的交流,但相比于北京那些把爬山的人当贼一样围追堵截的防火员,这位的态度实在是要好太多。

何家岭

走了约两公里,水泥路到了尽头,小路开始不久就进入了溯溪模式,不过溪水不深,且基本都有石头可以踩,这样重复了四五次,到后面就是沿着溪谷边上的小路行进。溪水潺潺,偶尔有流湍飞瀑,整体还是比较惬意的,唯一让人感到紧张的是小路太窄,大部分地方只有两脚宽,外侧的坡面比较陡,且紧邻溪涧,走路时得全神贯注,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失足滑了下去,因此也丝毫不敢大意。若是在雨雪天气或是夜行下坡,这条路会更加艰难,个人建议还是尽量避开。

直至过了海拔850米处的木桥并由山沟转入山坡,我才长舒了一口气。山坡上的路要比刚才的临溪小径好走的多,其中的杉树林和竹林别有意境,地上是松软的落叶,阳光则穿过枝叶洒在路面上,这对双脚来说简直是一种享受。

在海拔近950米的社公坪,尚有一户人家居住于此,这可能是当地住的最高的一家人,且似乎只能通过我们刚才走的那条小路进出,其艰难可想而知。我们没有看见家主,却受到了他家忠心耿耿的狗的热烈欢迎。社公坪还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据文献记载:1942年美国战机在轰炸日本本土后返航,因油料耗尽未能到达计划降落的浙江衢州机场被迫跳伞。一架飞机坠毁于大连岭上,飞行员跳伞后一人降落于汾口霞源山,一人降落于狮石的社公坪山顶,被村民杨裕德发现,救于家中安顿,然后送至狮石再送至淳安县。

社公坪

离开社公坪继续向上,本以为是正式开始冲顶,不久却发现还要经过一道危桥的考验,此桥实际上也没那么危险,只是桥面斑驳的苔藓和不太稳固的木头让人担心它难以承受一人之重,桥中尚未生锈的铁丝说明近期有人对桥进行加固过。

危桥

桥的另一头是一个陡坡,沿途以杉树林为主。至海拔1230多米的位置是一块台地,可以作为备用营地,这儿离山顶比较近,我本来是想从坡上直切登顶的,可队友非要循着山腰路绕上去。这条山腰路起初路迹还算明显,路面上有坑坑洼洼的牛蹄印,然而不久路迹就模糊了,既然都没有成熟的路,那还是直接从坡上切吧!南方的山有个特点,有乔木的地方大都不会长的很密,在林间穿行也没有那么困难,且沿途还一饱眼福——或紫或红杜鹃花开的正艳。当我们转到山脊上时,发现林中原先是有路的,只是走的人比较少,也就逐渐被遗忘了。

上午10点,我们登顶海拔1395米的啸天龙,这是白际山脉的最高峰,令人意外的是当地有关部门并没有随俗将其称为啸天龙,2021年11月所立的标识为“大源头”。啸天龙这个地名由来已久,在其北边的思红亭附近还有简介石刻:相传西晋后大连岭行者日众,柴草没膝不堪其苦。徽睦二府各有高僧志修此道,托钵化缘不谋而合。一日,不期于此相逢,为事半功倍相拥,大笑长啸化龙而去,后人志之,称“啸天龙”。

啸天龙

啸天龙顶的视野极好,各个方向的景色皆可收入眼中,据说还能看到浙江千岛湖,由于低处的空气比较混沌,我没能亲眼证实此说的真伪。然而,当我向北眺望接下来即将踏上的山际线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映山红连绵地沿山脊延伸,如此盛景,或许只有用“杜鹃天路”来形容它。
相对而言,往山顶上走的人还是少数,啸天龙顶周围枝杈横生的道路就是最好的证明,登顶之路还能保持,很大程度上或许还得归功于牛。到了啸天龙北边的垭口,道路才明显变宽,再往北到思红亭则还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古道。

杜鹃天路


这条古道即连岭古道,又称啸天龙古道,是休龙古道(古道起始于安徽休宁县城,经屯溪后从歙县石门乡入大连岭至浙江淳安县汾口镇龙山街,故县志上记载为“休龙古道”)的一部分。连岭古道位于皖浙交界的白际山脉上,北起歙县石门乡婆岭,南至浙江淳安浪川乡连岭村(今狮石山村),全长16公里,都是一米半宽的石板路,为皖浙海拔最高古道,故有“江南第一岭”之称。连岭古道历来为睦州与徽州旱路商贸往来之要道,也是一条红色古道,当年5000余红军经此古道由浙江进入安徽。
相传古道始建于西晋五胡乱华,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大量定居皖南及山越之后。又传此道辟于元末明初,朱元璋由浙入皖经过此地时率军民辟成。然而,传说或许只是传说。据《歙县志》记载:“三国贺齐出守新都,凿连岭,以通江浙”。这里所说的“连岭”即为歙县石门至淳安浪川的连岭古道。据历史记载,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二月,孙权派部将贺齐出兵剿灭歙黟山越人金奇、毛甘、陈仆等义军,建新都郡,任太守,辖现黄山市(不含黄山区)及石台县、婺源县、淳安县、建德市的大部分地域,郡治始新县(今浙江淳安县千岛湖西北、威坪岛附近)。因郡治位于郡域东部,为便统治,贺齐组织开凿连岭,打通东西要道。后行政建制分分合合,郡治先后设海宁(现休宁古城岩一带)、黟县,直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新安郡治迁至歙县至今,连岭古道一直为古徽州(新都郡、新安郡)东西交通大动脉,是徽州有史记载以来最早的古道,比隋大业十二年(614)汪华主持开凿的箬岭古道整整早了三百年,或为徽州古道之鼻祖。

思红亭(传说中的高僧羽化处)

沿着古道走了约1公里,于小连岭北边出现了分岔,一是继续沿着古道向北至观音亭尖、婆岭、石门等地,二是往东北方向的山脊线去鸡公尖、和平尖、歙岭等地。我们是要去这些山峰打卡,自然是得沿山脊走。当我站在高处眺望,眼前是似曾相识的景象——山脊防火带,两年前在浙江天目山就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防火带有个共同的特点,即是沿着山脊开辟,且整体的坡度较陡,哪怕是下坡走这样的路,也得控制好重心和速度,想快也快不起来。轮到上坡时,走起来就更吃力了。这条山脊比天目山那边的挑战更大,因为沿线都是起伏的小山头,且我还背着帐篷、睡袋等装备,背包重量近20斤,所以在这连绵起伏的山脊上走的是相当费劲。实际上,山脊防火带边上的大部分地方倒是有横切的山腰路,只是这一带走的人比较少,草木恣意生长,不时还有蜘蛛网,我看了一眼这些羊肠小道,也就继续奋战于山脊上。

小连岭北

小湾岗头

行走于山脊防火带的时间感觉特别漫长,平均2.5公里的时速也让人焦灼,猜测到底是哪一方修的此防火带成了一种排遣,大连岭、啸天龙、歙岭等山峰连成的山脊线是浙晥的分界,而这条防火带又与天目山上的颇为形似,起初我很确定这应该是浙江方面的杰作。然而,等到了鸡公尖,防火带却并没有沿着分界山脊延伸,而是拐向了北边,即安徽区域内,看来我的判断错了。防火带的方向与我们的目的地不符,退回刚才的路口又有些折腾,还是直接切到山腰路上吧!

鸡公尖

下切的路除了坡陡一些,倒也只有一小段林木较密,此时我们心想的是回到主路上就好了,那条山腰路也确实没让我们失望。可曾想这份享受是短暂的,不久之后的山脊虽说不上是荆棘密布,但也足够挫伤我们的意气,穿行其中,我们左躲右闪,几乎直不起腰。中间偶尔会有好走的山腰路,我们也不由自主地会被吸引过去,可走着走着发现方向是偏离的,于是只能退回去,如此折腾了两次,我们不敢再继续尝试,只得老老实实地在山脊上披荆斩棘。

密林小道

和平尖

过了和平尖,路况有所好转,地上的垃圾也比之前的多一些,我还特意捡了一个塑料瓶来看,瓶上标的生产日期是去年11月份,说明近半年是有人走过这条路的。这无疑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此时歙岭在望,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挑战是攻克歙岭顶,从西垭口到山顶不到400米,爬升却有100多米,下半段是裸露松动的土坡,直接上去的话很容易滑下来,我的策略是贴着边走,借助旁边的灌木林慢慢的往上爬。上半段相对好一些,虽然坡是一样的陡,不过有树可以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我们于17:15登上歙岭顶,顶上既有与啸天龙一样的新标志牌,也有更早的方形石碑,而这也是我们跋涉一天最大的慰籍。

歙岭西垭口

歙岭顶

在歙岭顶休整了片刻,考虑从哪条路下撤,若是继续按原计划路线走龙门坞、姚家坦、石门坑等地至长标村,后面十几公里的挑战不容小觑,权衡再三,还是向北下撤到南源口。起初还很担心这条路不好走,可不久便发现路面上铺有石板,应该是一条古道,事后得知此道是歙岭古道,徽州境内唯一以县域“歙”字命名的古官道。古道北起歙县长陔乡南源村,南跨白际山脉中部,至淳安县姜家镇沈畈村叶祀自然村,全程约16公里,其中徽州歙县和浙江淳安段各有8公里,古称一脚跨两省(安徽、浙江)、一脚踩三县(淳安、遂安、歙县三县),是浙江淳安连接古徽州的主要交通商道。据说,淳安豆腐、淳安旱烟以及浙江的一些土特产也就是从这条古道流入徽州境内,遂安百姓北上京都同样也要途经此地。古道开凿年月已无从考据,据现有史料记载及残存建筑推测,至今已存千年以上。

歙岭

南源口水库

下到南源口公路时天色已暗,所幸已进入安全地带,唯一需要操心的是住宿问题。我们循着公路溜达,沿途的村庄都没有发现农家院,连过路的车也很少。到磻坑村的一家便利店打听,老板娘说这一带包括石门坑村、长标村等地方都没有农家院,得去长陔乡才有。正在这时,有两个小伙子散步经过,告知说他们韶坑村有民宿,还热情地帮忙联系上了老板,晚上的吃住算是有了着落。这一切与其说是巧,倒不如说是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遇上对的人,或许只能用幸运来形容。

韶坑村

44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誉峯者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誉峯者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